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个与计量有关的成语,讲给孩子听听!
1 一丝一毫
分厘毫丝。在长度单位或重量(质量)单位中均为十进制,即一厘为十毫,一毫为十丝。意指一点点儿,形容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2 一落千丈
丈为长度单位,即十尺。此语出自唐韩愈《听颖师弹琴》“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跻:升,登。该成语原指琴声陡然降落,犹如很深、很远,后来用于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丈:光芒万丈、魔高一丈,也是说明长度。
3 近在咫尺
咫(zhǐ)尺是中国古代长度单位,相当于手伸展时从手的下端到中指尖端的长度。据《说文解字》记载,中等妇人之手8寸为咫,即周尺的8寸。此意形容距离较近。
3 布手知尺
尺为长度单位。尺字是用手测量物体的象形字,通常为当手伸展时,从拇指尖到中指尖的距离约为20厘米。
5 不同寻常
“寻”和“常”是古代两个长度单位。古书载有“倍仞谓之寻,寻舒两肱”、“倍寻谓之常”。寻为两臂伸展后双手指间的长度,故“八尺为寻”。即一寻为八尺;一常为十六尺。由于此长度为普通长度,于是人们将“寻常”引申为普通、一般的意思;不同寻常即指不一般的意思。
6 山高万仞
仞为古长度单位。据《孔从子》记载,“四尺为之仞”,即一仞等于四尺,起源于人体中心线到伸展手臂的手指尖端的距离,也即二仞为一寻,意指山很高,巍巍高山。
7 寸步难行
寸为长度单位,十分之一尺。形容很小一点的距离,指走路困难,比喻处境困难。
8 入木三分
分为长度单位,即十分之一寸。相传晋朝王羲之写的字非常有力,一次他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之深,说明书法有力。现多指分析问题,看问题很深刻、很透彻的意思。
9 一泻千里
里为长度单位,多表示路程的距离,约五百米。千里即很长,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长。比喻文笔、乐曲,气势奔放,或形势、状况急转直下。里:一日千里、千里迢迢、鹏程万里,也是喻千里万里之长。
入木三分
10 寸有所长
寸为长度单位,即十分之一尺,说明寸虽小,但也有长度。比喻平平常常的人和事,也会有它的长处。
11 尺短寸长
尺和寸都是长度单位。《楚辞·卜居》中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意指由于应用于不同场合,尺有不够长的时候,寸也有多余的时候。比喻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
12 退避三舍
舍为古长度单位名称,古春秋时行军三十里为舍。《左传》中记载,晋公子重耳(晋公子)逃亡楚国时,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避君三舍”。后楚晋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后撤九十里。今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13 百步穿杨
步为古长度单位名称。据《会典》“以营造尺起度,五尺为步。”《史记·周本纪》上说,楚国将领养由基善于射箭,射相距百步远的杨柳叶子能百发百中。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14 一发千钧
钧为古重量(质量下同)单位,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担)。出自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中一发引千钧”。意思是危险得好像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丝上。常比喻情况万分危急。有时也称“千钧一发”。
15 锱铢必较
锱(zī)和铢(zhū)均为重量单位名称。“四锱一两,六铢一锱”。即锱为四分之一两,铢为二十分之一两。形容人十分吝啬,一丝一毫也不可放过。比喻气量狭小,小气。
16 积铢累寸
铢,古重量单位;寸,长度单位。意思是形容一点一滴的积累。有时也称“铢积寸累。”
17 一诺千金
出自《史记·季布栾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讲的是一个诺言值千金之价。比喻说话算数,极言有信。
18 斤斤计较
斤为重量单位名称。虽然历代斤的重量从223克至596克有很大差异,但民国推行米制后以五百克为一斤。斤斤计较常指注意小的利害,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19 千钧重负
钧为古重量单位名称。千钧即很大的重量,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20 半斤八两
斤、两为重量单位名称,古以一斤等于十六两,因此,半斤就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差不多。
21 刻不容缓
刻是时间单位名称,等于十五分钟。中国古代以漏壶滴漏计时,壶内装有漏箭。箭上有一百个刻度,用来计量一昼夜的十二时辰。因此,刻等于十四分钟二十四秒(60×24÷100),略短于现在的一刻钟。现在计时的刻由英语(guarter)音译而来,由于音相近、时相近,沿用至今。意指时间紧迫,一刻也不容许拖延。
22 一刻千金
刻为时间单位名称,表示短时间。比喻时间宝贵,要像珍惜黄金一样珍惜时间。
23 分秒必争
分和秒均为时间单位名称。形容要抓紧时间,一分一秒也不放过。故有争分夺秒之称。
24 百年大计
年为时间单位名称,即365天。常指关系重大或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措施或实施。
25 千载难逢
载即年,指千年才有这么个时机。形容机会极其难得。
26 日理万机
日即天。万机是事务繁多,比喻一天要处理许多事务。
27 寅吃卯粮
寅、卯是我国农历纪年纪时,用的“地支”次序。寅年在卯年之前。寅时为三至五时,卯时为五至七时。说的是当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预先透支了下一年的进项。
中考&高考常考成语(1)
哀感顽艳(āi gǎn wán yàn)
哀:悲哀;感:感动;顽:愚拙;艳:慧丽。悲痛的情调使愚顽无知的人和聪明俊美的人同样受到感动。后转用以评述艳情作品。谓文辞既哀婉感伤;又古拙绮丽;深切感人。
哀鸿遍野(āi hóng biàn yě)
比喻到处都有流离失所、悲哀呼号的灾民
哀毁骨立(āi huǐ gǔ lì)
指因丧亲极度悲哀;瘦得只剩下骨架。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现在泛指悲伤过度而过分影响健康。
哀梨蒸食(āi lí zhēng shí)
传说汉朝有个叫哀仲的人种植的梨子果实很大,极为鲜美。原指把哀仲家的梨蒸熟了吃。现在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哀丝豪竹(āi sī háo zhú)
形容弦管乐声悲壮动人,现在多指悲壮动人的音乐。宋陆游《长歌行》诗:“哀丝豪竹助剧饮,如巨野受黄河倾。” 哀丝:悲哀的弦乐声。豪竹:豪壮的管乐声。
挨肩擦背 & 挨肩搭背 & 挨肩擦脸
挨肩擦背形容人多拥挤;挨肩搭背形容极其亲昵的样子。两个成语不要混淆使用。
挨肩擦脸:贬义词,多指狎昵的样子。挨肩擦脸比挨肩搭的亲昵程度更深,按照习惯挨肩擦脸被认为轻薄不庄重,常用作贬义。
矮子看戏 & 矮子观场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爱鹤失众(ài hè shī zhòng)
因为宠爱鹤而失去民心。比喻重物不重人,因小失大。
爱毛反裘(ài máo fǎn qiú)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爱日惜力(ài rì xī lì)
珍惜时间,不浪费精力,和争分夺秒、分秒必争差不多意思,常用于褒义。
爱屋及乌(ài wū jí wū)
喜爱那所房屋;连房屋上的乌鸦也一并喜爱。比喻由于喜爱某人也连带地喜爱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爱憎分明(ài zēng fēn míng)
爱和恨的界限十分清楚。
安步当车(ān bù dàng chē)
意思是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当(dàng)。
安贫乐道
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
安然无恙(ān rán wú yàng)
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安土重迁(ān tǔ zhòng qiān)
安:习惯于;满意于;重:重视;不轻易。安于故土生活;不愿轻易迁居异地。
安于一隅(ān yú yī yú)
隅:角落。安心在某一个角落。形容苟安一角,不求进取。
安之若命(ān zhī ruò mìng)
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
安之若素(ān zhī ruò sù)
安:指心安;若:如同;素:平素;向来。①对于困危境地或异常情况;心情平静得像往常一样;毫不介意。②现也指对错误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按兵束甲(àn bīng shù jiǎ)
案:通“按”,手抚;兵:兵器;束:捆束;甲:盔甲。放下兵器,捆束铠甲。指停止作战
按部就班(àn bù jiù bān)
指文章结构、选词造句合乎规范。现指按照正常的条理、步骤去做。有时也指拘泥陈规,缺乏创新精神。
按图索骥(àn tú suǒ jì)
按图:按照图形;索:寻找;骥:好马。按照画好的图形去寻找好马。①比喻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②比喻按教条办事;不知变通。
暗送秋波(àn sòng qiū bō)
原指女子暗中以眉目传情。现也比喻暗中勾勾搭搭。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美女的眼神。
黯然销魂
心神沮丧得像丢了魂似的。多用于描写别离时极度愁苦或悲伤的凄然之情。
傲睨万物(ào nì wàn wù)
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么都瞧不起。
傲睨一世(ào nì yī shì)
睨:斜视。高傲地旁观,对当代的一切都不看在眼里。形容傲慢自负,目空一切。
傲睨自若(ào nì zì ruò)
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
傲雪欺霜(ào xuě qī shuāng)& 傲雪凌霜
傲视白雪;欺凌寒霜。形容不怕严寒。又比喻人不畏逆境。也比喻人对零库无情的打击和迫害毫无畏惧。褒义词。
【分秒必争的意思—分秒必争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