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共写共成长,让书香洋溢生命的魅力
陕西省示范小学——汉滨区培新小学
【校训】向上至善
【校风】求真创新
【教风】厚德启智
【学风】乐学善问
【学校愿景】把学校办成安康市的学校管理示范校、特色教育窗口校、校本研修标杆校、教育服务品牌校。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优良品德、扎实基础、创新精神、健康体魄的人和具有传统情怀、现代意识、国际视野、独立思维的人。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培新小学创建于1929年,是一所省级示范小学。现有4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621人,在职教师108人。2013年11月,学校用“新教育”理念聚合力量打造“书香校园”,不断构建温馨和谐的文化育人环境,结合实际启动了“共读共写共成长”活动。以“共读共写共成长”为抓手,推动营造书香校园工作,促进学生、老师、家长共同成长。
“共读共写共成长”中的“共”是一起的意思,“共读”就是学生、家长、老师一起读,“共写”,就是学生、家长、老师一起写,通过开展共读共写活动,让学生、家长、老师能够一起成长,达到生命的新高度,更好地实现每个人的人生价值。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一项项多彩活动的步步推进,培新校园充满了浓浓的书香气息,学生、家长、老师主动、自愿读书的风气逐渐形成,“共读共写共成长”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15年7月,培新小学成为陕西省安康市首个“新教育实验”挂牌校。
凝聚合力,保障“共读共写”顺利开展
多种渠道,校园传递书香。漫步校园,可以看到一幅幅读书标语。学校给每个班级配备了专用的图书柜,各班都精心布置了图书角;在各楼层学生活动空间里设计了开放式阅读空间,学生可以在这里尽情读书,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同时培养了学生自觉爱护图书的好习惯。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站,向师生提出“让书香溢满校园,让心灵徜徉书海”的倡议,倡导全体师生参与读书、快乐读书。利用学校网站、培新广播站、微信平台定期推荐经典书目,给学生和家长做以引导,营造读书氛围。
健全机制,完善各种制度。学校成立“共读共写共成长”小组,成立了阶梯阅读研究小组、晨诵工作室。先后拟定了各种共读共写制度、方案、计划达20多种。围绕“共读共写”制定了各种详细的活动方案,对教师、学生、家长开展共读共写活动作出具体指导并提出不同要求,以制度做保障,用方案、计划作指导。
在“共读共写共成长”活动启动前和进行中,校长程怀泉连续两学期多次“共读共写”专题家长委员会和全校家长会,他耐心向家长详细讲解,老师们也在家长会上反复强调“共读共写”的意义,让家长理解活动的意图、设想,最大限度地争取家长的认同、支持和配合。
编制共读书目,指导共读活动。学校成立了“小学生阶梯阅读研究小组”,对共读书目进行研究,研制了2013年版小学生阶梯阅读书目。经过广泛搜集,慎重遴选,反复论证,又研究出2014年版小学生阶梯阅读书目(共220本),并把书目全文刊登在《培新小报》上,推荐给每位家长。
家长备书,确保共读书目。在备书的问题上,学校明确要求,备书由家长负责,推荐书籍由学校负责,老师只负责组织活动,指导学生、家长读书,和学生、家长共读。老师不参与为学生备书的工作。程校长常说:“书香铜臭不相容。”各班的家长委员会协助订书。通过各种方式提醒、督促家长为孩子备书,协助备书有困难的家长,甚至有些班家长委员承包到人。
多措并举,促进“共读活动”长效机制
师生共读,榜样积淀生命的营养。朱永新教授在《中国新教育》一书中指出:“共读一本书,就是创造并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共读,就是和读同一本书的人真正生活在一起。如果没有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孩子,学生与学生,就是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培新小学通过“晨诵、午读、经典诵读”这三个项目来促进“共读共写共成长”活动的顺利开展。
晨诵,开启生命的黎明。学校安排每周两次晨诵,周二和周四的30分钟早读时间为晨诵,把晨诵排入课表,由教导处统一安排各阶段晨诵主题、内容;各年级语文学科组长协调指导每周晨诵进度,制作晨诵PPT;语文教师组织本班学生晨诵,指导学生进行诗歌和优秀散文的诵读。现已编纂晨诵教材 12册,制作晨诵PPT课件432课。晨诵课堂,全校师生在精美的课件引领下,诵读优美的诗文,汲取人类文化的精髓。
午读,用童书滋润童年。学校将每周二和周五下午自习课定为午读时间,二十分钟的午读,是学生在校阅读的黄金时间。周二由语文老师组织学生阅读文学类、人文类书籍,周五由数学老师组织学生阅读自然科学、数学方面的书籍。午读时间,校园一片安静,教师手捧童书,给学生一种榜样的力量,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以自身的行为影响感染学生。
在共读活动中,经过实践,学校采用“三级阅读计划”管理制,先由学校制定各年级学期阅读计划(每学期阅读书目),再由各年级组在学校制定的阅读计划的基础上,确定每学期师生在学校里共读的书目,最后由各班午读老师结合班级学生阅读能力细化每本书的阅读时间或每周阅读的章节、页码。年级、班级阅读计划要上报学校,由教导处组织检查,确保师生共读扎实、有效。
经典诵读,传承国学文化。每周星期三早读由一位语文老师解读国学经典,每次时间为15分钟。老师带领全校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用生动形象的故事,还原《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中的典故,帮助学生理解大意,感悟意境和蕴含的情韵。学生放学路队行进中大声诵读,使《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行动。
亲子共读,积淀生命的营养。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童书,每天坚持和孩子睡前共读半小时。要求家长共读的时候,要和孩子坐在一起。近年来,培新小学的家长频频走进校园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给孩子们讲故事,与孩子们互动读书;举行了亲子阅读交流活动。家长们用他们无形的榜样力量悄悄地为孩子们积淀生命的营养。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
三环互动,推动“共写活动”层层深入
共写活动,三环互动层层深入。三环互动,指教师坚持撰写教育随笔。学生反思自己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将当天有趣的事情记下来。家长写家庭教育随笔、写读书感受等。老师、学生、家长一起写教育生活。共写的时候可以写从同一本书,或者书中的某个人物、某个故事得到的感悟,也可以写孩子在学校里、在家里、在路上经历的某件事情等。把学生、家长、老师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班级、学校、家庭凝聚起来,让学生、家长、老师能够一起成长。
组织师生共写,记录真实的生活。学校提倡学生坚持写读书感受,记录自己成长的烦恼与喜悦,学生和老师也可以写共读书目的读书心得;倡导教师坚持撰写博文,记录自己真实的教育生活。如今,全校48个班级,每班都有自己的班级博客,那里成为师生记录生活的一方天地。目前,学校已编辑135册学生阅读成长手册,5册教师随笔。翻开一页页纸张,灼热的文字记录着师生真实的生活,一串串焕发着生命光彩的文字,蕴含着教育生活的真谛。
引导亲子共写,积淀生命的营养。让学生写日记,写一天的见闻,写一天的感受,记录自己心灵的轨迹,学生和家长也可以写共读书目的读书心得。家长写家庭教育随笔、写读书感受等。要求家长每周坚持和孩子至少共写二次,互相交流。华灯初上,许多家长和孩子一起畅游书海书写感受。家长们用他们无形的榜样力量悄悄地为孩子们积淀生命的营养。目前,已编纂家长教育随笔2册,收录了90多名家长的博文,评选出三批40个书香家庭。
多彩活动,助力“共读共写共成长”深入推进
举办读书节,丰富生命的历程。每年的4月份举办“读书节”活动,时间跨度定为一个周,学生、家长、老师都参与其中。在教师中开展经典诗文诵读、图书漂流、教师读书沙龙等活动,在学生中举办 “跳蚤书市”、读书演讲、书海拾贝、好书推荐、读书故事会、晒书会等,指导并激励学生快乐读书,共享读书乐趣。开展“读书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选活动。精彩纷呈的读书活动,推动了“共读共写共成长”活动持久深入地开展。
作家引领,滋养美好的童心。近年来,不断邀请作家进校园,为师生讲学,让优秀的文学滋润着孩子们美好纯真的心灵。南北极科考专家、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位梦华教授作“地球两极和人类未来”专题报告,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作“成长和阅读”报告,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影视编剧张之路来校作“观察·发现·灵感——张之路讲写作”报告。精彩的报告让大家体会到广泛阅读、文学创作的乐趣。与此同时,还举行了“与书籍约会,同作家共勉”座谈会,让学生与名作家零距离接触,点燃了孩子们阅读的热情,培养其浓厚的写作兴趣。
晨诵庆典,点燃阅读激情。学校坚持举行晨诵主题庆典,每一个年级根据晨诵的内容举行庆典,如《畅读,在梦开始的地方》《悦读,向着明亮那方》《春天,美丽的季节》《童年,在诗歌中畅想》等隆重的庆典仪式,是一种师生共同穿越诗歌,享受生命的仪式,是点亮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仪式,让孩子的生命充满诗意。
书本剧展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各年级充分利用阅读资源,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演读能力,体悟人物内心的丰富情感,相继开展书本剧展演活动。《灰姑娘》《小王子》《小鹿的玫瑰花》等优秀的书本剧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个人风采展示提供舞台。
展示精品阅读,开拓学生的视野。在开展“共读共写共成长”活动中,语文老师把经典名著引进课堂,加强教学研讨,先后举行了整本书阅读指导课、绘本阅读课、阅读前导读设计课、阅读后交流展示课等研讨活动。老师们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在实践中,教师不断地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思路,逐步形成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
举行家长征文比赛,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学校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家长征文比赛。征文比赛采用三级评审,先由各班语文老师对家长征文进行初次评审,入围作品再由各年级组语文教师进行二次评审,最后由家长委员会和学校语文骨干教师对二次评审选拔出的作品进行终级评比。举行家长征文比赛颁奖典礼,颁奖典礼隆重盛大,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获奖征文通过学校微信平台、网站等及时进行宣传,并把优秀作品推荐到其他报刊进行发表。
在培新人辛勤的努力下,校园充满了“书香气”,教师拥有了“书卷气”,学生具有了“书生气”,在弥漫着馥郁书香、文明优美的校园里师生不断成长,学校影响力和美誉度节节攀升,与此同时,学校在活动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获得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让书香洋溢生命的魅力”,必将成为培新小学全体师生坚定的信念和永恒的追求,以“共读共写共成长”活动促进师生生命的精彩绽放。(通讯员 任毓萍)
书店老板的味道(打一成语)
元宵佳节过去了,相信大家猜了很多谜语。315是一个打假的日子,要来了。这里,思香要对谜语中的一些假的、错的谜语进行揭露,请您指正。
网络查找谜语“书店老板的味道(打一成语)”,您会发现,很多网站的谜底都是“书香铜臭”。
此谜语有问题。谜面和谜底都有“书”,那就犯面(露春)了,这很不好。犯面在谜语中是要尽量避免的。
这个谜语其实是一个问题谜语,让我们来瞧瞧看吧。
“书香铜臭”在词典里的解释:指集书香和铜臭于一体的书商,意思是指集书香和铜臭于一体的书商。出自《桃花扇·逮社》。
书商中有书香味的,也有铜臭味,也有集书香和铜臭于一体的书商,可以分成三类。这样,我们就不能说书店老板的味道一定是“书香铜臭”,不能以偏概全呀。以前的商人用的是铜钱、金银,所以,有铜臭味。现代书商用的是纸币,五毛钱的硬币是钢芯镀铜合金,不是纯铜呀。还有,现在还有扫码支付方式,书商接触到钱的机会更少了,可以说现在的书店老板的味道是无味,没有什么味道,或者只有书香味呀。
这样,我们就知道谜语“书店老板的味道(打一成语)”是一个问题谜语。
怀念我的爷爷
我的童年、少年幸福如蜜,最主要的原因是有我亲爱的爷爷爱我、呵护我。2021年的清明节雨水格外多,使我又想起了我的爷爷,如果他老人家还活着,今年正好100岁。
我的爷爷罗化中,出生在河南省泌阳县春水镇一个二三百户的小乡村,家人世代务农。他生于民国十年(1921年),殁于公元1999年,享年78岁,去世的时候很安详,孩子们都在身边。爷爷是清贫的庄稼人,劳作一生,勤劳、节俭、寡言,他用一生的经历诠释了那个时代最底层农民平凡而伟大的人生。
爷爷弟兄两人,自幼家境贫寒,没有念过书,很小就给地主家放牛做小工,受尽地主的盘剥,直到年龄很大时才娶了同样贫农出身的奶奶为妻。婚后一家人生活更加贫困,赶上解放爆发,又被抓壮丁,用麻绳一个接一个的绑成一串拉往前线,中途他趁守卫松懈逃走,一路要饭往河南赶。有一天路过一个没有人烟的村庄,在断壁残垣中找到一碗长着绿毛的稀饭(也许是稀饭),饥肠辘辘下吃了个精光,九死一生回到家。但从此落下病根,一辈子胃病缠身。
爷爷的外貌特征是最让人心酸的,他永远是光头,有时带着编制的凉帽,古铜色的脸上写满了沧桑的皱纹,牙齿掉的只剩下三五颗,耳朵背,要很大的声音才能听到,一到夏季他经常光着背,用一根麻绳拴着裤腰。最让人心酸的是他身形,我不知道他有多高,因为他的腰永远呈九十度的直角弯曲,只有在早上或是饭后,要扶着门口那棵老槐树,才可以勉强把身体支撑到160度左右,走路的时候要费很大的力气仰头看路,我奶奶说爷爷身高至少180CM,是因为早些年日子苦,出了大力,才把身板活生生的累成了90度直角,我无法想象是什么强度的劳作能让一个七尺的汉子早早累断了身子。
爷爷先后生育有5个子女,前两个因饥饿和贫穷夭折,余下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但是贫穷和饥饿并没有让爷爷丧失对生活的希望,爷爷顶着全村人的嘲笑,依然勒紧裤腰带供应姑姑读完了小学,大伯读完了高中并参军考入军校,爸爸读完了大学。据说那个年代我爷爷家从来不吃菜,更别提荤腥,奶奶买块豆腐,爷爷都让送回去,说“咱不是吃豆腐的人”。后来爷爷跟我说:“那时候家里太穷了,一家人真的从来都没有吃饱过,我寻思你姑姑是个女人,女人嘛再丑终究能嫁的出去,但是男人如果很穷,就肯定娶不到媳妇儿,除非他们能有文化。所以就让你姑辍学,全力供应她两个兄弟上学了”。后来我大伯和父亲都在县城安了家,吃上了公家饭,甚至还双双成了独挡一面的部门负责人。村里人都说是我们家祖坟有劲,争向踅摸阴宅的法门,近门的亲戚挤破头想把去世的老人埋进我们家祖坟里,这都是后话。等到我爷爷去世的时候,村里人又说爷爷就是厉害,有远见,年轻时候吃糠咽菜,当驴掖,硬是培养出来村里仅有的两个大学生,真是有本事。
我爷爷一生勤劳。他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唯有不停的劳作。他弓着90度的腰,披着汗衫,带着尖头的凉帽,牵着老牛,手里拿着木锨,吃力地昂着头,走在在田间地头、菜园地埂……爷爷是庄稼好手,三夏季节麦子堆了一场,爷爷坐在杨树下等着起风好扬场(就是利用风用木锨把杂这麦芒的麦子杨起来,把麦子分离出来),扬场是个技术活,爷爷的动作虽慢,但活干的并不慢,那握着木锨柄往上抛的动作让我突然想用“优雅”一词来形容,就是手握高尔夫球杆的姚明也是无法相比的。爷爷在村东头种了一块菜园,一年四季蔬果不断,有时候还能拉到集市上卖个零钱。爷爷很会侍弄牲口,我家始终养着两头牛,一头母牛,一头小牛,爷爷说牲畜也通人性哩,再桀骜不驯的牛都被爷爷驯的服服帖帖,爷爷的牛不但能干而且老实,干活不知疲倦,休息时无论我怎么调皮,甚至骑在牛背上牛儿也不生气。
我爷爷一生节俭。他一辈子没有享过福,爷爷常说:菜是“引食草”,意思是之所以吃菜是为了多下点饭,好赶快哄饱肚皮,吃菜是方法,吃饭是过程,吃饱干活才是目的。但是如果我在家的时候,饭菜就会很丰盛,肉蛋奶样样俱全,爷爷很少动菜,总是安静的看着我吃。爷爷因为驼背经常拄一节竹竿或是木棍,后来爸爸买了一根真正的拐杖给他,但是他嫌拐杖太金贵,一直放着没有用。在他去世后,奶奶竟然从家里拿出一万元现金,说是这些年子女们逢年过节给的孝心和日常赶集卖菜的积攒,根据爷爷遗愿,分给三个子女。子女们捧着钱内疚的痛哭流涕。
我爷爷一生寡言。他老实巴交,一辈子没有跟村里人有过任何争吵或争执。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安静的劳动,农闲之余,就和老少爷们一起依坐在山墙边、大树下小憩,他憨厚的听别人说话,无论世界风云变幻还是村里有风吹草动,他都泰然处之,岿然不动,你们只管热闹,我安静的干我该干的事。直到现在,每当工作之余,回忆起爷爷在村子安静劳作的背影,我所有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疲惫的内心很快放松,故乡和故乡里的爷爷是我内心最宁静的港湾。
我爷爷对我非常关爱。小时候在村小学上学,每次放学,爷爷总是在大门外迎接我,用笤帚把院子里吃饭的台子扫干净,搬来小椅子,催促我“赶快写字,赶快写字”、“小欢好好写字,长大了当个文化人,吃公家饭”(爷爷嘴里的写字就是学习、念书的意思)。等到天暗下来了,他又老早的点上煤油灯,放在我的身边,嘴里唠叨着要注意眼睛,别把眼睛累坏喽。爷爷有一个百宝箱,那是一个竹编的篮子,挂在山墙上,里面赞满了爷爷收藏的、捡来的没用却又有用的小破烂,破旧的烟袋锅、半拉吸铁石、小铜钱、橡胶皮、牛鼻环等等,这也是我童年的主要玩具,每次玩过后我都会扔的到处都是,但是过一段时间再取下篮子,弄丢的东西总是能回到篮子里去。夏天,我们睡在院子里,爷爷把院子打扫干净,把自己编织的薄(用黍子杆编织的铺床的东西)抱出来,铺上席子,爷爷给我指月亮上捣蒜的老婆婆,银河里的牛郎织女,北边的北斗星和东边的启明星,有时也会难得的编上一段瞎话儿(讲故事),大都是神仙怪异的小故事,虽然讲的笨嘴拙舌、没头没尾的,但我却听得津津有味。记忆中不管我什么时候醒过来,爷爷总在摇着蒲扇,帮我驱赶蚊蝇,仿佛爷爷从来都没有睡着过。到了冬天的时候,爷爷找来一节圆木头,用斧子削一个陀螺,安上、甩开鞭子就可以玩了。爷爷削的陀螺非常完美,每次和别的小孩比赛打陀螺我都能赢。过年的时候,爷爷给我买一大堆鞭炮,拆成一个一个的,点一根香,可劲放。到了大年初一早上,爷爷把新棉袄在火上烤的暖和和的给我穿上,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塞到我手里,嘱咐我给村头二爷爷送去(二爷爷一直单身)。吃过饭,爷爷照例给我发压岁钱,他总是给我一个崭新的十元钱,那是我们村最大的一张票子,够我在小孩儿堆里吹一冬天的牛。
我一天天长大,爷爷却一天天老去,我家从农村搬到乡镇,从乡镇搬到城市,小时候我最喜欢跟爷爷在一起,慢慢的上了初中、高中,功课紧张,回去的就少了,但假期仍然要回去住到开学。爷爷一直坚守在农村,他住不惯城里的集资楼,每次接来住上十天八天就会挂念他的菜园子、小麦苗、牲口棚,闹着回老家。1998年我上高二,暑假里我依然到爷爷家住,爷爷仍然像以前那样在院子里忙活,收拾一些木料、柴禾。突然他叫住我:“小欢,来,帮我把这根檩条抬到那边”。我走过去一看,那是一根腐朽的檩条,完全沤糟了,我一用力,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把这根轻的不能再轻的檩条举了起来,心头一震,原来爷爷身体状况已经这么弱了,连这么轻的东西都拿不动了,我很认真的端详着爷爷黝黑消瘦且苍老的脸,不禁感到深深的担忧。也是那年暑假,爷爷跟我说了很多话,他说:“做一个人要知道啥香啥臭,啥高啥厚,是书香铜臭,是父母高夫妻厚;做一个人吃不穷,喝不穷,打算不到还是穷,要早打算,早计划,细水长流;记得把这些话告诉你爸爸,希望他们夫妻和睦,工作踏实进步”。我很惊讶大字不识一箩筐的爷爷能说出这么富有深意的话,这也是他留给我的印象最深的话,直到现在一直是我的座右铭之一。
到了1998年下半年,爷爷身体每况愈下。开始只是拉肚子,去了好多医院治不好,奶奶用了好多偏方也总之止不住,后来到医院检查又没有什么结果,身体日渐消瘦、虚弱,孩子儿孙多次看望他,他都说没有事没有事,你们不要来回跑路,安心工作就是,生死有命的。直到年底,病情再次加重,只能靠输液维持,姑姑、大伯、爸爸都始终在衣不解带的床前伺候,过罢年刚开学,有一天妈妈从教室把我叫出来,告诉我爷爷不行了,大家要马上赶回老家。刚到门口,院子里就传来姑姑的哭声,参忙的亲戚告诉我爷爷已经去世了,走时很安静,没有痛苦,他干了一辈子活,直到实在爬不起床才停止劳作,老人家这是自消了。堂屋地上铺了席,爷爷已经换上了寿衣,头朝外脚朝里躺着,鞋子用麻绳捆在一起。 我的心猛地似被什么东西紧紧攥在一起,又突然有一座很重的东西塌了一地,我深深的意识到,我的爷爷,最疼我的爷爷,他再也回不来了,眼泪就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爷爷说过,咱们生来是地里的庄稼汉,到最后都要在黄土地上顶一个大土包(也就是我们说的坟),回到生他养他的土地。爷爷离开了这片土地,几天后黄土地又多了一个大土包,那就是我的爷爷。
这是黄土地给那些劳作了一生的农民最后的标志。
爷爷的一生是平凡而简单,但是对于儿孙来说,爷爷的一生伟大而辉煌。
(作者—罗毅)
【书香铜臭、书香铜臭猜一准确生肖】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