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命驾-千里命驾是什么意思

更新:07-01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向秀•思旧赋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其后各以事见法

1、嵇康: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为“竹林七贤”之一,因声言“非汤武而薄周孔”,且不满当时掌权司马氏集团,被钟会构陷,为司马昭所杀; 2、吕安:三国魏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字仲悌,与嵇康友善,平生有济世之志,遭其兄吕巽(xùn)诬陷被杀; 3、居止:住处; 4、不羁:不受拘束,才情奔放;羁:马笼头,此指羁绊,约束; 5、志远而疏:志向高远,但处理世俗事务不细致; 6、心旷而放:心性旷达,游离于世俗; 7、以事见法:因事被处死,指吕安、嵇康被诬陷事。

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视日影,索琴而弹之。

1、博综技艺:掌握多种技艺;综:聚集,综合; 2、丝竹:弦乐器与管乐器,泛指音乐; 3、就命:终命,赴死; 4、顾:看; 5、索琴而弹:《晋书•嵇康传》康临刑时,顾视日影,索琴弹奏一曲《广陵散》,并叹息道:“《广陵散》于今绝矣!”

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liáo)。追思曩(nǎng)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1、逝:往;将:句中助词 ,无义;西迈:向西远行,指向秀迫于强权的压力前往洛阳出仕; 2、旧庐:指嵇康、吕安旧居; 3、薄:迫近虞渊 :古代传说太阳下落的地方;《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谓黄昏”; 4、凄然:此指寒冷; 5、邻人:嵇康的邻居; 6、寥亮:同“嘹亮”; 7、曩昔:从前; 8、游宴:出游、聚会。

将命适远京兮,遂旋反而北()。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旷野之萧条兮,城隅()。

1、将命:奉命;适:去;远京:指洛阳; 2、旋:转;反:返;徂:往;此句说从洛阳返河内,河内郡在洛阳东北,故曰“北徂”; 3、济:渡; 4、山阳:河内郡山阳县,故城在今河南修武县西北,嵇康原住在山阳嵇山之下; 5、瞻:远望; 6、息:停止;驾:车马;城隅:城市的一角。

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叹(shǔ)之悯周兮,悲麦秀于殷墟。

1、践:踏着;二子:指嵇康与吕安二人; 2、黍离:《诗经•王风》篇名,周室东迁,周大夫路过故都,见宗庙宫室都已毁掉,地上长满禾黍,因悲悯西周的灭亡而作此诗; 3、麦秀:殷亡后,殷宗室微子去朝周天子,过殷墟,见那里原有的宫室已毁坏,地基长满了庄稼,于是感慨而作《麦秀歌》。

惟古昔以怀兮,心徘徊以踌躇(chóu chú)。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焉如

1、惟:思念;古昔:字面上承上文,指黍离和微子事,实指昔日与嵇康、吕安的交游; 2、今:一作“人”; 3、踌躇:犹豫不决; 4、形神:肉体和精神;焉:哪里;如:往。

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

1、李斯:李斯在秦始皇时因功绩卓著封丞相,到秦二世时,受赵高谗毁,披秦二世处死,夷三族; 2、叹黄犬:李斯死时曾对儿子说: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犬,出上蔡门去猎兔,是不可能了; 3、吟:长叹声。

运遇领会兮,寄余命寸阴。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停驾将迈兮,遂援翰写心

1、运遇:命运; 2、领会:人之命运,如衣领一样,有时合,有时开,没有一定; 3、余命:残余的生命;寸阴:极短的时间;这句意思是指嵇康临刑前,将残余的生命寄托在弹琴的片刻之间; 4、鸣笛慷慨:笛声慷慨激昂; 5、寻:继续; 6、言:语气助词;将迈:将要出发; 7、援:提;翰:笔;写心:描述自己的心境。

《思旧赋》全文: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jī)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liáo)亮。追思曩(nǎng)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cú)。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

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yú)。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

叹黍(shǔ)离之悯周兮,悲麦秀于殷墟。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chóu chú)。

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

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

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

向秀和嵇康与阮籍、山涛、刘伶、王戎、阮咸相与友善,常宴集于竹林之下,时人号为“竹林七贤”。吕安与嵇康是至交好友,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后吕安为兄吕巽诬告不孝,嵇康挺身而出为吕安辩护,当时钟会与嵇康有嫌隙,趁机在司马昭面前诬告嵇康,以此为罪状之一,司马昭于是下令杀了吕安和嵇康。

此赋虽然短小,寄意却含蓄深厚。作者既表达了对好友的深切悼念,也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但却总有一种言犹未尽的感觉。残酷的现实和高压的政策,迫使作者只好如此。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写道:"年轻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它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

只影轩楹联赏析

雁丘园只影轩 邓寅明 摄

沙水有情留过雁

乾坤多事泣秋虫

此联题于雁丘园只影轩,取自元好问诗《寄杨飞卿》,现解读全诗于下:

客梦悠悠信转蓬,藜床殷殷动晨钟。

西风白发三千丈,故国青山一万重。

沙水有情留过雁,乾坤多事泣秋虫。

三间老屋知何处,惭愧云间陆士龙。

这是一首寄友诗,着重倾诉自己的际遇、心境和期望。杨鹏,字飞卿,汝海(唐汝州的别名,今河南汝州市)人,金亡后客居东平(今山东东平县),工于诗,著有《陶然集》。元杨二人早年即已结交,1233年汴京沦陷,元好问上书蒙古中书令耶律楚材,推荐中原士官,名单中即有此人。元氏被羁管山东时所作《太常引·东原上清宫,同杨飞卿夜话汝梁旧游,追怀钦叔内翰……》,有“十年流水共行云,相见重情亲”句。诗人晚年返乡后,仍有诗词互赠,撰《陶然集诗序》,详述其事。清人李光廷《广元遗山年谱》编此诗于元太宗七年(1235)乙未下“总附”中,谓乙未至戊戌(1235—1238)居冠氏时作。诗言客居他乡之悲,且辞情痛切,应作于被羁管之初的聊城时期(1233—1235)。

首联描述昨夜的所历及今晨的所闻。客梦,异乡游子的梦。悠悠,连绵不尽貌。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句谓漂泊异乡的梦一个接一个,像随风飘转的蓬草一样。藜床,藜茎编的榻,泛指简陋的坐具。殷殷,象声词,汉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遗山词《鹧鸪天》(偃蹇苍山卧北冈)有“茅斋坚坐有藜床”句,典出庾信《小园赋》:“管宁藜床,虽穿而可坐。”按此,句谓久坐藜床发呆,听到悠扬的晨钟声从城内高处的钟楼传来。二句旨在展示元诗《乙未正月九日立春》中“十度新正九处家,今年痴坐转堪嗟”之长年漂泊归期无望的遭际和贫困潦倒孤闷“痴坐转堪嗟”的心境。

颔联属沿用前人诗意推陈出新的名句。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用极度夸张的笔法昭示“白发”与“愁”之间的因果联系。杜甫《伤春五首》“天下兵虽满,春光日自浓……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感伤春花不管国家多难而照旧繁盛。宋陈与义《伤春》“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将李白之愁的范围集聚于国危君险,将杜甫之伤拓展到每岁。元好问在“白发三千丈”前冠以“西风”,以“故国青山”置换“每岁烟花”,使“一万重”的内容由花事繁盛的春季,改变为千山万水的空间,旧瓶装新酒,清新隽永。且与“西风”呼应,着重展示白发累臣泪眼遥天的巢倾卵覆之悲及眷念故国之心。肖像描写与心理描写互动互补,情境与其《临江仙》(世事悠悠天不管)中“千里故乡千里梦,高城泪眼遥天。时光流转雁飞边。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类似。

“故国”一词多义,在元好问诗词中用意各有侧重。《十二月六日二首》“草棘荒山雪,烟花故国春。聊城今夜月,愁绝未归人”,侧重指“未归”的故乡;《点绛唇》(梦里梁园)“客枕三年,故国云千里”,紧接上片所述汴京春日情景,侧重指故都汴京。此时诗人居聊城,细味“西风”及“青山一万重”,有由东向西远望之意,可知此“故国”与故都、故乡关系密切。《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四“乔木他年怀故国,野烟何处望行人”,用唐昭宗流落兴元所作《菩萨蛮》“野烟生碧树,陌上行人去。何处有英雄?迎侬归故宫”典,指将亡的国朝;《即事》中“秋风一掬孤臣泪,叫断苍梧日暮云”,意在悲悼金哀宗死于蔡州,可知“故国”亦指已亡的金国。由此看来,此句用意与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近似,亦与杜甫《伤春五首》“天下兵虽满,春光日自浓……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陈与义《伤春》“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的思维模式契合。是则“故国青山一万重”除指远望遥隔的现实空间外,还有心中的故国大好河山之意在,甚而与《卫州感事二首》其一中的“劫前宝地三千界,梦里琼枝十二楼”一样,属于诗人内心珍藏之金朝鼎盛时期的产物。

颈联截取眼前景物因果互动寓悲寄慨。秋日河水清浅,其中大雁南返的倒影特别清晰。诗人用拟人笔法移情于物,诉说所见特别清晰的大雁身影是“沙水有情”的缘故。再合观《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中“惨淡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十二月六日二首》中“海内兵犹满,天涯岁又新。龙移失鱼鳖,日食斗麒麟”之“乾坤多事”,天地之无情尽寓其中。二句之间的内在联系,类似杜甫“天下兵虽满,春光日自浓”、 陈与义“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之感伤自然界对悲惨的乱世无动于衷。元诗《岐阳三首》“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亦旨在控诉血红的残阳为什么还要给凤翔府被屠血流成河的惨状加色添彩,故以“野蔓有情”来反衬“残阳”的无情冷酷。由此看来,“泣秋虫”不限于并列描述秋日昆虫鸣叫声渐趋微弱之“寒蝉凄切”,显属“白发三千丈”的延伸,与“乾坤多事”有内在的因果联系,类似《秋怀》中“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有自喻意味。

尾联始扣题表达全诗主旨。“三间老屋”,典出《世说新语·赏誉》:“蔡司徒在洛,见陆机兄弟住参佐廨中,三间瓦屋,士龙住东头,士衡住西头。”“云间陆士龙”典出《晋书·陆云传》:“云字士龙……与荀隐素未相识,尝会华坐,华曰:‘今日相遇,可勿为常谈。’云因抗手曰:‘云间陆士龙。’”诗人以陆机自比,惭愧至今未能与才气横溢的杨飞卿朝夕相处。诗人有词《临江仙·赠答飞卿弟》:“壮岁论交今晚岁,只君知我平生。六年相望若为情。吕安思叔夜,残月配长庚。济上买田堪共隐,嵩丘朝暮阴晴。紫云仙季白云兄。风流成二老,林下看升平。”末二句的愿望情怀与此殊途同归。词中所说“吕安思叔夜,残月配长庚”,归乡之作《寄答飞卿》“并州命驾才千里,嵇吕风流未可无”亦提及,期待杨飞卿能像魏晋之际的山东吕安思念家居河南的嵇康而千里命驾一样来家欢聚。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首选元好问宗法杜甫字字如重锤之沉郁顿挫的诗作《岐阳三首》《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学界引以为重。我觉得诗人被羁管聊城是其一生最为悲催凄凉的时期,亦是形成“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之最重要的时期。这一期间与前期丧乱诗之重视字斟句酌、一字一顿吞吐回旋、多斩绝而少横放不同,笔法由凝重顿挫转向酣畅淋漓。如《即事》“逆竖终当鲙缕分,挥刀今得快三军。燃脐易尽嗟何及,遗臭无穷古未闻”,情势如大堤溃决喷涌而出,用墨如泼,一气呵成。再如《梦归》中“憔悴南冠一楚囚,归心江汉日东流”“贫里有诗工作祟,乱来无泪可供愁”,字句浅显畅达如拉家常,诗情酣畅奔放,浩浩荡荡,奔放气势近似李白。本诗前三联倾诉自己的境况,直承不转,至尾联始回扣诗题,另转一境。特别是中二联前勾后连,内在联系密切,用典亦兼及李、杜,情势如大江,壮阔深沉、巨浪汹涌兼容,属于“诗祖李、杜,律切精深,而有豪放迈往之气”(徐世隆《遗山先生文集序》)之典型的“遗山体”。

并州新闻 狄宝心

【千里命驾-千里命驾是什么意思】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千里之行、千里之行的后一句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千里大堤毁于蚁穴 千里之堤毁于蚁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