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寓言故事《伯乐和千里马》内容出处译文寓意经典故事
名称:伯乐和千里马
类别:寓言
年代:战国
内容:[原文]
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幂之。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出自]《战国策》
[译文]
有一匹千里马老了,被人用来拉脚。主人让它拖着沉重的盐车在太行山道上攀登。
老马低头负重,一步一步在坎坷的山道上挪移。它被烈日晒得汗水淋淋,四条瘦腿战战兢兢 ,一个打滑,就倒了下去。它使尽全力,刚挣扎着站立起来,又一个前失,趴到地上,摔得蹄溃膝烂,尾巴无力地搭拉着,鲜血混着汗水一滴一滴洒在山路上。来到一道陡坡前,老马跌着滚着,怎么也拉不上去了,赶车人的皮鞭象雨点一样落在它瘦骨嶙峋的背上。
这时候,相马专家伯乐乘车迎面而来。他仔细地看了看老马,连忙跳下车来,抚摸着伤痕累累的马背大哭起来。他解下身上的麻布袍子披到老马的背上。老马泪水汪汪地看着伯乐,忽然打了一个响鼻,仰天长啸起来。那啸声既苍劲又悲凉,在山谷中回响。它是在告诉人们,伯乐才是千里马的知己啊!
[寓意]
伯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最最著名的相马专家,首要的一条是他对千里马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从心底里爱惜千里马。这则寓言中的千里马尽管已经老朽,但是伯乐仍是那样爱护、珍惜它,这种精神实在令人感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必须拥有千百万杰出的人才。而要形成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局面,首先就要重视人才,爱护人才。
关联词:伯乐 战战兢兢 《战国策》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请动动您勤劳勇敢的手指长按三秒点赞、关注我们、转发分享给更多的人!您的小小关注、点赞、转发是我们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
伯乐与千里马
文/刘道玉
发于2022.4.25总第1041期《中国新闻周刊》
得人才者得天下。历朝历代的君王,都把识才、荐才、用才和养士作为大政方针。在众多辨别人才的典故中,伯乐相马的故事家喻户晓。
人们把善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称为伯乐,据说人间第一个伯乐是春秋时代的孙阳。楚王想得到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下旨令孙阳寻找。他游访了多个国家,一无所得。最后,在从齐国返回的路上,他遇到一匹拉盐车的老马,正吃力地爬坡。奇怪的是,老马见到孙阳高声嘶叫,似有委屈。孙阳走近一看,原来这是一匹千里马。后来,这匹老马果然驰骋沙场,为楚王立下许多战功。
现在,伯乐与千里马都成了代名词,泛指一切爱才者与慧眼识才者,以及杰出的人才。古人起用人才的佳话很多,近代慧眼识才的伯乐也不胜枚举。如:蔡元培发现梁漱溟,把仅有中学学历的梁请到北京大学任教;徐志摩发现只有小学学历的沈从文,顾颉刚发现中学生钱穆等。
“”后,中国人才凋敝青黄不接,当务之急是破格选拔一批优秀人才,以缓解学术断层的问题。管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武汉大学率先创办了经济管理学院,我们亟须调聘管理学人才。我校派到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进修的刘鹰,写信向我推荐了杨小凯,讲了他在监狱自学成才的故事。凭直觉,我判断他一定是一位杰出人才。于是,1981年我亲自到长沙拜会了时任湖南第一毛致用,请求他将出狱不久的杨小凯调到武汉大学任教,并希望湖南正式给杨小凯,毛致用答应了我的全部要求。之后,我又拜访了杨小凯杨第甫(庐山会议后被列入集团成员之一),希望他支持杨小凯到武汉大学工作,他表示支持,并感谢武汉大学的惜才之举。
1982年3月,杨小凯正式调到武汉大学,妻子女儿一同随调。当年7月被破格晋升为讲师。他首次开设了《数理经济学基础》和《经济控制论初步》两门课,两年内发表了10多篇学术论文。1983年7月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计量经济学中心邹至庄教授来武大讲学,与杨小凯交流后,邹教授非常欣赏他的才华,邀请他去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可是,由于杨小凯坐过10年牢,党委常委多数人不同意他出国,我力排众议,冒着极大的风险,批准他去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次年又批准他的妻子和女儿到美国陪读。
1988年9月,杨小凯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随后他又到哈佛大学做博士后,接着被聘任哈佛大学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终身教授。1993年当选为澳大利亚社科院院士,由于他的“超边际分析方法与理论”研究处于世界最前沿领域,2002年和2003年两次被提名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人。可惜他罹患不治之症,于2004年7月7日逝世。他是离诺贝尔经济学奖最近的华人,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他或早已拿到诺贝尔经济学奖。
当我获知这一不幸消息时,立即向他的夫人吴小娟发去了唁电,并附上了三首悼念诗,其中之一是:十年铁窗苦自学,/横贯中西博与约。/喜有伯乐识良驹,/珞珈山上露头角。
杨小凯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罕见的天才,他的人生经历,受到的磨难,成才的经验,发现他的曲折经过,都堪称绝无仅有。如果要说杨小凯的伯乐,于光远先生把他调到经济研究所当实习研究员,刘鹰向我推荐了他,把他调到武汉大学的人,力排众议派他出国的人,他的博士导师,推荐他作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人的人,都是他的伯乐。
唐代文学家韩愈《马说》中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非常符合辩证法的,千里马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需要有伯乐式的爱才者去发现,使他们得以人尽其才,不会“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希望中国能出现更多的伯乐,让杨小凯式的天才不再被埋没!
(作者曾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武汉大学校长)
【千里马与伯乐;千里马与伯乐的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