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方阵|张常美:我们不厌其烦的语言(组诗)
文/张常美
赠白云
现在,就抬头看看天空
从飘过的白云里
挑出你最中意的那一朵
——做为可靠的信物
在古诗里,人们
曾无数次相互转赠过
现在,我转赠给你
——在已经大不一样的天空下
春风里
火葬场后面
是片浓蔚的小果园
一个父亲
爬在高高的梯子上
像为天空修剪多余的白云
一个小男孩,六七岁的样子
用刚刚修剪下的树枝
从蚁群中间挑出一只青虫
像是从送葬的队伍中拿走了逝者
总有突然的变故,令它们慌张总有风,令它们的衣服落满灰尘
担心
天空中又少了一些亮闪闪的硬币我想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
森林里又少了几棵大树肯定还有人在暗处偷偷建造梯子
鸟纲
混杂的叫声里,我分辨出了
这一种鸟和那一种鸟
巢穴外的千山万水
我也认得出这里和那里
——翅膀也有种族和边疆
这一只和那一只
有时候是邻居,有时候是天敌
阴雨中的鸟不能飞进烈日下
危崖上蹲踞着的,不能独立于水面
你不能和我说话
所有的鸣叫都是孤鸣
远处吹来的风,数过了雪峰之巅
鹰隼的羽毛
也数出了沙漠中奔跑的鸵鸟
在它们各自的奔逃中
天际线也一直往模糊中后退
树的秘密
树叶已经落光了,风还是摇个不停
莫非树上有什么东西
我们察觉不出来
夜深,风止、人静
竖起耳朵
我听见了嘎吱嘎吱的响声
好像有什么
正费力地一圈一圈绞紧那棵树
窗外像一个巨大的审讯室
——终有无法忍耐的一天
从那棵砍倒的树里
我发现了秘密
——树木在往高处奔跑。每一段记忆
都那么均匀而结实
哪怕是那根刚刚探出人世的新枝条
我们
卑微的,渺小的。别人称之为
爱。一相遇,我们
就锅碗瓢盆,春种秋收
这样仓促的一生肯定是不够的
在应该的花树下
应该有未完待续的爱情
我们要一次次练习
相遇和送别
如果你终于等来了你要的
红鬃烈马,不要犹豫
紧紧搂住那副伤痕累累的身体吧
那个人依然是我
那未卜的前程也是我无数次许诺过的
少年之惑
少年时候,我哪里都没有去过
以为别处的太阳
也是从黑山庄村升起来的
直到现在,我还是没有去过黑山庄
它就在西段景往东偏南十多里的山脚下
等拉矿的车把那座山完全搬走
我就回一次故乡。或者还得起个大早
去一趟黑山庄
把太阳栖身的窑洞看个究竟
北风肆虐的旷野中
两个熟人,隔着很远的距离,在说话
我跟他们也隔着差不多的距离
他们的面目很模糊,我看不清
大概,他们也看不清对方
两个磊落的农民
穿着老式的劳保棉衣裤
就这样站在旷野中
费尽所有力气,像投掷石块一样
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
那声音逆着风,很模糊
依旧敲得人耳朵生疼
让我体会到从来没有过的力量
我从来不敢这样
站在空阔的地方,喊谁,喊什么……
尤其无关紧要的话
尤其刮着那么大的风
那声音不知会刮多远的地方
不知会落到谁的耳朵里
安慰
我们不厌其烦的语言仍旧不能
让一个盲人认识一朵花
我们的路也不会把他领进一座花园
在盲人那里,我们的表达
总会遇见哑巴一样的麻烦
美的遗憾是无法传递给所有人
——活着的和死去的
什么阻断了我们的分享
你嗅到的是什么
而他摸到的又是什么
有人在花丛中落泪了我们却不知道为什么
有些花手舞足蹈
哪个方向吹来的风也不能使它们平静下来
柿子
到了秋天,柿子是什么颜色的
柿子只能是柿子的颜色
它又是什么味道的
到了秋天,柿子才是柿子的味道
你曾从夏末的柿子树下走过
柿子还没有从绿叶中点亮自己
因为满含期待,内心苦涩无人知
那时的柿子拒绝了飞鸟
也拒绝了爬上柿子树的野孩子们
那时,你以为自己会发现第一枚成熟的柿子
你想象自己捧着一盏灯
并顺手从路边折了一截芦杆。你想象着
牙齿落光的老祖母,轻轻吮吸出甜蜜的火焰
【作者简介】
张常美,1982年生,山西人。有组诗发表于多家刊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不厌其烦”与“不胜其烦”
2007年,金圣华与王蒙合影于青岛海洋大学。
女儿总是奇怪,为什么我写文章,改作业,极有耐性;一看到要填表,尤其是要上网填写什么东西,就会眉头紧锁,火气上升;明明是几个样板式的简单步骤,对我来说,却像是看天书似的,老是弄得气急败坏,手忙脚乱,不是按错钮,就是填错格,一不小心,又得从头再来,这周而复始,重复又重复的繁琐过程,直教人心烦意乱,不知所措!
岂止如此而已!这年头,连打电话也麻烦,以前拿起电话一打,就有人会礼貌客气地在另一端接上头了;现在可不行,电话接通后,迎来的是一连串录音,当然,所录的声音也许甜美圆润,录音的内容却冗长可厌,叫人耳朵起茧。你得选择:不是耐着性子听完内容(多半是宣传什么,促销什么),因为怕错过了下一步程序;就是把话筒挪开,算准时间,等对方啰嗦完毕再去领教。听完连珠炮似的洗脑,好不容易一按再按,七拐八弯,终于接到了要找的对象,比方说,一个保险公司的经纪,一个机构的员工,一个某某的服务员,不管你原意是要查询,还是要投诉,此时可千万得调整情绪,耐下心来,因为,对方尚未现身,多数又来一段录音,“现在线路繁忙,请稍候片刻”,接着,一阵乐声响起,碰到自己喜欢的音乐倒罢,万一不是悦耳的曲调,一阵叮叮咚咚,直敲得你头昏脑涨,欲罢不能,如此这般,完全是磨练意志力的消耗战。然后,经过了地老天荒的等待,对方终于又重复了一句“现在线路繁忙,请稍候片刻”,再加上“或请留下电话,我们会尽快回复”,这下你就明白大势已去,当天的努力已经白费了,恰如“等待果陀”(En attendant Godot)似的,电话多半是不会回复的,看看钟,所谓的“片刻”,原来好几十分钟已经磨掉了!此时,不由得心中一凉,唉!人生苦短,难道在应付芝麻绿豆的日常琐事中,竟然如此就让生命一点一滴虚耗殆尽吗?
按说,现代人的生活,随着高科技的进步,4G、5G的引入,无论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发展得日新月异,日子应该是过得越来越方便舒适,越来越简单利落的,事实又是否如此呢?以个人的经历来说,似乎又未必尽然。现代人,连出个门,吃个饭,买个东西,搭个寻常的交通工具如火车飞机,都弄得越来越复杂,你所面对的再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接洽,而是人与机器之间的往返。人是灵活多姿,可以随机应变的;机器却不然,按错一个钮,忘掉一个密码,它就变通不了,卡在那里,让你上不得下不得,欲哭无泪。最记得一个真实的故事,杨绛晚年,在“我们仨”变成“我一人”的时刻,努力为《钱锺书手稿集》编纂之余,有一天,忽然想起十年没动过的账户,就让阿姨梅月陪同,到去查询,谁知道柜台的小子,根本不认识鼎鼎大名的老前辈,检查了账户的名字,,只抛出一句:“你的密码呢?”这可让老人愣住了,十年前哪有什么密码啊?没有密码?一切都行不通!于是,原本可轻易解决的小事情,就变成动弹不得的大难题了!
说起来,我们难道真的忍心让创作出《干校六记》《我们仨》《走在人生边上》、翻译出《堂吉诃德》《小癞子》的大才如杨绛,每天营营役役专注于打电话,看手机,上网填表格,订车票,找饭店这样的琐事吗?据我所知,作家群里,王蒙是最早使用电脑的,当然,早期也闹出不少有趣的笑话。以下故事是他亲口告诉我的,话说有一回他在电脑上操作,署名“王蒙”时,因当年的输入法尚未完善,一打“蒙”字,就会自动跳出“蒙古包”来,他来不及删去后面两字,就直接传出去了,收件者是个身在远方的另一作家,一见信件下款为“王蒙古包”,以为是王蒙伉俪致候,回函时,恭恭敬敬地书上:“王蒙先生,古包女士钧鉴”。
当然,如果对现代科技的种种发明已经运用得纯熟自如,出神入化,未尝不是一桩大好事请,但是人各有所好,各有所长,不能一视同仁。一人使来“不厌其烦”的事,他人做来就可能“不胜其烦”。上面说过,你让我批阅学生的作业,审视自己或友人的文章,我可以一字一句,反复推敲,不断斟酌,哪怕看上十遍八遍,也不会觉得烦厌。其实“推敲”两字的出典,说的是诗人贾岛为《题李凝幽居》一诗中,“僧敲月下门”一句,到底该用“推”还是用“敲”字,而反复吟诵,直至失魂落魄,一头撞到迎面而来官轿的故事,本身读来就让人神往。你要我在网上填个无聊的表格,机械式地一步步跟随僵化地指示行事,稍一不慎就得从头来过,这样毫无创意的事情,我可极端受不了。余光中直到晚年,仍然在稿纸上一笔一划写下他的鸿篇巨制,白先勇直至近年才使用电邮微信。生也有涯,人总该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的选择。
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原本已经发展到分工合作的模式,人人各安其所,各司其职,日常生活中,在不同领域中进行“不胜其烦”的事务,以便让自己及他人在另外的范畴里,可以过上“不厌其烦”的日子。于是,各行各业中,产生了“千锤百炼”“精雕细琢”“滴水穿石”“铁杆磨成针”的成果和业绩。欧洲宫殿中精美绝伦的挂毡,苏州绣娘手里巧夺天工的双面绣,谁说不是一针一线日以继夜磨出来的?这跟钢琴家每天花费十个八个小时在琴键上,矢志弹奏出每一个音符都有如天籁;文学家废寝忘食,穷经皓首,立意书写下每一句文字都恰似甘露,又有何分别?然而,到了今天,时代变迁了,社会结构不同了,你若强迫傅聪生前天天忙着上网去购物,订机票,转账;催促余光中不断用手机去看讯息,传资料,在电脑上制作PowerPoint,又会是怎么样的光景呢?
原来,如今社会的发展,早已从分工合作的模式演化为自力更生的局面了,每一个人都变成了自己的秘书、自己的助手、自己的跑腿,事无大小,样样“一脚踢”,之前靠电脑,现在靠手机,只要一机在手,就万事皆备;机不傍身,就束手无策!
什么事令人“不厌其烦”,什么事令人“不胜其烦”?两者之间的界别,似乎已经越来越模糊不清了!假如在有生之年,还能顶住潮流,多做“不厌其烦”的事,少碰“不胜其烦”的事,则于愿足矣!
金圣华
用英语讲汉语成语395.不言而喻396.不厌其烦
xinchi外语
395.不言而喻(bu4yan2er2yu4)
言:解释,说明;
喻:明白,知道。
不需要说明就可以了解。
Yan:Interpretation, explanation;
Yu:Understand, know.
There is no instructions to understand.
版权所有。可乐老师 编辑。
每天分享外语知识,请点击【点赞】、【关注】,不漏掉任何一期,助你提高外语水平。
(《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参考《有道词典》)(拼音后数字表示声调)
第一稿,今后会修订,集合。敬请批评指正。谢谢您的支持!
My email:ilikework_cz@126.com
xinchi外语
396.不厌其烦(bu4yan4qi2fan2)
厌:嫌;
不嫌麻烦。
Yan:suspicion;
Don"t bother.
版权所有。可乐老师 编辑。
每天分享外语知识,请点击【点赞】、【关注】,不漏掉任何一期,助你提高外语水平。
(《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参考《有道词典》)(拼音后数字表示声调)
第一稿,今后会修订,集合。敬请批评指正。谢谢您的支持!
My email:ilikework_cz@126.com
【不厌其烦 不厌其烦的反义词】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