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故事视频(关于清明节的故事视频播放)

更新:07-05 神话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关于清明节的故事视频(关于清明节的故事视频播放)这个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七言绝句,朗朗上口,清新流畅,质朴无华。初初诵读,似乎不难理解:清明雨中,祭祀故亲的行人伤感断魂,寻找酒家,以消愁绪。然而,反复吟咏,其实意蕴深长。

杜牧在什么境况下创作了这首诗?诗中究竟包涵着怎样的意念?

2023年3月中旬,杏花枝头绽开。我和家人从长沙乘高铁中转武汉,来到安徽池州,寻访杜牧与杏花村的故事。

杜牧出身于长安豪门望族。祖父杜佑,曾是中唐三朝宰相。父亲也是朝官。杜牧自幼刻苦读书,一直胸怀振兴大唐理想。

23岁的杜牧,写了著名的《阿房宫赋》。借批评秦始皇穷奢极欲,警示当朝帝王要勤政尚俭,颇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魄。

20岁起,杜牧开始注释《孙子兵法》,研究兵法战术,想为国效力。据说,他的一份战术设想,得到宰相李德裕采用,打了个大胜仗。虽没得到奖赏,他却开心得不得了。

英才卓砾、秉性刚直、意气风发的青年杜牧,可惜生活在朝政昏暗、国势衰微的时代。那时的晚唐,面临着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争斗三大困局。特别是以牛僧孺、李德裕为代表的“牛李党争”,长达40年,影响了许多青年人才的前途,其中就有杜牧、李商隐。

26岁进士及第步入仕途的杜牧,任京官不久,便遭人排挤,到地方任职。他36岁时从地方迁为京官,40岁时受李德裕排挤,又外放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两年后改任池州刺史。

任黄州刺史时,杜牧曾在住所,边饮酒边写了一首长诗《郡斋独酌》。诗中回顾感慨了自己大半生经历,然后重点说了句“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不惑之年,仍是雄心勃勃!

公元844年秋天,42岁的杜牧来到池州。地方任职,更是尽职尽责,务实百姓。

在池州杏花村,当地百姓建了一幢“怀杜轩”,青砖瓦房,年月已久。一篇木雕的《怀杜轩馆记》,记载着杜牧在池州的政绩。

他除暴安良,增强了百姓安全感。他“自置籍簿”,清理户税和徭役。当时池州共一万七千多户平民,免除了七千户的“横加赋税”,减轻了百姓负担。他还重修了藏书楼、建起了“弄水亭”,方便百姓。他任职池州两整年,“天下无事,人安地熟”。

池州西面,有座杜坞山。杜牧忙完公务,常去游览,要经过秀山门外的杏花村。当时,杏花村有家“黄公酒垆”,酿造的“黄公酒”颇有名气。杜牧经过此处,常歇息小酌。杏花村,确有好酒。

任职池州第二年清明时节,杜牧踏春杜坞山。快到杏花村时,细雨纷纷,山坡上遇骑牛放牧儿童。诗人有感而发,于是有了那首千古传诵的诗作《清明》。

尾联“牧童遥指杏花村”,细细思量,耐人寻味。

其实,“杏花村”不止指好酒。自古以来,“杏花”喻意丰富。“杏坛”,代指教育;“杏苑”,代指科举;“杏林”,代指良医。

杜牧心中的“杏花村”,既酿有好酒,更是百姓享有教育、健康的安居乐业之地。

“牧童遥指”,令人回味不已。农耕时代,“牧童”是田园的希望、农家的寄托、社稷的未来。清明,既是祭祀故亲先祖节气,更是气清景明、草木生发时节。“牧童遥指”,既是指的美酒香醇,更是指的春风和煦,指的生机活力,指的万物荣生。

早春二月,惠风和畅。杏花村里粉白色的杏花,花瓣玲珑,清纯娇媚,绽放向阳。

有意思的是,杏花村“怀杜轩”木雕,在记载杜牧政绩的同时,还称之为“风流太守”。记述他在池州与程氏官伎育有一子,就是后来也成为诗人的杜荀鹤。“风流才子”的帽子,杜牧戴了一千多年。这多是有关典籍演绎,也因杜牧写有至真至情的有关张好好、杜秋娘和“扬州梦”的诗作。

其实,就在“十年一觉扬州梦”期间,杜牧写下好几篇军事论文,被司马光收进了《资治通鉴》。甚至任职池州两年期间,杜牧也数次上书宰相李德裕,对安边、内政提出建议。杜牧胸怀“愿补舜衣裳”、春风化雨“杏花村”志向,从未懈怠。

池州百姓,对杜牧很有情感。据说,池州杜姓一族,就与杜牧一脉相认。

近年,池州市政府,在距离原杏花村两公里的地方,利用大片湿地,建起了一个新的公园式“杏花村”。其中,仿唐风格的“牧之楼”,是为怀念杜牧。游览池州,得知晓有新老两个“杏花村”。走进“杏花村”,游人们吟诵千年诗作的同时,享受着祥和安逸的休闲生活。

“杏花村”,或许是杜牧手执“五色线”,一生寻求编织的梦想。

文/图 马栏山人

华裔青少年走进金泽古镇:一舟一桨,摇的都是上海故事

中新网上海7月26日电(范宇斌 金裕翀)古桥因水而建,水乡因桥而兴。25日,正在参加2024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上海营的法国、日本华裔青少年们走进上海金泽古镇,体验江南水乡文化,感受传统技艺。

金泽古镇因桥而闻名,被誉为“江南第一桥乡”,如今坐拥7座古桥,串起宋、元、明、清四个朝代,见证了古镇的历史沧桑。在金泽工艺社副总经理王黎的带领下,营员们走进金泽古镇,开启一天的游学之旅。

活动现场。 上海市侨联供图

摇橹起行,水波摇动,营员们坐在古色古香的小舟上,领略两岸风光,尽赏古桥风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普庆桥,建于1999年,是仿《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而建,红色木质桥身仿佛现代与古代的文明对话,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吸引世界目光的影响力。

宋代普济桥、明代放生桥、清代如意桥、元代迎祥桥依次入目,引发营员们一阵阵惊叹。其中,元代迎祥桥以金丝楠木为梁、以青砖为桥面,呈现出“月印川流,水天一色”的“迎祥夜月”美景,充分体现了古代匠人的智慧。

游船上,营员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影。摇船的朱师傅表示:“现在来金泽的外国友人很多啊,很高兴这样原汁原味的水乡环境能够吸引到他们,愿这份美景能一直延续下去。”

活动现场。 上海市侨联供图

下了船,营员们来到了金泽工艺社。这所由老造船厂改造而来的大型场馆,散发着一种别有风味的中华古韵。

据介绍,金泽工艺社以现代厂房为形,以中国古代传统空间为魂,内部装潢全部选用全国各地收集而来的老物件以及古董家具,牌匾大多采用墙绘工艺,这是在现代厂房外壳下营造古境的一场现代文化实验,是现代工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

在金泽工艺社,营员们体验了一堂生动的大鼓实践课,随着律动的鼓点声,营员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击鼓乐趣。王黎带领营员们体验了中国古代投壶运动,远距离将箭羽投入竖立的长壶中。来自法国的田露溪连中三箭,收获了一阵阵欢呼。通过沉浸式体验古代运动,营员们进一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活动现场。 上海市侨联供图

营员们随后观摩了浙江乐清首饰龙、苏州缂丝等传统工艺,还参观了馆藏文物,一窥宋代文人的诗意生活,在木雕中领略传统文化魅力,感知古人的智慧。

“这么多展品一下子呈现在营员们面前,非常震撼,是一种穿越古今、穿越国界的美。”法国华校领队教师周恒奘说。

接下来,营员们还将前往外滩、豫园等上海地标性景点,进一步感受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完)

用户评论

﹏櫻之舞﹏

正好想找点关于清明节的信息!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见朕骑妓的时刻

上传者做的视频质量怎么样?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情如薄纱

期待能了解更多关于清明节的古老故事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笔画眉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吗?分享分享!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卷风卷走爱情

清明节确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统节日。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楼买醉

不知道这视频讲的是哪个地区的清明节习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坏小子不坏

看完视频后,我觉得更想去祭奠一下我的亲人...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望的后半生

希望这个视频能传达清明节的真谛。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羁绊你

最近想学习一些传统文化知识,正好看到这个视频!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优雅的叶子

我喜欢看这种历史或文化类的视频,很有教育意义。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熟悉看不清

这个标题看起来很吸引人,一定要去看一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遗憾最汹涌

清明节的习俗确实有很多趣事,不知道这个视频会讲哪些?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安я

学习传统文化很重要,支持一下!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炙年

我记得小时候每年清明都会和家人一起去拜祭祖坟...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Hello爱情风

这个视频很有深度,应该能让我了解一些新的东西。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安i

清明节的意义很深远,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箜篌引

希望可以学到更多关于清明节历史故事...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情深至命

这段视频内容肯定很多!要花时间慢慢看一遍哦~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关于清明节的故事视频(关于清明节的故事视频播放)】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英语介绍 下一篇:三年级诚信小故事50字、小学三年级关于诚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