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在古代最初只是一种盛煮食物的陶制或铜制的普通容器。后来由于我们的祖先用它盛放祭祀天地神灵的牲肉,因而被赋上了神圣的含意,并从日用器皿中分化出来。到了阶级社会,鼎进一步又成为标志国家统治权力的重器。本文要说的“九鼎”(即九个青铜制造的大鼎。)便是我国夏、商、周三个朝代的王权象征和传国之宝,就其工艺水平和价值而言,无疑要大大超过今天已经出土的任何青铜器。但使人深为痛惜的是,如此珍贵的国宝竟在二千多年前就下落不明了!“九鼎”究竟是怎样不见的呢?这实在是一个使人困惑不解的历史之谜。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到了战国后期,周王室已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秦、齐等大国常为争夺周室约九鼎而兵戎相见。公元前二五四年,秦灭周。《史记·秦本纪》说:秦昭王时,“周民东亡,共器九鼎入秦”,落入秦王之手。但是《史记·封禅书》却说:“秦灭周,周之九鼎入于秦,或曰宋太丘社亡,而鼎没于泗水彭城下”,显然,关于九鼎的去向这里提出了两说,一说秦灭周时把九鼎取走了,一说早在秦灭周前九鼎就沉没于洒水了。《史记·秦始皇本纪》又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二一九年),为了寻找周鼎,秦始皇在出巡路过彭城时,“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洒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秦始皇的这一举动,说明鼎入泗水的传闻当时一定较为流行,以致连秦始皇都信以为真了,但结果却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看来,从《史记》的有关记载中已无法搜寻鼎的确切下落了。
《史记》之后的一些古籍虽然也有涉及鼎的去向的记载,但基本上还是对《史记》巾两种说法的解释或补充。如《<史记>秦本纪正义》说:“周叔王十九年(公元前二九六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飞入泗水,余八入于秦中。”《汉书补注·郊祀志》说:周王室为了防止强国夺鼎和解决自身的经济困难便毁鼎而铸钱,对外则诡称九鼎不知去向等等。这些说法虽能发人深思,但由于不合情理或根据不足,就很难使人相信。
秦汉时期出现过寻找“周鼎”之风。秦始皇寻找周鼎的事前文已有所述。到了汉代,汉文帝、汉武帝都继续寻找过周鼎。据说,汉武帝时在汾阳找到了“飞入泗水”的那个周鼎。但“鼎文镂无款识”,究竟是不是周鼎呢?实在难以断定。那么,九鼎到底到哪里去了呢?今后还有没有找到它的可能呢?这就要看考古发掘事业的进展了,如果九鼎未被销毁,或许某天,我们或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有幸从出土文物中一睹这千年宝鼎的光彩和“姿容”。
【“九鼎”相传为大禹所铸造,那么它们究竟是怎样不见的?】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