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五车,书读五车的生肖

更新:12-09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论语》|学富五车,干啥啥不成,怎样读书才是最有用的?

读书不只是拥有很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一个只会死读书、读死书的人,让干啥,却啥也干不成,孔子对这类给予了彻底的否定,“虽多,亦奚以为”,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总集,孔子从上古流传下来的3000千多首诗中删定305篇,作为教育学生的启蒙教材,认为学习应该先从学习《诗经》开始。《论语》中提到和引用《诗经》达13处之多,孔子也不止一次地谈到了学诗的作用。

孔子为什么如此看重《诗经》呢?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诗经》由采诗官从民间收集而来,反映西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诗中可以观察民心。学习《诗经》,有助于了解那个时代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的社会现实,通过《风》可以了解15国治乱之原,通过《雅》可以了解朝廷政教得失之故,通过《颂》可以了解先王功德之实,掌握全面的社会历史知识,了解各种各样的风俗民情,还可以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孔子培养的学生是为了从政,如果这些学生对社风民情不解,对得失不知道,将来从政就不可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更管理不好政务,怎么能挽救礼崩乐坏的社会?

更重要的是在春秋战国时候,《诗经》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的巨大作用,公务员以及外交官熟读《诗经》是最基本的功课。

春秋时期,《诗经》在当时十分流行和普及,上流社会以吟诵和引用《诗经》中的诗句为时尚,张口“诗曰”,闭口“诗云”,是很风雅之事,通过诵诗和引用,以显示自己有学识,语言表达高雅。翻开《左传》就会发现,到处是引用《诗经》的诗句,多达290多处。

《诗经》也是诸侯国之间礼尚往来的通用语言,在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活动中,如果直来直去提要求,就会让对方不好接受,很多时候有话不明说,通过引用《诗经》的诗句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者委婉地拒绝他人的某种要求。

卫献公到晋国去,晋国人把他抓起来关了起来。齐景公、郑简公为了卫献公的事到晋国去调解,晋平公招待他们。晋平公诵读《诗经·大雅·嘉乐》这首诗,表示对二位国君的到来表示欢迎。国景子是齐景公的相礼者,引用了《诗经·小雅·蓼萧》一诗的第三章,表示晋、卫是兄弟之国,应该友好相处。子展是郑简公的相礼者,诵读了《诗经·郑风·稼衣》这首诗,表示希望晋平公看在齐国和郑国二位国君亲自来到晋国的面子上,答应他们释放卫献公的请求。国景子吟诵了《诗经·浚之柔矣》,意在表示晋平公应该宽宏大量。子展诵读了《诗经·郑风·将仲子兮》这首诗,表示晋君逮捕卫君,将导致诸侯的议论,人言可畏。于是晋平公就放卫献公回国。

在齐景公和郑郑简公向晋平公请求释放卫献公的整个交际过程,他们既没有直接批评晋平公做事不妥,也没有当面提出释放卫献公的要求,几乎都是通过诵读《诗经》来委婉地表达各自的意思的,最终达到了释放卫献公的目的。

如果不会背上几句诗经,就不配做公务员,出使国外就会丢国家的面子。所以,孔子要求学生学习《诗经》,他认为,不学《诗经》,就不会说话,在正式场合说话就不会得体。但是学习《诗经》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要做到学以致用。

孔子说,就算把《诗经》300百首诗都背得滚瓜烂熟,可是一旦受命治理政事,却办不好;出使外国,却无法运用《诗经》的恰当辞句应对得体,不能独当一面。如果是这样,就算背再多的诗,又有什么用呢!

孔子是在批评那种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但他更深层的意思是想告诉我们怎样学习才是最有效的,那就是要学以致用。

在《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不是说学习要经常复习,而是说学习了要经常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做到知与行的结合,并且能够运用自若,这才是真正的学有所得,学有所得就会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

孔子的学生曾子每天反省的3件事之一就是“传不习乎?”反省自己把孔子老师传授的学问付诸实践了吗?把这些学问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动吗?

如果只知道死读书,学富五车,而没有自己的思想,大脑不过就是别人的跑马场,如果不会用,不过就是知识储存器,没有一点用处。只有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让知识指导实践,让实践检验知识,这样才算得上是会学习的人。

我读《论语》之《子路篇》:

【原文】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译文】孔子说:“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务,他却搞不懂;派他出使到四方各国,又不能独立应对外交。虽然读书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删)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 ,带你领略传统文化之美。欢迎留言,一起探讨交流。

学富五车到底要读多少书?

庄子·杂篇·天下》中有一句话:“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这句话的意思说惠施这个人的学问很广博,他的文章有五辆马车之多,但是他的道术杂乱无章,言辞有很多不恰当的地方。这就是“学富五车”的出处。后来学富五车,用来形容读书广博有学问的人。不过这里边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文中说惠施的文章有五辆马车那么多,这五辆马车拉的文章究竟是多少呢?

一、古代的书写材料

我们知道古代的书写材料有两大类。在蔡伦蔡伦改造纸之前,主要的书写材料是竹与木。在蔡伦改造纸之后。书写材料在很长一段时间是简、纸共用,而且前期仍然是以竹木材料为主,廉价的纸慢慢的推广后,大约在唐宋时期,纸才完全普及,一直到现在,我们的主要书写材料还是纸张。我们前面说到庄子所说的惠施的事情,当然是在秦汉以前。那时的主要书写材料不外乎竹和木。当然有些朋友会说,出土材料中还有帛书。不过帛书是一种特殊的书写材料。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使用这么昂贵的东西。我们在墓中所看到的帛书,那是下葬的特殊需要。至于后来所谓的绢帛书写材料,那也是物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特殊的创作形式。所以讨论本文的问题,我们要说的材料主要是竹和木。

二、古代书写材料的体积问题

简牍学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新出土的简牍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种类丰富。这回我们探讨研究古代是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材料。不过简牍学研究中一直没有对简牍的体积和重量充分重视。直到后来研究院邢义田先生通过史语所所藏居延汉简的材质、体积、重量等数据做了全面的统计之后才对古代汉代简牍有了准确的认识。

根据邢义田先生的统计,史语所居延汉简竹简重量在1.59到5.03公克,平均重量是2.616公克;而木简的平均重量在4.035公克。这些数据概念,和形成一本书的卷册,很难形成对应关系。邢义田先生曾经用《史记》来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史记》一共有130篇目,526500字。按照单行书写在竹简上,每枚竹简长度大概是22到23厘米。汉简每行的字数并不是很确定,每行平均是三四十字左右。以每行平均38字计算,假设以这种形式书写《史记》,则需要13855枚竹简,体积有284310立方厘米。这还只是没有注释的《史记》体积。这个体积相当于现在中华书局出的有标注的《史记》体积的225倍。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一共32开十本。这十本书225倍体积的竹简,如果放到书架上,大概需要一个10米乘以3米的一个巨大书架。也就是在汉代一部《史记》就需要一个10米乘以3米的巨大书架。如果用汉代的牛马车拉的话,恐怕一部《史记》就差不多要拉上五车。

第三、关于简册的存放与取用问题

从上面的统计信息,我们可以明确知道,古代所谓的学富五车,其实并没有读很多书。而且学富五车,原本也不是褒义词。用来形容知识渊博的人是后来演变的结果。知道了学富五车的演变,这里引申出一个问题,既然古代简册体积较大,就算家里只有一部《史记》这样的书,怎么存放呢?

我们发现汉代的竹木简,虽然出土于各个地方,内容也各自有很大差异,但是形制规格可分出几个类。其实和我们今天各种开本的图书相似,这些竹木简形成的卷册很多是外面有包囊的,包囊口有吊签牌,签牌上有书名。找书时只需要看签牌就可以了。后来,卷册被纸本书取代,但是各种书还是平放,或者在侧面写一个书名题签插在书根处。这些其实都是为了方便使用者查找。

本文参考文献:邢义田《地不爱宝》,中华书局,2011年。

学富五车到底是读了多少书?

《庄子•天下》中提到:惠施多方,其书五车。这是说惠施的知识面很广,他读的书多达五车。后世人们便引申出五车书,比喻那些学问深的大家,学富五车由此而来。

那么,五车书放在现在,到底要换算成多少书本?

庄子所处的时期在是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具体在战国中期,那个时候还没有后世改进的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大部分书籍就真的体现在“籍”上。古书以竹制成,故从竹头,是为籍。

战国时期竹简是最广泛使用的书籍文本,其宽度一般在1厘米左右,长度不一,但正式的竹简大多都超过三十厘米,因为所需要记载的内容繁多。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根据常识都知道造纸术的发明让古人从笨重的竹简转而使用薄薄的纸张,从而能够书写和查阅更多的文字内容。换句话说,以前一本厚厚的竹简,上面恐怕记载不了多少字,有可能我们现在一本语文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讲解版就得用当时几堆竹简才能才全部内容刻完。

所以,当时古人说的学富五车到底读了多少字的书?

据相关考古资料发现,湖南长沙仰天湖古墓出土战国竹简42支,篆文,每简2-10字。

一片竹简2-10字,其重量如果用史记作为参考,史记130篇,每篇约115片竹简,不到一公斤。

如果恰好一一公斤换算,一片竹简差不多1克。

1公斤1000片竹简。

古代一马车大概能承载200公斤,也就是200000片竹简。

算下来,一车大约能拉四十万字到两百万字的竹简,那么五车就是两百万到一千万字的书籍。

现在,我们随便读一本小说就是上百万字,一两天、两三天就读完一本,算起来我们比古人可厉害太多了。

看起来似乎是这样,但是要知道如果不是民国到新中国这段时期白话文运动,我们还在学着生僻难懂的文言文。

而那个时候,能够读书的一般都不是平民百姓,哪个老百姓能够闲钱买昂贵的、甚至有价无市的书籍呢?

当时能读书的很少有寒门弟子,大部分都是王公贵族,他们看的书也不是我们现在随便拿来打发时间的网络小说。

他们读的是史书、经书、兵法等等一系列晦涩难懂的学术著作,换成现在,和我们背诵一篇文言文,并且要从中理解透彻每一句的意思,整篇文言文表达的中心思想,并且还得引申了解其中引用的典故,这是一个道理,或许古人的要求比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更为严格。

这样一想,学富五车的古人着实厉害,毕竟现在简单的背诵一篇字数不多的文言文就让众多学生提心吊胆,生怕一字写错分就全扣,那当时的古人恐怕更加严格,难度更大。

几百万字的文言文,背诵理解默写加学以致用,总之小编想想就觉得汉语言文学这个大专业不适合小编,真心的佩服学富五车的古人,也佩服现在各个领域的大触们,没有一样成功是轻而易举的,我们看到他们的光彩,也要看到他们身后积累的知识。

【书读五车,书读五车的生肖】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

上一篇:书的故事、书的故事读后感 下一篇:书通二酉,书通二酉打一个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