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中国命运的6位伟人,若没有他们,中国不会有今天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英雄辈出,可歌可泣的历史。在1840年——1949年的这段历史中,涌现了无数的英雄。其中,有六位历史英雄,堪称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甚至有人说:“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
那么,这六位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走向的伟人究竟?他们又为中国的和建设事业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今天,本期节目为您讲述: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六位伟人。
(英雄纪念碑)
1893年12月26日,毛出生于湖南湘潭的一户农民家庭。从少年时,毛就探寻着救国救民的道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毛前往北京学习,逐渐成长为了一名马克思主义者。
1924年——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毛在湖南等各地农村开展农民运动。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后,毛于1927年9月带领农民于湘赣边境发动秋收,后率领登上井冈山,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路线。
(毛)
1934年10月,毛率领工农,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磨砺了中国的,播撒了中国的种子。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上,毛提出了“停止,一致”的口号。
1936年,西安在我斡旋下得以和平解决,民族统一战线正式确立。1937年7月7日,全面爆发后,毛着八路军、新四军等武装力量,开展全面,让日本侵略者陷入的大海。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到1945年9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了的胜利。
1946年,解放爆发后,毛指挥中国,发动辽沈、淮海和平津战役,带领中国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1949年10月1日,毛站在天安门城楼,向世界宣告了中华的成立,占据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从此站了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毛带领着中国进行土地改革,使亿万农民翻身做了主人。1953——1957年,毛带领中国进行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今天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工业基础,使中国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
1976年9月9日,毛因病逝世,享年83岁。毛不仅仅是中国的历史伟人,更是世界受压迫的期望与象征。
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翠亨村的一户商人家庭,少年时期的他曾前往夏威夷、香港留学深造,在目睹了外界繁荣的景象后,内心萌生出了一条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1894年,青年的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了国家改良的诸多方案。然而,腐朽的满清王朝为了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拒绝了孙中山的任何提议。
见改良无望的孙中山,逐渐踏上了的道路。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兴中会。1895年,孙中山回到香港,开始策划。第一次广州失败后,孙中山逃亡英国,在当地流浪多年。1905年,孙中山前往日本,创建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此之后,孙中山的中国同盟会发动了数次,尤其是广州和黄花岗,严重动摇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孙中山)
1911年10月,清朝出卖铁路主权的行径引发了国内极大的愤慨,保路运动随之爆发。1911年10月10日,湖北地区清军前往四川保路运动的行动,给予了党人机会。在这一天,辛亥爆发。孙中山得知消息后,紧急回往国内参加指导。随后,清朝各地行省纷纷宣告独立。1912年2月,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形势下,清帝溥仪被迫宣告退位。
孙中山的辛亥,结束了中国数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在刺杀宋教仁,窃取的胜利果实后,孙中山又先后发起了二次、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为中国的事业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在历经数次的失败后,孙中山于1924年接受了苏俄代表的提议,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新,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奠定了基础。遗憾的是,孙中山于1925年因病逝世,享年59岁。但是,他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的历史贡献无法磨灭,时至今日,人们都称呼孙中山为“近代中国的国父”。
李大钊在1889年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的一户书香家庭,1907年,李大钊考入新式学堂就读。在学堂就读的几年时间里,李大钊目睹世间疾苦,由此萌生了探寻救国救民道路的想法。
1916年,窃取辛亥的果实,公然称帝,引起了李大钊的极大愤慨。1915年,陈独秀在北京创办《新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916年李大钊参与陈独秀《新青年》的编纂工作,向当时的中国青年普及了、科学的近代思想,鲜明反对的独裁行径。
(李大钊)
1918年,苏俄爆发十月,李大钊在此之后,翻译了大量马克思和列宁的相关著作,并且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李大钊指导青年学生组织进行了这场反帝爱国的运动,这标志着近代中国新主义的开始。
1920年,李大钊与陈独秀合作推动全国各地,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这些小组成为了日后的雏形。1921年,中国正式成立,李大钊与陈独秀双双成为了中国的重要创始人之一。1922年,李大钊会见孙中山,为日后的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奠定了基础。
遗憾的是,1927年,李大钊被反动军阀张作霖逮捕,于1927年4月遭到,年仅38岁。
李大钊的英年早逝,令遗憾。但是他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和我奠基人的身份,将永远活在的心中。
朱德在1886年出生于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幼年时期的朱德目睹世间疾苦,对广大的中国劳苦大众抱有深切的同情。1911年,朱德从军事学校毕业,追随孙中山投身,并参加了护国运动。1915年《新青年》杂志创办后,朱德受到《新青年》杂志的启发,真正踏上道路。1922年,朱德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员。
1925年,朱德在国内组织了数次工人运动,并且两次被捕。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后,朱德率领士兵发动“南昌”,打响了反对反动派的第一枪。1928年,朱德与周恩来、陈毅三人率领,登上井冈山,与毛会师,开辟了著名的井冈山根据地。
(朱德)
1934年10月,朱德与毛一起指挥了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根据地后提出了“停止,一致”的呼吁。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后,朱德成为了国民军第八路军的总,指挥八路军等地方武装开展活动,为中国的事业取得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1946年解放爆发后,朱德同样担任中国的总员,与毛一起指挥解放的战略布局,率领中国先后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等重大战役的胜利,为中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新中国成立后,朱德长期担任国家副、军委副等职务,致力于国防事业的现代化工作。1976年7月6日,朱德因病逝世,享年90岁。缔造了,是朱德一生中最突出的贡献,因此朱德被后人称为“”。
周恩来在1898年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家庭,1917年,周恩来赶赴日本留学,在国外学习了先进的思想,并且开始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周恩来参与其中,后成为了我早期党员之一。
1924年,国民爆发期间,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部,为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后,周恩来随同朱德、陈毅等人参加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1928年,周恩来和朱德、陈毅一同登上井冈山,与毛汇合,开辟了井冈山根据地。
(周恩来)
在根据地期间,周恩来组织了前后四次反围剿,保卫了根据地。长征期间,周恩来在遵义会议上投下了关键的一票,确立了毛军事思想在党中的指导地位。1936年,周恩来促成西安和平的解决,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奠定了基础。在期间,周恩来奔走于国共之间,为巩固民族统一战线付出了诸多心血。
1946年解放爆发后,周恩来与毛一同转战陕北,与一起策划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推翻了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担任多年,主持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工作,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外,周恩来长期主持中国的外交工作,他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世界和平贡献了一份属于中国智慧的力量。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因病逝世,享年78岁。时至今日,中国依然怀念这位克己奉公的好。
1904年,邓小平出生于四川省姚坪里的一户中农家庭,少年时期在私塾就读的他,受到了李大钊、陈独秀当时提出“劳工神圣”的口号。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邓小平参与了日货的运动,随后与周恩来、刘少奇等人前往法国勤工俭学,在此期间,邓小平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熏陶,成为了一名员。
(邓小平)
1925年,邓小平回国后参与国民,到全国各地组织工人运动。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后,邓小平组织了百色、龙州。1934年10月,邓小平追随,踏上长征之路,并在1936年先后参与了西征和东征,为巩固陕北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全面爆发后,邓小平参与了129师的政工工作,随同刘伯承开辟了晋冀鲁豫根据地。1946年解放爆发后,邓小平与刘伯承转战中原,于1947年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略反攻的序幕。1949年,邓小平同刘伯承解放大西南,横扫了在的残余势力。
1978年十一届三中上,邓小平制定了的方针,使中国进入了全新的历史时期。在20世纪80年代与英国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期间,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为日后香港、澳门的回归奠定了基础。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因病逝世,享年93岁。他改变了中国的历史面貌,自称是中国儿子和公仆的他,将永远载入历史,永远不会被后人遗忘。
百年大100个故事:“两弹一星”元钱学森
来自:前线客户端
1991年10月16日,“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颁奖仪式在隆重举行。这是建国以来、军委第一次向科学家授予国家级最高荣誉称号。这个荣誉称号的唯一获得者就是“两弹一星”元钱学森。
钱学森
钱学森,1911年出生于上海,祖籍为浙江绍兴。在开明家庭中成长的钱学森,各方面能力都很突出。1929年,他考入铁道部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机械工程学院铁道工程系。在此期间,他对航天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花费大量时间查阅相关书籍资料。1932年一•二八爆发,日军派遣飞机进行狂轰滥炸,上海遭到严重破坏。目睹日军战机肆意横行的钱学森意识到中国只有拥有属于自己的强大的航天工业,才能不再受欺辱。于是,从事航空事业捍卫祖国的想法开始在钱学森的心里扎根。1934年,钱学森放弃自己修习多年的铁路专业,成功考取清华大学第七批庚款留美学生,登上了开往美国的邮轮。
1935年,钱学森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仅用一年的时间就斩获硕士学位。翌年,他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进修,师从著名科学家冯•卡门,并很快成为冯•卡门最重视的学生。1939年,钱学森获得航空和数学双博士学位。在博士论文中,钱学森提出了著名的“卡门-钱学森”公式,解决了飞机高速飞行时壳体会发生变形的数学计算难题。后来这项公式被普遍运用于飞机翼型设计。也正因为这项公式,年仅28岁的钱学森在美国科学界声名鹊起。随后的几年里,钱学森先后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和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在美国深受重视。
在美国从事研究时的钱学森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怀揣“学成必归,报效祖国”心愿的钱学森万分激动,作出了回国的决定。但就在他积极筹划回国之际,厄运不期而至。1950年,钱学森受到美国司法部移民局的不实指控,继而受到拘禁等种种不公待遇,由此开始了长达五年的软禁生涯。钱学森在美国受迫害的消息辗转传回国内。党对钱学森在美国的处境极为关心,不仅公开谴责美国的不当行为,还积极寻找途径与美国沟通,要求美国停止扣留钱学森等中国留美人员。经过中方的不懈努力,历经磨难的钱学森最终于1955年10月1日回到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
归国时钱学森一家人的合影
回国后,钱学森在的支持下迅速投身到“伟大的建设高潮”中去,带领科学家们创造出无数奇迹。彼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加上国际上严峻的核讹诈形势和军备竞赛的发展趋势,发展国防尖端技术成为燃眉之急。钱学森坚信“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人同样能造出来”,从此全面开展相关研究。1956年初,他起草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为我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创建与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同年10月,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此后数年间,他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在钱学森等人的努力下,1964年10月16日至1970年4月24日,中国相继成功完成第一颗原爆炸、第一颗空爆试验和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钱学森(右一)和聂荣臻(右二)主持核导弹发射试验
钱学森的伟大不仅在于为中国的各项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还在于他的优秀品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航天事业初创之时,没有任何外国资料可供参考。钱学森便自编教材,为年轻的科研人员讲授相关知识,还坚持每周与他们讨论技术问题。有一次,新研制的一种导弹型号在发射试验时失败了。钱学森在找出故障原因后召集大家开会。这些年轻人意识到,是因为他们考虑不周导致导弹发射失败。因此,在面对钱学森时,他们愧疚地埋下了头。钱学森微笑着让大家抬起头并说:“如果说考虑不周,首先是我考虑不周,责任在我,不在你们。”这种担当精神给年轻的科研人员以莫大的鼓励,使他们能勇于在错误中总结教训,争取更大的突破。此外,钱学森还多次捐赠稿费、讲课费和奖金,自己却数十年如一日,保持着简朴的作风。正是钱学森的悉心授教、勇于担当和简朴等优秀品质,让中国航天等事业完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辉煌历程,并在一代代科研人员的手中接续发展。
钱学森授课时的场景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数年坚守与奉献。多年以来,钱学森以其举世瞩目的卓越贡献和坚韧不拔的高尚品格获得了世人的广泛认可。人们称他为“中国导弹”“中国航天”和“中国自动化控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还将小行星3763命名为“钱学森星”,以此纪念他的卓越贡献。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斯人已逝,但人们不会忘记钱学森的伟大功绩和高尚品质,他不仅是知识的宝藏、科学的旗帜,更是民族的脊梁、中华的灯塔,他向整个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的实力与风采。
(作者简介:刘梦演,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桂华,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研究员)
作者:刘梦演 李桂华责任编辑:金蕾蕾
【中国伟人的故事、中国伟人的故事的名字有哪些】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