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英的一首《自嘲》羞煞了多少自恃清高的人
《卜算子•自嘲》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
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
待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这首词翻译出来的意思就是:我本来只是后山人,没见过什么世面,只因偶然的机会让我登上了大雅之堂。只是随便看了几本书,就在这里坐井观天说大话。自认为胸有大志,可以戏弄功名,用犹如大海广阔的胸襟,来看这人世间的祸与福。当说到自己口袋里有多少钱财之时,却只能指天怒骂这世道不好。
这首词从一开始,都在为最后一句做铺垫: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最后不装了,直接骂街了,真是斯文扫地。活脱脱刻画了穷酸文人眼高手低,只会假装清高的虚伪面孔和尖刻的嘴脸。
喜欢《遥远的救世主》(电视剧《天道》)的朋友,肯定也很欣赏这首词,细细玩味玩味之后,更能体会丁元英的心路历程。丁元英填写的这首词,是对多年前自己处境的描述,在德国柏林为了一张永久居留,工作了十年,那个时候是高材生,且学识不低,满怀志向,觉得以自己的能力、抱负足以指点江山,却因为当时现实的阶级划分和种种因素所限,而有志不能伸。他当年也是穷酸文人的一员,不然不可能把穷酸文人刻画得如此形象。
这首词看似自嘲,实则是警示世上读书人,放下清高和不切实际的幻想,踏踏实实做些真学问,才是正途!
每天学一个典雅词汇:拮据/捉襟见肘/囊中羞涩
我虐贫穷千百遍,贫穷待我如初恋。贫穷就像个癞皮膏药,死缠着我们不放。今天就来说说古人怎么表达自己的贫穷。
在早期的网络上有个游戏:用一句话来证明你很穷。于是人们以莫大的娱乐精神造出了很多有趣的句子,比如:
你让一下,别挡着我喝西北风。
我太穷了,我家耗子都哭着搬家了。
要不是空气免费,我都活不到现在。
凡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我都解决不了。
杜甫怎么哭穷
诗圣杜甫写下了很多反映社会现实、揭露黑暗的诗,在他的诗中,也记录下了很多他自己生活的贫困情形。有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很苦、很穷!
还有一首《空囊》,更加黑色幽默: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
…………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意思是:翠柏虽苦还能吃,朝霞高挂可以当早餐……太穷了怕被人笑话,兜里特意留着一文钱。
——这简直就是说“别挡着我喝西北风”的那位穿越去了唐朝!
古人说穷的词汇,有比较直白的,如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也有较为委婉的,如拮据、捉襟见肘、阮囊羞涩/囊中羞涩。
拮据,出自《诗经》,原指鸟衔草筑巢,手足劳累。后用于形容手头不宽裕,经济窘迫。如:最近手头拮据,诸事艰难。
阮囊羞涩/囊中羞涩,就是口袋里没钱,(口袋)很难为情。
阮囊羞涩
宋朝人有一则笔记:“阮孚持一皂囊,游会稽。客问:‘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
际孚是东晋时期人,父亲是“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阮孚不懂营生,生活穷得很。他经常带着一个黑布口袋,有人问他:“你这口袋里装的是什么?”
际孚说:“啥也没有,就留了一枚小钱看家,免得口袋感到羞涩。”——钱袋子也是需要面子的好不!
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表示衣服很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语出《庄子》:“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戴上帽子便拉断了帽带,拉过衣襟就露出了胳膊,穿起鞋子就露出了脚跟。
“捉襟见肘”的使用范围较广,用在经济上,是表示没钱、钱很少,如:最近光出钱不进钱,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总是捉襟见肘。
用在做事上,指能力或手段有所欠缺,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如:他做事很没章法,老是出错,安排给他的工作,做起来总是捉襟见肘。
俗话中有句“穷得叮当响”,更接近普通人的口吻:古时用钱,多是银两、铜币,以铜币为主。铜钱儿放在口袋里,钱多的时候,口袋沉甸甸的,人走路时反而没有声响;钱少的时候,就几个铜币,一走路,口袋里铜币便撞来撞去,叮当作响。
因此,口袋里叮当响,反而是贫穷的表现。这感觉就像在广东,穿皮鞋的常常是打工仔,穿拖鞋的反而可能是大财主。
元末明初有个诗人叫张羽,也写了一首“哭穷”的诗:
柳絮飞飞共语离,尊前会面定何时。
交情冷淡孤衷在,世味辛酸两鬓知。
春水乱滩船下疾,晓风残月酒醒迟。
湖边鸥鹭休相笑,破箧无钱只有诗。
箧读qiè,最后两句是说:鸥鹭鸥鹭你别笑我,我这破箱子里没有钱财只有诗!
——从来文人多穷货,一文钱难倒潦倒汉。
【囊中羞涩的意思 囊中羞涩的意思和拼音】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