一只想飞的猫注音版阅读—一只想飞的猫注音版免费阅读

更新:03-13 神话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只想飞的猫注音版阅读—一只想飞的猫注音版免费阅读的一些知识点,和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栗子会把复习资料的电子版整理并保存,有需要的,给栗子留言就好~~

做丨减丨负丨不丨躺丨平丨的丨家丨长

二年级语文下册预习计划

一、带着问题读课文

《 一 匹 出 色 的 马 》

1.文章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文章一共有7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全家人去郊外散步。

第2自然段:写郊外的田野一片葱绿。

第3自然段:写春天郊外的景色异常美丽。

第4自然段:写妹妹累了,恳求妈妈抱她回家。

第5自然段:写妈妈也累了,抱不动妹妹。

第6自然段:写爸爸为妹妹准备了“马”。

第7自然段:写爸爸的举动让妹妹很开心。

2.文章的作者是谁?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本文的作者是陈伯吹,原名陈汝埙,曾用笔名夏雷。上海市宝山区(原江苏省宝山县)人。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出版家、教育家。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儿童文学事业,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代宗师,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著有童话集《一只想飞的猫》,评论集《儿童文学简论》等。

3.课文中哪一句话可以让大家感受到“春天的郊外,景色异常美丽”?

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4.”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用到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

这句话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田野比作绿毯。

5.“一匹出色的马”是真的马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一匹出色的马”不是真的马,是一根又长又细的柳枝。

6.用“开心”和“懊丧”填一填妹妹的心情变化

开始郊游时→开心,求抱未满足时→懊丧,骑“马”回家时→开心。

7.你知道哪些含有“马”的成语?

马到成功、一马当先、千军万马、龙马精神、走马观花。

二、预习单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与反思完整版(第一单元)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与反思

(第一单元)

1 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小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4.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树立保护青蛙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蝌蚪成长的过程。

2.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

(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小蝌蚪)

(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

2.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了。今天我们就跟随小蝌蚪一起去找他们的妈妈吧!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对照课文注音,把生字读准确。

2.同桌互读字词,共同识字。

3.集体交流识字方法。

(1)加一加,学生字:土+唐=塘代+衣=袋扌+甫=捕女+夷=姨

(2)比一比:披——波

(3)组词识记。

4.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多音字“教”。

5.出示生字卡片,玩生字游戏,检查识字情况。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同桌练习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

3.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4.小组学习:先观察图画,再读读课文,找出与每幅图画相对应的自然段。

5.同桌讨论: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怎样找妈妈?找到妈妈了吗?在文中做上记号。

四、指导书写

1.学生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练习写字。

2.教师出示生字课件,讲解难写字的笔画、笔顺。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错误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4.学生练习给生字组词,了解字义。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难点)

2.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一、复习生字词

课文里的生字宝宝想跟同学们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同学们愿意吗?它们一个个都躲到词语和句子里去了,同学们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句子的课件)

二、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1.课件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及配图。

(1)看,池塘里的水草边,生活着一群小蝌蚪。小蝌蚪长什么样?

第1自然段先介绍了小蝌蚪脑袋的样子,接着介绍了小蝌蚪的——生答:身子,最后介绍了小蝌蚪的尾巴。

(2)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蝌蚪?(快活)

(3)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快乐的语气。

2.课件出示课文第1幅插图,学生观察、讨论。

(1)思考:小蝌蚪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遇见了谁?(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们遇见了鲤鱼妈妈。)

(2)分角色朗读第2自然段,讨论: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小蝌蚪会想些什么呢?(小蝌蚪会想:小鲤鱼多幸福啊,有妈妈陪着他们,教他们捕食,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呢?我们也要找到妈妈,让妈妈教我们捕食。)

(3)指导朗读对话,小蝌蚪的话要读出主动、热情、有礼貌的语气(理解“迎”字),鲤鱼妈妈的话要读出慈爱的语气。

(4)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思考: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四条腿,宽嘴巴。)

3.课件出示课文第2幅插图,观察图片。

(1)图片上小蝌蚪碰到了谁?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小蝌蚪遇见了乌龟。他们的两条前腿长出来了。)

(2)找出与图片对应的自然段,读一读。

思考:看见乌龟,小蝌蚪是怎么做的?(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他们为什么会把乌龟当成自己的妈妈?(鲤鱼妈妈告诉他们,他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宽嘴巴。)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这一自然段,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语气。(小蝌蚪:急切、喜悦乌龟:和蔼可亲)

(4)想一想:小蝌蚪没有找到妈妈,心情会怎样?(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说一说)

(5)指名读对话,思考:乌龟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长什么样?(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6)小蝌蚪知道了妈妈的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猜小蝌蚪能找到妈妈吗?(学生自由讨论)

4.课件出示课文第3幅插图。

(1)从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青蛙妈妈。)青蛙妈妈长什么样子?(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对应的自然段,画出描写青蛙妈妈的句子。)

(2)小蝌蚪在哪里找到了妈妈?(荷花旁边,荷叶上。)这时候小蝌蚪有什么变化?(尾巴变短了。)

(3)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让一名学生读一读。

5.指导学生分角色读第5、6自然段。

(1)找到妈妈后,小蝌蚪是怎么做的?(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引导学生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时的高兴心情。)

(2)青蛙妈妈对他们说了什么?(让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指名读一读。)

(3)找到青蛙妈妈后,小青蛙们跟着妈妈做了什么?(天天去捉害虫。)

(4)齐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小青蛙又有了什么变化?(尾巴已经不见了。)

三、课堂总结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课件出示课文图片,指名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师生互评。

3.师生共同总结:小蝌蚪是如何找到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小蝌蚪有了哪些变化?是怎样变化的呢?(出示图片)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

4.教师对学生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小青蛙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他们为人们保护田地,保护庄稼,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爱护他们。

四、拓展延伸

小蝌蚪找妈妈找得好辛苦,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妈妈的特征。大家知道自己妈妈的特征吗?请你们画一画或写一写,回家后给妈妈看看自己的记忆是不是正确的。回家后,还可以把今天学的课文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多种形式为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让他们享受朗读的快乐。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个别朗读、分角色朗读,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朗读是学好课文的前提,而读好课文必须是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之上才能完成的。这样一来,读中感悟,悟中激趣,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令学生们兴致盎然。

2 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单说说水的变化过程。

3.了解气候常识,知道汽、云、雨、冰雹和雪都是水的不同形态。知道水的利与害。

4.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才能造福人类的道理,树立环保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水的变化过程、原因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重点)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我”是什么。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们先来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看哪个聪明的同学脑筋转得最快!

2.课件出示谜语:

我在天空变魔术,变猫变狗变花朵,太阳出来我不怕,大风一吹我就走。(云)

线儿有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落在水里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雨)

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源自天上来。(雪花)

3.师:同学们真不错,个个都是猜谜大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种自然现象,说说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水的变化”卡通图,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4.师:大家都说得不错,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作者去了解与水有关的自然现象。

二、初读课文,快乐识字

1.自由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圈画课后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3.师生评议读书情况。强调标出的生字、词语,指导重难点字音。

如:“晒”是翘舌音,“猜”是平舌音;“傍”是后鼻音,注意与“旁”的读音不同。“没”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mò”,另一个读音是“méi”。

4.读书交流,鼓励质疑。说说读完课文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解答。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中的“我”是什么?找出描述“我”的句子,做上记号。

2.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生字,指导学生拼读字音并组词。

2.学生分析生字字形并识记。

3.教师范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

极:左高右低,注意右边“及”的笔顺,要先写“丿”。

带:上中下结构,注意上部“”与“草字头”的区别,中部“冖”与“宀”的区别。

4.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5.教师点评学生的书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落、打、飘”用词的准确,并能仿照说句子。

2.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难。(难点)

一、质疑导入,启发思考

师:谁能告诉老师,“我”是什么?(生:水)“我”会变成什么呢?(生:汽、云、雨、冰雹、雪)大家的猜测对吗?让我们去看看吧!

二、精读课文,了解过程

1.学习第1自然段。

(1)让学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

(2)师: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我”变成了什么,是怎么变的。(“我”变成了“汽”和“云”。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

①出示课件“云的变幻”示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白衣服”“黑衣服”“红袍”。

②师:生活中,你见过云什么时候穿白衣服?什么时候穿黑衣服?什么时候披红袍?

2.学习第2自然段。

(1)让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在第1自然段中人们叫“我”什么?(云)

(2)师:云是怎样变成雨的?又是怎样变成冰雹和雪的?请你默读第2自然段,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3)出示课件“云的变身”示意图,让学生思考后,做口头填空。

(4)师:哪位聪明的同学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云分别是怎样变成雨、冰雹和雪的?

3.学习第3自然段。

(1)师:“水娃娃”还是一位旅游爱好者呢!请大家闭上眼睛,听我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水娃娃”都去过哪些地方,做过哪些事。(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2)分组朗读,学生交流对“水娃娃”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的理解。

4.学习第4自然段。

(1)师:“水娃娃”听到同学们读得这么棒,都想和你们交朋友了。可是他说作为朋友,还想把自己的脾气也告诉你们,你们想知道吗?

(2)小组合作读第4自然段,教师巡视指导。

(3)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水“温和”的一面和“暴躁”的一面。

(4)让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相互交流“温和、暴躁、灌溉、淹没、冲毁、灾害”等词语的意思。

(5)根据自己的体会,读出水在不同的状态下“温和”“暴躁”的双面性。

(6)齐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师:学习了课文,我们又增长了知识,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变化,并了解了水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与坏处,希望同学们把所学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2.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在课下画一画水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变化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不同样子,并在每幅画下面写一个词语或一句话。

[教学板书]

2 我是什么

晒汽凝结云遇冷小水滴——雨(落)

小硬球——冰雹(打)

小花朵——雪(飘)水

[教学反思]

为配合课文中“水”会变化的特点,突出这个“变”,我选取生活中学生常见的自然现象“云”“雨”“雪花”为谜底,用轻快活泼的语调导出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了解与水有关的自然现象,激起学生学习科普知识的欲望。最后,我又布置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作业——画出水的不同状态,并注上说明文字,使得学生的课堂所学得以延伸。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为”和“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4.感受自然界的奇妙,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背诵课文,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了解课文里的“降落伞”“铠甲”指的是什么。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为”和“得”。(重点)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1.质疑:(出示课题)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围绕课文题目提出问题)

2.梳理问题:课文题目中的“妈妈”指的是谁?植物妈妈有什么办法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朗读这首小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播放有关蒲公英、苍耳、豌豆怎样传播种子的视频,教师朗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小组轮流读课文。对于读得正确、流利的学生,教师奖励其一颗小星星;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再把课文多读几遍。

(4)开展“我会读”的竞赛。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读后评议。

3.讨论:“妈妈”指的是谁?植物妈妈有什么办法呢?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2)让学生自由举手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形的。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说得棒极了!这说明大家已经会开动脑筋想问题,用自己的方法学习了!

2.教师指导书写。

(1)教师重点指导“脚”字的组成部件,注意单耳旁是由横折钩、竖构成,并且要写得高低错落有致。

(2)让学生自己练习书写,注意笔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乘着、挂住、炸开”用词的准确。仿照课文的句式,说一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难点)

2.激发学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奥秘的兴趣。

3.背诵课文。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课文中种子把植物称作什么?(妈妈)

2.“植物妈妈”指什么样的植物?(已经成熟的植物)

二、精读课文,探究感悟

1.课件出示第1节,思考:你知道了什么?(小牛、小马、小鸟长大后都可以靠自己的力量离开妈妈,四海为家。)

2.植物宝宝旅行各用什么方法?你们知道吗?(学生自由说)让我们去看看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植物宝宝,它们的妈妈会让它们用什么方法去旅行呢?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2—4节,圈出相关句子,再与同桌互相交流、评一评。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探究和感悟。

(1)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蒲公英妈妈最聪明……”时:(板书:蒲公英)

①师:说到这里,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

②师(播放动画课件: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全过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降落伞”是什么,“乘着风”又是什么感觉。(板书:风吹)

③你觉得这情景美吗?请和同桌一起有感情地把这一节练读一下,说说怎样才能读好这一节。

④蒲公英娃娃乘着风纷纷出发了,有一位小朋友看到了,也想跟着它们一起旅行,他是怎样想的呢?

(2)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苍耳妈妈最聪明……”时:(板书:苍耳)

①让我们看看苍耳娃娃是怎样出去旅行的。

(播放动画课件:苍耳传播种子的全过程。教师配解说。)

看了动画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质疑:“带刺的铠甲”是什么样的,它怎样挂住动物的皮毛?

②直观感知:每个同学桌上都有一个小礼包,请你们打开看看,老师送了你们每人一粒苍耳,摸一摸!这就是苍耳妈妈给孩子们穿上的铠甲。想一想,苍耳还可以靠什么传播种子?(学生摸、想、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③指名读这一节,谈读法——谁有不同的读法,再指名读——你喜欢谁的读法?评一评——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

(3)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豌豆妈妈最聪明……”时:(板书:豌豆)

①你最喜欢这一节中的哪句话?说说怎样才能读好它。

指名读、说,指导感悟要点:“啪的一声”“炸开”“蹦着跳着”。

指名再读,说说你读出了一种什么感觉。(谈感悟,齐读句子)

②豌豆娃娃又是怎样离开妈妈的?(播放豌豆传播种子动画课件。教师配解说。)

③同学们,你们出去旅行高兴吗?现在,我们把自己想象成小豌豆,谁来读读这一节?(指名读——点评——再指名读——愿意读的起立齐读)4.小结:请大家想想,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都是靠什么送自己的孩子去旅行的呢?(指名口答,总结板书:风吹、动物带、太阳晒)

5.植物妈妈是不是只有这几种办法呢?自由读第5节,边读边想:从这一节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读。)

讨论回答。(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仔细观察。)

三、拓展延伸,巩固新知

1.师: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说一说。

课件出示:椰子成熟以后,椰果会自己落下来,落到水里就漂走了,漂到哪里,就在哪里安家。

石榴成熟了就会裂开,小鸟飞来会吃了它的种子,这些种子就随着小鸟的粪便排泄出去了。

  1. 师:同学们懂得的知识可真多,把你知道的画出来或写下来,好吗?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师总结: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奥秘等着大家去探索和发现,希望大家课后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看看蓝天、白云,去了解更多了不起的植物妈妈。

2.作业:

(1)搜集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并记录下来。

(2)熟读并背诵全文。

[教学板书]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植物妈妈有办法蒲公英风吹

苍耳动物带

豌豆太阳晒传播种子

(四海为家)

[教学反思]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诗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学生容易被吸引,并且文中介绍的内容大多数学生都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我以质疑课题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还设计了读中感悟的环节,课上我借用动画课件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身边事物、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经验,清楚地介绍一种动物,能说出它的有趣之处。

2.能认真听别人介绍有趣的动物,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

[教学重难点]

1.能清楚地介绍一种动物有趣的地方,吐字要清晰。

2.倾听时,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图片激趣,导入课题

出示动物图片或者猜动物谜语,揭示课题:有趣的动物。师:你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

二、介绍有趣的动物

1.小狮子的自我介绍。(课件播放录音)

大家好!我是小狮子,号称“万兽之王”。我的头大大的,嘴里长着锋利无比的牙齿。我有粗壮而有力的腿,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我整天练习滚、扑、撕、咬这些本领。力大无穷的我最爱吃新鲜的肉,森林里没有我的对手!别怕,从今以后,保护大家是我的职责!希望大家喜欢我,和我交朋友哟!

思考:小狮子是怎样介绍自己的?(生回答,师板书:名字、外形、特点、习性。)

2.练习说话。

课件出示鸭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鸭子的外形、叫声、动作、本领和习性。

3.师:小狮子带来了参加森林动物派对的邀请函,你们想参加吗?

生戴上动物头饰,互相打招呼问好。指名做自我介绍。(生评价,师板书:说话声音响亮,态度热情有礼貌。)

4.齐读口语交际要求。

三、人人参与,自主评价

1.学生在小组内练习介绍,从倾听与表达两个方面作出评价。鼓励学生在讲的时候做到吐字清楚,音量适中。其他同学在表达时要认真倾听,了解内容,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

2.小组推荐介绍。每组推荐1名学生,在全班面前介绍有趣的动物,其他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有礼貌地提问,介绍者或所在的小组同学都可以回答。

3.参加森林派对,自由地向大家进行介绍。

有趣的猫

大家好!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猫。我觉得猫最有趣啦!传说猫还是( )的师傅呢!你知道吗?猫的胡须可以( ),猫的瞳孔( ),猫的脚掌下面还有( ),走起路来( ),这样就可以出其不意地抓住老鼠。哈哈!猫是不是很有趣呢?

四、总结收获

回顾介绍动物的方法,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口语发展实际,我想一堂好的口语交际课,应该达到让学生敢说、会说、乐说的效果。这一堂口语交际课,我为学生的交流创设了情境,把教室变成动物园,让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一起参加了在动物园举行的“有趣的动物大聚会”,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展开交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能畅所欲言。

快乐读书吧读读童年故事

[教学目标]

1.借助书名猜想故事,产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2.认识书的封面,了解书名、作者等基本信息,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3.初步学习制定个人阅读计划。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书名猜想故事,产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

一、谈话引入,提示主题

1.组织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最近又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快来和大家分享分享吧!

2.提示主题: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童话故事的奇幻世界,去享受读书的快乐。

二、出示封面,引发猜想

1.出示《一只想飞的猫》封面图片,启发思考:同学们读过这本童话故事书吗?它是我们要认识的一个新朋友。那么,每次拿到一本新书,我们都要首先做什么?(看封面)

2.引导观察:仔细观察封面,从封面上你都知道了什么?同桌间找一找,指一指,再说一说。

3.组织汇报。

预设1:书名——《一只想飞的猫》 预设2:作者——陈伯吹

预设3:插图——两幅插图

4.小结:每拿到一本新书,我们首先要看书的封面,在封面上找一找书名、作者,看封面上的插图画的是什么,了解书的出版社以及封面上出现的其他基本信息,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本书有更全面的了解。

5.启发猜读:其实,有的书名提示了书的内容。借助书名和封面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你们快猜猜故事的内容吧!

6.组织交流。学生猜故事,说依据。

三、拓展猜读,激趣阅读

1.出示《小鲤鱼跳龙门》《“歪脑袋”木头桩》《孤独的小螃蟹》《小狗的小房子》的封面图片,组织交流: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下这四本书?请在小组内选择最喜欢的一本,说一说封面上的信息。

学生交流后,汇报书名、作者、插图内容等信息。

2.猜想:看到书名和插图,你还能猜猜故事的内容吗?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组内交流后进行集体汇报。

3.激趣:要想知道自己猜得对不对,你们就一定要读一读这些书。

四、出示范例,读前指导

1.谈话引入:《一只想飞的猫》这本书一共有74页,故事很长,要读好这本书,我们先要制订阅读计划,然后按照计划阅读。

2.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

(1)出示范例:这是《一只想飞的猫》的阅读计划图表,下面,我们一起来制订阅读计划吧!

阅读计划示例:

《一只想飞的猫》阅读计划页码时间安排3—16()月()日开始——()月()日完成17—39()月()日开始——()月()日完成40—74()月()日开始——()月()日完成

(2)指导填写:

①这本书你准备从哪天开始读?计划几天读完?

②如果把这本书分成3部分来读,每部分你计划几天读完?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图表内容,完成阅读计划的制订。

  1. 行为指导,习惯引领

1.组织交流: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每拿到一本新书应该怎么做?(看封面,找书名和作者)那么,每次读完书,你一般会把书摆放在哪些地方?在爱护图书方面,你会怎样做?在小组内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交流,集体汇报。

2.行为指导:

(1)每次读完书,读到哪一页就把书签夹放到那一页。然后把图书放到书架、写字台、课桌抽屉等拿取方便的地方小心收好。

(2)读书前,要给书包上书皮,看书前先洗手,读书的过程中不吃东西,注意不把书弄脏折损。

3.小结:书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图书。

[教学反思]

一、教学效果

1.学生自主选择,制定阅读计划。本次“快乐读书吧”推荐了五个儿童故事,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最感兴趣的故事最先进行阅读。然后让选择阅读同一个故事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制定阅读计划,阅读中,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和分享。

2.通过同学间推荐分享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自己说说喜欢某个故事的原因,让学生之间互动起来,形成读书分享的氛围,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3.阅读后的交流效果很好,在学生朗读之后,进行阅读成果展示的活动,学生学到了读书的方法,提高了读书能力,激发了阅读的兴趣。

二、成功之处

结合插图,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克服了畏难情绪,能够自主阅读,对阅读产生了浓厚兴趣。

三、不足之处

在本次教学中,对于一些学困生,照顾得不够,导致他们没能跟上多数学生的步伐,这是今后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济南开元外国语小学二年级九班开展“毛毛虫”阅读活动

近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书香校园建设,力求通过一系列读书活动,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与此同时,每个班级都针对班情学情,开展创造性的阅读活动为学生搭建平台,激发阅读兴趣!

荀子·劝学》篇中记载:“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为积极提升学生的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能力,二年级9班班主任鞠奥老师另辟蹊径,用制作“毛毛虫”的方式打开了语文阅读、书法练习的新篇章。

鞠老师带领同学们读的第一本《小猪唏哩呼噜》,每天要从阅读的内容中选出5个词语(并标出拼音与声调)和一个优美句子。然后将每天写的内容连起来,制作成毛毛虫的样子,开学看谁的毛毛虫最长,字体更好看。

刚开始上学,学生的玩心比较重,有些学生不太喜欢读书,所以刚开始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引导。通过制作“毛毛虫”,学生每天都需要拿出固定的时间去阅读,根据“21天习惯养成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逐渐就可以脱离家长的陪伴,自己阅读。《小猪唏哩呼噜》是注音版,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了拼音,不认识的字也可通过拼音和声调读出来,而且故事中的情节也逐渐引起孩子的兴趣,吸引孩子继续读下去。通过这种阅读方式,大部分学生逐渐养成了自主阅读的能力。学生书写速度和握笔姿势都得到了强化和提高,也学会了顿笔,写出来的字体也越来越漂亮。

低年级学生在日常语言表达以及后期看图写话的过程中,会出现不知道如何下笔,字不会写,语句不通顺等问题,只因平时积累不足。通过制作“毛毛虫”,每天选择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的识字量,也让学生记住并理解了很多词语,让学生很好的积累了词语和比较好的语句。日积月累,学生的日常表达中,也逐渐可以运用自己学会的词语和句子,看图写话也知道如何去说,如何去写,更为后期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正如唐朝诗人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说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久而久之,给学生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书法、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更增强了学生的毅力和韧性,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后期不需要家长的督促和提醒,就可以自觉去完成,也间接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半年的时间,“毛毛虫”的制作已历经三期,学生阅读的书目也越来越多,从开始的《小猪唏哩呼噜》到《三毛流浪记》系列,再到《窗边的小豆豆》系列,以及《小鲤鱼跳龙门》、《一只想飞的猫》等等。

《小猪唏哩呼噜》、《窗边的小豆豆》

《三毛流浪记》

《小鲤鱼跳龙门》

鞠老师给优秀的学生精心准备了奖牌和奖杯,更大大刺激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争先恐后的制作自己的“毛毛虫”,都想让自己的毛毛虫更长,写字更好看。

在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下,每一期都可以看到学生长足的进步,看到为了完成“毛毛虫”而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毛毛虫的一生经历了几次蜕变的痛苦,学会了坚强,拥有结蛹的毅力和勇气,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挺过了苦难,破茧而出,由蛹化蝶。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拥有毛毛虫的坚强与毅力,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拥有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拥有破茧而出的勇气,最终绽开翅膀,蜕变成美丽的“蝴蝶”。

(来源:济南开元外国语小学)

用户评论

不识爱人心

哇!我想学习注音版的《一只想飞的猫》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素衣青丝

在哪里可以找到注音版的电子书?免费就好了更棒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限量版女汉子

看这个标题,故事一定很温馨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玩味

希望我的孩子喜欢这部书。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疯人疯语疯人愿

注音版可以帮助小朋友们更好地掌握拼音和阅读技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顶个蘑菇闯天下i

我记得小时候就读过这本书,现在还可以找得到免费的资源吗?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暮光薄凉

最近想带孩子读绘本,这个看起来不错的样子!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雨后彩虹

希望有图片的版本,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见朕骑妓的时刻

有没有推荐一些类似的儿童书籍呢?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娇眉恨

我之前看过原版的《一只想飞的猫》,感觉很有寓意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她最好i

注音版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笙墨染

这个标题好吸引人,一定是一个动听的故事。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笔画眉

免费的阅读资源真是太棒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琴断朱弦

期待找到这本书,和孩子一起读读看。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颓废i

不知道故事讲的是什么内容?听起来很有趣。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一种中毒叫上瘾成咆哮i

分享一下哪里能找到这个注音版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尾流莺

给小朋友们读绘本是最好的陪伴方式之一。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赋流云

这篇文章一定会让很多孩子开心!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贝

很感谢提供免费的阅读资源,方便家长和小朋友们学习和享受快乐!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只想飞的猫注音版阅读—一只想飞的猫注音版免费阅读】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免责声明:部分作品来自网友发布,或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更好的传递 好内容 ,正能量内容。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者您不想在本站发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删除信息!

上一篇:二年级简短神话小故事;二年级简短神话故事有哪些 下一篇:7一10岁儿童故事大全,少儿故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