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丝丝入扣、错综复杂” 用一世织就蜀锦的华丽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欧阳晨雨
编者按
在四川,长江的支流如岷江、雅砻江、大渡河等,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多样的生态系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在她的滋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繁星点点,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证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省份,四川有着8000多处非遗资源点,是名副其实的非遗大省。这些非遗是民族的记忆,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子孙万世的精神财富。
即日起,封面新闻联动长江经济带和长江沿线各大主流媒体,推出“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系列专题报道,开启一段探寻非遗的旅程。让我们从长江源出发,聆听古老的故事,感受传承千年的技艺,体验活在当下、连接未来的创新。
视频加载中...
成都,这座千年古城,以其“锦官城”的美誉流传于无数文学作品之中。这个名字,源自于曾经为成都带来无尽荣光和经济价值的蜀锦。蜀锦,指的是成都地区特有的花锦,它以桑蚕丝为原料,以其色彩对比强烈、花纹对称、连珠等形式的装饰严谨和工艺复杂而闻名。
蜀锦的历史可追溯至秦汉,唐宋时期达到鼎盛,其织造技术从汉代的经锦织造革新为纬锦织造技术,使得织造更简便、效率更高、图案更大。蜀锦发展至明末衰微,清代中晚期有所恢复,但机械化工业的冲击使其再次面临危机。贺斌,一位与蜀锦相伴40年的匠人,也是该项非遗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见证了蜀锦在现代的发展与传承。
△贺斌
蜀锦根植于蜀文化中,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织锦重要的特点。蜀锦的纹样大都有着“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含义,寄托了历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而,在传承手艺之外,贺斌在致力于复原历代蜀锦的纹样。战国时期的“舞人”纹、“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上的动植物纹样、唐代的“陵阳公样”……走进位于浣花溪的蜀锦织绣博物馆,那些富有历史气息的蜀锦纹样,正在展示着这项技艺悠久的历史。
△贺斌展示蜀锦的背面
贺斌的蜀锦生涯,大部分时间在织机上度过。他参与研究复制历代经典蜀锦作品,复制了50余件历代蜀锦,并恢复了蜀锦“小梭挖花”的独特技艺。在贺斌看来,“匠心”意味着完全理解技艺,并将作品表现到极致,这需要一生一世的专注。
△织就蜀锦的极细丝线
贺斌的父亲是成都蜀锦厂的高级工程师,他从小在蜀锦厂长大。但最初,他更倾向于学习现代纺织技术。然而,1982年的一次文化交流展览改变了他的想法。师傅们带着蜀锦的小花楼木织机参加了在北京科技馆的展览,并在国外进行了文化交流展示,惊艳了在场的外国友人。这也让贺斌意识到了中国古代传统技艺的卓越,从而走上了学习蜀锦织造技艺的道路。
进入21世纪,社会开始有意识地保护和传承蜀锦织造工艺。2004年,成都蜀锦工艺品厂和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成立,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初具雏形。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开始意识到,蜀锦,不仅是成都的文化符号,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丝丝入扣 字斟句酌
点校本《金史》修订本 中华书局
元至正五年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
百衲本影印元刻本与明覆刻本 中华书局藏
编者按:《金史》点校本自1961年开始着手,至1975年出版,历经了14载光阴。《金史》修订本从2009年修订方案评审通过,至2020年出版,历经十余个春秋。点校本筚路蓝缕,提供给读者经分段、标点、校勘的可阅读之本,从图书馆之秘藏刻本分身千万,走向千家万户,功莫大焉。修订本在点校本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在校勘、标点、版式等多方面都有提升。半个多世纪,从整理规范到版式设计,从刻本到点校本再到修订本,无时无刻不蕴含着古籍整理初始阶段以学术为重、以读者为重的探索与追求。
2020年2月,点校本《金史》修订本上市,这是自2013年本系列《史记》面世以来,中华书局出版的第九种。此后还有《梁书》修订本的出版。《金史》是元朝脱脱领衔编撰的官修纪传体正史,记载了女真完颜氏部族时代、金朝建国至灭亡的百余年历史。全书135卷,另附《金国语解》一卷,将近两年即纂成,在元代官修的宋辽金三史中,成书时间最短,但被评价为“叙事最详核,文笔亦极老洁,迥出宋、元二史之上”(赵翼《廿二史札记》)。在二十四史中,修撰质量亦居上乘。然而,历代只有刻本、抄本流传,未加标点分段,不便今日读者阅读。其点校本乃至今日之修订本,皆为适应新时代读者需求而生。
《金史》点校自1961年开始,至1975年出版宣告完成,前期在著名民族史学家、民族大学翁独健教授牵头组织下,由民族大学傅乐焕先生具体承担,1966年中止。1971年点校工作重启后,由张政烺先生继续完成,中华书局崔文印先生完成责任编辑工作。
据档案记载,1964年12月底傅先生向书局提交了《〈金史〉校点工作进行情况与问题》的工作报告,对《金史》底本、前人成果、本校、他校和标点情况详细分析说明,并另附专文讨论《金史》中人名、地名、部族、职官使用异名的情况和处理办法,实为对此前工作的小结。这一时期自1963年以来,全国京外承担二十四史点校工作的教授先生们,集中入住北京翠微路2号中华书局大院校史,傅乐焕先生是在京学者中唯一一位住书局校史者。他在前述报告中,提出需500个工作日完成《金史》的135卷工作。遗憾的是,未及完成,1966年5月傅先生自沉于陶然亭公园湖中。
1971年以后,二十四史点校工作继续开展,《金史》工作由张政烺先生负责,崔文印先生承担编辑整理工作。不同于专擅某方面的研究专家,张先生的学术成绩表现在多个领域,在古文字尤其是金甲文研究、版本目录学、历史学等多方面皆有建树。他曾负责中研院史语所的图书管理和采购,多购藏线装古籍,也曾参加马王堆汉墓文书整理小组,擅楷书隶书,书局80年代出版的重要出土文献类图书多请他题签。
张先生与书局的一层因缘,是开展《金史》有关工作。从1971年开始,张先生与白寿彝先生、启功先生等一样,集中在王府井大街36号书局大灰楼,共同参与二十四史点校工作。《金史》责任编辑崔文印先生曾撰文介绍,张先生风趣地把点校称为“贴胡子”和“拔胡子”。当时编辑处理书稿,查找资料的情况、对标点校勘的意见不能直接写在稿中,而是写在浮签即纸条上,贴在稿中疑问处。一本书责编一审完,贴满“胡子”,有待张先生和二审、三审逐条在浮签上写意见,明确赞不赞同、出不出校,不必写入点校本的“胡子”再拔掉。崔先生回忆,自此至1975年《金史》点校本出版,张先生日日与自己相对而坐,共同工作了四五年,完成了136卷《金史》的整理。
回顾二十四史点校的过程,由一位学者领衔,下边多位学者参加,一所高校或研究机构承担,对于承担单位某学科的学科建设,有非常好的推动作用,对中华书局编辑部编辑的成长也大有裨益。《金史》就是典型代表。金代有关史料本来不多,但中华书局出版了一批辽金元基本典籍,其中很多都是由书局《辽史》《金史》《元史》责任编辑担任整理者的。《金史》的责任编辑崔文印先生,整理完成了《归潜志》《靖康稗史》等,《元史》责任编辑姚景安先生也整理出版过《元朝名臣事略》。这个工作需要数年如一日,面对一个专题下深功夫一句一句梳理过,有关正史的点校整理正是工作基础。
从2005年开始,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拉开帷幕。工作得到学界的大力支持,任继愈先生、何兹全先生、王锺翰先生、蔡美彪先生等以及数位当年曾经承担具体工作的老先生,参加了数次编纂工作会议,季羡林先生在病榻上还写了书面发言稿。各史修订工作,书局确定主持人和承担单位,一是首选延续当年优势、学术团队稳定的学术重镇,如北朝几史仍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承担。二是希望由近年在断代史、专题文献研究方面有重大进展、实力雄厚的学术机构承担,如《五代史》《旧唐书》交复旦大学陈尚君老师的团队负责。《金史》修订方面,傅先生、张先生已仙去,按照这样的原则,最终决定聘请吉林大学历史学院程妮娜先生承担。程先生一直致力于东北史乃至辽金史的研究,在辽金制度史方面深有造诣,在跟随导师张博泉先生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对金代的文献研治也有很多积累。之后,她组织了十位在宋辽金各专题史领域各有所长的专家参与《金史》修订。
修订工程在点校本实绩基础上开展,既要复核原点校本的工作,还需吸收新见资料以及学术成果,工作的重要原则,是程序保证质量,具体体现在校底本、版本校、长编制、吸收前人成果、外审以及编校工作等各方面。
比如校底本。底本是新出版前用作文字依据的最主要本子,校对之前,并不知道点校本与真正的底本之间文字差异有多大。各史情况不一,不同时段完成的点校本处置方法和结果也不同。不少点校本不主一本择善而从,并且不出校记,当年是为了满足普及的需要,而现在则通过校底本,明确底本是不是这个字,根据哪个本子修改。《金史》点校本以百衲本为底本,又参校了殿本、北监本,并且择善而从,现在为了知道和百衲本到底有多少差别,一一加以复核。用蔡美彪先生的话说,校完的新校记,哪怕是零也是成绩,因为知道了点校本和底本的差别究竟有多大。
版本校要严格,是程序保证质量的另一题中应有之义。二十四史历经抄写刊刻,形成不同时期的版本,时有异文,为流传过程中各种情况所导致,哪个更接近作者的原本,哪个更接近史实,千差万别,决定了版本校必须严格。书局在修订初期,为各史准备了工作本,不是径以点校本工作,而是提供了版心小幅面宽的形制,方便将异文一一记录在案,避免仅凭校对者第一次的判断取舍,决定哪些留痕哪些抹去。新的修订本《金史》,除校底本、复核殿本、北监本之外,还新校南监本、永乐大典本、晚清同光时期的五局合刻本,在版本的使用上有很大的提升。
二十四史修订的另一规定动作,是做长编,需要每卷逐句过关,有无版本异文,前人研究对所涉史实有无不同校勘意见,将原书卷、页、文字、校勘点、前人成果、文本逐一记录,最终作出自己的判断,建议出不出校、改不改字。可能一般人看重学术论著论文,小看校勘记,认为古籍整理就是标点而已,然而真正致力于此才会发现,往往一本薄薄小书,整理下来也会有几条十几条点不断、弄不清楚意思的句子。据说当年武汉大学职称评审时有评委认为,协助唐长孺先生整理北朝四史的陈仲安先生没有著作,唐先生在会上说,“陈仲安先生的每一条校记,都抵得上你们的一篇文章”,这正是甘苦之言。
慎选底本、严校各本、撰写长编之外,还需要广泛收集历代尤其清代以来至当代有关本史的研究成果,择取能落实到文字校勘者加以吸收。我们可以想象20世纪50至70年代的老先生们,其实是拿着线装书,凭学养去标点,对专门性问题靠研究解决,当时实际达到的整体学术水准非常高。相比之下,得益于近年的科技发展,我们可以借助数据库,利用各种电子手段广泛搜检,因此新一轮修订工作当中文献使用范围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超此前。
经过数道工序的打磨,修订稿进入审读和编辑加工环节。审读中,书局会邀请组外专家外审,从学术角度再把关。《金史》136卷即做了全覆盖的外审,顺利出版也凝聚了不少学界专家的心血。编辑中,修订组提交的每一条长编、每一条校记都经复核,编辑意见逐一反馈给修订组再核实,要求给出明确意见是否赞同。史文校记合排后,书局专职校对还要进行至少两轮校对,一是“校底本”,二是“校点校本”,从而清晰认识底本、点校本、修订本之间的差异。校出的所有异文需要经过编辑组和修订组再确认,就这样丝丝入扣,保证了每一种修订本的精益求精。
一个甲子,记录着一代代学人层累的历史。
(作者:马 婧,系中华书局二十四史修订办公室副)
来源:光明
丝丝入扣 字斟句酌
点校本《金史》修订本 中华书局
元至正五年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
百衲本影印元刻本与明覆刻本 中华书局藏
编者按:《金史》点校本自1961年开始着手,至1975年出版,历经了14载光阴。《金史》修订本从2009年修订方案评审通过,至2020年出版,历经十余个春秋。点校本筚路蓝缕,提供给读者经分段、标点、校勘的可阅读之本,从图书馆之秘藏刻本分身千万,走向千家万户,功莫大焉。修订本在点校本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在校勘、标点、版式等多方面都有提升。半个多世纪,从整理规范到版式设计,从刻本到点校本再到修订本,无时无刻不蕴含着古籍整理初始阶段以学术为重、以读者为重的探索与追求。
2020年2月,点校本《金史》修订本上市,这是自2013年本系列《史记》面世以来,中华书局出版的第九种。此后还有《梁书》修订本的出版。《金史》是元朝脱脱领衔编撰的官修纪传体正史,记载了女真完颜氏部族时代、金朝建国至灭亡的百余年历史。全书135卷,另附《金国语解》一卷,将近两年即纂成,在元代官修的宋辽金三史中,成书时间最短,但被评价为“叙事最详核,文笔亦极老洁,迥出宋、元二史之上”(赵翼《廿二史札记》)。在二十四史中,修撰质量亦居上乘。然而,历代只有刻本、抄本流传,未加标点分段,不便今日读者阅读。其点校本乃至今日之修订本,皆为适应新时代读者需求而生。
《金史》点校自1961年开始,至1975年出版宣告完成,前期在著名民族史学家、民族大学翁独健教授牵头组织下,由民族大学傅乐焕先生具体承担,1966年中止。1971年点校工作重启后,由张政烺先生继续完成,中华书局崔文印先生完成责任编辑工作。
据档案记载,1964年12月底傅先生向书局提交了《〈金史〉校点工作进行情况与问题》的工作报告,对《金史》底本、前人成果、本校、他校和标点情况详细分析说明,并另附专文讨论《金史》中人名、地名、部族、职官使用异名的情况和处理办法,实为对此前工作的小结。这一时期自1963年以来,全国京外承担二十四史点校工作的教授先生们,集中入住北京翠微路2号中华书局大院校史,傅乐焕先生是在京学者中唯一一位住书局校史者。他在前述报告中,提出需500个工作日完成《金史》的135卷工作。遗憾的是,未及完成,1966年5月傅先生自沉于陶然亭公园湖中。
1971年以后,二十四史点校工作继续开展,《金史》工作由张政烺先生负责,崔文印先生承担编辑整理工作。不同于专擅某方面的研究专家,张先生的学术成绩表现在多个领域,在古文字尤其是金甲文研究、版本目录学、历史学等多方面皆有建树。他曾负责中研院史语所的图书管理和采购,多购藏线装古籍,也曾参加马王堆汉墓文书整理小组,擅楷书隶书,书局80年代出版的重要出土文献类图书多请他题签。
张先生与书局的一层因缘,是开展《金史》有关工作。从1971年开始,张先生与白寿彝先生、启功先生等一样,集中在王府井大街36号书局大灰楼,共同参与二十四史点校工作。《金史》责任编辑崔文印先生曾撰文介绍,张先生风趣地把点校称为“贴胡子”和“拔胡子”。当时编辑处理书稿,查找资料的情况、对标点校勘的意见不能直接写在稿中,而是写在浮签即纸条上,贴在稿中疑问处。一本书责编一审完,贴满“胡子”,有待张先生和二审、三审逐条在浮签上写意见,明确赞不赞同、出不出校,不必写入点校本的“胡子”再拔掉。崔先生回忆,自此至1975年《金史》点校本出版,张先生日日与自己相对而坐,共同工作了四五年,完成了136卷《金史》的整理。
回顾二十四史点校的过程,由一位学者领衔,下边多位学者参加,一所高校或研究机构承担,对于承担单位某学科的学科建设,有非常好的推动作用,对中华书局编辑部编辑的成长也大有裨益。《金史》就是典型代表。金代有关史料本来不多,但中华书局出版了一批辽金元基本典籍,其中很多都是由书局《辽史》《金史》《元史》责任编辑担任整理者的。《金史》的责任编辑崔文印先生,整理完成了《归潜志》《靖康稗史》等,《元史》责任编辑姚景安先生也整理出版过《元朝名臣事略》。这个工作需要数年如一日,面对一个专题下深功夫一句一句梳理过,有关正史的点校整理正是工作基础。
从2005年开始,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拉开帷幕。工作得到学界的大力支持,任继愈先生、何兹全先生、王锺翰先生、蔡美彪先生等以及数位当年曾经承担具体工作的老先生,参加了数次编纂工作会议,季羡林先生在病榻上还写了书面发言稿。各史修订工作,书局确定主持人和承担单位,一是首选延续当年优势、学术团队稳定的学术重镇,如北朝几史仍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承担。二是希望由近年在断代史、专题文献研究方面有重大进展、实力雄厚的学术机构承担,如《五代史》《旧唐书》交复旦大学陈尚君老师的团队负责。《金史》修订方面,傅先生、张先生已仙去,按照这样的原则,最终决定聘请吉林大学历史学院程妮娜先生承担。程先生一直致力于东北史乃至辽金史的研究,在辽金制度史方面深有造诣,在跟随导师张博泉先生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对金代的文献研治也有很多积累。之后,她组织了十位在宋辽金各专题史领域各有所长的专家参与《金史》修订。
修订工程在点校本实绩基础上开展,既要复核原点校本的工作,还需吸收新见资料以及学术成果,工作的重要原则,是程序保证质量,具体体现在校底本、版本校、长编制、吸收前人成果、外审以及编校工作等各方面。
比如校底本。底本是新出版前用作文字依据的最主要本子,校对之前,并不知道点校本与真正的底本之间文字差异有多大。各史情况不一,不同时段完成的点校本处置方法和结果也不同。不少点校本不主一本择善而从,并且不出校记,当年是为了满足普及的需要,而现在则通过校底本,明确底本是不是这个字,根据哪个本子修改。《金史》点校本以百衲本为底本,又参校了殿本、北监本,并且择善而从,现在为了知道和百衲本到底有多少差别,一一加以复核。用蔡美彪先生的话说,校完的新校记,哪怕是零也是成绩,因为知道了点校本和底本的差别究竟有多大。
版本校要严格,是程序保证质量的另一题中应有之义。二十四史历经抄写刊刻,形成不同时期的版本,时有异文,为流传过程中各种情况所导致,哪个更接近作者的原本,哪个更接近史实,千差万别,决定了版本校必须严格。书局在修订初期,为各史准备了工作本,不是径以点校本工作,而是提供了版心小幅面宽的形制,方便将异文一一记录在案,避免仅凭校对者第一次的判断取舍,决定哪些留痕哪些抹去。新的修订本《金史》,除校底本、复核殿本、北监本之外,还新校南监本、永乐大典本、晚清同光时期的五局合刻本,在版本的使用上有很大的提升。
二十四史修订的另一规定动作,是做长编,需要每卷逐句过关,有无版本异文,前人研究对所涉史实有无不同校勘意见,将原书卷、页、文字、校勘点、前人成果、文本逐一记录,最终作出自己的判断,建议出不出校、改不改字。可能一般人看重学术论著论文,小看校勘记,认为古籍整理就是标点而已,然而真正致力于此才会发现,往往一本薄薄小书,整理下来也会有几条十几条点不断、弄不清楚意思的句子。据说当年武汉大学职称评审时有评委认为,协助唐长孺先生整理北朝四史的陈仲安先生没有著作,唐先生在会上说,“陈仲安先生的每一条校记,都抵得上你们的一篇文章”,这正是甘苦之言。
慎选底本、严校各本、撰写长编之外,还需要广泛收集历代尤其清代以来至当代有关本史的研究成果,择取能落实到文字校勘者加以吸收。我们可以想象20世纪50至70年代的老先生们,其实是拿着线装书,凭学养去标点,对专门性问题靠研究解决,当时实际达到的整体学术水准非常高。相比之下,得益于近年的科技发展,我们可以借助数据库,利用各种电子手段广泛搜检,因此新一轮修订工作当中文献使用范围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超此前。
经过数道工序的打磨,修订稿进入审读和编辑加工环节。审读中,书局会邀请组外专家外审,从学术角度再把关。《金史》136卷即做了全覆盖的外审,顺利出版也凝聚了不少学界专家的心血。编辑中,修订组提交的每一条长编、每一条校记都经复核,编辑意见逐一反馈给修订组再核实,要求给出明确意见是否赞同。史文校记合排后,书局专职校对还要进行至少两轮校对,一是“校底本”,二是“校点校本”,从而清晰认识底本、点校本、修订本之间的差异。校出的所有异文需要经过编辑组和修订组再确认,就这样丝丝入扣,保证了每一种修订本的精益求精。
一个甲子,记录着一代代学人层累的历史。
(作者:马 婧,系中华书局二十四史修订办公室副)
【丝丝入扣;丝丝入扣上一句】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