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钉铰是谁?他是如何学会作诗的?

更新:07-14 神话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胡钉铰,本名胡令能,是与中唐时期的张打油齐名的民间诗人。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唐代范摅的《云溪友议》、宋代计有功的《唐诗纪事·胡令能》对此人都有记载,说他是唐朝贞元、元和年间人,以钉铰(古代以洗镜子、补锅、锔碗等为主的职业)为业,能写诗,但不废钉铰之业,远近人们都称他为“胡钉铰”。清朝赵翼的《赠说书黄周士》诗里写道:“张打油诗岂必工,胡钉铰句不嫌苟。”邓溥的《自题废雅》诗里也有“昔有胡钉铰,今无张打油”的句子。

  由于缺乏历史资料,这位“钉铰”诗人的生平已不开考。现在也有人认为历史上并无此人,“胡钉铰”只是古代一些通俗诗歌作者的代名词。

image.png

  关于这位胡钉铰是怎么学会作诗的,还有一个有趣的神话故事:

  据传说,有一天,一个仙人来到胡钉铰家,脱光胡钉铰的所有衣服,先割开他的腹部,把一卷书放在血肉中,又割开胸部,又把一卷书放在心脏旁。缝上后,只见满地鲜血。仙人离开,胡钉铰从此便会写诗了。

  一些佛经里面居然也记载了这个胡钉铰,说他不仅善咏诗,而且好参禅,有许多佛门公案,现举一例:

  一日,胡钉铰往参镇州(今河北正定)宝寿沼禅师(宝寿一世)。宝寿禅师问:“汝莫是胡钉铰么?”胡钉铰道:“不敢。”宝寿禅师问:“还钉得虚空么!”胡钉铰道:“请和尚打破。”宝寿禅师一听,举起拄杖,劈面就打。胡钉铰大惑不解,说道:“和尚莫错打某甲。”宝寿禅师道:“向后有多口阿师与你道破在。”胡钉铰被打以后,便前往赵州,参礼赵州和尚。他跟赵州和尚谈起参宝寿之事。赵州和尚问:“汝因甚么被他打?”胡钉铰道:“不知过在甚么处?”赵州和尚道:“只这一缝(缝隙)尚不怎么办!”胡钉铰一听,言下有省,踊跃礼谢。赵州和尚道:“且钉这一缝。”

  佛法深邃,俗子难明。也有人说这个参禅的胡钉铰不是那个写诗的胡钉铰。

  这个亦真亦幻的“钉铰”诗人胡令能居然有一首诗选入了现代的小学课本,这也让笔者从小就记住了他的名字。这首诗就是《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是一首在唐诗中较为少见的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前两句从外形着笔,是实写,后两句侧重神态。这首诗没有刻意的雕饰,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和无限的童趣,可以说是别有情味。

【胡钉铰是谁?他是如何学会作诗的?】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在民间传说中,何仙姑成仙的过程有哪几个版本? 下一篇:关于褒姒的身世,有怎样的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