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胜其烦的意思【不胜其烦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更新:12-07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这50个成语,常被误用,很多学生经常用错,值得“警惕”

在语文学习中,在写作过程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成语,在语文中高考中,基本上都会有一道选择题或填空题考成语的用法和含义。但是有很多成语,同学们容易犯望文生义的错误,总是会记错含义,用错对象。以下盘点了50个容易用错的成语,各位学生和家长可以看看你有没有用错过。

不胜其烦

意思是烦琐的使人受不了。容易与不厌其烦混淆,易误用,注意不厌其烦是指不嫌烦琐与麻烦,形容耐心,两者的意思是相反的,注意区别。

万人空巷

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但常被误解为巷子里空无一人,在使用时,或者碰到文章中有使用这个成语时,一定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使用的是否准确。

由于成语多,篇幅长,我们就将这个50个成语整理在一张表格中,各位学生或家长可以将图片保存下来对照查看自己有没有用错过哦。

更多实用学习方法,快来关注我们吧。

“表征”还是“再现”? 一个不能再“姑且”下去的重要概念区分

本文原载于《国际新闻界》2017年08期

本文作者:赵毅衡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所长。

两个术语的历史

“表征”已经成为我国文化研究甚至科技研究的最常用概念之一,而“再现”却很少使用。“再现”与“表征”这两个词中文意义不同,应当说一眼分明,几乎没有因接近而混用的可能,目前却是习而不察,让“表征”完全取代“再现”,使意义理论和文化研究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说不清楚。

在古汉语中,“表征”意为“显示出征兆”。大部分现代词典不收“表征”一词。在汉语中,“表征”一直是个动宾结构词组,不是单词。

“表征”作为一个汉语词大量出现,是在二十世纪80年代至今近半个世纪中,绝大部分出现于科技论文。所以此词至今是个科技词汇。根据中国科学家的论文标题英译来看,这个词一直被译成characteristics(特征),characterization(特征化),因此,“表征”的意识在现代中文中实际上应当是“显示出特征”。这就是为什么在科技论文中,“表征”经常与“检测”一道使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孙正聿教授提出“表征哲学”,哲学的言说方式只能是对“超验的因在”表而征之。哲学的存在无法直接表露于感知,一种感知只能间接地“表征”。“表述”与“表达”都是误解了存在的意义哲学,都是将科学化视为哲学的合理趋向与最终期待。现在“表征”二字恰恰最大量使用于科技,这个趋势让用“表征”反“科学主义文化观” 的主张成为反讽。

与“表征”的强烈科技倾向正成对比,“再现”使用于标题60万次,只有“表征”的三分之一略强,而且除了少量使用于地理学,它主要使用于文科(文化研究、文艺美学、意义哲学),其英译对译也一直是representation。

在中国文艺学界的著作中,“再现”成为关键词,比“表征”早得多,是在二十世纪的80年代初期,当时是围绕“再现”(representation)和“表现”(expression)这两个在艺术理论中常用的术语概念进行的讨论,这个争论一直延续到最近。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王朝闻提出“表现”与“再现”的区别:“前者着重反映客观性特征,后者着重反映主观性特征。”自从那场辩论之后,文学艺术变成大体上可以分为再现论、表现论两派。

但是,在新世纪的文科论著中,“表征”大量出现,几乎完全取代了“再现”。在文科中,这两个术语,似乎是同一西文词的中译,但是“表征”后来居上,后声夺人。 “表征”是如何变成“再现”的同义词,甚至替代了后者?

“再现”原是representation忠实的翻译,意思是“用某种媒介再次呈现事物的形态”。此西文词是presentation(“呈现”,“显示”)的派生词,由此词派生出有关意识和意义的“现字系列术语”:“共现”(appresentation)、“代现”(re-presentation)、“元再现”(meta-presentation)、“再再现”(re-representation)等,这些术语在意义理论中的具体定义及用法区别,很难在此一一说明,它们互相依存,互相补充。“再现”(representation)置于此系列术语之中,对比整齐,容易理解;用“表征”就无法处理这一系列概念的平行关系。在“表征”出现之前,“再现”已经是国内文艺学界通用的术语。

“再现”也是一种“呈现”,只是并非直接呈现,而是换了一种方式,即经过任何一种媒介(文字、图像、声音等)加以“重新呈现”,我们可以把媒介化的文本也当作一种事物。

在二十世纪中国的学术界,“表现”“呈现”“再现”“表征”的意义基本上相安无事,各占其位,学界讨论不少,但术语之间并不混乱。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术语一旦重叠,界限不分,就不知道双方的争议究竟是源于同一概念的不同术语,还是对同一术语的不同理解。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学界,并不认为representation是文化研究必须处理的关键词。

“表征”异军突起

2003年,英国伯明翰学派的学者斯图尔特·霍尔编的文集《表征:文化表征与意指实践》中译本出版。此书是英国开放大学的教科书。霍尔用一系列实际易懂的例子处理了这个文化研究的关键性问题,他的“文化构成论”明白清晰,讲解深入浅出,中译者徐亮与陆兴华的译笔顺畅清晰,造成很大影响。此书中文本标题的翻译方式,使“表征”此词人文社科领域异军突起。注意,霍尔的英文原文representation依然如故,他并没有创用新词,也没有启用两个词。出现“重大发展”的是中文的翻译方式,以及这个译法引发的中国学界的推想。许多学者的看法是:“表征”是个新概念,代表了文化理论巨大的新发展,是“再现”理论在后现代进入新阶段。

郝永华用“后现代精神”为“表征”完全取代“再现”作辩护:“在20世纪西方哲学和社会科学经历了‘语言学转向’、‘后现代转向’之后,再现这一古老的话题在新的理论语境中被重新讨论,许多当代西方理论家和学派在各自的理论框架内赋予了再现概念全新的内涵并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理论话语。总的来说,推动20世纪西方哲学两次转向的许多理论家颠覆了再现论的语言观和真理观,从而导致了再现概念的后现代转向。”

而据说完成了这一重大转换的人,就是霍尔,“把原本属于哲学认识论的再现(representation)概念转换为结构主义符号学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表征’(representation)概念,从而实现了再现概念‘文化转向’。”所有的符号文本,所有的“再现”,都在“显示文化的症候”。文化研究的对象就是文化权力斗争,如此产生的文本,不是简单地“事物的媒介化呈现”,而是文化之病所显露出来的“症候”。这样一来,当然再用“再现”这个词,就完全无法承担这个意义。

注意,这里的关键并不是把符号文本分层两种,并不是说某些文本只是“再现”,而另一些符号文本让人看出文化之病的“表征”,而是所有的文本,从后现代的眼光看,都是“表征”。在后现代的文化研究中,就不必再有“再现”。

文化研究整个学科,在中国出现如此重大的转折,显然不是作者霍尔的看法(他自始至终只用了同一个词representation)。 可以简单明确地说,霍尔心中的representation有两个不同的意义,一是符号学和其他意义理论通用的“描绘与摹状”事物,即用媒介“再现”:另一个是具有文化意味的“成为象征”:“因为(这些文本)作为代表或表征(也就是象征)我们想要传达的意义的各种符号来起作用。” 译者徐亮感觉到,第二种情况译为“再现”就不够了,需要译为“表征”强调“象征”。

那么霍尔的第一层意思呢?徐亮说他“根据(霍尔的)这个解释”,将representation这个词分别译为“表象”和“表征”。实际上,全译本“表象”一词用得很少,绝大部分情况下,无论名词还是动词,都被译成“表征”,因为实在也难分清。霍尔的“构成论”文化研究立场,使他用此词基本上是表示“过程或行为”。

徐亮在解释他为何改用“表征”一词时,承认这样做“会有争议”,因为“古汉语中,‘表征’作为名词,意为‘征象’、‘迹象:作为动词,意为‘使......具有征象’,或‘阐明’等。这与representation所具有的‘代表’、‘表示’之意不一致”。全书强调了“表征”这个标题核心词,原因是“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中文词来担当这一功能,所以在事关重大的这一译名中,我们只好姑且用‘表征’一词”。暂时“姑且”一下,事出无奈,倒也无法苛求,但是他没有预料到,整个人文学界全部如此“姑且”,一直“姑且”到今。如果大家都不提这个问题,肯定会继续“姑且”下去。

从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文字写作时间来看,《表征》一书所属的《文化与传播译丛》丛书主持者周宪与许钧,在“总序”中,已经强调把“再现”换为“表征”的必要:“从符号的角度看,它的基本功能在于表征(representation)。符号之所以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向人们传达某种意义。因此,从根本上说,表征一方面涉及到符号自身与意图和被表征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另一方面有何特定语境中的交流、传播、理解和解释密切相关。”

国内文化研究学者,也一致认为“表征”这个译名为文化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阵地。陶东风与和磊在所著的《文化研究》一书中说:“表征representation的基本意思是‘代表’、‘再现’。”但是他们接着说:“表征绝不是简单地复制世界,它涉及对意义的生产,而在这意义生产中,权力不可缺少。这样,表征、意义、权力,当然还有语言之间,就存在着密切关系。”这段解释应当是当今文化研究学者都同意的看法。

注意,上面引用的周宪2002年的文章讨论“再现”,列出了此词的一些不同的中译法;而1999年周宪在“《文化与传播译丛》总序”中坚持只用“表征”;而后周宪在2007年出版的《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一书的序言中强调说,此书“突出了文化与表征(或再现)的复杂关系”,看来此时他已经认为“表征”与“再现”可以共存,并且完全同义。

“表征”的乱局

我们唯一确定的是:2000年,围绕霍尔的文化研究教科书《表征》中译本的出现,原先是科技领域的、对译characterization的“表征”,开始作为representation的对译大量应用于文学、艺术、尤其是正在兴起的文化研究,而“再现”一词几乎消失。

不管怎样,“表征”不仅改造了中国的文化研究,改造了国外文化研究文献的中译,甚至改造了我们阅读国外文献的角度:从此书出版之后,国内几乎一律将“representation”译为“表征”。

应当说,语言无所谓对错,必须服膺从众原则。西文不加甄别地使用representation,不管是媒介化表现,还是文化权力关系,自有西文使用群体的道理;中文全部用了“表征”,自有中文使用群体的道理。西文用同一个词,不是可以用来“纠正”中文的理由。如果中国学界都用一个词,那么此词就是对的,毋庸争议。只是文科与理工科使用“表征”的意义不同,而文理科的分界不是绝对的,翻译回去就比较麻烦。

首先,文化研究论著难得使用“再现”时,英语对译依然是representation,但是“表征”就复杂了。例如这个标题:《权力空间化的视觉转译及其表征——近代中国图像叙事的空间再现研究》(陈晓屏,2016),此文讨论晚晴小说的插图中的“类似西洋式构图”,标题中前后用“表征”与“再现”,有所对比。作者认为没有被“纳入权力空间”的再现就是非“表征”的“再现”,一旦纳入,就是“表征”,这个解说很准确,但是此标题前后都用“表征”。此标题没有译成英文,我们无法悬猜作者编者会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大部分的文化研究论文,与此文一样,不管如何理解,不问是否涉及“文化权力斗争”,都不用“再现”,一律用“表征”。例如下面这个标题:《心理表征:翻译的一个新视界》(黄瑞丹)一文,涉及的是语言翻译卷入的“心理表征”,既然尚未卷入“文化权力斗争”,应当只是“再现”,但文中一律用“表征”。

再看另一文《多义词心理表征研究二十年》(刘振标,毛浩然)一文,关键词为“表征能力”“表征机制”,此文实际上是查索并研究西文webofsciences中的所有representation一词的使用方式,也就是说,所有的“再现”已经全部被“表征”取代。

在新世纪传播学的研究中,“表征”也全部代替了“再现”。徐沛与周丹在《清末民国画报上的叙事与国家神话——以军事冲突的图像表征为例》中,开篇指出“表征是通过符号系统产生意义”,讨论的也是媒介化再现,研究的对象也是军事冲突的图像再现。刘洪讨论图像的传播机理时,指出“对于图像的传播机理,过去人们都笼统地以‘表征’来概括”,实际上他是提出“像差”和“像压”压来剖析图像的再现奥秘。任悦分析摄影作品,讨论“数字时代视觉表征的变化”,文中说:“表征是指代某种东西的信号。它代表某种事物,并传递某种事物的信息。”这是“再现”的定义。

与此同时,科技的“表征”依然翻译成characterization,由此就出现了中文“表征”一词万能地取代了所有可以理解为符号表意活动的所有场合,不再顾及学科的分别,或学派的倾向。而文科论文出现“再现”,就不能再被译成representation,而不得不译成rendering、reconstructing、reappearing等,都是在另创新术语。应当说,这个场面够混乱的。

文科学者,甚至专治文化批评的学者,面对这个局面,有时也茫然不知所措。罗纲、刘象愚、在翻译讨论霍尔的时候,不得不反复加注,恐怕他们自己也不胜其烦。

也有文化学者觉得此词用得太过,换用他词。例如李彬翻译约翰·菲斯克的名著《关键概念》,就换为“表述”,但是他依然要加注:“表述是表述活动representation的社会化过程以及这一过程的产物”。

笔者考察的结论是:文科中全部用“表征”,造成的后果是,对这个意义理论的基本概念,至今中文无法有个固定的、相对清晰的术语。此种局面混乱,已经影响到学术讨论的顺畅,影响到学科的发展。

重说“再现”

笔者的建议是:如果已经无法全部回到“再现”,就应当遵从译者徐亮建议的做法,representation两层意义,即意义功能的“再现”,与文化研究的“表征”,分别用两个不同的词。

符号是“被认为携带者意义的感知”。再现是用一种可感知的媒介携带意义,成为符号载体。也就是说,媒介第一位的任务,是作为符号载体提供一种感知。再现的对象可以分成三种,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尚未媒介化为符号,因此无法传达意义:

第一种对象是经验世界(实在世界),例如一枚苹果。再现与经验世界的不同在于经验世界拥有三个本体性的特点:不同主体共享的同一性,细节无限性,直观可验性。再现的文本,例如一幅画苹果的画。在被符号意义活动“对象化”之前,它一样需要解释才能获得意义。

第二种对象是心灵世界,即他人的思考与想象中的意义世界。有道是“他人之心不可测”,是因为这个对象也处于非媒介,非传达状态中,必须有一定的感知方式,才能把他人心中的意义再现出来。

第三种对象是被再度再现的别的文本,例如曹操青梅煮酒,讲“前有梅林”旧事,或是评书“说三国”说到此段,或是《三国演义》说此段,电视剧表现此轶事。

三种对象有可能混合,只有不同的解释才能决定某种再现是否“携带文化权力意义”,一个苹果可以被解释为“原罪”象征,一段“前有梅林”可能是奸雄之心机,因为“未知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时是一种已知性的模态”。但是应当看到,“表征”是在“再现”的基础上出现的,是对某些(不会是所有)“再现”做出成功的社会化解读的结果。

例如,可以说:“在《清明上河图》中,宋代汴京画家眼前呈现出一片繁华”,这是没有把图像再媒介化考虑进来。如果我们说“《清明上河图》是宋代汴京的繁华的图像再现”,此时我们考虑媒介的作用;我们可以说“当前开市设计再现了《清明上河图》中汴京的繁华”,考虑到《清明上河图》本身已经是媒介化的再现,这句话里应当说“再再现”。但是除非在“元符号”的细致讨论中,可以不必如此累赘。如果说“《清明上河图》作为宋代商业文化繁荣的表征”,这才有道理。我们不能否认(暂时尚未包括文化权利关系的)“再现”作为分析基础的存在,全部一律用“表征”一词,就把本来并不复杂的关系搞糊涂了。

笔者承认,大部分文科研究(文学批评、艺术批评、文化批评、传播研究)实际上是研究“表征式的再现”,但这是再现在文化研究学术中的发展,不是人类意义活动的普遍现象。文化是意义再现的集合,而文化的强大组织功能,对再现的社会性功能形成非常大的制约作用。对文本的集团性理解方式,是“解释社群”存在的最有力证明;一个社会文化,保证“社群”中相当数量的人,用比较一致的方式理解某一类型的再现。

意义的生产,出发点是一般性的再现,任何分析必须从符号的再现谈起,然后才能从文本意向性入手分析其文化作用,从文类期待分析其社会功能。我们可以看到:产业符号学的品牌身份与其意动目的之间的矛盾,信息与社会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传统与社会之间的变异与持续之间的冲突,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对抗,都是对再现文本的解释与评价问题。

这也就是说:文本再现(包括文本对另一文本的“再再现”)无法直接显示“文化权力斗争”的征象,以及由此暴露的社会病症。它们并不会主动出现在文本之中,因为在文化程式中,文本有一种圆融整体的假相。例如《清明上河图》,只能再现昔日城市的繁华,它不可能自动“表征社会权力关系”。至于12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权力关系变化,商人与市民的地位上升等等,这些意义“征象”,只可能出现在对《清明上河图》的批判性解读之中。这就是所谓的“症候式阅读”。再现的稳定性与解释的播散性,构成了文本阐释最根本的张力。

基于以上的理解,笔者建议:应当如霍尔建议的那样,把“再现”与“表征”分别使用于不同场合。本文的详细引证和讨论,至少可以证明一点:“再现”无法完全用“表征”替代,意义理论中的“再现”更不便由“表征”包揽。当然,西人只用一个词representation,中国学界不必跟着西方人走,我们完全可以用“再现”指一般意义上的再现,用“表征”指含有文化权力冲突意义的再现。相反,一律用“表征”,把所有的再现都看成是“文化权力冲突的征象”,反而冲淡了文化研究的目的性。只有一部分再现在社会文化中演变,包含了文化权力冲突,使这个重大社会文化课题,变成了符号表意的一般形式特征。

当然,笔者也明白,术语使用问题,要全体使用者来做,无法用争论辨析来解决。但是文化与传播研究学界,至少可以给全体使用者,尤其是广大学生,做个思维严谨,态度敬业的表率。

本文系简写版,部分内容及参考文献从略,原文刊载于《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8期。

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期执编:佳佳

订阅信息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国际新闻界》,国内邮发代号:82-849,欢迎您订阅!

您也可访问《国际新闻界》官方网站 http://cjjc.ruc.edu.cn/ ,免费获取往期pdf版本。

此外,编辑部还存有少量过刊,您若需要,可微信私信我们或发邮件至 gjxwj0@126.com 与我们联系哦!

语文考试易错成语知识点

(一)常见易误用成语40例

1.曾几何时: 表示“时间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不学无术: 没有学问,没有能力。其前不能加“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

3.不可理喻: 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常与“不以为意”混淆,“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5.守株待兔: 比喻不主动地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含贬义。常误用来形容干警的机智。

6.耳提面命: 形容恳切地教导,褒义词。常误用为贬义词。

7.不忍卒读: 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悲惨动人。指文章写得好。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鼎力相助: 大力地帮助。敬辞,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蹉跎岁月: 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名噪一时: 名声在一个时期广为传播。常误用为贬义词。

11.始作俑者: 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用在贬义场合。

12.不胜其烦: 指烦琐得使人受不了。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胸无城府: 形容心胸坦率、坦白,没有什么隐藏。城府,城池和府库,借指人的心机。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没有文化”。

14.身无长物: 指身边没有多余之物,形容极端贫穷。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目无全牛: 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鬼斧神工: 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常误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类似的词还有“巧夺天工”。

17.求全责备: 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词还有“漠不关心”。

18.充耳不闻: 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瓜田李下: 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卓尔不群: 形容优秀卓越,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21.出神入化: 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2.登堂入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

23.如坐春风: 形容受到良好的教诲、熏陶。与“景物”无关。

24.对簿公堂: 在官府公堂上受审问,后来指在法庭上对质或上法庭打官司。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25.相敬如宾: 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另有“举案齐眉”。易误为形容朋友。

26.走马观花: 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27.师心自用: 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8.安土重迁: 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易理解为多次迁移。

29.罪不容诛: 形容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与“死有余辜”同义。

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相似的有“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指处罚过轻或过重。

30.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31.无所不至: 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32.安之若素: (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要用在身处逆境的语境中。另如“泰然自若”。

33.首鼠两端: 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34.处心积虑: 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

35.侧目而视: 形容畏惧或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36.望尘莫及: 形容远远落后。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37.改弦更张: 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做法。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计划或做法)混用。

38.不知所云: 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39.望其项背: 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往往被误认为赶不上。

40.明日黄花: 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往往被误认为还没到来的东西。

(二)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组合,因此不能只按照字面意思去牵强附会,而应做到两点:

①弄清成语的来源和意义;

②区分成语语义的范围,避免望文生义。

【久假不归】 长期借去,不归还。假,借。如:借书最忌一套书借去一本,而且久假不归,使这套书不完整。

【文不加点】 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如:他写稿子常常是文不加点,龙飞凤舞,简直使人无法读下去。(不是不加标点)

【大方之家】 指学识渊博或精通某种技艺的人。如:他花钱很随便,真是大方之家。(成语义显然不是花钱大方)

【侧目而视】 斜着眼看人。形容畏惧而又愤恨。如: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了天上,对朋友竟然侧目而视。(这里错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

【良莠不齐】 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如:张老师针对班上学生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不表示学习成绩参差不齐)

【马革裹尸】 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指战死于战场。如:那个时候,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十分令人痛心,到头来只落得个马革裹尸的结局。(不是“死得很惨,死后连棺材和埋葬的地方都没有”的意思)

【危言危行】 《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指不畏危难而直言敢为。如:在没有约束的自由的互联网环境中,辩论很可能会导致不健康、不可靠的危言危行产生,并误导公众。(“危”不是危险,而是正直)

【三人成虎】 三个人都说街市上有老虎,别人便以为真有老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如: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这里错解为“很多人在一起就会像老虎一样力量强大”)

【下里巴人】 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如: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料。(这里错解为“乡下人”)

【捉襟见肘】 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如: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不赞一词】 《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如: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他们不负责任的言论都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这里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涣然冰释】 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迅速消除。如: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今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失所望。(这里错解为“冰块解冻”)

【洛阳纸贵】 《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借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不能理解成物价上涨。

【首当其冲】 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如:解决好职工和学生的冬季取暖问题,是学校首当其冲的任务。(望文生义)

【独具只眼】 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不可理解为只有一只眼。

【高山景行】 《诗经·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不指高山美景,而是比喻崇高的德行。

【人言啧啧】 此词中的“啧啧”指不满意地纷纷议论,与“啧啧赞叹”的“啧啧”不同义。

【高屋建瓴】 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建,倾倒。

【便宜行事】 经过特许,不必请示,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就斟酌处理。也作“便宜从事”。

【心广体胖(pán)】 心胸开阔舒畅,体貌泰然安详。也作“心宽体胖”。

【义薄(bó)云天】 正义之气逼云天。形容一身正气,为正义而斗争。薄,逼近。云天,高空。

【博闻强识(zhì)】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博,广博。闻,见闻。识,记。

【色厉内荏】 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色,神色。厉,厉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

【一傅(fù)众咻(xiū)】 《孟子·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一个施教,众人吵闹干扰。形容由于不良的环境的影响,做事难以取得成绩。傅,教导。咻,喧闹。

【旁门左道】 指不正派、不正宗的宗教派别。也借用在学术上。也作“左道旁门”。旁、左,邪,不正。

【不名一文】 是说极其贫穷,不能理解为不值一分钱。此处的“名”是“占有”的意思。

【阳春白雪】 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跟“下里巴人”相对),不能理解为春天的雪。

【信手涂鸦】 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也指随意涂画。如: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手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不能理解为“经常练习画画”)

【求田问舍】 比喻只知谋置家产,不以国事为念,胸无大志。不能理解为买田购房。

(三)容易用错对象的成语

成语适用的对象和范围一般比较固定,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便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造成误用。

第一类:人、物不分

【风姿绰约】 形容风度姿态柔美动人。如: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不用来形容花木)

【楚楚动人】 形容女人姿容娇柔美好,让人心动。如: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适用对象错误)

【洗心革面】 比喻彻底悔改。如: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只能用于人,不能用于物)

【炙手可热】 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如:《大河之舞》自首演以来便炙手可热,并且引燃了全球的踢踏舞热潮,更是被全球艺人一致推崇为当代最具爱尔兰民族风格的经典音乐剧。(只可指人,不能指其他的)

【如雷贯耳】 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极大。

【待人接物】 跟人相处。物,人物。

【乐山乐水】 《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有的人爱山,有的人爱水。比喻人的爱好不同。乐,喜爱。

第二类:谦、敬不分

【蓬荜生辉】 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如: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荜生辉。(只能用于自己,这里却用在别人身上,显然不够得体)

【抛砖引玉】 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如:会议开始时气氛有些沉闷,主持人建议李教授先来一段开场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用在这里颠倒了主从或尊卑关系,显然不正确)

【忝列门墙】 谦辞。表示自己有愧师门。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如:你身为师傅的入室弟子,却干出这种丢人的事,真是忝列门墙。(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

第三类:陈述对象错误

【巧夺天工】 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如: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适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而这里陈述的对象主体是自然界中的“苍山”和“洱海”,强调的是自然造物之美,非人力所能达到)

【草长莺飞】 形容江南春天的美好景色。如: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这里说的是北方大草原,使用有误)

【天花乱坠】 形容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话。

【青梅竹马】 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现多指夫妻俩或恋人从小就相识。

【刮目相看】 《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吴国大将吕蒙听从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中抽出时间读书,学问大进,取得令人惊奇的成绩。鲁肃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注意本成语一般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含英咀华】 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使用时注意本词所指的对象。

【感同身受】 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倚马可待】 刘义庆《世说新语》:“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可观。”原意是靠着即将出发的战马起草文件,可以立等完稿。形容文思敏捷,很快能写好文章。如: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不用来形容做事)

(四)容易用错感彩的成语

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具有明显的感彩的,使用时如果不加以区别,就会导致误用。

【重整旗鼓】 指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也可写作“重振旗鼓”。是褒义词。如: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不作贬义用)

【半斤八两】 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如: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该词较多用于贬义,用于此处不恰当)

【翻云覆雨】 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如: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时弊。(本句是说辛弃疾笔下的功夫很深,而且富有豪情。这里显然是误用)

【侃侃而谈】 理直气壮、不慌不忙地说话。褒义。如: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他仍然侃侃而谈,为自己开脱罪责。(此处贬义,应为“振振有词”)

【趋之若鹜】 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很多人争着追逐某种事物。多含贬义。如: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用来说“艺术爱好者”,是误将贬义词作褒义词用)

【改头换面】 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含贬义)。如:要真正转变职能,非要对现有的机构进行彻底的改头换面不可。(感彩不符)

【不稂不莠】 比喻人不成才,没有出息。稂,狼尾草。莠,狗尾草。不能误用作褒义。

【附庸风雅】 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不能误用作褒义。

【拾人牙慧】 刘义庆《世说新语》:“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拾取别人的片言只语当作自己的话。使用时注意其褒贬色彩。

【饮鸩止渴】 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鸩,一种毒酒。注意这是个贬义词。

【曲高和寡】 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很少。原来比喻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艺术作品不通俗,能理解或欣赏的人很少。

【狗尾续貂】 比喻用不好的东西接到好东西的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艺作品)。

【沽名钓誉】 用种种手段(多为故意做作)谋取名誉。含贬义。沽,买。钓,比喻骗取。

【颐指气使】 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

【奇文共赏】 晋代陶渊明《移居》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新奇的文章共同欣赏。现多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

【不胜其烦的意思【不胜其烦的意思及成语解释】】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

上一篇:不肖子孙是什么意思【不肖子孙指的是】 下一篇:不胫而走 不胫而走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