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猛狗、无肠公子、惨绿少年……这些竟然都是成语
综合 齐鲁晚报 中国新闻网
最近,
#那些不像成语的成语#
登上微博热搜。
酒店猛狗
药店飞龙
无肠公子
惨绿少年
……
上述这些“怪迷怪眼”的四字组合
其实都是成语!
今天,
我们就来细品一下,
那些奇奇怪怪的成语~
↓↓↓
药店里还有飞龙?
来看看正解
:
药店飞龙,汉语成语。
比喻人瘦骨嶙峋,如同中药店里的龙骨那样。这里的“飞龙”即指中药龙骨。
出处:南朝宋《乐府诗集》中就有“飞龙落药店,骨出只为汝”的说法。
......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春秋后期作品,作者晏婴。
酒店猛狗寓言告诉我们:“猛狗”不杀,再好的“酒”都会变酸,一个英明的要注意“审择左右”,亲贤臣远小人,以趋利避害。者只有从全局出发,才能慧眼识人。
公子怎么会没有肠子?
其实
:
无肠公子,是古人对螃蟹的别称。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登涉》,文中有此言:“称无肠公子者,蟹也。”
目测惨绿少年会火
惨绿(读 lv ,四声)少年,汉语成语。本指身穿暗绿色衣服的少年,后用以指风度翩翩、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
出处:唐代张固的《幽闲鼓吹》。
别笑!
“惨绿少年”背后还有一个故事。
潘孟阳是唐朝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务员”。他因为父亲的关系当上户部侍郎后,母亲开始担忧,觉得他才干不够,身居户部侍郎之位早晚要有灾祸。潘孟阳却不服气。
于是,母亲就让潘孟阳请同僚来家里吃饭,自己偷偷观察这些人。看完后,这位母亲放下心来,觉得这些人果然才干都和儿子差不多,却单单问"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就是问,坐在最后穿绿衣服的少年。
潘孟阳回答,此人是补阙杜黄裳。他的母亲感叹,此人器宇不凡,将来必然是“有名卿相”。后来,杜黄裳果然成为大唐宰相。
其实,
像这样从字面
难以看出其涵义的成语并不少见。
接着往下看~
应该就是字面意思
一龙一猪,汉语成语。“一龙一猪”即是字面意思,一是龙,一是猪,比喻两人相差悬殊。
出处:唐代韩愈《符读书城南》。其诗云:“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谁家汤圆是空心的?
你品!你细品!
空心汤圆,汉语成语。即没有馅的汤圆。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利或不落实的诺言。
出处:茅盾《“九一八”周年》:“华盛顿也许要来‘周年’:重申《九国条约》,再给高等华人空心汤圆。
博士买驴子是要干什么?
博士买驴,汉语成语。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意为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言词空洞不实,虚夸浮泛,不能切中要旨。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邺下谚曰: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难道春日、夏日、秋日就不可爱了?
冬日可爱,汉语成语。意思是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像冬天的太阳值得人们去喜爱。
出处:《左传》中分别用“冬日之日”和“夏日之日”形容两个不同的人。魏晋时期的杜预在注释《左传》时这样解释:“冬日可爱,夏日可畏。”所谓“冬日可爱”是指,冬天的太阳使人感到温暖,比喻为人和蔼可亲。
蛤蟆夜里哭泣,
你睡得着吗?
蛤蟆夜哭,汉语成语。蛤蟆于夜晚哭泣。形容毫无根据诬陷好人。
出处:复闻有言曰:‘吾今幸无尾,但恐更理会蝌蚪时事也。《艾子杂说》
成语故事:艾子在海上航行,晚上停泊在孤岛上,半夜听到水底有声音传来,鼋说龙王下命令明天要把有尾巴的动物斩杀,它很害怕。蛤蟆听后也哭了起来,鼋觉得很奇怪。蛤蟆解释它害怕追溯到蝌蚪时代,那也在诛杀之列。
常常听到这个词语,
没想到真实存在....
令人喷饭,汉语成语。形容事情或说话十分可笑。
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示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也提及:“最令人喷饭的,那小耗子又要舞,又怕猫,躲躲藏藏,贼头贼脑,任他装出斯文样子,终失不了偷油的身分。”
看上去、听上去,
有内味了....
实际上
:
佛头着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佛性慈善,在他头上放粪也不计较。后多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好的东西。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曰:‘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不少网友心态“崩了”,
纷纷表示:这也是成语?
↓↓↓
你被哪个成语惊到了?
↓↓↓
还有哪些奇奇怪怪的成语?
欢迎留言分享~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小学语文知识:含有“雨”的成语
1、拼音:[ dà yǔ qīng pén ]
2、基本解释:
雨大得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
3、详细解释:
(1)【解释】:雨大得象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
(2)【出自】:唐·杜甫《白帝》诗:“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4、近反义词:
(1)近义词:狂风暴雨 倾盆大雨 瓢泼大雨 大雨如注
(2)反义词:和风细雨 牛毛细雨
1、拼音:[ xuè yǔ xīng fēng ]
2、基本解释
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3、详细解释:
(1)【解释】: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2)【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腥风血雨满松林,散乱毛发坠山奄。”
(3)【示例】:投身即为家,~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陈毅《梅岭三章》诗
(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4、近反义词:
(1)近义词:腥风血雨 血流漂杵
(2)反义词:天下太平
1、拼音:[ fēng yǔ jiāo jiā ]
2、基本解释:
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
3、详细解释:
(1)【解释】: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
(2)【出自】:清·梁章钜《浪迹丛谈·除夕元旦两诗》:“冬至前后,则连日阴噎,风雨交加,逾月不止。”
(3)【示例】:难以想象,他是怎样渡过那~的日子的。
(4)【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天气十分恶劣
4、近反义词:
(1)近义词:风雨凄凄 凄风苦雨
(2)反义词:风和日丽
1、拼音:[ fēng tiáo yǔ shùn ]
2、基本解释
风雨均匀 适度。《旧唐书·礼仪志一》引《六韬》:“武王伐纣…既而克殷,风调雨顺。” 后多用来指风雨及时,适合农作物的需要。
3、详细解释
(1)【解释】: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2)【出自】:《六韬》:“既而克殷,风凋雨顺。”
(3)【示例】:自后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人物康阜,真是升平世界。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
(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4、近反义词
(1)近义词:天平地安 五风十雨 雨顺风调 十风五雨
十雨五风 人寿年丰 五谷丰登
(2)反义词:狂风暴雨 饱经霜雪
1、拼音:[ kuáng fēng bào yǔ ]
2、基本解释:
指大风大雨。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
3、详细解释:
(1)【解释】:指大风大雨。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
(2)【出自】:《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示例】:却遇了一阵~。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形容天气、处境等
4、近反义词
(1)近义词:雨霾风障 劈头盖脸 狂风怒号 狂风骤雨
大雨倾盆 狂风恶浪 暴风骤雨 暴雨倾盆
风雨如磐
(2)反义词:风调雨顺 和风细雨 斜风细雨
1、拼音:[ fēng yǔ tóng zhōu ]
2、基本解释:
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3、详细解释:
(1)【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2)【示例】:他俩是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战友。
4、近反义词:
(1)近义词:同舟共济 休戚与共
(2)反义词:过河拆桥 背信弃义
1、拼音:[ fēng yǔ wú zǔ ]
2、基本解释:
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3、详细解释:
(1)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宝钗说道:‘一月只要两次就够了。拟定日期,风雨无阻。’”
(2)示例:明天进行足球比赛,风雨无阻。
1、拼音:[ hé fēng xì yǔ ]
2、基本解释:
和煦的风,细细的雨。比喻在批评中摆事实,讲道理,方式缓和,不粗暴。
3、详细解释:
(1)【解释】: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2)【出自】:南朝·陈·张正见《陪衡阳王游耆阇寺》:“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3)【示例】:正不寒不暖,~,困人天气。 ◎宋·张先《八宝装》词
(4)【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4、近反义词:
(1)近义词:天朗气清 温文尔雅 和颜悦色 斜风细雨
(2)反义词:雷厉风行 移山倒海 咄咄逼人 短兵相接
雷霆万钧 暴风疾雨 劈头盖脸 凄风苦雨
天朗气清 大雨倾盆 狂风暴雨 急风暴雨
暴风骤雨 令行禁止
九、牛毛细雨:
1、拼音:[ niú máo xì yǔ ]
2、基本解释:
指细而密的小雨。
3、详细解释:
(1)【解释】:指细而密的小雨。
(2)【出自】: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五:“牛毛细雨送斜阳。”
(3)【示例】:可是连天~,迷迷蒙蒙,不见一丝阳光。 ◎陶承《我的一家》四
(4)【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描写小雨
4、近反义词
(1)近义词:斜风细雨 蒙蒙细雨
(2)反义词:滂沱大雨 倾盆大雨 大雨倾盆
十、满城风雨:
1、拼音:[ mǎn chéng fēng yǔ ]
2、基本解释:
宋惠洪《冷斋夜话》卷四引宋潘大临《题壁》诗:“满城风雨近重阳。” 意思是重阳节将近的时候,满城秋风秋雨。后比喻一件事发生后,很快就轰动起来,到处议论纷纷。
3、详细解释
(1)【解释】: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出自】:宋·潘大林《题壁》诗:“满城风雨近重阳。”
(3)【示例】:为什么倒弄得闹闹攘攘,~的呢? ◎鲁迅《花边文学·零食》
(4)【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由于坏事
4、近反义词
(1)近义词:轰动一时 甚嚣尘上 沸沸扬扬
十一、滂沱大雨:
1、拼音:[ pāng tuó dà yǔ ]
2、基本解释:
滂沱:大雨的样子。形容雨下得很大。
3、详细解释:
(1)【解释】:滂沱:大雨的样子。形容雨下得很大。
(2)【出自】:《诗·小雅·渐渐之石》:“月离于毕,俾滂沱矣。”
(3)【示例】:只见~,一似瓢泼盆倾,下有半个时辰。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回
4、近反义词:
(1)近义词:倾盆大雨
(2)反义词:牛毛细雨
十二、春风化雨:
1、拼音:[ chūn fēng huà yǔ ]
2、基本解释:
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3、详细解释
(1)【解释】: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
(2)【出自】:《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3)【示例】:满想在这~的环境里,多受一些教益,哪知道刚后的一点钟内,就要离开这块令人陶醉的土地。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十二章。
(4)【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含褒义,用于赞颂师长的教诲得当。
4、近反义词
(1)近义词:和声细语 如沐春风 化雨春风 如坐春风
如沫春风
十三、风雨飘摇:
1、拼音:[ fēng yǔ piāo yáo ]
2、基本解释
《诗经· 豳风·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今作飘)摇。” 原指树上的鸟窝在风雨中摇晃。后用来形容局势 动荡不安,很不稳定。
3、详细解释
(1)【解释】:飘摇:飘荡。在风雨中飘荡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
(2)【出自】:《诗经·豳风·鸱号》:“予室翘翘,风雨所飘摇。”
(3)【示例】:我现在离家已十二三年,值此新秋,又是~的深夜,天涯羁客不胜落寞的情怀。 ◎郭沫若《学生时代·芭蕉花》
(4)【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政权等
4、近反义词
(1)近义词:危于累卵 危如累卵 多事之秋 岌岌可危
摇摇欲倒 摇摇欲坠 动荡不安
(2)反义词:安如泰山 岿然不动 稳如泰山
十四、斜风细雨:
1、拼音:[ xié fēng xì yǔ ]
2、基本解释:
斜风:旁侧吹来的小风;细雨:小雨。形容小的风雨。
3、详细解释
(1)【解释】:斜风:旁侧吹来的小风;细雨:小雨。形容小的风雨。
(2)【出自】:唐·张志和《渔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4、近反义词:
(1)近义词:和风细雨 牛毛细雨
(2)反义词:狂风暴雨 暴风骤雨
十五、未雨绸缪:
1、拼音:[ wèi yǔ chóu móu ]
2、基本解释:
《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绸缪牖户。” 意思是说,在天还没下雨的时候,就修补好房屋的门窗。后用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绸缪(chóumóu):修补。
3、详细解释:
(1)【解释】: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2)【出自】:《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3)【示例】: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的。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
(4)【语法】: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先准备
4、近反义词:
(1)近义词:居安思危 积谷防饥 防患于未然 早为之所
有备无患 桑土绸缪 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养儿防老 绸缪桑土 常备不懈 绸缪未雨
曲突徙薪 未焚徙薪
(2)反义词:亡羊补牢 江心补漏 临渴掘井 贼去关门
临阵磨枪 斗而铸兵
中考常见十类成语误用汇编(附词义解析+100个易错成语)
01
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成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完整性,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它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素意义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提供的的基础上,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下,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
因此,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同时必须准确理解成语中一些含有生僻义的关键语素,切忌粗枝大叶,一瞥而过,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实例展示:
例1.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例2.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例3.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
用法解析:
例1中“文不加点”中的“点”,不是“标点”的意思,而是“删改”之意。如果我们不理解它,就可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而实际是指“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例2中“首当其冲”不是“首要的”之意,“冲”是“要冲,交通要道”的意思,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蒙受灾难。
例3中的“三人成虎”与“人多为王”不同义,它比喻谣言或谣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多误作团结力量大。
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来历,或出于古代寓言,或出于历史故事,或出于古代诗文,都有着特定的含义。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追本溯源,不能随意解释,更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用。
还有的成语在现代大都使用其引申义或比喻义,但偶尔还会使用其本义,故当成语运用回到其本意时,我们不能视其为错。
实例展示:
例4.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例5.平均主义的思想已成为明日黄花,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消失了。
例6.让梨推枣是广为传颂的谦让美德的表现,假如只有一个梨子的时候,孩子们难道不应该让给妈妈吗?
例7.节日的秦淮河畔充满了喜庆气氛,灯红酒绿,十分热闹。
用法解析:
例4中的“秦晋之好”是指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世代联姻,后专指两姓联姻,不能泛指友好关系。此处用来说两国关系友好,故错。
例5中“明日黄花”出自古诗歌,“明日”当“第二天”讲,在诗中指重阳节。原意是说,重阳节一过,菊花就枯萎了。后比喻过了时的无应时作用的东西,或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此处“平均主义”本就无价值,更不是外物或报道,故用错。另外,这个词常误作“昨日黄花”。
例6中“让梨推枣”用于兄弟关系友好,不用于谦虚。
例7中“灯红酒绿”兼有两种词义,既指所的繁华景象,也比喻统治者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此处用了本义,故对。像这类两用成语在汉语里很多,辨析时要多加留心。
02
色彩不分,褒贬失当
成语从感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不同的成语常带有不同的感彩,并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我们在使用时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失误。
实例展示:
例8.在澳门回归的日子里,许多单位的干部都倾巢出动,参加清洁马路的活动。
例9.《火烧赤壁》中,活化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形象。
例10.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用法解析:
例8中“倾巢而出”原意是“整窝的鸟儿都出来”,比喻敌人出动全部的兵力进行侵扰,只用于贬义;此处用在“单位干部”身上,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例9的“胸无城府”比喻为人坦率,不用心计,是褒义词。把这个词用在无能的腐儒蒋干身上,明显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例10“集腋成裘”比喻好东西积少成多,是褒义词;此处用于指“小错误”积少成多,是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另外,有时为了收到特殊的修辞效果,有意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这不应视为错误。比如“这是‘咸与维新’的时候了,所以他们便谈得投机,立刻成了情投意合的,也相约去”“艾奇逊是不拿薪水的教员,他是如此诲人不倦地毫无隐晦地说出了全篇真理”,这两句中的“情投意合”“诲人不倦”都是修辞上的褒词贬用,起到了很好的讽刺作用。
03
对象不当,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词义有所侧重,使用的对象也就不同,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专用于写文章或文学艺术等等。如果对这些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与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比如“炙手可热”只用于指“气焰很盛,权势很大”,而时下多误指题材之类。
实例展示:
例11.各种花卉竞相开放,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例12.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例13.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用法解析:
例11中“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不用于“各种花卉”。
例12“汗牛充栋”只用来形容图书多,不能指金玉之类。
例13中“巧夺天工”意为“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巧妙、高超;所修饰的对象必须是人工制作的,而不能是天然的,而“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本身就是天然,不在“人工”之列。
04
人称或角度失当,敬谦错位
某些从古代沿用下来的成语已烙下了古代文化的印记,有的用于自称(谦称),有的用于对方(敬称),如将其混淆,就可能造成误用。
实例展示:
例14.厂长的发言确实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例15.在家里,爸爸做事总是先斩后奏,什么事情总是做了以后才让我们知道。
例16.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例17.正值老教授八十寿辰之际,晚辈们集体送去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恭祝您老长命富贵”。
用法解析:
例14中“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先发表很粗浅的意见,目的是引出别人更好、更成熟的意见,是用于第一人称的谦让之辞,不适用于第三人称叙述。
例15“先斩后奏”用于下级把事情处理完后再向上级报告,不适用于平辈关系或上对下。
例16“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用反了。
例17中“长命富贵”,旧时用于对孩子的祝福。
05
范围不清,轻重失当
有的成语适用范围有大小,词义有轻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范围大小或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重词轻用或轻词重用的弊病。
实例展示:
例18.各种形式的周刊、月刊,分类细密的专业报纸不断出现,真有风起云涌之势。
例19.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例20.劳动光荣,坐享其成可耻,是我们新社会的特点。
用法解析:
例18“风起云涌”比喻事物迅速兴起,声势浩大。此处用来形容各类报刊出现,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
例19“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也特指死亡,词义很重,用在考生身上犯了“重词轻用”的毛病。
例20“坐享其成”的人的思想行为是可以通过劝导加以改正的,用在此句显得语义很轻,应用“不劳而获”;“不劳而获”用于剥削阶级思想严重的人,语义重,其思想和行为是应该批判的,和该句的“可耻”相照应。
06
功能混乱,搭配不当
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会不同。如果对句子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搭配不当、功能混乱的错误。
实例展示:
例21.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这时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叛军的妙计。
例22.包围圈越缩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例23.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发挥组织作用,发扬光大“五讲四美”活动的成果。
例24.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文艺界几十名委员风采各异的签名。
用法解析:
例21中“出奇制胜”可作谓语,但不能带宾语。
例22中“瓮中捉鳖”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充当谓语。此处误将其当作名词性成语,应改为“瓮中之鳖”。
例23、24都把不及物动词“发扬光大”“龙飞凤舞”用作及物动词,使之带上宾语,造成错误。
这类错用的情况还有:“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漠不关心百姓的疾苦”“耳濡目染了先生的高超技艺”“司空见惯了腐败现象”“逼得穷途末路”“当仁不让的责任”“同心同德地建设四化”“深思熟虑的建议”等。
07
画蛇添足,前后重复
成语一般都比较简练,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有些成语和句中其他词语的语义相同或相近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义与句子语意的重复。
实例展示:
例25.一项社会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例26.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用法解析:
例25中“自惭形秽”指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成语里已隐含有“感到”之意,故该句在语意上显得重复赘余。
例26中“贻笑大方”是被内行人笑话之意,已含有“让人”之意,与前面的“让人”重复。
这类错用的情况还有:“忍俊不禁地笑了”“难言之隐的苦衷”“一场南柯一梦”“显得相形见绌”“好像如芒在背”“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目前的当务之急”“接踵而至地闯进来”“津津乐道地说”“海内外闻名遐迩”“责无旁贷的责任”“使我国生灵涂炭”“的生活安居乐业”等。
08
不合习惯,违背常规
有些成语常用在否定句中,很少或不能用于其他句式里。如果不注意,就很容易出错。
实例展示:
例27.成都俱乐部的财力令其他球队望其项背。
用法解析:
“望其项背”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中。
其他诸如“善罢甘休”“同日而语”“一概而论”“无时无刻”“等闲视之”“等量齐观”等常用于否定句中。
09
不合逻辑,事理不通
不合逻辑是指所使用的成语与整个句子的意思不符甚至矛盾。有时初一看,似乎没错,但从逻辑角度看.,则可能与事理不通。
实例展示:
例28.者应该在问题出现之时就未雨绸缪,而不应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
例29.王大妈爱干净是这一带出了名的,家中的各种物件总是摆得有条不紊。
用法解析:
例28中“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事先”显然与“出现之时”矛盾。
例29中“有条不紊”的意思是做事或写文章条理清晰,一点不乱,侧重于条理性,而该句中陈述的话题却是“王大妈爱干净”,“条理性”与“爱干净”之间缺乏语意逻辑上的联系。
这类错用的情况还有:“受贿之初就心有余悸”“曾几何时将大展宏图”“问题未发现前就应防微杜渐”“长此以往就出现了成绩下滑”“把中国的抗议置若罔闻”等。
10
形近易误,音近易误
有的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有的成语与其他成语尽管意义相近,但由于语境不同,其意义及用法有细微差别,或者其适用范围有别,必须细加区别,才能判断准确。
实例展示:
例30.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世界杯上果然不孚众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球队。
例31.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例32.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
用法解析:
例30中应用“不负众望”。“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只一字之别,而意思却大相径庭。前者是不能使人信服,后者是不辜负众人的希望。
例31“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与“事半功倍”的意思弄反了。
例32中应用“应接不暇”。“目不暇接”是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应接不暇”则指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前者偏向主动,后者偏向被动。
【练 习 巩 固】
明白了以上错误用法,下面就让我们做几道题目练练手吧:
1.根据语境作答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在横线上。
太阳升起来了,一颗颗露珠在叶尖处动着的光芒。晨雾在淡淡的朝晖中散去,映入眼帘的是无尽的绿在天地间般地描绘着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卷。
五彩缤纷 晶莹剔透 挥毫泼墨 龙飞风舞
2.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横线上。
一百年前,热血青年意气风发,谱写了壮丽的青春之歌。七十年来,中国奋勇拼搏,绘就了恢宏的历史画卷。薪火相传,青春无悔。时代召唤我们锃亮奋斗的底色,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另眼相看)的新奇迹!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世园会北京园里,上演了一场花艺音乐秀,四位歌手化身花艺模特,带来《北京记忆》等歌曲,歌声在胡同里荡漾回旋。花影、树影、云影、风声、水声、曲声,还有鸟语花香,无形之景,有形之景,,成为世园会里一道别样的风景。相比于 的歌声,歌手身上的配饰更是,那些配饰不是的钻石玛瑙,而是与世园会主题的花艺。
A.此起彼伏 高山流水 别有用心 珠光宝气 相辅相成
B.相映成趣 高山流水 别具匠心 花枝招展 因地制宜
C.相映成趣 耳熟能详 别具匠心 珠光宝气 相辅相成
D.此起彼伏 耳熟能详 别有用心 花枝招展 因地制宜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开学在即,各种校外培训机构又在广州大大小小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门前上演“招生秀”,这些培训机构,而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与广大学子的切身利益 ,所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已经了。
A.鱼龙混杂 息息相关 刻不容缓
B.鱼目混珠 息息相关 众望所归
C.鱼龙混杂 休戚与共 众望所归
D.鱼目混珠 休戚与共 刻不容缓
5.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红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经过四年的努力,中国首届科幻作家博士生们对即将到来的论文辩论赛胸有成竹。
B.对于是否参加课外兴趣班,家长和孩子的意见大相径庭,无法达成共识。
C.深圳的灯光秀引来了很多游客袖手旁观。
D.在追梦的过程中,中国航天领域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6.下列句子中标红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B.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C.我们坚信教育是一件美好的、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急功近利的做法违背了教育的原则。
D.走进故宫博物院,满目的雕梁画栋,仿佛向游人诉说着当年的繁华。
7.下列句子中标红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楼房倒塌已过去了三个小时,在扣人心弦的等待中,这个受伤严重的老人终于被消防队员救了出来。
B.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国的长期战略,也是优先对外发展的方向。
C.虽说人间四月芳菲尽,但绕城而流的锦江河水面如镜,碧波荡漾,清风习习,两岸垂柳楚楚动人,令人陶醉。
D.铜仁市局组织万山区、松桃自治县、江口县机关开展扫黑除恶集中收网行动,让黑恶分子无地自容了。
8.下列句子中标红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工作组成员在“脱贫攻坚战”中直面困难,从不拈轻怕重,为当地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
B.禁毒是全民舍生取义的任务,因为危害个人健康,破坏家庭幸福,扰乱社会秩序。
C.在火车站办理临时明不用再花钱拍照,这项让旅客一文不名的规定值得赞扬。
D.经过工作人员不知所措的努力,遵义市第二届职工文化艺术节顺利举办,圆满落幕。
9.下列标红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个民族要想飞速发展,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B.三个月前,我看过电影《流浪地球》,电影中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C.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男同学,站在阳光下,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D.在学生的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
10.下列各句中标红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书画因诗文而生辉,诗文因书画而典雅,中国的诗文与书画可谓是相得益彰。
B.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遗闻轶事,断章取义,终于写成了《史记》。
C.冬天到来,匠师们精心打磨的冰雕作品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D.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答 案 解 析】
1.晶莹剔透 挥毫泼墨 (“五彩缤纷”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晶莹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光亮通明,结构细巧。从语境写露珠来看应选“晶莹剔透”。“挥毫泼墨”指作画或书写毛笔书法作品。“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从语境“一幅幅画卷”来看应选“挥毫泼墨”。)
2.刮目相看(刮目相看:别人有进步,不能以老眼光去看。多指用新眼光看待。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即特别重视。)
3.C(可以采用排除法来解答,“别有用心”是贬义词,排除A和D;“花枝招展”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不可用来形容“钻石玛瑙”;“因地制宜”是指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不能用来形容“花艺”。故选C。)
4.A(“鱼目混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与第一空语境不符,排除B和D,“休戚与共”的意思是“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祸患共同抵挡。形容关系紧密,利害相同”,与第二空语境不符,排除C项。)
5.C(A 项“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B 项“大相径庭”指彼此相差极远或矛盾很大。C 项“袖手旁观”表示把手拢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D 项“可歌可泣”表示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6.A(选项中“巧夺天工”的意思是“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这里用来赞颂太阳升起时的美景,不恰当。)
7.B(A项,“扣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或指因感动而引起内心的强烈共鸣,与语境不符。C项,“楚楚动人”形容女子姿容神态柔弱动人,使用对象有误。D项,“无地自容”意识是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惭,不符语境。)
8.A(B项,“舍生取义”指为了正义事业不怕,常用于赞扬别人难能可贵的精神,与语境不符。C项,“一文不名”指一文钱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属于望文生义。D项,“不知所措”意思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含贬义,属于感彩误用。)
9.C(选项中“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这里使用对象错误。)
10.B(选项中“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这里犯了望文生义的毛病。)
中考常见易错成语100例
1.郑重其事: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2.责无旁贷: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3.崭露头角:崭:突出;露:显露。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4.辗转反侧:辗转:翻来复去;反侧:反复。翻来复去,睡不着觉。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5.指手画脚: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6.再接再厉:接:接战;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7.诸如此类:诸:众多;此:这,这样。象这类的各种事物。8.中西合璧:合璧:圆形有孔的玉叫璧,半圆形的叫半璧,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叫“合璧”。比喻中国和外国的好东西合到一块。9.志同道合: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10.自得其乐: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11.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12.自出心裁: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13.著作等身: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14.正人君子: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15.自给自足:给:供给。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16.壮志未酬:酬:实现。旧指潦倒的一生,志向没有实现就衰老了。也指抱负没有实现就去世了。17.中流砥柱: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18.惴惴不安: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19.自告奋勇:告:称说,表示。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20.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21.自命不凡:自命:自认为;凡:平凡。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22.装模作样: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给人看。23.自怨自艾:怨:怨恨;艾:割草,改正。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现指悔恨自己的错误。24.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25.言简意赅: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26.摇摇欲坠:摇摇:摇动,摇晃;坠:落下。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27.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28.一触即发: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29.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30.揠苗助长: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31.一视同仁: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32.杳无音信:音信:消息,回信。没有一点消息。33.眼花缭乱:缭乱:纷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34.一纸空文: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35.一筹莫展: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36.一鼓作气: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37.一见如故:故:老朋友。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合得来。38.依然如故:依然:仍旧;故:过去,从前。指人没有什么长进,还是从前的老样子。39.一劳永逸:逸:安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40.一鸣惊人: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41.一尘不染: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42.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43.义愤填膺: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44.异想天开:异:奇异;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45.一览无余:览:看;余:剩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46.饮泣吞声:眼泪只能往肚里流,不敢哭出声来。形容受压迫时,忍受痛苦,不敢公开表露。47.应接不暇: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48.以身作则: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49.优柔寡断:优柔:犹豫不决;寡:少。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50.义无反顾: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51.越俎代庖: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52.异曲同工: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53.鱼贯而入:象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序进入。54.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55.异口同声: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56.与日俱增: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57.语重心长: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58.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59.引人入胜: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60.义不容辞:容:允许;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61.有例可援:有成例可以援引。62.一暴十寒: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63.溢于言表: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64.义正词严: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65.因地制宜:因:随顺;制:制定;宜:适当。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66.饮水思源:喝水时想起水的来源。比喻不忘本。67.应运而生: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68.永垂不朽: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69.油光可鉴:形容非常光亮润泽。70.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71.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72.习以为常:习:习惯。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73.先声夺人: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74.下车伊始:伊:文言助词;始:开始。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75.息息相关: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76.心惊胆战: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77.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78.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79.喜不自胜: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80.相机行事:相:察看;机:机会。观察时机,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81.心花怒放: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82.闲情逸致:逸:安闲;致:情趣。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83.销声匿迹: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84.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85.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86.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等宾客一样。87.心潮澎湃: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88.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89.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90.心悦诚服: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含有绿的意思的成语(含有绿的意思的四字成语)】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