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番五次车进故宫,谁批的
“赶着周一闭馆,躲开人流,去故宫撒欢儿~”配上和一辆黑色奔驰车在故宫太和门广场前的一组照片,网友“露小宝LL” 分分钟把故宫送上了热搜。
此前,故宫把法国前总统奥朗德的车队拦在了午门前;81岁腿脚不便的印度前辛格参观故宫时,也是乘坐从钓鱼台国宾馆借来的电瓶车;特朗普到访故宫,也需要步行走入太和殿广场。这一段段故事被传为守护文化尊严的佳话。“故宫禁车”成为公众所熟悉和认同的惯例。而周一闭馆、游客限流等措施,也是以更好保护文物,让文物休养生息为名而实施的。2019年年底,北京下了几场雪,其中两场刚好赶上周一闭馆,呼吁故宫破例让游客进宫赏雪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是故宫岿然不动,网友也都表示理解。
可是,这次开进太和门广场的“大奔”却径直把文化的尊严碾压在了车轮之下,万千网友对故宫的万般呵护,也被躲开人流开车去故宫“撒欢”的嚣张狠狠打脸。网友们痛心感慨:“一边是小心翼翼地保护,另一边是肆无忌惮地糟蹋,天壤之别。”
故宫很快就发声明了,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固然值得肯定。但是这一回应远远不能解答大家心头的疑问。在@故宫博物馆 官微的评论区里,“这就完事儿?”“就这么简单?”两句评论获得了18万多的点赞。这就是公众的心声。
“深表痛心并向公众诚恳致歉”,那“大奔”是怎么开进去的?究竟是哪一级工作人员做的主?为何总统的车队拦得住,却拦不住一个前空姐?炫耀者究竟是什么身份,有什么特殊背景?被“大奔”碾压后的地砖有无受损?
其实,公众都还蛮期待故宫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是故宫甚至懒得解释,更没有公众所期待的追责,连象征性的罚酒三杯都没有。故宫的不解释,加上当事人此前炫耀的特殊身份背景,更让人对浮想联翩。究竟是不屑搭理公众的质疑,还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炫耀开车去故宫的,不止近日这一例。网友发现,最早在2018年,就有人在微博上炫耀开车进了故宫。闭馆期间,享受开车进故宫“撒欢”特权的人有多少,类似情况到底是惯例还是偶发?只道是“我院将严格管理,杜绝此类现象”,如此,怎么才能让公众对故宫杜绝此类现象有信心。
三番五次有人开车进故宫,可见管理制度存在多大的漏洞,而公众的监督很难抵达那些隐秘的角落。如果不是当事人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公众甚至完全不知道还有这样一群人可以在故宫肆意“撒欢”。而守护好故宫的大门,毕竟不能靠这些人的自我举报。
道歉远远不够。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古代皇宫建筑群,600年的故宫承载着国民特殊的文化认同。故宫是属于全国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瑰宝,而不的私人花园,更不是哪个特权阶层肆意“撒欢”的场所。只有清楚背后的,才有可能关住特权的后门,才能够真正杜绝此类现象,守护好故宫的文物,守护好文化的尊严。这件事情之后,公众所期待的依旧是,故宫禁车拦得住国外元首,也当拦得住走后门的某些特权人物。
曾经紫禁城是皇权的象征,而今的故宫早已走下神坛,成为的博物馆,所有观众都应该享受平等文化待遇。这几年,推出系列文创产品、逐步扩大开放面积、破天荒地举办夜游,故宫的一系列接地气的措施深受公众的认同,也扭转了故宫因“失窃门”到“错字门”再到“会所门”直至“解雇门”带给公众的负面形象。不过,如果不能回应公众对开车进故宫的质疑,不能挡住特权的侵扰,这些好不容易赢得的好感,坍塌起来也快得很。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三番五次 联黎谴责以军违反国际法
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 驻扎在黎巴嫩南部的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联黎)8日谴责以色列军方,指出其“蓄意、直接破坏”联黎设施“公然违反”国际法。以方同样对联黎表达不满,称该对黎巴嫩党在黎南部的活动“置之不理”。
11月7日,在黎巴嫩南部城市西顿,士兵在袭击现场执勤。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联黎)7日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当天对黎巴嫩南部的袭击造成5名维和人员受伤。新华社发(阿里·哈希绍摄)
联黎抨击以军
联黎8日说,以军前一天在黎南部使用挖掘机和推土机摧毁联黎驻地的围栏和混凝土设施,本周以来还移除了黎以临时界线“蓝线”的标识。
联黎说,以军近期一共实施8起“蓄意、直接破坏具有明显标识的”联黎设施的,“公然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1701号决议,这是“以军蓄意、直接实施的行动”。
联黎根据安理会1978年通过的第425号决议建立。2006年8月,安理会在黎巴嫩与以色列冲突后通过第1701号决议,决定扩大对联黎的任务授权,增加兵力配备,以维护黎南部地区安全。目前,联黎有来自意大利、爱尔兰、法国、西班牙、斯里兰卡等国约1万名官兵。
随着黎以局势持续升温,以军上月初以来多次袭击联黎,导致多名维和人员受伤。安理会就联黎阵地遇袭表达“严重关切”。以色列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则多次要求联黎后撤,被后者拒绝。这支担负维和使命的8日重申,尽管承受着“令人无法接受的压力”,仍将驻留黎南部地区。
以军尚未对联黎的上述谴责予以评论。
11月7日,在黎巴嫩南部城市西顿,受伤人员接受治疗。联黎7日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当天对黎巴嫩南部的袭击造成5名维和人员受伤。新华社发(阿里·哈希绍摄)
以方回复“理由”数条
关于己方行动,以色列提出数条“理由”进行辩解。路透社8日援引以军说法报道,以军先前在黎南部地区摧毁了一处黎巴嫩党培训中心,其中存放了学习材料和大量武器,包括准备用于打击以境内社区的发射器。
按照以军说法,这一培训中心距离联黎的一处基地仅约200米。
以方声称,黎巴嫩党长期以来在靠近以色列北部边境的黎南部地区活动频繁,建立地道网络等设施,而联黎对此“置之不理”。此外,党还计划利用上述部分设施对以色列发动打击。
联黎回应说,以军并未与联黎共享关于所谓党设施的有关信息。此外,联黎定期向安理会汇报侦察到的可疑地点,安理会并未下达有关对党实施行动的命令。
综合黎巴嫩卫生部门和媒体8日消息,以军当天对黎南部提尔市进行空袭,造成至少3人死亡,30人受伤,以军此次行动前未对黎巴嫩民众发布撤离公告。另据路透社报道,以军8日晚对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部郊区实施多次空袭,导致当地多座居民楼倒塌。
本轮巴以冲突去年10月爆发以来,黎巴嫩党在黎以边境与以军持续交火,以策应哈马斯。据黎巴嫩公共卫生部最新统计,去年10月以来,党与以军冲突已导致黎方至少3050人死亡。据《以色列时报》报道,延宕一年多的黎以冲突导致至少40名以色列平民和61名以军官兵死亡。(王逸君)
【三番五次【三番五次的造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