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再次遭到“斩首”凌辱,怎会善罢甘休
文/木兰
这个世界很不安宁,很不太平,乌克兰战场硝烟四起,土耳其对叙利亚的库尔德武装发动空袭。中东大国伊朗刚又出事,一名高级军官遭袭身亡。
本周三,伊朗卫队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南部的国际机场附近,卫队上校军官达乌德·贾法里上校遭遇路边袭击,其警卫被当场炸死,贾法里被炸成重伤,不久后因伤势过重而不治身亡。卫队警告称,以色列将为其“罪行”“付出代价”。
这又是一起典型的“斩首”。在伊朗卫队的军官体系中,上校军衔并不低,并且贾法里本人的职务至关重要,是卫队驻叙利亚的军事顾问。伊朗卫队既然明确提出,以色列是此次袭击案的“真凶”,想必掌握证据。光天化日之下,又一名高级军官残忍遇害。想象得到,伊朗多么愤怒,对以色列的报复恐不久就会展开。
以色列在叙利亚境内发起袭击行动“呈常态化”,并且多次数针对伊朗军事目标。以色列与伊朗是“死敌”,两国地理上相隔比较远,中间隔有伊拉克、约旦,因此伊朗在叙利亚的任何军事部署,都被以色列视为威胁,就如眼中钉肉中刺一般。此次达乌德·贾法里遇害,伊朗坚称是以色列所为,一点也不奇怪。
在中东地区,伊朗是反犹太复国主义的旗手。提到“斩首”行动,美国与以色列这对盟友都有着相同的意愿,且有两国合作的案例。2020年初,伊朗卫队圣城旅最高指挥官苏莱曼尼遭袭身亡,就是以色列情报机构提供的情报,然后美军动手。2020年11月下旬,伊朗首席核物理学家法赫里扎德惨遭暗杀,伊朗高层纷纷对美国和以色列发出警告。据悉,在2018年,时任以色列的内塔尼亚胡就曾点名法赫里扎德,称“要记住这个名字”。
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仇恨化解不了。在伊朗眼里,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是极端邪恶的势力,是“邪恶的乌鸦”。以色列占据耶路撒冷之后,伊朗对以色列的仇恨达到顶点;在以色列的眼里,伊朗是唯一能威胁其生死存亡的国家。它拥有完善的军工体系,强大的导弹库,正在秘密研制。这让以色列深为忌惮。
更何况,美国兴风作浪,中东地区永无宁日。华盛顿为维护自身的全球霸权地位,热衷于不停地树敌,伊朗成为美国在中东地区最大的敌手,而以色列理所当然地成为美国打击伊朗的马前卒。
暗杀这种肮脏行径,从来就令全世界所不齿。不论是美国还是以色列,抑或是其它国家,以为肉体消灭伊朗高官就能削弱伊朗,或令伊朗屈服,真是大错特错;非但不能,反而只会激起伊朗更多的仇恨。
这次伊朗再次遭到“斩首”凌辱,肯定不会善罢甘休。2019年夏天,伊朗高层人物放狠话称,伊朗有能力“在半小时内将以色列从地球上抹去”。在苏莱曼尼遇害之后,伊朗卫队果断出手,对驻伊拉克的美军基地发起大规模袭击,百余名美军脑震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美国和以色列热衷于搞暗杀,就坐等伊朗的报复吧。
阿桑奇抗争14年后为何突然认罪?美能否善罢甘休?一文读懂
当地时间6月26日,“维基揭秘”网站创始人阿桑奇在位于美属北马里亚纳群岛首府塞班岛的美国联邦法院对一项违反美国《间谍法》的重罪认罪。随后,塞班岛法庭法官宣布,阿桑奇将以“自由人”身份离开法庭。
当地时间6月26日,“维基揭秘”网站创始人阿桑奇(中)走过塞班岛的美国联邦法院。
阿桑奇?他为何突然认罪?这起牵涉多个国家的案件走向如何?美国能否善罢甘休?
52年的人生,14年的抗争
阿桑奇现年52岁,出生在澳大利亚,幼年随母亲四处漂泊,没受过正规教育。后来,由于结识了一位卖电脑的邻居,他成为全球最早接触电脑的人之一,继而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程序员和全球知名的黑客,并于2006年创建了“维基揭秘”网站。
2010年,“维基揭秘”网站曝光大量阿富汗和伊拉克期间美国的外交电报和美军机密文件,揭发美军罪行。此事让美国颜面尽失,阿桑奇随即身陷官司,美国对其提出17项间谍罪名和一项不当使用电脑罪名的指控。阿桑奇也开始了漫长的抗争之路。
“维基揭秘”网站2010年7月曝光美机密文件后,阿桑奇当年8月前往瑞典,3个月后遭瑞典全球通缉,理由是他抵达瑞典当月涉嫌和性骚扰。阿桑奇否认这些指控,说被人“泼脏水”。2010年12月,他在英国伦敦自首,后获保释。因担心被英国引渡到瑞典甚至美国,阿桑奇2012年在保释期间躲进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
2017年年底,厄批准阿桑奇为厄公民,甚至打算给予他外交官身份,以便使他获得外交特权合法离境,但被英方拒绝。
2019年4月,厄瓜多尔突然撤销了对阿桑奇的庇护,英国随后进入使馆逮捕了他。同年5月,阿桑奇因违反保释条例被判监禁,此后一直被羁押在英国首都伦敦安全系数最高的贝尔马什监狱。
5年后的2024年6月24日上午,阿桑奇重获自由,离开贝尔马什监狱,前往伦敦斯坦斯特德机场,并于当天下午乘机离开英国。阿桑奇搭乘飞机在经停泰国曼谷后,于26日抵达美属北马里亚纳群岛首府塞班岛,在完成相关法庭程序后,将由澳大利亚驻英国大使陪同返回澳大利亚。
认罪换取自由
当地时间6月26日,阿桑奇在塞班岛的美国联邦法院对一项违反美国《间谍法》的重罪认罪。据悉,阿桑奇神态镇定,偶尔露出微笑,以简短语句回答法官提出的若干问题。他在进行陈述时说,作为新闻记者,他曾鼓励线人获取机密信息并将其报道出来,这属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的言论自由范畴,“(但)我认同这样做违反了《间谍法》”。
就在两天前,美媒24日援引一份法律文件美国联邦法院文件称,阿桑奇当天同意认罪。认罪后,他无需前往美国服刑。根据美媒披露的文件,阿桑奇同意对美国司法部指控他的一项违反美国《间谍法》的重罪认罪,罪名为“合谋获取并公开国防信息”。
根据双方达成的认罪协议,美国司法部将寻求判处阿桑奇62个月监禁,这与阿桑奇在伦敦已完成的刑期相等。美国司法部将承认阿桑奇已完成服刑,放弃此前对他的引渡要求,准许他返回原籍国澳大利亚。
按照规定程序,阿桑奇须在一家美国联邦法院出庭并进行重罪答辩,他与美国司法部达成的认罪协议须得到该法院法官批准。由于阿桑奇拒不踏足美国本土,美国司法部批准他在位于美属北马里亚纳群岛首府塞班岛的联邦法院出庭,出庭日期定在26日。完成该程序后,阿桑奇将乘机返回澳大利亚。
阿桑奇的律师团队曾强调,美国司法部门因为阿桑奇揭露美国的暴行而寻求惩罚他,如被送往美国,阿桑奇可能会遭受司法不公。
澳大利亚阿尔巴尼斯25日在社交媒体就阿桑奇案发文
得知阿桑奇重获自由后,澳大利亚阿尔巴尼斯25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澳大利亚认为阿桑奇案已经拖延太久了……继续监禁他不会有任何好处,澳方希望他回到澳大利亚。”
阿桑奇的妻子斯特拉站在挂着阿桑奇的海报前(资料图)
阿桑奇的妻子斯特拉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法官签字之前,我不想说太多。但重要的是,协议涉及服刑时间,如果他签了协议,他就可以自由行走。”
“维基揭秘”网站则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维基揭秘’史无前例地公开了美国腐败和侵犯行径……作为主编,阿桑奇为了原则和公众的知情权付出了沉重代价。”
阿桑奇的朋友、前英国外交官克雷格·默里则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指出,认罪协议是胁迫的结果。
阿桑奇没有做任何错事。阿桑奇揭露了美国的罪行,这是我们都应该记住的。”
不为人知的答案
西澳大利亚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霍莉·卡伦在“对话”网站撰文指出,公众可能永远不会知道美国的完整理由,有几种可能性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现在决定达成认罪协议。近几年来,澳大利亚一直在努力结束这起案件;在美国,甚至在一些共和党人中,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继续追诉阿桑奇不符合美国利益;英国大选即将举行,考虑到可能发生更迭,引渡令也可能会被重新考虑。
美国前白宫办公厅米克·马尔瓦尼对媒体说,可能在幕后发生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促使美国同意与阿桑奇达成协议,不排除可能有新的信息或新的风险评估,但外界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不会知道答案。
阿桑奇母亲说,阿桑奇结束“磨难”归功于“悄无声息的外交”,而阿桑奇父亲则感谢澳大利亚阿尔巴尼斯。阿尔巴尼斯也对美国与阿桑奇达成“微妙”的认罪协议表达欢迎,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发文表态。
至于英国,目前尚未就阿桑奇案作正式表态。
英国天空新闻频道报道分析认为,在美国间谍案中,这样的认罪协议并不罕见,它让被告有机会避免较长刑期。从某些方面来说,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胜利”。一旦阿桑奇案结案,美国可以从混乱的法律纠纷中解脱出来。至少在纸面上,阿桑奇已经正式承认有罪。
在贝尔马什监狱的牢房内度过1901个与世隔绝的日子后,阿桑奇将以“自由人”身份离开塞班岛法庭,回到自己的祖国澳大利亚。
来源:央视新闻广州新花城编辑:马俊贤
【善罢甘休-善罢甘休的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