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成语:筚路蓝缕
视频加载中...
【成语名字】:筚路蓝缕
【成语拼音】:bì lù lán lǚ
【成语释义】:路:同“辂”,大车。 筚路:柴车。蓝缕:破旧的衣服 。意为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土地,形容创业的艰苦。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左传·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
【成语用法】:联合式,褒义,用于书面语,在句中可作谓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披荆斩棘、栉风沐雨、风餐露宿、艰苦卓绝
【反义词】:养尊处优、轻而易举、坐享其成
【成语造句】:
1.脚踏飞剑的阴牟,筚路蓝缕,浑身碎裂的布条被强烈的气流吹动的贴着身子噼里啪啦作响。
2.两百年前,我们的祖辈筚路蓝缕,前赴后继,为了逃脱暴政与酷吏,来到了这片荒地,自称‘自由民’。
3.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方式,由南到北,由西及东,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大大加速了台湾整体开发的进程。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楚庄王领兵攻打郑国,郑国抵挡不住,只好求和。晋国得到消息,立刻派兵抗楚救郑,目的是要把郑国争取过来,使他归附晋国。可是晋军还没渡过黄河,郑国已经屈服,楚军也准备胜利回师了。晋军该何去何从呢?中军主将荀林父等部分将领,主张停止进军。而中军副将先穀和一部分将领却不同意,于是双方发生了争执。而此时恰好郑国派大夫皇戌来到晋军中,他说:“楚军轻而易举地获得胜利,因此很骄傲;另外,现在他们人困马乏,也没有戒备。如果你们出兵攻打,我们在一旁协助,一定能够大败楚军。”先轂等人都觉得他说得有理。
筚路蓝缕
可是下军副将栾书却极力反对。他说:“楚国自从灭掉庸国以来,经常教育百姓不要忘记建设国家的艰难,要经常警惕祸患的到来。楚王还经常告诫百姓不要忘记,楚国先君若敖、蚡冒开创基业时驾着柴车、穿着破烂衣服开辟山林荒地的艰难(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从这种种迹象看来,楚军怎么会骄傲呢?师出无名就要打败仗,我军攻打楚军,是我军无理,楚军有理。楚国国君亲自统率大军,昼夜警戒,严防意外,怎么能说他们人困马乏、没有戒备呢?况且郑国劝我们攻打楚军,其实也并不是真心为我们着想。要是我们打胜了,他们固然会讨好我们,要是楚军打胜了,他还不是又要向楚国投降。我们怎么可以相信郑国的话呢!”
但由于主战派的意见占了上风,晋军没有采纳栾书的正确意见,结果被楚军打得大败。
成语寓意
“筚路蓝缕”这一成语经常被人们引用,但人们对楚国创业的艰难却知之甚少。楚国的开国君主熊绎,侍奉周王有功,只因不与周王同姓,故仅封子爵爵位。而子爵爵位是一个低等爵位,相当于诸侯国的“下大夫”,所以被封到边远荒僻的荆山。
筚路蓝缕
楚国虽是爵位低次、国土狭小之国,但楚人却富有进取精神,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作为一国之君的熊绎穿着敝衣,拉着用荆竹编的柴车,带领族人在蛮荒草莽之地辛勤开发,建国立业,跋涉山林,向周王朝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楚国的国民们更是跟随着他们的国君一道加倍努力。以熊绎为首的楚人“筚路蓝缕”,“以处早莽,跋涉山林”,在艰苦的创业过程中凝聚着不畏强暴、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勇气与决心。从心底萌发着要与周王室和中原各诸侯国抗争的决心。也正是这种决心,使楚国的综合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 大约二百年后,楚国发展成地跨江、汉、淮三江的大国。他们所依靠的,便是这种“筚路蓝缕”的精神力量。
纵观楚国的发展史,一个仅有子男之田五十里的小国,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奋力拼搏,从图生存、图发展到图壮大,始终坚持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的信念,最后终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可以说楚国的发展史,就是部“筚路蓝缕”的创业史、发展史、壮大史。经过楚国举国上下历代“筚路蓝缕”的奋力开拓,终于成就了“楚地千里,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的霸业。
【成语接龙】:
筚路蓝缕 → 缕析条分 → 条分缕析 → 析骸以爨 → 爨桂炊玉 → 玉石不分 → 分秒必争 →争 权夺利 → 利欲熏心 → 心口如一 → 一步登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尽 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 谋事在人 → 人定胜天 → 天壤之别 → 别有洞天 →天翻地覆 → 覆地翻天 → 天经地义 → 义薄云天 → 天外 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西安网评:英魂不泯浩气长存,赓续精神砥砺前行
9月30日是国家设立的纪念日。今天上午,纪念日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等党和国家出席。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以国之名缅怀,是对近代以来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幸福而的深情礼赞,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根脉的守护与延续。英魂不泯,浩气长存。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向们致敬,不仅要表达对他们的纪念,让英魂不泯、浩气长存,更要赓续精神,在缅怀中叩问初心,在传承中接续奋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新的更大的荣光。
英魂不泯,历史不能忘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英雄、敬仰先烈,今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无不凝结着无数先贤和的奉献付出乃至巨大。不会忘记,也不会忘记,在民族最危难的岁月,无数前赴后继、不惧生死,用赤子之心、以血肉筑墙,在危难关头保家卫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回望历史的天空,无数先烈以对国家和的赤胆忠诚,筑就了中华民族坚如磐石的精神灯塔。从张思德、董存瑞到李向群、杨业功,从林俊德、张超到祁发宝、陈……一代代英模人物前赴后继,挺立起“民族大义涌于胸、利益举过顶”的精神脊梁。“英雄永垂不朽!”我们记住历史就是记住我们的英雄,牢记历史才能更好地珍惜当下。在纪念日,我们静静追思、深深缅怀,用默哀致敬先烈,用鲜花寄托哀思,让着一个个平凡又崇高的名字,在历史的字里行间,闪烁出更加耀眼的光辉。
浩气长存,祖国永远铭记。英雄者,国之干。自2014年将9月30日确定为纪念日以来,此后每年的这一天,党和国家都会与各界代表一起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全国各地都会隆重举行纪念活动,以国家之名义缅怀先烈、致敬英雄。不仅如此,从制定保护法,到设立中国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日;从开展功荣誉表彰,到接回遗骸……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高度重视关心、关怀、关爱英雄,一系列致敬、崇尚英雄的举国行动,正推动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时代风尚。“勿忘祭先烈”。纪念日前面连着中秋节,后面紧跟节,仿佛隐喻着,今天的幸福生活和盛世中国,是无数英雄用生命换来的、用血肉筑成的,正是他们的前赴后继、奋勇献身,才有了我们今天的阖家团圆、国家兴盛。英雄浩气长存,祖国和当永远铭记!
赓续精神,砥砺前行。“祖国是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每一个纪念日,是一次家国记忆的唤醒,也是一次伟大精神的传承。正如总所强调的那样,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时代岁月在变迁,英雄精神永不变。在精神的鼓舞与激励下,我国的各行各业正涌现出千千万万个英雄群体、人物,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虚无历史、解构经典的荒唐做法层出不穷,侮辱、贬损、诋毁英雄的不当言论甚嚣尘上,唯有行动起来坚决打响英雄保卫战,才能让捍卫人物、尊重历史事实、保卫崇高价值的共识更加深入人心。迈进新征程,我们要以为榜样,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在弘扬精神中攻坚克难,在传承血脉中砥砺前行,勇做新时代的见证人、担当者、实干家,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接续奋斗。
作者:王冰
【前赴后继造句—前赴后继造句子简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