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道上李白古诗原文;乌江道上 原诗

更新:12-08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李白所写的藏头诗火了!李白:本人声明,我可没写过那种诗

众所周知,李白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浪漫主义诗人,由于其深厚的诗词功底进而被誉为“诗仙”。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仙”李白也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以至于在现代人的认知中他变成了一个略微出名的古代诗人。但凭借历史而言,李白可不单单只是一个略有才气的诗人!

所以,有些人便看中了这点,进而假借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帜,肆意杜撰古人的诗词,以此在夸大宣传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同时赚取高额的收益!

而其中“李白”的藏头诗便首当其冲!

真可怕???

乌江道上

没铁沉骥白骨堆,文烟袅袅与雁回。化而为尘落歧道,真楚英雄亦可悲!可怜一山花鸟色,怕事无人荷锄归。

文章出轨???

论情

文有千笔力,章成百意心,出得一爿简,轨马达盛情。

鹿晗必火???

落雁泓

鹿鸣天落斜,晗天若呖慈。必然雪山前,火雁悲若泓。

对于这三首诗,其实稍微琢磨就会感到很奇怪,无论是意境还是诗词的平仄都有些违和感,而且李白的诗词大家都读过背过,他的诗词包含很多,但总体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洒脱,豁达。

李白

但这三首诗,完全达不到我们心中李白的那个程度,并且在现存李白的诗词集中也查不到相应的诗词,所以说,这三首诗就是挂着羊头卖狗肉,标着诗仙李白的名来蹭热度!

蹭热度

虽说这么做,不排除是想宣传传统诗词文化,但是如此怪诞的诗词尽管引起了大部分人的注意,但其在实质上却也抹黑了我们传统的诗词文化。

题字的山水画

总而言之,传统的诗词文化是我们的瑰宝,作为华夏后人,我们理所当然要继承这些独特的文化财富。

文化传承

而在继承的过程中,我们要讲究实事求是,诗词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要避免再出现这“虚假夸大”的伪诗词现象。

诗词传承是很严肃庄重的事情,它是中国千年文化的灵,这可不是用来随意开玩笑东西!

本文图片素材源于网络

我叫小白,欢迎关注评论

长征初期毛的4首词:《十六字令三首·山》《忆秦娥·娄山关》

1934年10月,由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只剩下战略大转移一条路了。

10月16日,主力各军团分别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西进突围,开始长征。

毛作为中华苏维埃随军委纵队行动。在当时,谁都不知道叫长征,谁也不知道要走那么遥远的路去陕北。实际上就是走一步看一步。

实际上,当时担任的博古、李德已决定不带瞿秋白、毛泽覃、何叔衡走,也还曾想不带毛走。

周恩来知道后,态度坚决地说:“他不能留下,他是我们的,让他留下,我们怎么向全党全军和全国交代?”

后来担任李德俄文翻译的伍修权回忆说:“最初他们还打算连毛也不带走,当时已将他排斥出核心,被弄到于都去搞研究。后来,因为毛是中华苏维埃,又在中享有很高威望,才被允许一起长征。如果他当时也被留下,结果就难以预料了。”

而留在苏区的瞿秋白、毛泽覃、何叔衡或被敌人抓住,或在战斗中。如果毛当时被留在苏区,中国的历史就会重写。

从赣南、闽西出发,战胜各种困难和危险,突破蒋介石设置的四道封锁线,强渡湘江。尽管经过湘江战役,由86000锐减到30000多人,但力量毕竟保存了下来。

局在12月18日在贵州的黎平会议,采纳了毛的建议,决定放弃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进军贵州,在川黔边建立根据地。

长征所经之路,尽是多山地带。在一年的时间内经过11个省,以无比坚强的毅力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翻越了数不清的崇山峻岭,闯过了无数激流险滩,突破了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

在长征途中,所越关山不可胜数。1934年至1935年,毛在行军中翻越了大大小小的崇山峻岭,写下了三首《十六字令》:

其 一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

离天三尺三。

其 二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

万马战犹酣。

其 三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

赖以拄其间。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上

《十六字令》,词牌名,原名《归字谣》《苍梧谣》

元《天机余锦》载周玉晨一首,称《十六字令》,以全词只有16字得名。“令”就是“小令”,一般指短小的近似民歌的抒情性的小调,名称来自唐代的酒令。

这三首词,其中一首,约作于1934年12月以前,其余两首,约作于1935年2月之后,或三首词均定于稿于1935年2月之后。因此,作者生前将目次排在,《忆秦娥 ·娄山关》之后。

毛在自注中写道:“湖南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面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以后,他又特别说明:“这是湖南常德民谣。”

第一首极写山之高峻,第二首极写山之磅礴,第三首极写山之坚强。合起来是完整的组诗。

突破乌江后,于1935年1月7日占领遵义。遵义是贵州北部的重镇,北依娄山,南临乌江,是黔北、经济、文化的中心。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城总部二楼会议室(这里原是第二十五师师长柏辉章公馆)局扩大会议。也就是在中国史上和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

会议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结束了王明路线的错误,推选毛为局常委。会后不久,又由毛、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小组。遵义会议,确定了以毛为核心的正确。

毛的女儿李敏在《我的父亲毛》一书中写道:“有一次,爸爸给我讲起遵义会议时,他说:那晚,你妈妈(指贺子珍)等我等了好久。当我回到房间里还未坐稳,她就问。我想给她卖个关子吧,可我心里也高兴,总也绷不住。

人一高兴,话就多起来。我背着手在房间里踱步,慢慢地说:‘这个会议,大家都觉得我这个菩萨又有用了,把我抬出来,承蒙大家捧场,选我进局常委。大家看得起我老毛,认为还是有一点本事。惭愧,惭愧!进入层,滥竽充数而已。不过我也没有谦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嘛!’”

贺子珍说:遵义会议后,毛有很大的变化,他更加沉着、练达,思想更加缜密、周到,特别是更加善于团结人了。

1月29日,离开遵义,全部渡过赤水河,这也是毛“用兵真如神”的著名的四渡赤水之一渡赤水。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区的镇雄县,穿行于四川、云南、贵州边界的崇山峻岭之间,蜿蜒800余里,水流湍急,滩多浪大。

一渡赤水是在28日的土城战斗失利后采取的行动。土城之战,由于没有准确摸清敌人的兵力,以为只有郭祺旅6000人,战斗打了一天之后,才知道除了郭祺旅之外,后面还有两个旅,实际人数是10000多人,而且川军增援即将到来。毛当机立断,在29日晨撤出战斗。

土城之战,是毛“遵义会议”复出后的第一仗。许多年后,毛对土城的失利,记忆犹新。1956年9月,他在“八大”预备会议第二次会议上历数他的“真错”时说:“长征时候的土城战役是我指挥的。”由此可见,毛是实事求是的。

1935年2月18日至21日,各部从太平渡、二郎滩等渡口二渡赤水。重返黔北,来到娄山关。

娄山关,又名娄关、太平关,在贵州省遵义城北大娄山中,雄踞娄山山脉最高峰,海拔1400米,是扼守川黔两省交通要道的门户,为黔北第一险隘。高耸的大娄山中段,一条公路如蛇蜿蜒而上,四周峭壁峻岭,自古有“万峰插天,中通一线”之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贵州军阀王家烈在这里摆下了几个团的兵力,企图阻止向遵义城前进。蒋介石则飞令军薛岳部的两个师日夜兼程,赶往遵义增援。如果能够再占遵义,给前来的军两个师以毁灭性的打击,就可以将蒋介石的围堵撕开一个缺口。

攻占娄山关,成为生死攸关的一着棋。

2月25日,毛给彭德怀在电话中下命令:务必于天黑前攻下娄山关。凌晨,借着月色从离娄山关几十华里之外向娄山关挺进,午后二三时到达娄山关。与黔军经过激战,红十三团当晚终于夺下了关口,但敌人立即猛烈反扑。这时,彭德怀、杨尚昆将分为三路,一路正面冲击,一路从东面迂回,另一路从侧面包抄。

这一仗,目的不仅是要夺下关口,而且要歼灭王家烈的主力,不使其退入遵义与薛岳汇合。次日拂晓,张爱萍带领的红十一团突然出现在敌后,搅乱了敌人阵脚。晚八时,英勇的歼灭了王家烈的四个团,红旗高高飘扬在娄山关上,遵义的大门敞开了。

马不停蹄,乘胜再克遵义城。几个小时后,吴奇伟的军两个师赶到,自恃武器精良,战斗力强,向发起进攻。战斗在遵义城外的老鸦山打响。几经争夺,老鸦山上镰刀斧头旗帜和旗帜轮番扬起。

下午五时,绕到敌后的红一军团发起了总攻击,吴奇伟再也坚持不住了,乘坐汽车向南奔逃,紧追不舍。吴奇伟逃到乌江边,痛声叫道:“我就死在这里吧!”未等部下过完,便下令砍断浮桥,蒋军官兵纷纷坠入江中。

这一仗,歼灭敌军两个师另八个团,俘虏三千余人。取得了离开瑞金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战士们被敌人穷追死缠、积蓄在胸中的一口郁闷气终于一吐为快。

正如美国作家斯图尔特 施拉姆在《毛》一书中所分析的那样:“在这种情况下,毛断然采用他很久以前在李立三时期就提倡的战术:‘抢地跟随,用盘旋式的大圈子政策’,在贵州北部做打圈子运动时,一方面军在关键的娄山关一役中取得对该省军阀王家烈的重大胜利。当地雄伟的风光和新获得的权力与肩负的责任,促使毛写下了长征途中的第一首词---”

战斗结束后,毛往这道雄关登临的时候,迎面抬下来一名伤员,他的一条腿被打断了,毛问他叫什么名字,回答说叫钟赤兵,是红三军团的一个团长。很多年后,毛还谈起这个细节。

登上娄山山顶,太阳还没有落山,战场也还没有打扫干净,残留的硝烟还未散净。毛走近在草丛中竖立着的一块石刻前,上面刻有“娄山关”三个字,这三个字为1932年前后贵州军阀周西成部将黄道彬所立。他远望落日余晖,诗性骤发,哼成了《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此次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上。

《忆秦娥》:词牌名,相传始创于李白,由其词中“秦娥梦断秦楼月”得名。全词46字。

此诗词描写了向娄山关进军时的战前气氛,融入了作者当时的沉郁心情。

下阕写越过娄山关天险的豪迈气概和娄山关的壮美景色。

纵观全词,气象雄浑,画面阔大,蕴涵着勃勃生机,始终跃动着一种生命的创造力。它既是一幅壮丽的进军图,也是一首雄壮的进行曲。不愧为毛诗词中的上乘之作。

因为是第二次攻占娄山关,所以称“从头越”。同时,这次不再单纯退却,而是主动进攻,“从头越”也有结束旧的战略局面的意义。

作者在该篇自注中说:“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诸篇,反映了这一种心情。”“以下诸篇”指的是《七律 长征》、《念奴娇 昆仑》、《清平乐 六盘山》、《沁园春 雪》等。

关于这首词的时间,一直有两种解释。一种根据“雁叫霜晨月”这些秋天才能出现的景象,认为上半阕写的是长征初期,下半阙写的是第一次过娄山关冬天所见。另一种认为,写的是两天,上半阙“霜天”写当天早晨,下半阙“残阳”写昨天傍晚。

关于毛写作时的心情,一说情绪不高,因为此前土城战役失利,未能北渡长江。一说反映了娄山关胜利后的喜悦。

几家争执不下,诗坛巨子郭沫若也卷入其中,大加阐释,然而他竟是错了。

1964年1月27日,毛对英译者作了口头解释:

“这首词上下两阕不是分写两次攻打娄山关,而是写一次。这里北有大巴山,长江、乌江之间也有山脉挡风,所以一二月也不太冷。‘雁叫’、‘霜晨’,是写当时景象。云贵地区就是这样,昆明更是四季如春。遵义会议后,北上,准备过长江,但是遇到强大阻力。为了甩开敌军,出敌不意,杀回马枪,又回头走,决心回遵义,结果第二次打下了娄山关,重占遵义。过娄山关时,太阳还没有落山。”

当年,李白来到岷江流域

封面新闻记者 李贵平

岷江流域尤其是沿岸眉山、青神、乐山这一段,是古代名胜荟萃地——战国秦孝文王时,蜀守李冰就在凌云山下开麻浩河、凿离堆;东汉时期境内青神、乐山建造有规模宏大的佛龛。唐代还设置了水上驿站,配备船只接送客货。从唐代李白、杜甫到宋代苏东坡、黄庭坚、陆游、范成大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先后在此地留下足迹,写下不朽诗篇;而唐代诗仙李白,更是对岷江流域情有独钟。

唐开元七年(720)到开元十三年(725),李白曾在四川彭山县象耳山读书,他先后游历境内的平羌三峡,登览峨眉山。唐开元十四年(726)他26岁时出蜀东去,留下《峨眉山月歌》《登峨眉山》等名诗,留下“夜来月下卧醒……”21字摩崖题刻,创立了“铁杵磨针”的奋进求学故事。

少年李白

李白在蜀中写了21首诗

李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来到四川的呢?他为什么对岷江流域兴趣盎然,诗兴大发?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于701—762年,唐代锦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天宝元年(742年)因友人吴筠之荐,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唐玄宗令他填新词,后因侮弄宦官高力士,得罪杨贵妃,被迫离开长安,漫游江湖。

唐开元八年(720)春,20岁的李白第一次离开江油,目的地是成都,这也是他人生第一次“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李白来成都的主要动因,是想尝试着走当时流行的上升之路:“干谒”公卿。他干谒的目标,是被贬到成都做益州刺史的苏颋苏大人。

所谓干谒,就是拜访有名望的人请他们引荐自己做官。这在唐朝是一种求仕风尚。苏颋,是与张说齐名的赫赫有名的天下两大手笔之一,如果被他看上加以褒扬推荐,那么李白就有希望入仕做官,名动天下。

事与愿违,李白干谒苏颋未能成功,他心情一度有些郁闷,便离开成都去登峨眉山。此后三年他又回到匡山读书,并与东严子隐于岷山之阳,数年“还迹城市”。开元十二年(724)他再游成都、峨眉,不久后离开,从而结束了蜀中生活。

李白在蜀中一路行走,诗兴勃发,那么他到底写了多少诗作呢?清人王琦《李太白年谱》、詹鉠锳《李白诗文系年》认为,共有13首诗,即《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登绵城散花楼》《白头吟》二首、《古风》其二、《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简》《登峨眉山》《峨眉山月歌》《巴女词》《早发白帝城》《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宿巫山下》《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安旗、薛天纬《李白年谱》书中考证,又新增6诗4赋,即《初月》《雨后望月》《对雨》《晓晴》《赠江油尉》(又作《题江油尉厅》)《春感》《拟恨赋》《明堂赋》《大猎赋》《剑阁赋》。三者合计,诗21首,赋4篇。

眉山岷江流域 李贵平 摄

读书台和“铁杵磨针”典故

“铁杵磨针”的故事,在我们小时候就被写进课文里,耳熟能详,其真实性很难说清。但这个典故太有名了,于是,在今天的乐山地区流传着,还成为一个地理文化的标识。

李白青少年时代读书的象耳山,据很多专家考证,在今彭山县江渎乡象耳村境内的象耳山中。象耳山离江口镇约7公里,山深林密,重峦叠翠。山下,有宝砚磨针二溪,景色秀丽,是唐宋以来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

李白在象耳山中读书,最早见于宋祝穆《方与胜览》一书,至今山中仍留有李白读书台遗址。嘉庆《彭山县志》卷六有载:“彭山县治北二十五里象耳山有李白读书台。”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云:“杨佑甫《彭山十事记》有……四日宝砚磨针二溪五日太白读书台,并刻李白石刻题诗”。

读书台前,原有晚唐诗人杜光庭的诗句:“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晴岚画幛开,华月依旧在,青莲居士几时来”,记颂了李白读书台石壁题诗的故事。山下,有太白湖畔宋人题刻十七幅中的第七幅:“篮舆来自石仓路,喜得悠人陪杖履。想是山灵泽旱苗,不关居士隋轩雨”等摩崖题记,讲述了李白在山中读书的诗句,可见在公元720至725年间李白攻读于此。

如今,由于历史变迁,风雨剥蚀人为破坏,李白读书台、摩崖题诗早已泯没山中。近年,彭山民众将“夜来月下卧醒……”21字摩崖题诗重刻于山下磨针溪旁石壁。1984年12月彭山县刻“李白读书台碑记,恢复遗址,以示对诗人的怀念。”

读书台在我国历史上司空见惯,也引出很多励志故事,如“孙康映雪读书”“孟母断机教子”“铁杵磨针”等典故,鼓舞了许多青少年勤奋攻读。

由李白读书台引出的“铁杵磨针”传说,就发生在岷江流域的彭山县磨针溪畔。《四川通志》载:“县东北二十五里有磨针溪,在象耳山下。相传李白读书山中,学未成,弃去,适时其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何为,曰欲作针耳,李白感其言,遂还卒业。媪自言武姓,傍有‘武氏岩’。”说的是720—725年间,李白在彭山象耳山读书时,因想外出遨游,辍学离开象耳山出走,到山下一溪旁,遇见一老妇举着一根铁杵在石上磨,老妇言说只要功夫深,铁杵能磨成针,使李白重返山中苦读。

后人将李白遇老妇磨针的溪流改名为“磨针溪”,并把老媪磨针的地方赠名“武氏岩”并留刻铭记。

平羌三峡和《峨眉山月歌》

前面说了,李白在蜀中写了21首诗。这21首诗里,李白的《峨眉山月歌》极为有名:“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大诗人的足迹,给岷江流域尤其是平羌三峡,赋予了滔滔不绝的文化底蕴。

《峨眉山月歌》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李白年轻时的作品。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开元十三年(725)以前。

当时李白才25岁,他入川游历峨眉山,隐居青城之后,仗剑出国,辞亲远游,出蜀道时经嘉州途中所作。是时,李白从青城到成都,取道岷江,买船东下直达渝州(重庆)。他看到,青神县附近的平羌三峡,十里长峡,蜿蜒曲折,江流碧波似玉,宛如罗带,两岸山峦连绵起伏,苍翠欲滴。诗人诗情喷涌,提笔写就。李白写《峨眉山月歌》的地方,就是今天青神与乐山接壤的平羌三峡。

李白经过的青城山 李贵平摄

王象之在他写的《与地记胜》中也道:“成都路府喜府平羌镇有锦江禅寺,重云阁,太白亭,亭与峨眉相直,即太白题诗处。”

岷江流域具有三千多年历史文化传统,早在春秋时期就是蜀王开明部族故地。秦灭蜀后实行郡县制,辖区分别属犍为郡和蜀郡,到了唐代分别隶属嘉州和眉州,后经历史变迁现为乐山市和眉山市。

其中美丽的平羌三峡,成为追忆李白的重要名胜。苏东坡在《送张嘉州》一诗中引用李白诗前两节“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后,感慨地写了“谪仙此词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诗句。

作为岷江航线的重要港口码头,李白笔下的平羌三峡,从唐代开始就设置了水上驿站,配备船只接送客货。唐代叫清溪驿,宋代改为平羌驿。

平羌三峡,是古代从成都顺岷江而外出四川的通道,此地十里长峡间峰峦叠翠,猿声不绝,犹如置身诗画。峡区河道蜿蜒,江面急者如海啸,缓者如明镜,两壁水面下多岩壑。泛舟观景,“一崎处一停桡”,块突兀的大石围崖对峙,人称“罗汉抢观音”;一座近30米长的巨型“石棺材”顺江平搁,令人惊叹;一尊尚未凿完的“平羌大佛”和彼岸的“鸡公石”,更是峡中奇景……古来今往,许多文人骚客坐船过此,饱览平羌秀丽的景色,写下了许多著名诗篇,如南宋诗人陆游在《离嘉州宿平羌》中写道:“淡烟疏雨平羌路,便恐从今梦入魂”。清代诗人赵熙在《板桥溪》诗中写道:“落日载偏舟,平羌碧玉流,小寒山入定,新绿竹呈秋,草园明双莺,桑园式一舟,未嫌孤客宿,彼美出乌尤”,描绘了平羌三峡艳丽秀雅、恬静妩媚的风姿。平羌三峡出口,有个著名小镇板桥溪,依山傍水,是个古老村镇,盛唐以来就是进出三峡的驿口。

《乐山县志》还载,当年李白出川东去乘舟过此曾夜宿清溪。由于峡口风光优美,景色迷人,历代诗人经过三峡时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句。

唐代诗人杜甫在《宿清溪驿奉怀张员我十兄之绪》有诗曰,“漾舟千山内,日人泊枉渚,我生本飘飘,今夏在何许,石根青枫株,猿乌啸铸侣,月明游子静,畏虎不得语,中夜怀友朋,乾坤此深阴,浩汤前后间,佳期赴荆楚。”这首诗,生动描绘了清溪的美丽自然风光和动物的偶尔出没,以及和友人夜晚相聚小酌时的快乐心情。

明远楼

顺着平羌流过清溪镇,下行不远,就是高崖耸立的锦江山,又名铁帽山。

《乐山县志》卷二有一段记载:“锦江山板桥溪下流十里西岸”乃李白题诗处,说锦江山山巅有太白亭,亭今记,土人(当地人)呼其处为太白田。其碑石尚竖田中,字迹残缺不可识。黄庭坚亲书:“影入平羌”于亭上。太白亭,城北三十里锦江山之巅《方与胜览》作锦江山之侧,或谓三峡山。地方志记载,三峡山曾有李白题刻:“夜来月下卧醒,花影零乱,满人襟袖。如濯魄也”。这一题诗石刻,是对平羌古道作出的重要贡献,为乐山古代文化建设起到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的肯定,因而在《一统志》《全蜀艺文志》《蜀水经》等一大批古籍中均有记载,影响深远。

清代诗人张问陶《嘉定舟作》:“平羌江水绿迢遥,梦冷峨眉雪未消,喜爱汉嘉山万叠,一山奇处一停挠”的诗句,描写下平羌峡,两岸山峰刀砍斧削,山势险峻,江水碧波,风光秀丽的峡江景色.附近不远一巨石突兀立江边,被张问陶认为是“李白钓鱼台”位置。

李白真的在此地钓过鱼吗?相传,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诗人李白离成都出川,乘船过平羌三峡,见到江中风景如画,于是停舟流连终日,下船来到巨石上垂钓。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块巨石称“李白钓鱼台”。经历了一千多年时光,“李白钓鱼台”巨石至今仍留在江岸,太白钓鱼的故事也一直流传民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乌江道上李白古诗原文;乌江道上 原诗】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

上一篇:乌江道上李白【乌江道上 原文】 下一篇:乌烟瘴气-乌烟瘴气的意思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