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悟语之“玩”
玩,是人类的天性。玩,更是小孩的全部。
“玩”这个字,你莫说,竟然与小孩有着极大关联。你看:“玩”为形声字,小篆从玉,元声。本义:以手玩弄[玉]。引申为通过获得非直接利益来娱乐自身,如:玩耍、玩弄、作乐等等,这些都充满了童性。另外,你细细把玩下“玩”这个字的读音便会觉得趣味无穷:一个儿化音,圆润俏皮,活泼机灵。你再看看“玩”的长相:圆圆的脑袋,还带着美玉的东西,惹人喜爱。
小孩从一生下来,就开始通过“玩”来了解世界。先是大人们逗他玩,然后是通过他的眼睛,来感知身边多彩多姿、缤纷灿烂的空间。他们最先玩的是色彩,玩的是器材,玩的是他自己所不认识的东西,玩起来会忘了饥饿,玩起来也不会有时间概念,一切都是那么开心自在。
玩,是一份热爱,通过对事物的体察,能启发小孩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动手能力,引发自己的兴趣爱好,还可以从玩中发现问题,培养主动性,让灵感玉成,而循规蹈矩的“正经事”难以带来福至心灵的神启。莱特兄弟的航天梦始于童年一次拖拽着风筝的奔跑,后来人类头顶的天空中就有了川流不息的“铁鸟”;贝尔在孩子轻叩杯底传递悄悄话的游戏中陷入深思,不久后人们远隔重洋也能拾起电话问一声“你好”。玩是人与客观世界的积极互动,在对自然的探索与向往中,多少天才的灵光乍现照彻了人类文明漫长的征程。
玩中有学问,玩中有智慧。玩能生巧,唯有玩,才能玩出聪明劲儿,玩出灵气。玩中的智慧,往往是学所缺失的。小时候的那些游戏,像碰数、翻绳,“有口难言”“网鱼”“瞎子摸人”,哪一个不是人们精心设计,需要点头脑才能玩出来的呢?正因为智慧的加入,这些游戏才变得“好玩”了——这儿来点逻辑推理,那儿来点心理推测,玩着玩着,游戏的脉络就被玩通了,也“玩精”了;摸出些许门道,找到些许技巧。从某种角度上说,玩的过程也是一种探索,一种实验,一种熟能生巧。
玩,不仅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钥匙,更是塑造性格、丰富情感的导向。多么明显的道理,不知老祖宗何时犯了糊涂,用一句老话“玩物丧志”给“玩”下了一个带明显贬义的定义。于是,孩童一来到这个世上,就被上了紧箍咒,没有须臾的喘息时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像这样规劝的话语有许许多多。它告诉人们,玩,会让人虚度时光,一事无成。
果真如此吗?
玩,一个充满天性的字。关键在于你如何对待,如何去把握。如今一说到“玩”字,稚嫩的孩童们便是期待,恨不能马上投入那没有拘束、充满乐趣与挑战的世界里去。可一瞥身旁的家长,则大多眉头紧锁,表情严峻。于是孩子们噤若寒蝉,隐没于书海,家长见孩子们如此,也心下宽慰地投入日复一日的琐事中。殊不知,若视“玩”如洪水猛兽,避之不及,生活不仅丧失了本身的乐趣,人生的进程也便平庸而阻碍重重了。
在国外,规定对学前小孩禁止进行学习教育培训,尽情让孩子们玩耍,在玩耍的过程中“寓教于乐”,引导、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品性。而我们的家长生怕自己的小孩输在了起跑线上,毫不吝啬、拼命地找门路,让小孩过早地学东西,幼小的心灵过早蒙上功利。
韩退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古人因此而教子,让他们勤奋学习,怵惕玩乐。我认为这种认识是有偏差的。何谓“玩”?勤也是玩,嬉也是玩,两者之间的差别只是在于一个“业”字。“玩”在业上,即为勤。人若用他无穷的兴趣化为无穷的时间和精力,再投之于该做之事上,必然会收获丰富的回报。“玩”在业外,则为嬉。古人所说玩物丧志即是如此。实际上,“玩物丧志”的意思是“玩业外之物,丧失对业的志向”,从而轻则庸庸碌碌一事无成,重则有家族性命之虞。
现代教育家说:研究“玩”这一丰富的源泉,是我们的任务。我对此深以为然。相信每个人都曾感受过背诵那些不知所谓的古诗词的惨痛经历,但“中国诗词大会”告诉我们:背诗是可以“玩起来”的,因而引起了一阵遍及大江南北的“诗词热”。其实不仅是诗词,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哪个没有足以让人沉醉其中、玩得乐此不疲的闪光点?而我们要做的正是发掘它们,迈出“玩学习”的第一步。
大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一位教书35年的老班认为,在学习中,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从小养成的各种习惯。一个好的习惯,足以让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尤其是学龄前小孩,是孩子学习生涯的起步阶段,也是培养各种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下面的这五个习惯,通过玩和大人的引导督促,孩子完全可以养成,并受益终生。一是守时:让孩子成为“靠谱”的人;二是整理:培养秩序感和专注力;三是阅读:终身受益的财富,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四是运动:激发孩子的“体能自尊”;五是做家务:培养自理能力和责任心。
当然,“玩”纵有千般好处,警惕“娱乐至死”仍为必要。“玩”字,“王”为头,“元”为首,两个为王为首的人聚在一起,怎会不起争执干戈?“玩”字告诉我们,“玩”乃两阳相克,硫磺相遇、碰撞势必迸出火花,只能愉悦一时,如过分沉迷与追求,则会引火烧身,自焚。诚然,“玩”是不可或缺的生活调剂,净润精神、启迪灵感、呈递气象;但“玩”仍不可成为生活的全部,正像一位诗人所说的那样:我怀抱生活,也心在远方。
责编:马京京
编辑:邓汝濛
作者:胡耕
来源:《阅读时代》2020年第七期
古代拜师送芹菜、腊肉是什么讲究?
今晚21:25深圳卫视年代秀,为你展现尊师重道的传统礼仪。
收看节目之前,先了解一些小常识还是有必要滴,看到节目里出现“芹菜、腊肉”以为今天要说说吃的吗?错错错,这一期主题是“师说”我们一起扒一扒中国古人拜师那点事。
说到拜师,这就必须提束脩六礼,此处的六礼和婚俗的六礼可不同。“束脩”早在孔子时期就有了,多指咸猪肉,是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送的礼物,表示敬意。后来基本上就是学费的意思。
即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礼物,分别是:
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
莲子,寓意为苦心教育;
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
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
桂圆,寓意为功得圆满;
干瘦肉条,寓意为表达弟子心意。
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不是这就足以看出传统社会对老师的尊敬了。嘻嘻,大象放冰箱需要三步,拜师同样需要三步(吐舌~)。
第一,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对本行业敬重,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求自己学业有成。
第二,行拜师礼。一般是师父、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
第三,师父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
拜完先生,束脩六礼就要登场了。唐代学校仍然有束脩之礼,但是国家也给了它相应的规定。此外礼物的轻重,随学校的性质而有差别。所谓礼尚往来,老师在收下束脩后,并回赠《论语》、葱、芹菜等礼物:同时带领学子齐颂《大学首章》,象征担下“传道、授业、解惑”的重大责任。
嘉宾常远在节目中谈到自己拜师的时候送给师父一件羊毛衫,而师父反赠自己一块手表,大家说,常远是不是赚到了(偷笑~)。
中国人尊师重道,是比较久远的传统了。
《礼记•内则》规定,儿童十岁时出门拜师求学,不论是进私塾,还是入学府,都要行拜师礼。
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投师如投胎”。
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
今晚21:25锁定 深圳卫视一起涨知识!
必须具有精深的造诣,才能找到汉字“业精于勤和鹌”的不同之处
业精于勤意思是学业方面精深造诣是由于勤奋。
业【yè】
1.行业。2.职业。3.学业。4.事业。5.产业;财产。6.从事(某种工作)。7.副词。已经。8.佛教用语。佛教徒称一切行为、言语、思想为业,分别叫作身业、口业、意业,合称三业,包括善恶两面,一般专指恶业。
精【jīng】
1.经过提炼或挑选的。2.提炼出来的精华。3.完美;最好。4.心细而反应快。5.仔细;周密。6.娴熟;精通。7.精神;精力。8.;。9.传说中的神灵、鬼怪。10.副词。表示程度深、范围广,相当于“很”“非常”“全”“都”。
于【yú】
1.介词。引进处所或时间,相当于“在”;。2.引进对象,相当于“向”“对”“给”;。3.引进来源或起点,相当于“从”“自”;。4.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5.引进方面、原因或目的,相当于“在”“对”;。6.引进方向、目标;。7.引进比较的对象,相当于“比”。8.姓。
勤【qín】
1.辛劳;辛苦。2.劳动;出力。3.勤务。4.在规定时间内准时到班的工作。5.努力;尽力。6.副词。经常。7.热情周到。
视频加载中...
每日不断更新,敬请欣赏。
您的欣赏与支持是我不断前行的最大动力。
【业精于勤的意思 业精于勤的意思造句】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