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积累·言语理解】高频词汇、成语整理汇总
1.【声名鹊起】形容名声迅速提高。
【名声大噪】指名声广泛地传播开去。
【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主要指远近闻名。
2.【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惊世骇俗】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人震惊。
【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震惊。
3.【同日而语】放在同一时间谈论,指相提并论。
【等量齐观】齐:一样。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相提并论】自己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4.【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跃然纸上】形容描写或刻画得十分生动逼真。
5.【信口开河】随口乱说一气。
【信口雌黄】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信手拈来】自己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6.【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现多指拘泥于旧的准则,不敢稍做变通。
【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故步自封】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
7.【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鱼目混珠】混:混同,冒充。指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良莠不齐】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
【泥沙俱下】泥土和沙子都跟着流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
8.【越俎代庖】厨子不做饭,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一般用来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
【鹊巢鸠占】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产业等。
【李代桃僵】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9.【自以为是】为:认为;是:对。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自行其是】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专横跋扈】跋扈:霸道,不讲理。指专断蛮横、任意妄为、蛮不讲理的意思。
10.【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
【相形见绌】绌:不足。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足。
【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
【顾此失彼】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
封侯不广【新成语九】
西汉,出了个神武。战匈奴参与平七国之乱,名声大噪。更因其善使弓箭,每箭皆如飞虹而过入敌阵,被后人称为“飞李广”。与北宋徽宗年间的李师师并称为【二飞】(略过后表)。
飞李广,善射,矢如飞
随着职位的级级上升,难免也有了一些高傲不合群的脾性,常常与同僚发生争执。也弄得后来的汉武帝不喜。迟迟未被封侯。更不幸的是,由于一次对战匈奴战败被俘,虽然逃回,但却留下了一个终身未能洗去的污点。至此完全断送了自己的封侯之路。直到最后兵败自刎而了却一生。民间常常用【封侯不及广】来感叹李广的遭遇。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形成了【封侯不广】的成语。
不广?花荣莫慌,说的不是你!
【运用说明】现在经常被人用来形容那些一直积极参与工作,勤勤恳恳劳动的人,最终获得的报酬与付出不匹配,荣誉更是从来就不来的尴尬处境。有惋惜有不平也有无奈。同时,也用在表示荣誉的获得非常困难,因为庄重所以慎重,向来不会轻易授予和随意给予。这与太平天国的群王乱舞的景象正好形成强烈的反差。
吾可否当个飞。不可,张飞在此!
【应用争议】一是体现在李广是不是有资格封侯。有同情的为李广鸣不平,称其有功历经战事很多,应封!有认为正常的,称其未建大功,且多有用兵失误,不应当封。关于这点,不展开说,有兴趣的来评论区聊一聊。第二个争议体现在为何将李师师和李广并列“二飞”。这也没法啊,双这个字不合适用啊,不是夫妻,如何比翼双飞!而且李师师被称为“飞”确实有点奇怪。
【终】到了唐代,李广的辉煌出现了:被李渊李世民父子追认为“先祖”,也算是了却了一段【封侯不广】的遗憾吧!各位看官,对于封侯不广的说法,您有何想法呢?告诉俺,探讨探讨!(本文原创首发,引用注明出处,乃友也!)
【名声大噪的意思—名声大噪是贬义词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