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林禅寺-华林禅寺简介

更新:07-01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广州 · 华林寺

  华林寺华林寺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下九路西来正街,始建於梁武帝普通八年(527年),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吸引大量的爱国华侨和香客游人来此观光朝拜。

  华林寺前身是“西来庵”,据说达摩遵从师父自训谕,西来弘化禅宗妙旨,并於梁武帝普通年间从海上到达广州城外的珠江北岸(今下九路),“结草为庵”,潜心苦修。不久梁武帝邀请其前往建康(今南京),後至嵩山少林寺面壁,传心法要,大阐宗风,被世人尊为中国禅宗初祖。

  华林寺建造经历了由兴到衰,再由衰到兴的历史过程。西来庵创建後历经唐、宋、元、明等朝代,曾与广州的光孝寺、六榕寺、大佛寺、海幢寺合称五大丛林。由於年久失修,至清顺治年间,已破旧不堪。顺治十二年(1655年)从福建漳州云游至此的临济宗三十二代法裔宗符禅师,发起募捐并组织重建寺院,将西来庵改名为华林禅寺,建立丛林。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首建大雄宝殿,次建楼阁堂庞察室,改西来庵为华林寺,成为广州佛教四大丛林之一。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该寺住持抵园和尚奉诏始建宽31米、深44米、总面积为1364平方米的五百罗汉堂,除供奉三宝佛外,还陈列着神态各异的泥塑五百罗汉像。另有一尊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木雕像,该木雕像现存威尼斯科雷尔博物馆。罗汉堂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二代住持离幻元觉所撰《华林寺开山碑记》中写道:“引河流为功德水,植林木祗树园,首建大雄宝殿及楼阁、堂庑、寮室、仓厨,无园不成。”可见扩建规模之大。据史载当时华林寺正门在今长寿西路,北起兴华大街,南临下九路,东靠新胜街,西邻毓桂坊,占地近三万多平方米。寺院、禅房、僧舍、庭园等遍布西来一带,蔚为壮观。香客云集,香火鼎盛。继宗符之後,嗣法弟子离幻和尚为第二代住(1623-1681年),又连续建设了十年,康熙四十年(1701年)增建殿舍,殿内供有舍利塔。塔身高7米,以星岩白石制造,六面七层,每层刻有花纹,玲珑精致,造型华丽,有佛的舍利藏在下座的石、木、铜、银四重套盒内。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该寺住持临济宗三十九代法裔祗园和尚兴建五百罗汉堂,於咸丰元年(1851年)建成。整个殿堂呈“田”字型,水磨青砖墙,花岗岩石脚,面阔31米,进深44米,内有四个天井取光,堂内除供奉释迦牟尼、阿弥陀和弥勒三佛外,迥廊两侧分列五百罗汉,端坐在一米多高砖座上,当中一名罗汉还取形於在元朝做官十多年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之为“善德尊者”。此外罗汉堂还有一座阿育王塔,用青铜铸造,高4米,重750公斤,中部四面各有一天王托塔像,每层均有不同图案的花纹,精致非常。同治五年(1860)年祗园长老偕弟子勤安和尚步行赴京请赐《龙藏》。同治八年(1869年)满载一千三百卷经籍和八件珍宝水运回寺,建尊经阁以藏之。

  民国十三年(1924年),广州市开辟为路,大部分寺产被官方拍卖,充当军饷,殿宇廊庑拆改为馆和民房,现在仅存五百罗汉堂、舍利塔和龙天常住等建筑物。

  1949年後,广州市依照国家文物保护条例,1957年拨款维修了五百罗汉堂,1965年由於历史的原因,星岩白石舍利塔被移置广州兰圃,藏於塔内的佛舍利及套盒,当时亦移交给广州市园林局。“”期间,华林寺惨遭洗劫,五百罗汉像被捣毁,千斤黄铜铸成的阿育王塔不知去向,殿宇被工厂占用做厂房,宗教活动停止。

  1989年6月4日华林寺恢复活动。1990年,赵朴初居士为该寺题写了“华林禅寺”和“初祖达摩堂”的匾额。中国书法家原启功先生於1989年为华林寺题写了“妙相庄严”、“念佛成佛”的横匾,一些知名人士也纷纷赠送墨宝。

  1994年耗资一百二十多万元对五百罗汉堂进行重修,又耗资四百多万元对损坏的五百罗汉法像进行重塑和装金。如今的五百罗汉像神态各异,或正襟危坐,或坦腹微笑......,一个个栩栩如生。白石舍利塔也从广州兰圃请回本寺院供奉。

  1990年11月20日广州市园林局将佛门至宝二十二颗舍利子归还华林寺。虽经三百多年的时光洗礼,白石塔仍保存完好,风采依然。

  1997年12月8日举行达摩堂落成、大雄宝殿奠基仪式。近期华林寺又修建了功德堂及僧人住的寮房等。还将重建山门、天王殿、佛殿、钟鼓二楼、斋堂等重点项目,并增加新的人文景观。

图文转自网络,仅为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深读︱十九载的等待!千年古刹华林禅寺将扩建

具有千年历史的广州华林禅寺(或称“华林寺”),扩建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日前,《广州市荔湾区道路扩建工程办公室发布华林禅寺扩建改造工程项目征拆工作单一来源公示》挂网。《公示》指出,从2019年2月18日省市现场调研后,华林禅寺后续拆迁工作正式开展。

华林禅寺至今已有近1500年历史。其前身是“西来庵”,公元526年印度僧人达摩遵从师父自训谕,西来弘化禅宗妙旨,从海上到达广州城外的珠江北岸(今下九路),建西来庵潜心苦修并广传佛教。这里也被称为西来初地,是中国佛教禅宗始祖菩提达摩文化交流地。历经千年风雨,这里依旧长盛不衰。但因为历史原因,某些地方被挪作他用,华林寺扩建工作一直备受关注。如今,这一工作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

闹中取静:香火不断传灯不绝,禅寺一角正在施工

今天的华林寺虽地处繁华市区,但却是闹中取静。寺坐西朝东,山门两侧各放两只石狮子和两只石鼓。山门石额上铭刻着“华林禅寺”四个字。7月4日早晨,记者走进华林寺看到,往来香客络绎不绝。

而在祖师殿旁、华林禅寺西南角,有大片空地,上面有不少瓦砾,旁边竖着一块牌子“施工重地,闲人免进”。

香客骆先生表示,他专程从福建福州赶过来。 “我们福州的华林寺,几经兴废,也是非常具有年代感,听说广州的华林寺也是文化交流胜地,也想过来看看。”记者了解到,福州华林寺至今大殿仍为宋代建筑,是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1982年,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实,华林禅寺一开始没有那么小,是历史原因,部分区域被挪作他用。市民称:现在所说的扩建,其实只是恢复到本初的状态。

公示则昭示着受人关注的华林寺扩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根据公示,2010年10月经原市国土房管局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及拆迁公告批准拆迁,后经原市住建委批准延期至2019年10月7日。2015年12月15日,市主持相关会议,决定由荔湾区继续负责后续拆迁工作。

公示亦指出,从2019年2月18日省市现场调研后,华林禅寺后续拆迁工作正式开展。 现拟采用采购的方式选择服务供应商,实施广州市华林禅寺扩建改造工程项目征收拆迁安置工作。该地块共有28栋房屋(48户),未拆迁房屋总面积为4222平方米,其中住宅34户、面积3732平方米;住改商16户、面积489平方米进行征收拆迁工作。

记者查询广州市荔湾区官网了解到,根据工作部署,先行对该寺核心部分即大雄宝殿建设区域的11栋房屋进行拆迁。在区内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艰苦细致的努力,拆迁工作取得了较大突破。截至4月30日,共拆卸房屋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目前大雄宝殿建设区域征拆工作已基本完成。

西来初地:华林寺扩建慢得令人心焦!

华林寺原名西来庵,这一名称颇有典故。

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印度僧人达摩遵从师父自训谕,西来弘化禅宗妙旨,从海上到达广州城外的珠江北岸(今下九路),建西来庵潜心苦修并广传佛教。

达摩到达广州后建筑的寺庙叫“西来庵”。由于他是来自西方佛国的高僧,人们便称他最初登岸的地方为“西来初地”。一千多年过去了,人们依然保留着“西来初地”“西来庵”的称号,而下九路一带的西来正街、西来后街及西来西、西来东、西东新等街巷都是以“西来庵”来命名。

西来庵建成后,历诸代多次修葺,并经多次改建为砖木结构,“传灯不绝”,长盛不衰。该庵始建1100多年后,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庵的住持宗符禅师募资扩建,增设了禅房、僧房、大雄宝殿,又开拓庭院,广植树木、引入流水,营造起一座颇具规模的佛教丛林,面积达3万平方米,并将西来庵改名为华林寺。

1963年广州市公布该寺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1986年重修恢复开放以来,被占房舍逐渐收回并进行修葺。

事实上,为重现华林寺作为禅宗胜地的风貌,广州市规划部门从2000年起组织开展《华林寺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于2002年批准通过该规划。根据规划,华林寺历史街区新征地5582平方米,增至11023平方米。规划以现有的五百罗汉堂为中轴线,在其基础上新建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以及宿舍等建筑。规划后的历史街区将集生活居住、宗教文化、旅游参观和商贸服务于一身,并能充分体现地方民居的传统风貌。

但如今多年过去了,这项扩展工作却一直停滞不前。

在2016年广州“”期间,曾有委员递交提案,呼吁广州市尽快明确华林寺扩建工程完成时间,以及建议通过整体规划和加大建设力度来复兴这一历史文化街区。并提出,导致修复工程停滞不前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拆迁问题。

本次《公示》亦提出,该项目先由市道扩办负责拆迁,因涉及居民商户较多、时间跨度大、拆迁成本高等问题,后期拆迁工作遇到较大困难。

旧城新生:历史街区蝶变迎来利好

华林寺不仅是一个传统建筑,更是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作为华林寺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华林寺的扩建工作,也因广州日益增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而有了转机。

今年3月8日,华林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进行公示,其中要求在5.87公顷的核心保护区范围内,新建、扩建建筑不得超过12米;在华林寺、锦纶会馆、华林玉器城和黄宝坚石室等重点区域周边,对新建、扩建建筑更严格控高9米。

建设控制地带包括街区西南片区的传统居住区以及康王南路西侧沿街建筑,总面积3.21公顷。该范围内新建和扩建活动,建筑高度应控制在18米以下;同时进行改建、修缮和危房原址重建的,不得增加具有合法产权的原有房屋的建筑高度。

另一则消息是,根据《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8—2035年)》草案,未来广州将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整体保护活化历史城区,其中就包括了规划9条“最广州”历史文化步径。其中,全长5公里的“街市揽胜路”,以“行街”商都,乐活市井为主题,串联了华林玉器街、上下九步行街、清平市场、十三行、一德路、大南路、高第街、北京路、文德路等涵盖11类商品的12条专业街,可体验骑楼风貌,可感知商都文化。华林寺历史文化街区正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有专家表示,相比之前的规划,《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8—2035年)》草案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性质提到了更重要位置。

广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二字被摆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为了在这两个字上做好文章,广州用心颇多。2014年12月,酝酿了10多年的《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正式生效,将广州26个历史文化街区划入保护范围,分别制定保护规划。这是广州规格最高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广州还有更大的“野心”,广州市规划部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广州正在研究如何把广州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打造成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华林寺则是其中一个缩影。

官方声音:已草拟拆迁补偿方案,罗汉堂修缮将提速

岭南建筑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汤国华一直关注着华林寺扩建工作的进展。“我也参与了华林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规划工作。”他对即将建设的大雄宝殿的规模和风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大雄宝殿占地面积应不少于现存文物罗汉堂,建筑风格为广府风格,不要像后建的祖师殿一样融入了潮汕风格。”他还指出,罗汉堂必须马上修缮。

广州市建筑遗产保护秘书长朱秋利也认为,复建工作很有必要。“华林寺目前建筑本身存在墙体开裂、屋面漏水等情况,而周边环境狭窄,不利于开展各项活动。复建对保护建筑本体和恢复历史环境非常有利,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这个标志性建筑,将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朱秋利表示,历史街区需要激发活力,文物和历史建筑需要合理利用,但如何改造是门学问。历史街区的更新就是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才是有机更新,而不是过去那种造假古董。“对于这些复建工程,一定要掌握充分的史料,按照历史原貌进行复建。要按照原形貌、原结构、原工艺,特别是对施工企业要严格把关。”

华林寺扩建及保护修缮的工作,走到哪一步了?6月13日,荔湾区公布了对广州市梁霭雯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华林禅寺扩建工程打造“一带一路”禅宗和商业旅游亮点的建议》答复的函。函件显示了具体答案。

荔湾区表示,华林禅寺拆迁扩建项目总拆迁面积15708平方米,总拆迁户数222户,已完成拆迁面积11485.66平方米,剩余未拆迁房屋总面积为4222.34平方米。

而根据2009年的房屋补偿价格,市同意按与华林禅寺7:3的比例,在城市建设资金中专项补助7457万元,加上华林禅寺自筹资金3500万元,华林禅寺前期拆迁资金近1.1亿元,该资金已全部支付完毕,目前未有新的资金到位。

荔湾区称,鉴于该项目长期处于停顿状态,原补偿方案已不适用于现今拆迁补偿需求,且项目房源、资金缺乏,为顺利推进项目的拆迁补偿工作,参照文昌北路胜业地块临迁户永迁安置方案,草拟了《广州市华林禅寺宗教活动场所用地(解决历史问题)拆迁补偿方案》,现正在进行修改。

在历史街区保护方面,荔湾区表示,华林禅寺地块已分别于1999年和2004年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用地单位为广州市华林禅寺。按照省、市就华林禅寺扩征用地内未拆迁商铺安置问题提出的“通过调整该区域规划,在寺院旁边征地红线内,规划建设一批商铺进行就地安置”的意见和相关工作部署,开展了拆迁摸查和商铺就地回迁安置规划方案前期调研及编制的工作。

针对华林禅寺罗汉堂整体文物的保护修缮,该堂修缮设计方案于2018年8月通过广州市文物局审批,施工概算为770多万元,已协助华林禅寺向市申请了年度文物保护专项补助200万元,对于余下500多万元经费缺口,区拟写了《关于广州华林禅寺罗汉堂修缮经费的请示》,报市申请文物修缮经费补助。根据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作为业主的华林禅寺应利用自身资源,积极筹集经费,推进罗汉堂修缮工程项目尽快落实。

【图文】柳时强

【校对】吴荆子

【作者】 柳时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华林禅寺-华林禅寺简介】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华封三祝【华封三祝下一句成语】 下一篇:华沙条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