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读: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
“苦海迷途去未因,东方过此几微尘。
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李商隐《送臻师》
荷花的样子千姿百态,有的像害羞的小女孩涨红了脸,躺在碧绿的荷叶下;有的好奇地探出头来
初衣解诗:39岁的李商隐,接到了一纸噩耗,妻子亡故,这是这年的春夏之交。过年的时候他还和妻子依依惜别,两个人靠通信维持着家与天涯的联系。在太原幕府,李商隐受到了善待,39岁不算晚,由幕府推荐,进入更高的阶层,仿佛指日可待。至少和妻子道别的时候,他并没有觉得两样,两个孩子绕在妈妈身边,妻子虽然疲惫,但笑容温暖。儿子叫做李衮,此时才四五岁,这里暗含了李商隐的野心,他自己出生在已经没落的王族之家,衮,是龙袍的意思。家庭和孩子是李商隐的支撑。
但是小别后的几月,李商隐在职业上又遭遇了困境,他的上司在春暮因病去世。但是已经拥有一些人脉的李商隐,在办完丧事的丧事之后,不断的走马,在其他的地方争取新的职位。于是在这个当口,他错过了妻子死亡的最初书信。
等到他接到噩耗赶回长安时,妻子已经下葬。他至少迟回了半个月。日西春尽到来迟。
此时的李商隐因为颠沛和精神的刺激,已经有胃疼腹泻的迹象。但是两个孩子急需要未来的经济,于是在家里小停留之后,他将孩子拜托给姨母姨父,只身前往四川军幕府任职。
在唐朝的边境是四川崇山峻岭,军旅苦闷,李商隐度过了他精神转折期的最后几年。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在这几年里,他的身体状态不好,常常的卧病,但是他的本职工作是做得非常到位的,这也是四川节度使厚爱他的原因。他为李商隐选了一房妻妾,想照顾李商隐的饮食起居。李商隐拒绝了。在闲暇的时光,他更多的是抱着疾病的身体,在山川之间寻找禅师,获得心灵的平静。
李商隐自负有有东方朔的才能,但是几十年的折腾,让他看清楚了命运和人生。11岁父亲亡故,13岁开始挑着家庭的重担,他除了寡母,还有几个弟弟妹妹,在父亲死后一贫如洗。说知识改变命运,这个十几岁就出来奋斗的男人,竭尽了他所有的能量,一方面读书上进,一方面赚钱养家。如是二十多年。
但命运回报给他的是什么呢?失去父亲,被拒绝进入仕途,别人唾手可得的,他要万般的努力。被排挤被打压,被污名化。他唯一感到欣慰的是获得了家庭和妻子的温暖,这是他奋斗的动力。但是聚少离多的岁月,来不及享受的温馨温柔,用梦来维持着憧憬,以期望一个安稳团圆。但是妻子不但等不来那一天,连平常的团聚都少,而且就这样的离开了。
39岁和40岁,是古代官员的黄金年华。但是李商隐身心俱疲。在人世间的孤独感,本来就深重,但因为一个最重要的人的离开,他陷入了身心的绝境。
李商隐早年就是道士,他对于道家经典,有着比许多专业人士更深的理解。但是那救不了他的精神。他转而寻求佛教禅理,试图给自己悲催的一生,一点光明和希望。
“苦海迷途去未因,东方过此几微尘。”那人生就像是苦海迷途,牵起过去,未来种种不可思议无法摆脱的因果呀。就算是东方朔落在人间,也不过是天地的一颗尘埃呀。
”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那些历史上的大人物,都是时间和空间的一粒灰尘,没有什么永恒。所谓的永恒,就像臻师你,将人世的种种看作修行,时光被你看作百亿的莲花,在每一朵莲花里,显示了佛性与高洁。
这是李商隐的转折。当世路逼到了绝境,每一寸的时光和光阴,必有精神的所指,他看到了向往了莲花的永恒。
在四川节度使工作了五年之后,李商隐的身体,更加的沉重和痛苦。虽然并不清楚他患了什么病,但是他46岁就死亡,可以想见病情,是如何的蔓延直至膏肓。
临终前的他最愿意的,是完成剃度,做一个真正的和尚。但是这个愿望没有得到实现。他的一生永远慢了一拍,他永远在路上追赶着最后的一班车。无论对于爱情,对于仕途,对于人生,对于自己最后的愿望,莫不如是。
但是李商隐以其深邃的人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留下了瑰丽的心灵诗章。他描写着唐朝人的悲欢离合之情,颠沛流离之感,和今人并无不同,且以其精炼微妙流传千。
”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李商隐禅诗:苦海莲花,一一莲花见佛身
“苦海迷途去未因,东方过此几微尘。
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李商隐《送臻师》
荷花的样子千姿百态,有的像害羞的小女孩涨红了脸,躺在碧绿的荷叶下;有的好奇地探出头来
初衣解诗:39岁的李商隐,接到了一纸噩耗,妻子亡故,这是这年的春夏之交。过年的时候他还和妻子依依惜别,两个人靠通信维持着家与天涯的联系。在太原幕府,李商隐受到了善待,39岁不算晚,由幕府推荐,进入更高的阶层,仿佛指日可待。至少和妻子道别的时候,他并没有觉得两样,两个孩子绕在妈妈身边,妻子虽然疲惫,但笑容温暖。儿子叫做李衮,此时才四五岁,这里暗含了李商隐的野心,他自己出生在已经没落的王族之家,衮,是龙袍的意思。家庭和孩子是李商隐的支撑。
但是小别后的几月,李商隐在职业上又遭遇了困境,他的上司在春暮因病去世。但是已经拥有一些人脉的李商隐,在办完丧事的丧事之后,不断的走马,在其他的地方争取新的职位。于是在这个当口,他错过了妻子死亡的最初书信。
等到他接到噩耗赶回长安时,妻子已经下葬。他至少迟回了半个月。日西春尽到来迟。
此时的李商隐因为颠沛和精神的刺激,已经有胃疼腹泻的迹象。但是两个孩子急需要未来的经济,于是在家里小停留之后,他将孩子拜托给姨母姨父,只身前往四川军幕府任职。
在唐朝的边境是四川崇山峻岭,军旅苦闷,李商隐度过了他精神转折期的最后几年。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在这几年里,他的身体状态不好,常常的卧病,但是他的本职工作是做得非常到位的,这也是四川节度使厚爱他的原因。他为李商隐选了一房妻妾,想照顾李商隐的饮食起居。李商隐拒绝了。在闲暇的时光,他更多的是抱着疾病的身体,在山川之间寻找禅师,获得心灵的平静。
李商隐自负有有东方朔的才能,但是几十年的折腾,让他看清楚了命运和人生。11岁父亲亡故,13岁开始挑着家庭的重担,他除了寡母,还有几个弟弟妹妹,在父亲死后一贫如洗。说知识改变命运,这个十几岁就出来奋斗的男人,竭尽了他所有的能量,一方面读书上进,一方面赚钱养家。如是二十多年。
但命运回报给他的是什么呢?失去父亲,被拒绝进入仕途,别人唾手可得的,他要万般的努力。被排挤被打压,被污名化。他唯一感到欣慰的是获得了家庭和妻子的温暖,这是他奋斗的动力。但是聚少离多的岁月,来不及享受的温馨温柔,用梦来维持着憧憬,以期望一个安稳团圆。但是妻子不但等不来那一天,连平常的团聚都少,而且就这样的离开了。
39岁和40岁,是古代官员的黄金年华。但是李商隐身心俱疲。在人世间的孤独感,本来就深重,但因为一个最重要的人的离开,他陷入了身心的绝境。
李商隐早年就是道士,他对于道家经典,有着比许多专业人士更深的理解。但是那救不了他的精神。他转而寻求佛教禅理,试图给自己悲催的一生,一点光明和希望。
“苦海迷途去未因,东方过此几微尘。”那人生就像是苦海迷途,牵起过去,未来种种不可思议无法摆脱的因果呀。就算是东方朔落在人间,也不过是天地的一颗尘埃呀。
”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那些历史上的大人物,都是时间和空间的一粒灰尘,没有什么永恒。所谓的永恒,就像臻师你,将人世的种种看作修行,时光被你看作百亿的莲花,在每一朵莲花里,显示了佛性与高洁。
这是李商隐的转折。当世路逼到了绝境,每一寸的时光和光阴,必有精神的所指,他看到了向往了莲花的永恒。
在四川节度使工作了五年之后,李商隐的身体,更加的沉重和痛苦。虽然并不清楚他患了什么病,但是他46岁就死亡,可以想见病情,是如何的蔓延直至膏肓。
临终前的他最愿意的,是完成剃度,做一个真正的和尚。但是这个愿望没有得到实现。他的一生永远慢了一拍,他永远在路上追赶着最后的一班车。无论对于爱情,对于仕途,对于人生,对于自己最后的愿望,莫不如是。
但是李商隐以其深邃的人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留下了瑰丽的心灵诗章。他描写着唐朝人的悲欢离合之情,颠沛流离之感,和今人并无不同,且以其精炼微妙流传千。
”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东方巨响”的背后:26岁的他选择隐姓埋名“采摘”蘑菇云
“我学的是核科学,就应该到搞核研究的地方去。边远不边远,无所谓。我完全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我不去最艰苦的地方,谁去?”
陈达院士的这句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南航”)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核科学与技术系教授汤晓斌永生难忘。
陈达院士是汤晓斌的博导,也是一位“采摘”蘑菇云的勇士。1963年大学毕业分配时,学校曾劝说陈达留校任教。但年仅26岁的陈达还是选择隐姓埋名,去往马兰基地。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一朵蘑菇云在茫茫戈壁滩腾空而起,迸发出耀眼的火焰。我国首次核试验成功了!此后,我国进行的45次核试验中,陈达先后参与41次。他主要负责“核爆诊断”工作,采集原爆炸后的核反应产物,并对此进行分析,评估爆炸效果等。
做隐姓埋名人
1978年出生的汤晓斌是陈达回到南航后招收的第一名博士生。多年以来,汤晓斌利用业余时间收集、整理陈达的相关生平资料:1937年,陈达出生在江苏南通的一个贫困家庭。彼时,“七七”刚发生不久。之后,侵略者的烧杀抢掠让这个本来就穷困不堪的家庭变得一贫如洗。
在《回忆我的大学生活片段》一文中,陈达回忆,1957年,他收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的父亲使出浑身解数,也只能凑40元。因为无力承担学费,父亲已为陈达找好去处——去上海的一家工厂当学徒。
就在全家为学费一筹莫展之际,相关部门减免部分学费。陈达的老师也慷慨解囊,资助学费。最终,陈达如愿北上清华,“家里一直很穷,可算是赤贫。没有党和的帮助,我连学都上不了”。
怀着强烈的报国心,陈达来到马兰基地,一干就是30年。
马兰基地所在的戈壁滩气候恶劣,昼夜温差极大。白天,有时地表温度甚至超过72℃;到夜里,又会狂风大作。最初这里没有房舍,6个人挤在1顶帐篷里,就着玉米糊糊,啃窝窝头。
工作时,陈达穿着胶鞋也能感受到烫脚。他同身边的多嘴唇干裂、鼻子出血。他们的饮水来自附近的孔雀河,水又咸又苦,饮用后,闹肚子成为“家常便饭”。
外出作业时,每个人可以携带一个水壶。炎热的白昼下,一壶水很快被喝光。他们就不得不喝汽车司机的备用水箱中带着铁锈的水。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陈达用青春回报祖国的培养,建立、完善我国的核爆诊断学。
干惊天动地事
2001年3月,已经退休的陈达来到南航任教。走进陈达的办公室时,汤晓斌看到两张照片:一张是我国首次进行原实验的照片;另一张则是我国首次进行试验的照片。
陈达不止一次地向汤晓斌提起那段峥嵘岁月。1964年,陈达主要负责“核物理与放射化学诊断”任务。该任务旨在通过核爆炸后对蘑菇云中烟云生产的微粒样品的放射化学分析,来准确确定核装置的威力。这是试验中最重要的测试项目之一。
“取样”是化学分析的重要步骤。对于岩石、金属等常见样品的取样都有规范方法,是较为简单、方便的。但对于核爆炸后蘑菇云中的烟云微粒取样,在当时是不知从何下手的工作。
蘑菇云在爆炸后什么时候产生?烟云范围有多大?烟云上升多高?怎样才能捕捞到足够的微粒……每个问题都困扰着陈达。参与该工作的研究人员群策群力,讨论出两种可行办法:一种是直接在空中进行“捕捞”;另一种是在地面“等馅饼”,待蘑菇云微尘落在地面上时再进行取样。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组装完毕,由专列运往马兰基地。随后,戈壁深处矗立起一座102米高的铁塔,第一次核试验就在铁塔顶端进行。陈达和同事们推测,爆炸瞬间,支撑单体的铁塔将被熔融并汽化。
此时,凝聚起的烟尘较大,且微粒下降较快。这些微粒就会掉落在距爆心点较近的地方。只要在适当位置布置取样容器,就相当于“等着‘馅儿饼’往里掉”。第一张爆心取样盘布点图就是陈达手绘的。
1964年10月16日,“东方巨响”震惊世界。当核试验烟云尚在翻腾时,陈达就穿上厚重的防化服登上卡车,前去取样。后来的试验情况与陈达所料想的一样。我国首次核试验中,陈达等取样队工作人员超额10倍完成相关工作。
南航先进材料与成形技术研究所所长陶杰曾与陈达一起工作多年。提起陈达,他就想到那架手风琴。工作之余,陈达喜欢拉手风琴。鲜为人知的是,这架手风琴伴随陈达走过在戈壁滩的30余年岁月。在马兰基地的艰苦环境中,陈达与同事苦中作乐,有时还排演文艺节目。
乐观的背后是陈达的坚守。每次核试验后,陈达都要对样本进行分析,评估爆炸效果。分离样本中的不同粒子,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把颗粒都挑出来,相当费劲”。
陈达和同事们10人一组,分析研究各种分离方法。经过数十年的努力,陈达提出“严重分凝条件下裂变威力诊断方法”,攻克这一关键性技术难题。
马兰花永远迎风盛开
陶杰说,在马兰基地,陈达与南航就有过“互动”。20世纪70年代以前,利用无人机进行核试验取样是美、英等少数国家掌握的技术。核爆炸约8分钟后,无人机就可进入蘑菇云取样。这样既可以取到高浓度的早期样品,又不会伤害飞行员的身体健康。
1976年年底,“长空一号”中高空靶机设计定型。南航基于“长空一号”优良的飞行性能、简便的使用方法和低廉的制造成本提交的无人机核试验取样方案,引起国防科委和空军部的重视。
1977年3月,国防科委向南航下达将“长空一号”中高空靶机改型为无人取样机的任务。对此,南航高度重视,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专门的研制队伍,完成无人机的改型设计、地面试验和样机制造;试飞和取样时,负责无人机外场技术保障等任务。
1980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地区,南航研制的无人驾驶核试验取样机执行核试验穿云取样任务获圆满成功,首次实现无人机代替有人机取样。
“那个时候,无人机采集的样品就是送到陈达院士手上进行分析、‘诊断’的。”陶杰说,这也是陈达与南航的不解之缘。来到南航后,陈达开始转入核技术应用领域的研究。
“核与辐射既然可以聚焦能量作为武器,那么把癌细胞视作敌人,让射线对准癌细胞,精准投放能量,这不就可以更有效地治病救人吗?”陈达将核科学与医学、材料学等学科的交叉领域研究作为发展方向,开始第二次“创业”,聚焦用于癌症治疗的放射医学物理研究。
2016年7月,陈达与世长辞。家属遵照他的遗愿,将他的骨灰带回马兰基地。在南航,他所开创的核科学与技术系依旧在逐步发展、壮大。2024年,该系成功获批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4年出生的韩璐是核科学与技术系的大三学生。如今,她也在探索放射性药物的相关内容。今年暑期社会实践,韩璐等15名师生专程前往马兰基地所在地,进行支教。教学之余,她也前往马兰基地参观,详细了解陈达在这里隐姓埋名却又波澜壮阔的生活。
回校后,韩璐的内心不能平静。她想起陈达办公室里挂着的一幅字:“气清更觉山川近,心远愈知宇宙宽”。她希望自己也能像陈院士一样脚踏实地,专心科研,帮助更多的患者。
在韩璐等核科学与技术系100余名学子每日上学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尊陈达院士半身铜像。
铜像边写着:陈达院士(1937.7.22-2016.7.2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十七大代表。曾任我军某基地研究所科技委等职,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2001年至南航工作,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核科学研究,为我国核试验技术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铜像下,师生们敬献的马兰花迎风招展。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贾世淼 蔺淦,李超
【东方微尘—东方风尘】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