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行节约,这三个方面很容易被忽视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一贯的追求。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带来了社会环境、思维观念乃至节约方式的变化。本期大家谈,我们刊发三篇稿件,和读者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厉行节约。
——编 者
走出健康管理的误区
白弈非
片面认为“肉汤精华多,肉渣没营养”,选择喝汤弃肉;习惯性地以为吃蛋黄容易导致“高胆固醇”,吃鸡蛋时便把蛋黄丢弃;为了减肥,菜可以多吃,主食则被浪费……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健康管理,但一些不科学的理念不但无助于健康,还会在客观上造成食物浪费。
以“不吃主食”为例,一些人偏信“一碗米饭等于一碗白糖”的说法,把少吃甚至是不吃主食作为减肥的首选。结果在餐桌上,有的人还没吃几口米饭,就以“要减肥”为由,将剩下的米饭弃之不顾。事实上,长期不吃主食,反而无益于身材管理。树立科学的健康理念,既是保障个人健康的有益之举,也是减少餐饮浪费的内在要求。
珍爱健康与珍惜粮食并不矛盾。不少似是而非的“减肥妙招”,看似“健康”,实则有违科学。走出健康管理的误区,方能在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同时,更好地从行动上减少餐饮浪费。
(图源网络)
警惕数字时代的浪费
彭 飞
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点外卖时看到有“满减”活动,为了凑单又多点几样菜,最终没吃完只能倒掉,而钱却没少花。“满减”促销本是一桩美事,但如果只是“为减而买”,就容易落入过度消费的陷阱,反而造成浪费。
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满减”为代表的促销方式对消费的刺激作用被进一步放大,平台甚至可以利用大数据对用户进行画像,精准推送广告,引导消费者“买买买”。由此产生的过度消费现象并不鲜见。面对低价诱惑,不少消费者会买一些根本不需要的商品;本想买一件商品,但不知不觉中填满了购物车;甚至一看到促销,不买点东西就感觉少点什么……鼓励消费绝不意味着鼓励浪费,数字时代的过度消费现象值得警惕。
避免数字时代不合理、超限度的消费,需要形成合力。对商家来说,不能只是“创造需求”,而要创造真需求,满足高品质需求;对平台来说,算法的目的绝不只是为了吸引用户掏腰包,更重要的是在优质供给和需求之间架起桥梁;对消费者来说,则需树立正确消费观念,拒绝浪费,确保物尽其用。各方携手,定能形成一个健康而又充满活力的消费市场。
技术助力“颗粒归仓”
邹 翔
过去,在作物收割时节,总能看到田间地头有拾穗者。现在,拾穗者却变少了。究其原因,就在于“新农机”的普及,在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的同时,也为减少浪费提供了有力抓手。比如,在江苏宿迁长兴村,农机手根据水稻高度、成熟度调整收割机的割台高度、收割速度,有效减少了传统收割方式容易造成的稻穗浪费。
农业机械化助力“颗粒归仓”,关键在于“因田制收”。大型联合收割机在土地平整的平原地区可以“大展身手”,但并不适用于田埂过高、形状不规整、面积较小的田块,强行使用反倒容易造成浪费。在江西、湖南等地的丘陵山区,农民因地制宜采用小型农业机械收割水稻,每个狭小的边角地都能顾及,让“旮旯田”也变成了高产田。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技术大有可为。提升收割机械精细化作业水平,加快抗倒伏粮食品种的研发,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等,将为减少粮食生产领域的浪费现象和农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全面把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
作者 吴莹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总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深刻认识总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深刻内涵,是我们更好践行勤俭节约新风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国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
“成由勤俭败由奢”,中国在艰难困苦中成长壮大,在勤俭节约中成就事业、建设国家。新主义时期,毛就提出,“应该使一切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和事业”,“节约是一切工作机关都要注意的”,“采取办法坚决地反对任何人对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破坏和浪费,反对大吃大喝,注意节约”。正因为有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依靠“小米加”打败了的精锐。新中国成立后,毛一再强调千万不能经不住“糖衣炮弹”的进攻,告诫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积极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艰苦奋斗、勤俭建国。1949年,中国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中华的一切国家机关,必须厉行廉洁、朴素的、为服务的工作作风,严惩贪污,禁止浪费,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这表明,勤俭节约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方针。后,邓小平在1980年所作的《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中指出,“反对特殊化只是艰苦创业中的一个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要杜绝各种浪费,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不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和不合质量要求的废品,降低各种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要使大家懂得,我们的资金来之不易,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来之不易,任何浪费都是犯罪。”总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表明,无论在什么时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都不能丢,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态度鲜明、决心坚定。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传统美德
勤俭节约是浸透在中华民族骨血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孔子说:“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把奢和俭孰好孰坏说得很透彻。“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把俭和奢看作是大德和大恶的根本区分。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权贵奢华生活与百姓悲惨命运的巨大反差。陆游认为“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能否做到克勤克俭,成为关系事业成败的大事。古代文人崇尚节俭,民间百姓也把节俭看作是持家有道的生活智慧,诸如“一日省一点,十年买片田”,“一年烂粥烂饭换头牛,三年烂粥烂饭起幢楼”等俗语广泛流传,讲的是通过有规划、有节制地使用物品,不但可以避免匮乏,而且会积少成多。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反映出外在“节用”和内在“节欲”的辩证统一。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后时代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必然要求
餐饮浪费不是小事,事关我国粮食安全,事关社会道德风尚,事关良好作风养成。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的冲击,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总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把粮食安全纳入国家安全大局,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还说:“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总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现象作出重要指示,也是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来深刻阐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大意义,警示全社会必须坚决遏制依然存在的粮食浪费现象。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粮食损失浪费量大约相当于2亿亩耕地的产量。此外,请客吃饭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消费方式,造成的餐桌浪费更是触目惊心。对比而言,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耕地、淡水、化石能源、矿产等资源人均占有量不高,农业生产资源约束趋紧,我们用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全世界近20%的人口。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多的低收入群体和特困群体,党和国家还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受新冠肺炎和自然灾害的叠加影响,有的地方已经出现粮食减产,粮食安全在后时代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严峻性和挑战性。在此背景下,如果不有效制止这方面的浪费现象,势必会威胁粮食安全,进而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新时代节俭治理观的集中概括
早在2013年,总就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浪费之风务必狠刹”,并强调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同年1月,总在届二次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此后,他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大力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次再对用餐浪费现象作出重要指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在新时代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主要途径、制度设计等重大问题,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它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公仆”、“廉价”等重要观点,文化来源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尚俭戒奢道德,历史来源是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勤俭节约思想,现实来源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节俭社会治理实践。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既是任务也是系统工程
2013年,为贯彻落实届三中,党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等都作出了全面规范,大兴艰苦奋斗之风,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员干部是一面旗帜,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是群众行为的“风向标”。党员干部带头践行勤俭节约,严格接待标准,规范接待程序,积极推行简餐和标准化饮食,对培育和形成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新风尚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此外,“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完善的立法也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利器。要通过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扎紧制止餐饮浪费的制度笼子。《宪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为制定和出台反浪费的法律法规提供了依据和支撑。近年来,全国立法机关已经在探索粮食安全领域立法,其中涉及禁止餐饮浪费的有关规定。同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在全社会推行绿色生活、简约生活方式,通过选树正面典型、曝光负面行为、推动移风易俗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作者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厉行节约什么意思—厉行节约什么意思是什么生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