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识远见是什么意思—卓识远见是什么意思生肖

更新:07-02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王安石:一位卓识远见的家

公元1054年六月,王安石舒州通判任满,准备进京述职待命,途经乌江浦(现在的安徽和县),相传这里是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杀的地方,所以江边建有乌江亭以纪念这一段刀光剑影的历史陈迹。王安石很感兴趣,弃舟登岸,来到亭里逐一品读了历代文人骚客留在壁上的题咏。

看了好久,其中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引起了他的注意,诗原文是这样写的: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认为项羽应该忍辱负重骑马过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可以卷土重来,建功立业。但是,王安石不同意这个观点,在这首诗上面也题了一首,诗是这样写的: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他认为历经百战,士兵们已经疲惫不堪,中原一败注定大势已去,败局已经无法挽回。即使江东子弟还在,他们还会真心愿意跟着项羽卷土重来吗?杜牧是以诗人的眼光看待项羽的失败,勉励人们面对困境时不要丧失信心。而王安石是以家理性的眼光来看待此事,深入分析项羽真正兵败的原因,即丧失民心,所以他的失败也是必然的,失败的命运已经无法挽回,后续再怎么挣扎也是徒劳。平心而论两首诗各有千秋,但王安石的更胜一筹。他有大局观,有能够透过表象看到本质的能力,正如他另外一首诗写道“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他看待历史旧事不受前人观念的影响,不拾人牙慧始终保持独立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正是一位具有卓识远见的家所应有的素养。

识”的组词及其读音分类

“识”是多音字。1。shǐ。1)知道了,了解,如:认识。2)识趣、识字、相识。3)见识,如:知识、常识、学识。2. .zhì。1)记忆,如:好识(好的记忆力)不如烂笔头。2)记号,如“标识”。

1.“识”读“zhì”的词,有两个义项:一是标志;二是记号。其组词有:标识(标记;标帜)、表识(同“标识”)、标识博闻(见闻学识广博,记忆力强)、博闻强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附识(附记)、款识(1.古代钟、鼎等器物上所刻的文字。2.后世在书、画上的落款)、强识(加强记忆;记忆力强)、识念(记忆)、目识(看后即记住;过目不忘)。另外,同字异义的词语有:1.博识,知识广博。2.博识,多的记忆。

2.“识”字读“shǐ”的组词与“辨别”“认知”“知识”“阅历”相关,共有近二百条,其中大部分不常用,且不易念错,仅将部分词语和部分成语撷选如下:

1)二字用词:主要有:(1)“识”字为首的词语:识变、识辩、识辨、识别、识察、识道、识断、识度、识货、识机、识解、识举、识俊、识考、识理、识量、识面、识破、识窍、识曲、识取、识人、识时、识体、识务、识悉、识相、识羞、识学、识要、识遇。

(2)“识”字在第二字的词语:谙识、拜识、饱识、鄙识、辨识、才识、常识、粗识、胆识、的识、多识、共识、魂识、结识、旧识、理识、练识、灵识、敏识、明识、铭识、评识、前识、浅识、潜识、强识、亲识、情识、穷识、诠识、妙识、睿识、赏识、深识、身识、审识、神识、熟识、特识、体识、天识、通识、图识、伟识、先识、贤识、学识、雅识、真识、自识、卓识、

(3)“识”为三字的词语:老相识、识时务 、识空便 识乘除、识大体、意识流、智识者。

2)“识”字成语:阿赖(罗)耶识、安世默识、爱口识羞、博识多通、博识洽闻、博闻多识、不识马肝、不识起倒、不识之无、不识不知、不识东家、不识泰山、不学无识、才多识寡、才高识远、才识不逮、才识过人、才识有余、才疏识浅、戴头识脸、定识茂识、多见广识、短见薄识、对面不识、反眼不识、凡才浅识、肤见谫识、蜂识莺猜、疯癫识倒、高识远度、寒腹短识、闳识孤怀、纥字不识、见多识广、见经识经(一看便明白,十分机灵。)、见精识精(同“见经识经”)、鉴机识变、教一识百、仅识之无、旧识新交、老马识涂、略识之无、名重识暗、模式识别、末学陋识、目不识丁、蒲元识水、千古卓识、深识远虑、似曾相识、识变从宜、识才尊贤、识多才广、识荆恨晚、识礼知书、识面台官、识明智审、识时达变、识时通变、识时知务、识微见几、识微见远、识微知著、识昧高卑、识文断字、识字知书、素不相识、通才练识、通材达识、通儒达识、通元识微、无般不识、一面之识、遗物识心、有胆有识、有识之士、知高识低、知机识变、知机识窍、知情识趣、知书识礼、知羞识廉、知羞识进、知音识趣、知音识曲、卓识远见。

读懂了曾国藩的这首诗,才明白他为人处世有多高明,处处充满智慧

曾国藩家书》中有句话:“处大位大权而震享大名,自古能有几人能善其末路者?总须设法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灭去几成,则晚节渐可以收场耳。

这是曾国藩深有见地的一番话,其实他说出这番话与当时的一件大事有关,换句话说,了解曾国藩说出这句话的原因,准确把握深他的层次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去理解这句话的本意。

《曾国藩家书》·手稿

原来这封家书写于曾国藩攻克太平军之后的一段时间,清同治三年(1864)六月,湘军在曾国藩统领下,曾国荃(曾国藩之九弟,字沅甫)率师攻下天京城,从而结束了与太平天国历时十余年的,实现了曾氏兄弟梦寐以求的胜利,也是曾国藩一生成就的辉煌顶点,一时间,他的声望、权位如日中天,盛极一时。

按说,这时候应该一释愁怀快然于心了。可是,曾国藩反而“郁郁不自得,愁肠九回”,城破之日,他竟然终夜无眠。

曾国藩像

原来,他在花团锦簇的后面看到了重重的陷阱不测的深渊。情况已经非常清楚了,尽管他竭忠尽智,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因其用兵过久,兵权太重,地盘忒大,朝廷从长远利益考虑,不能不视之为致命威胁。过去所以委之以重任,是因为东南半壁江山危如累卵,对付太平军非他莫属。

而今,席卷江南的太平军已经成为了过去时,代之而起的随时都能问鼎京师的,是以湘军为核心的精强的一支力量。

因而,朝中传出一句可怕的流言:“打下一个洪秀全,上来一个曾国藩。”在历史老人的拨弄下,他和洪秀全翻了一个烧饼,从现在开始,湘军和太平军互换位置,成为清廷的心腹大患。

《金陵各营获捷战图》

所以这一年的年八月,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过四十一岁生日(“初度”)时,曾国藩一连给弟弟写了十三首诗,其中第十首诗就是《沅甫弟四十一初度》:

左列钟鸣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

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诗题中的“初度”是指生日之时。出自《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所以诗题的意思就是曾国藩在他的弟弟曾国荃过四十一岁生日时赠送的生日贺诗。

曾国荃像

开篇句是提醒的话语,意思是说现在虽然功成名就,但是不要沉浸在胜利的欢腾中而忽视形势的严峻,须知,与左侧的钟鸣鼎列相对应的,是右边的“谤书”(诋毁告状的信件)错叠罗列。“钟鸣”,击钟列鼎而食,形容侯门贵族的豪华排场,此处可以理解为朝廷的褒奖凭证。

次句说,人间万事,盈虚消长,变化多端,安危莫测,盛衰无常,一切都没有定数。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也曾写过“寄语莺花休入梦,世间万事有乘除”,从陆游的“世间万事有乘除”到曾国藩的“人间随处有乘除”,都能看出他们对事物变化难以捉摸的心态。

接下来,曾国藩又从《庄子·让王篇》中引用了一则典故,这则典故的主人公是屠羊说,屠羊说是楚国人,从他的名字可以知道他是以屠羊为业的一个人。

典故其实源于一场真实的历史,指的是春秋时期,吴军攻打楚国,楚昭王战败逃难的时候,这位名叫屠羊说的人,曾帮助楚昭王做过事情,楚昭王复国后,便再三请屠羊说出来做官,他都断然谢绝。他说大王战败时,我也丢了宰羊的工作,现在大王重登宝座,我又重操旧业,恢复了一切,这已经很好了。

屠羊说还说我当然知道,三公之位要比卖羊肉高贵无比,三公的薪水我卖一辈子羊肉都赚不回,但是,我不能因为贪图高官厚禄,而让大王担一个滥行奖赏的恶名。屠羊说最终没有接受楚昭王的奖赏。

庄子像

从《庄子》中的这则典故可以看出,屠羊说这个人安于本分、有着看淡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和超拔的人生境界。

曾国藩之所以引用这则典故,意思就是告诉曾国荃,我们应该低头跪拜屠羊说为师,学习他的高明的见识和过人的智慧。

确确实实,荣誉也罢,诽谤也罢,都不过是蓝天上的一片浮云,很快都会被风吹散,一切都将成为过去。这首诗的后面,隐含着曾国藩的卓识远见与深重忧心。

他在提醒曾国荃,睁开眼睛看清楚:值此大功告成,夙愿得偿之际,既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无以复加的鼎盛时期,也是他们弟兄最招朝廷疑忌、最受朝野上下忌恨的艰难时刻,因此,必须居安思危,谨记古训,以免重蹈“兔死狗烹”的覆辙。

现在再反过来看曾国藩家书中的这段话,结合他写给曾国荃的诗,以及他在当时的情形下的心态,才能深刻地体会到他深层次的忧患意识以及他为人处世的高明之处。

【卓识远见是什么意思—卓识远见是什么意思生肖】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卓有成效的近义词【卓有成效反义词是什么】 下一篇:单丝不成线 单丝不成线孤掌难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