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知识点
园地一重点
交流平台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词句段运用
1.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两面?和同学交流。
声音大的词语: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声音小的词语: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意思: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锣鼓喧天:锣鼓的敲击声响彻天空。形容激烈战斗或热烈喜庆的景象。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响彻云霄: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悄无声息: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
拓展: 声如洪钟 石破天惊 莺声燕语 屏声息气
2.词语运用,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时间快的词语描述它。
风 烟花 雷雨 小狗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下午,晴朗的天空突然像娃娃的脸一样说变就变。我站在窗前向远处眺望,一
会儿工夫,只见一团团黑色的乌云迅速在空中集合。霎时,一道道闪电划破升空,向大地劈来,雷雨正来势力汹汹地袭向人间。
古诗
《鹿柴》 唐代 王维 (园地一)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①鹿柴:地名,柴同寨,栅栏;②但闻:只听见;
③返景:夕阳返照片的光。
译文:空寂的山中不见一个人,只听见一阵人语声。夕阳返照的光射入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
园地二重点
交流平台
阅读的时候我要动脑筋思考,积极提出问题。
可以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
我要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我们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识字加油站
注(注意)—驻(驻守) 抄(抄写)—钞() 赔(赔钱)—培(培土)
堵(堵塞)—赌(赌气) 煤(煤油)—媒(媒体) 芬(芬芳)—氛(气氛)
贝——账(账户)贺(贺卡) 木——樟(樟树)杠(杠杆)
犭——狡(狡辩)猾(狡猾)
词句段运用
一、读一读,体会每组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
1.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
2.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
分析: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三句或三句
以上)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手法就是排比。
二、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再抄写下来。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2.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3.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分析:设问句是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先提出一个问题,接着自己回答,即自自答。
日积月累:有关提问的名句
(1)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大意:喜欢问问题会变得知识渊博,自以为是,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就会变得狭隘。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大意:要广泛地学习,详细地探究,谨慎地思考,明白地分辨,切实地履行。
(3)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大意:有智慧和才能的人,不学习就不会有所成就,不提问就不会获得知识。
(4)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大意:人并非生下来就知道所有事情,谁能没有疑惑呢?
园地三重点
交流平台
只有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得准确。
作者不但观察细致,还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
观察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心想。
词句段运用
一、连一连,为下面的动物找到家。
狗窝 鼠窝 鸟窝 鼠洞 鸟巢 猪圈 马圈 牛圈 马厩 马棚 鱼塘 牛棚 虎穴
补充:蚁穴 鸡舍 龙潭
二、读下面两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1)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2)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第二句加上“逐渐”,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写出了过程,更加准确。
(1)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2)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第二句加上“最多”,表明了隧道深、宽的不确定性,这样写更加准确。
日积月累
(1)立了秋,把扇丢。
意思:立秋以后,天气转凉,不再需要用扇子。
(2)二八月,乱穿衣。
意思:形容初春和初秋时天气冷热多变,人们穿衣服没有一定之规,有的人捂得严实,有的人则穿着轻薄。
(3)夏雨少,秋霜早。
意思:如果夏天的雨水少,秋天的霜期就会提前。
(4)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意思:农历八月份,大雁就开始向南飞去,大雁一旦南飞,就表示要下霜了。
(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意思:每下一场秋雨天气就会变冷一些,下了多场秋雨后天气就冷得该穿棉袄了。
(6)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意思: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农历八九月还很暖和,甚至十月天气还温暖如春,俗称“小阳春”。
园地四重点
交流平台
神话充满神奇的想象,像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让我赞叹不已。
神话中很多人物个性鲜明,如精卫坚韧执着、普罗米修斯勇敢不屈……
古人创造了许多神话故事,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如普罗米修斯上天“盗”取火种,就是古希腊人对火种来源的一种解释。
识字加油站
与花有关的词语:花圃 花卉 花蕾 花蕊 玫瑰 茉莉 牡丹 海棠
词句段运用
一、说说下面的词语让你想到了哪些人物或故事。
腾云驾雾 上天入地 神通广大 刀枪不入 ——孙悟空
神机妙算 未卜先知——诸葛亮 各显神通——八仙过海
三头六臂——哪吒 补充:开天辟地——盘古
二、读下面的句子,感受想象的神奇。你在其他神话故事中,也读到过让你感到神奇的地方吗?和同学交流。
(1)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2)当太阳车从天空驰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跑到太阳车那里,从喷射着火焰的车轮上,拿了一颗火星,带到人间。
(3)女娲先从各地捡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随着神火渐渐熄灭,五种颜色的石头被炼成了黏稠的石浆。女娲用这些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
日积月累
《嫦娥》 唐代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意思: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嫦娥恐怕后悔偷吃灵药,眼望着青天碧海,夜夜心情孤寂。
园地六重点
交流平台
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读文章时,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随时都可以作批注。
批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可以标画出相应的词句,也可以在旁边的空白处简单写写自己的批评。
读完文章,作完批注,再重新读一下文章和批注,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会有新的收获。
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作的批注,了解别人对文章的想法,丰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识字加油站
与蔬菜有关的词语:韭菜 芥菜 芹菜 青蒜 辣椒 莲藕 红薯 芋头
词句段运用
一、你知道下面词语的意思吗?说说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它们。
打头阵 挑大梁 占上风 破天荒 栽跟头 敲边鼓 开绿灯 碰钉子
运用:
打头阵:比喻冲在前边带头干。例:这次抗洪救灾,叔叔总是打头阵。
挑大梁:比喻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例:在研究室里挑大梁的是几位年轻的博士。
占上风:指占据有利地位、处于优势。例:第一场辩论赛时,我们组一直占上风。
破天荒:借指事物第一次出现。例:这条小河里破天荒出现一只鳄鱼,这引起了民众的恐慌。
栽跟头:比喻失败或出丑。 例:听不进别人的规劝,尽早要栽跟头的。
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从旁助势。例:这件事你出马,我给你敲边鼓。
开绿灯:比喻准许做某事或为某事提供方便。例:不能给不合格产品上市开绿灯。
碰钉子:比喻遭到拒绝。例:他连日为募款奔波,却四处碰钉子,深感懊恼沮丧。
二、选一个词,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它。
害怕 生气 自豪 快乐 着急 伤心
害怕: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妈妈一走,我就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都不敢喘。
生气:他叉着腰,板着脸,瞪着眼,皱着眉头,面红耳赤,怒发冲冠,好像要把天花板冲破。
快乐:贝贝在草地上笑着,闹着,跑着,从东跑到西,抱住爸爸,亲一口,转过身,又从西跑到东,抱着妈妈,亲一口,跑过来蹦过去,像一只快乐翩飞的蝴蝶。
日积月累
八字成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意思: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意思:开始相差一小点,结果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意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指话已出口就不能再收回。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意思:指良好的时机难得,不可错过。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意思:饮食不慎会招致疾病,说话不当会招致灾祸。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意思:比喻处在中等状态。
园地七重点
交流平台
(1)我发观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观潮》《盘古开天地》。
(2)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普罗米修斯》。
(3)有的文章写了不止一件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共写了三件事,可以先弄清楚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词句段运用
一、读一读,想想这些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哪些人。
“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成语:
志存高远 精忠报国 大义凛然 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铁面无私 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
意思:
志存高远:指立志高远。 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一切。
大义凛然:威严不可侵犯的样子,形容为了正义坚强不屈。
英勇无畏:勇敢出众,没有畏惧。 视死如归:把死看作像回家一样,形容不怕死。 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
秉公执法:依照公认的道理或公开的标准执行法律。
刚正不阿:刚强正直,不阿谀逢迎。
补充成语:奋不顾身 舍生取义 宁死不屈 百折不挠
二、读下面两组例句,体会不同的语气,然后想想在后面的两个情境中你要怎么说,写下来读一读。
第一组:
(1)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2)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第二组:
(1)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刮,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2)您不用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刮,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
以上两组句子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陈述句,反问句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的语气比陈述句更加肯定有力,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小明在公共场合乱丢,还说反正有清洁打扫,你提醒他说……
小明,你怎么能这么说呢?如果说人人都乱丢,那清洁工该多辛苦啊!爱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我们人人都应该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过生日,你收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你有点儿不敢相信地说……
哇,这真的是给我的礼物吗?我真是太开心啦!
日积月累
《别董大》 唐代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意:满天阴沉沉云,太阳也变得暗暗的,北风呼呼地吹,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不要担心新去的地方没有朋友,凭着你的琴声、你的音乐修养,世上有谁不知道你、不敬重你呢?
园地八重点
交流平台
简要复述课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复述前多读几遍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复述时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其他内容可以适当省略。如,《西门豹治邺》中民情这个情节不是主要内容,可以复述得简单一些;而惩治巫婆和官绅是主要内容,要讲得详细一些。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复述,要注意课文中一些提示顺序的词句,如《扁鹊治病》中表示时间的词句,这样不容易遗漏情节。
识字加油站
冈——纲(提纲) 受——授(传授) 奏——揍(挨揍)
建——键(键盘) 普——谱(乐谱) 秀——锈(生锈)
伐——阀(阀门) 专——砖(砖头) 广——矿(矿物)
宗——综(综合) 羊——氧(氧气) 具——俱(俱乐部)
我还知道:生——牲() 良——粮(粮食) 争——筝(风筝)
词句段运用
一、抄写下面的词语,注意加点的字不要写错。平时还有哪些字容易写错?和同学交流。
茂盛 投降 赞叹 麻雀 胸怀 既然 暮色 拨打 裤子 出塞 富饶 严厉
平时还容易写错的字有:
笼罩 立即 驾驶 思念 坚定 问题 选择 幸福 费力
二、读一读,体会每组中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
第一组:
(1)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2)官绅跪地求饶。
第一句话抓信官绅的神态、动作来描写,将官绅胆小如鼠的丑态展现在读者眼前,描写得具体、生动;第二句话简单描写了官绅的动作,简洁明白。
第二组:
(1)蔡桓侯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蔡桓侯,为什么一声不
响就跑掉了?”
(2)蔡桓侯派人问扁鹊,他为什么不说话就跑掉了。
第一句话抓住人物语言进行描写,写出了说话人的语气、态度;第二句话是转述句,只是简单地表达了蔡桓侯的意思,更直接明白。
第三组:
(1)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大河,翻过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了拉萨。(2)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拉萨。
第一句话通过详细的描写表现了文成公主来到拉萨的艰辛,第二句话简明扼要,直截了当。
长句子的效果是表意严密、精确、细致、语意贯通、气势磅礴。短句子的效果是矮小精悍、简洁明快、节奏感强,且能简明扼要地叙述事实,简洁生动地表现人物、事物的迅速变化,表现人物紧张、激动的情绪或果断、肯定的语气等。
日积月累
“描写人物精神风貌的词语”:
眉清目秀 亭亭玉立 明眸皓齿 文质彬彬 相貌堂堂 威风凛凛
膀大腰圆 短小精悍 容光焕发 鹤发童颜 慈眉善目 老态龙钟
意思:
眉清目秀:形容容貌俊秀。
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明眸皓齿: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的美貌。
文质彬彬: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相貌堂堂:形容人的容貌庄严大方。
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严肃,使人敬畏。
膀大腰圆:形容人的身体高大粗壮。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 材短小而精明强干。
容光焕发:脸上的光彩四射。形容身体健康、精神饱满。
鹤发童颜:白白的头发,红红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
慈眉善目:形容仁慈善良的样子。
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
乌拉是什么意思
手里端着波波沙(),口中喝着伏特加,嘴里喊着“乌拉” ,这几乎是二战中苏联士兵的标准形象。
直到今天,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一年一度的红场式上,我们还可以听到俄罗斯士兵大喊三声“乌拉” ,声音响彻云霄,这是时让人印象最深刻的画面。
如果你有幸在俄罗斯现场观看体育比赛,会听到获胜一方的球迷大喊“乌拉”。如果你跟着喊这句口号,经常会有俄罗斯女球迷给你一个热情拥抱。但是,你知道“ 乌拉”是什么意思吗?
国内常有人把它翻译成:“冲啊!”、“S啊”、“万岁”、“们好!首长好!们辛苦了!为服务!”这都是不准确的。
“乌拉”(俄语Ура),并不是一个俄语词,而是一个外来词。
俄罗斯最著名的历史学家,12卷本《俄罗斯国家史》的作者,被称为“斯拉夫派”精神的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卡拉姆津,发现“ 乌拉”这个词来源于中国。
卡拉姆津通过查阅史料和走访,认为在中国的汉武帝时期,当时骠骑霍去病的军中,每当宣誓出征、两军对垒、欢庆胜利的时候,经常喊一句口号:“哈!哈!哈!”气势雄壮,声震匈奴草原的长空。随着匈奴被霍去病打得残缺不全,这个词也在草原上流行开来,成为鞑靼部落对战时的口号,其发音类似于"Hurree"。当时的中国古代书籍,把鞑靼经常喊的这个词翻译成“哈热”。
13世纪,俄罗斯零散的各公国遭到蒙古人攻击,并臣服于由成吉思汗及其后代建立的帝国。
蒙古人的入侵对俄罗斯各公国来说是真正的噩梦。不太懂战术的俄罗斯步兵以及防守薄弱的木结构城市,被蒙古一击即溃。蒙古人喊的口号"Hurree",经常令俄罗斯人汗流浃背、胆战心惊。征服罗斯后不久,蒙古就分裂了,俄罗斯的土地由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建立的金帐汗国控制。
这是俄罗斯前所未有的屈辱,但也促进了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形成。
1380年,俄罗斯各公国大公首次联合起来,在库里科沃战役中击溃了金帐汗国。一百年后,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之后,在与欧洲人作战时,为了宣泄情绪和鼓舞士气,俄罗斯人继承了这个“非自愿学习”的口号,俄语的“Ура”——“乌拉”。
温州古街巷里的俚语,你还记得多少?
上周五三十六坊君整理了部分与温州古街巷相关的俚语,勾起很多老温州的记忆。温州人有句古话叫“三天不读书,说话不生水”。所谓“生水”就是水汪汪、水灵的意思,引申为话语生动有趣,不会干巴巴。俚语中蕴含着意味悠长的哲理,说话时运用得当,是烘托气氛很重要的技巧。
☞
【九山水龙会,“大懵”趁头个】
这句俗语讽刺自不量力的人,争先恐后地去参与或有利可图或彰显机会的事情,结果却得不偿失或出了洋相。
溯古:
“九山河畔水龙会,锣鼓声喧旗帜摇。喷势竟争谁第一,归来胜利彩绡飘”,这首温州民俗竹枝词是对九山水龙会盛况的描写。水龙会又称“义龙会”或“救火会”,是旧时民间一种自发性消防组织,担负着救火任务。大多以庙宇出面,组织身健体壮的青年人担任义务消防队员。他们不拿报洲,其消防设备由当地群众推派购置和养护,俗称“水龙众”。
◎水龙会 邵度摄
所谓水龙,实为一种木制的喷水器具,贮有一定容量的水,靠杠子上下拉压,促使器具里的水乘势喷出。温州群众每当农历十月,会在市区九山河举行民间水龙比赛。其场面相当壮观:两岸锣鼓喧天,彩旗招展,呐喊声、加油声响彻云霄。水龙会比的是水喷出来的高度和长度。凡被评为第一名的人,除得到一定的物质奖励外,还披红挂彩,一路锣鼓齐鸣迎送到家,很是风光。
◎1932年的九山河
每年水龙会比赛为后生壮士提供大显身手的平台,不少身量魁梧,体重百多公斤的后生以为自己有的是力气,总是跃跃欲试率先报名。他们以为自己这般身体条件,取胜不在话下,但结果总是名落孙山。殊不知水龙喷水不仅要凭力气,还需以技巧耐力见分晓,而体重并不代表实力。而温州民间将体胖者称作“大懵”,于是就有了这句俚语。
【眙眙后貌跟拉南塘,
眙眙前貌退拉麻行】
这句俚语讲述了一个“背多分”的故事,告诫人们须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更不能只从一个侧面或某个角度就轻易下结论。
溯古:
麻行僧街南起百里西路,北至瓯江岸边,宋名喋酒坊,明称广惠坊,清始名麻行僧街。
◎麻行僧街旧照 叶乐泉摄
此街北面瓯江中便是市区著名游览地一一江心孤屿,上有寺院名江心寺。江心寺在南宋时,为浙东大从林之一,有寺田二千多亩,僧侣一千多人。僧侣分常住的和临时借住的两类,后一类也称“挂单”和尚,这些僧人往返孤屿与城区之间,一定要经过此街,所以群众便名之为“僧街”,同时因街上设有几家“麻行”,乃得名“麻行僧街”。
而该句俚语的典故就出麻行僧街。说过去有位年轻人,到麻行僧街买麻绳,突然发现前面有位姑娘身材婀娜,长长的辫子垂到脚后跟,背影及走姿极美。后生心生爱慕,也忘记了买东西,不由自主地跟随着姑娘一路往南走。演绎了一出“背多分”剧情。所谓“背多分”,就是说一个人看背影能加分,而正面却比较丑。
话说这后生跟着姑娘一直到了南塘。这时他才鼓起勇气,加快脚步跑到姑娘面前,转身看看姑娘的容貌。哪知一转身,发现这位背影极美的女子却长得极丑。后生暗暗后悔,跟了一路,麻绳还没买到,于是赶紧后退,返回麻行僧街去了。
【鼓楼下的“尖儿”不怕吓】
温州人在宣扬自己胆量超众时往往会用“我鼓楼下的尖儿,不怕吓的”这句俚语来表示,意为自己好比鼓楼下“尖儿”(温州方言意为小鸟),已听惯钟鼓震响,不会感到惊怕。
◎谯楼
这句俚语其原句应为“谷笼下的尖儿不怕吓”。谷笼是过去农村对稻谷除尘去杂的风车部件,“尖儿”喜欢歇在谷笼下吃谷。一旦风车摇动,它们便急忙飞散,过一会又来吃谷,久而久之的,形成习惯,风车再响动也就不怕了。温州方言中“谷笼下”与“鼓楼下”谐音,故又产生了这条同样意思的俚语。
溯古:
老城区鼓楼街以“鼓楼”得名,“鼓楼”又称作“谯楼”,是五代后梁时期吴越王钱氏统治温州时兴建。原有的内城围筑在元朝末年被毁,只剩南门的建筑。
据资料载,原城垣用条石、块石垒筑而成,城门洞用大青砖和蛎灰卷砌,长14米,阔4.7米,高4米。自吴越始建以来曾多次大修,清代时分别在康熙和道光年间二度重建,民国期间又改建为砖木结构型楼房。在城楼两侧原还建有“关公庙”和“玄坛庙”等,故温州民间流传着一则谜语,叫作“左三国、右封神,前有当朝一品,后有大老衙门”,指的就是鼓楼。
1981年6月,谯楼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肯弗肯,县前头相等】
即使双方存有异议需要一个讲法为之理直,那就看你是否有诚心调解此事,如果想往好的方面考虑的就去县前头汤圆店“见见缘分”,如果非各执己见,非打官不可的,那也去县前头,那里有法院,双方就拉下脸皮打官司吧!
◎县前头相等,结缘还是解怨?
溯古:
县前头东起华盖山麓,西至解放街。长322米,宽10米,最狭处3米。民国期此处曾分两段,西段称县前头,东段名大沙巷;新中国成立后两段合并通称县前头至今。因地处旧永嘉县治之前而得名。
过去县前头有两个地方为温州人所关注。一是百年老店“县前头汤圆店”。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温州人或逢家人订婚即会去县前头汤圆店购置汤圆票分送给亲戚朋友,告知一对新人已“喜订良缘”。
人们凡因某事引起纠纷有不解之处,调解人也会让双方去县前头汤圆店里坐下来吃碗汤圆,心平气和地解决矛盾,以示重归于好“见见缘分”。二是在县前头西口头原设有法院,人们进入此处就是为对簿公堂打官司的。这句“肯弗肯,县前头相等”正是由这两个不同性质的地方袭传来的。
【百里坊,大灯光】
“百里坊,大灯光”这句俚语,比喻某人办事讲究气派,肯花大。
◎百里坊旧照
溯古:
百里坊即今百里东路、百里西路的旧称。旧时,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三月十五,温州有举行民俗“拦街福”的活动。
清光绪《永嘉县志》载:“二月朔,通衢设醮禳灾,名拦街福,以后循次取吉为之,至三月望日为止。”同治十三年,《瓯江竹枝词》云:“春许冬还愿若何,家家齐唱太平歌。拦街不用多祈福,但得平安福已多。”可见此俗在清时已很盛行。
◎拦街福
拦街福,亦称“平安福”,是温州城区最具规模的大型民俗活动,城区主要街巷依次举行一天。其中二月十五日便是百里坊轮值时间,街头街尾布幔蒙道,挂灯结彩。各种古玩奇花,琳琅满目;日夜各种戏曲演出,管弦齐作,隔帘红烛,弹唱声新还有时代所稀有的东西都陈设出来,供人赏玩。
拦街福期间,灯彩内容最为丰富,有球灯、首饰龙、百鸟灯、走马灯、抬阁、春灯和猜灯谜等。而最引人入胜的是坊口四盏灯笼(方言称灯光),又大又亮,鲜艳夺目,成为拦街福中一大景观。记得当时流传着这么一首童谣:
旋迷金刚,旋拉百里坊。
百里坊有盏大灯光,黄昏点起有日里恁光。
百里坊人请我吃天光,
阿尼配,小笼包,豆腐生,成菜汤,
还有落花生酱拌糖霜。
链接:更多温州俚语
●[祸闯出薛刚恁]喻闯大祸。薛刚:戏曲、小说中人物,因酒醉酿出大祸,导致满门抄斩。
●[摸弯儿,摸闪儿] 比喻两人沆瀣一起。摸弯儿、摸闪儿是瓯剧《百花台》两恶奴莫安、莫兴的谐音。
●[赖臀凳]喻人久坐不走。
●[雷打脚后跟,也冇震一震] 谓麻木不仁。
●[路滥早脱鞋] 意为:当某事出现不好苗头时,要暂停进行或及早采取措施之不要存侥幸心理,掉以轻心。滥:湿。
●[躲躲别人雨伞下] 谓靠别人照顾和庇护。
●[锣杂鼓里筛] 意谓不该把两件烦难事扯在一起。
●[鼻涕流嘴里顺路] 比喻办某事顺便把另一事也办好。
●[和尚问先生, 明朝还有个明朝] 讽刺现实生活中某人在某种场合借题发挥,为自己失道而解脱或忽悠作祟,故意为难别人的卑劣行为和可耻现象。
●[月光影当银番钱] 讽刺性某人抱有幻觉,见风便是雨,并为达到某个目的而异想天开,但终因脱离实际使理想成为泡影的空想思维。
●[俩亲家上茅坑]指看到两个人互相客气,你推来,我推去的,特别是温州人出手大方,经常两人为买点东西,你讲你出钱,我讲我请客,结果两个人推来推去,别人看到便会笑说,好像“俩亲家上茅坑”似的,这么客气。
●[重五卖菖蒲是短命的生意]不少人在说话中为了证明某件事是临时性的,或者某种事物只是一次性的,都喜欢用这句俚语。
●[老起八月的茄种恁]长辈见晚辈“人小嘴老”,便会用这句话讽刺他,因为在温州农村,八月份的茄子已老,将作为种子留到第二年使用。
●[门神贴反爻]贴门神时,两张画像本是侧面相对,贴反了则变成背向反目。意为两人因意见不合,互不理睬。
●[字眼断个北,妆起次三国]讽刺不懂学问的人还天天在别人前面炫耀自己的才华。
参考资料:《鹿城街巷记忆》中国文联出版社
《鹿城古街坊俚语趣释》作者 金文平
《温州老照片》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编辑 陈 复
美编 薛 敏
【响彻云霄的意思—响彻云霄的意思是什么四年级上册语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