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放松吗?
无论是站桩,还是修行传统武术,乃至琴棋书画的习练,经常会听到老师要求“放松”,可见“松”在各种修炼方法中都是个基本功。
可是“松”之一字,真是说来容易做来难,往往自己觉着已经很放松了,在高手眼里还是这里紧那里绷的。这个练功时人人都绕不过的基本功如何才能做好呢?这里以站桩为例说说“松”。
为何松
来练习桩功的人,多数是为了身体健康,徐文兵老师在《字里藏医》中提到“健康”两个字,“中国人对身体好,也就是健康的理念源于中医的气血理论,也就是说,气足有力为健,经络通畅顺达为康”。
《尔雅•释宫》又云:“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 ,通达五个方向叫做“康”,通达六个方向就叫做“庄”,康庄大道就是四通八达的意思。所以,当你看到某个功法被称为“庄功”的时候,也就知道了练习这个功法的目的。
作者:周潜川
对于站桩来说“通是目的,松为路径”。
为了达到身体顺畅通达的目标,放松是方法和通向目标的道路。只有放松的站桩,才能实现“身由桩养,功自桩出”,能松才能通,能通始有灵,才能找回万物之灵的本能,恢复对万物的先天之觉和感。
何为松
要想做到“松”,先要知道什么是“松”。
松是不紧张
图片来源:摄图网
紧张,是耗能和导致疾病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 形体的紧张不是其自然状态,而是在“用”的状态,筋肉的收缩是一个持续消耗能量的过程。
- 精神紧张也类似,例如我们常用“提心吊胆”来形容精神的紧张,看恐怖片时即使身体的紧张不明显,看完后仍然感觉很疲劳,这是个耗神的过程。
- 形与神的紧张又会相互影响和转化,去游乐场玩一些紧张刺激的游戏感受是最深的。
反过来,有意识的放松精神和筋肉,可最大限度的改善人的紧张状况。身心放松就是节能,就是在延展我们的生命。
就站桩而言,松是利用重力的抻拔,“人法地”而与自然相合;僵或紧则是对抗重力而与自然相悖。
松也是不懈怠
图片来源:摄图网
紧张与放松的天壤之别往往被重视,而懈怠却由于披着相似的面纱常常被忽略。
懈与松的主要差别就在于“失控”。大量运动后最好的放松不是葛优瘫,而是适度的舒展和拉伸。
就站桩而言,头的悬起,腋下的虚空,手指的舒展都是松而不懈的表现,是开车下坡挂着档而不是溜车。
不难看出,松是中道,无过无不及,不紧不懈,不丢不顶。
怎么松
形与神俱,身心不二
淮南子云:“形者生之舍”。形之不存,神将焉附?命之不存,性将焉修?故道门虽以养性为宗,养神为旨,然却以养形为本,养命为基,方能达到形神合一之境。若本基不固,宗旨便无由得立。
站桩之调形,调的是姿势。姿势对了,身体的力学结构恰好能靠骨骼支撑,筋肉的使用少了,就具备了放松的条件,才能达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效果。王芗斋云:“形体愈松,血液循环愈畅,气力增大愈快,如用力则身心发紧,全身失灵,甚至有气血阻塞之弊。”
而形体的放松,重点在身体的关节处,关节的角度调整好了,就像用骨骼搭好了晾衣服的架子,筋肉仅仅是松松地挂在架子上,站着并不费力,才是对气血的涵养。
站桩之调神,是个由定入静的过程。如果说形的松重点在不紧张,那么神的松要点就是不懈怠。常言道,“心猿不定,意马四驰”,我们的心就是像个猴子一样上蹿下跳,过于放逸散漫,一个个念头此起彼伏,难有片刻的安静。
让心什么都不想,直入松静状态,实在难以操作。这里要借助一个中间状态——定。不是心什么都不做,而是专注做一件事,叫做一念代万念。站桩时将心神集中在一遍一遍形体的调整和检查上,从而“锁心猿,栓意马”。
形的松与神的松又相互影响。“形正则气顺,气顺则息宁,息宁则心定”。由调形入手,形正而神安,再以专注的神,进一步观察和调整形体的松。
图片来源:摄图网
循序渐进,欲速不达
练习放松不能急于求成,欲速则反而无所成。急于求成的贪念一生,身心就处在紧张的“用功”状态。通达难成,气血不畅,背离“放松”远矣。
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的学会放松。由局部到整体,由粗放到精微,由有形到无形,一个部位一个部位的松,一层一层的松,一丝一丝的松,关节的放松,筋肉的放松,脏腑的放松,细胞的放松,直至每个粒子细微的波动。
俗话说,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如鸡孵卵,要有适当的温度环境,再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将小鸡孵出。如刻意增加温度,试图加速孵化的过程,结果可想而知。
遵循自然规律,注意量和度的把握。《黄帝内经》中有“五劳”之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都是在提醒我们过犹不及,时刻牢记“物无美恶,过则为灾”的古训。
图片来源:摄图网
“松”是一条无尽的路,自然也没有到达这里最短的路。“当你找不到捷径的时候,你便找到了最好的捷径。”
作者 李鸿飞
厚朴中医诊所非药物治疗师
厚朴中医学堂讲师
厚朴修习营
专注1-5天短期中医技能课程
秉承徐文兵先生倡导的“业余学,身家用”的教育理念,本着”少则得,多则惑“的原则,提炼总结厚朴三年制教学内容的精华,每次课都围绕一个主题,一次学透一个技能。帮助学员拥有“修炼自己,守护家人”的能力。
目前开设有:
艾灸主题课(2天、5天)
刮痧主题课(1天、5天)
无极桩课
更多精彩课程即将展开。
扫描二维码联系客服
了解详细课程资讯
想加入厚朴修习营交流群?扫码客服加你入群
干货 / 18组极易用错成语辨析
行测中的选词填空、类比推理等题型,常常会考到一些成语,你了解成语吗?你能熟练掌握成语的真正意思吗?今天老杨汇总了14组极易混淆的成语,我们一起学习下~
瞬息万变 VS 变幻莫测
【词义】
瞬息万变:瞬:一眨眼;息:呼吸。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化了很多次。
变幻莫测:事物变化很多不能预料,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辨析】
“瞬息万变”与“变幻莫测”都有“变化”的意思,但是二者的区别在于:“瞬息万变”偏重于“万”,指时间极短而变化极多;而“变幻莫测”偏重于“莫测”,指变化多而不易把握,多用于气候、风云、命运等。
【例句】
①两个星期来形势的发展真如天际风云,瞬息万变,表现了一个历史转折时期特有的复杂关系。
②仰望蓝天大多有白云衬托,那些变幻莫测的云,或流动,或停驻,有意无意地为蓝天添了装饰。
说来话长 VS 一言难尽
【词义】
说来话长:表示事情很复杂,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
一言难尽: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
【辨析】
“说来话长”和“一言难尽”都有“事情复杂,说不清楚”的意思。但是二者的区别在于:“说来话长”侧重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多指不大愉快的事),而“一言难尽”侧重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例句】
①他俩反目成仇的原因说来话长了,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楚,有时间我再和你慢慢说吧。
②她的成长故事简直就是一言难尽,一次根本说不完,要分好几次才说得完。
说一不二 VS 一言九鼎
【词义】
说一不二: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辨析】
“说一不二”和“一言九鼎”都与“说话”有关系。但是二者的区别在于:“说一不二”侧重说话算数。而“一言九鼎”侧重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例句】
①他从来就是说一不二的,只要答应了的事,就一定要办好。
②诚信就是说话算话,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硕果仅存 VS 凤毛麟角
【词义】
硕果仅存:意思是唯一留存下来的大果子,比喻由于时间的推移,留存下来仅存的人或事物。
凤毛麟角:意思是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辨析】
“硕果仅存”和“凤毛麟角”两者都有“稀少”的意思,但是二者的区别在于:“硕果仅存”侧重由于时间的推移,留存下来仅存的人或事物,有“留下来的少”的意思;而“凤毛麟角”侧重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有“少”且“珍贵”的意思。
【例句】
①城内的大茶馆已相继关了门,只有这家算是硕果仅存的一家。
②在古代的社会里,像李清照那样能以词擅名当代文坛的女性,实属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司空见惯 VS 屡见不鲜
【词义】
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屡见不鲜:形容事物看见过多次,就不会觉得新奇。
【辨析】
“屡见不鲜”和“司空见惯”都有“见多了,不以为奇”的意思。但是二者的区别在于:“屡见不鲜”含有的“不足为奇”客观性强,语义重;而“司空见惯”还可以表示“某人认为某物或现象常常见到”,主观性强。
【例句】
①我们见非洲人吃蚂蚁,大感惊奇,但导游却说,那是司空见惯的事。
②在当今热闹繁华的社会中,有许多商家为了提高营利,不断地将祖国的语言文字错用、滥用、误用;而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的误读字和语病更是屡见不鲜。
搜索枯肠 VS 挖空心思
【词义】
搜索枯肠:枯肠:比喻脑子里很空。形容动脑筋极力思索。
挖空心思:想方设法,费尽心机。
【辨析】
“搜索枯肠”和“挖空心思”均含有“想办法、思索”之意。但是两者的区别在于:“搜索枯肠”多指写诗文,且感彩多为中性,而“挖空心思”使用范围较广,且感彩多为贬义。
【例句】
①不深入火热的斗争生活,只坐在屋子里搜索枯肠,怎么能写得出好作品来呢?
②总是挖空心思去想怎么让别人难过,结果得不偿失,不但没有损人而且还害己,真是自作自受。
夙兴夜寐 VS 焚膏继晷
【词义】
夙兴夜寐:意思是指早起晚睡,形容非常勤奋。
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晷(guǐ):日影,指白天。夜里点了油灯,继续白天的事。形容学习、工作勤奋。
【辨析】
“夙兴夜寐”和“焚膏继晷”均含有“勤奋”之意。但是二者区别在于:“焚膏继晷”多形容学习、工作勤奋。而“夙兴夜寐”使用范围较广,可修饰勤于政事、科研、艺术、事业、学习等。
【例句】
①张校长几十年如一日,夙兴夜寐,把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教育事业。
②他不顾一切地勤奋学习,像中了魔似的焚膏继晷,终于考入北京大学。
绳锯木断 VS 水滴石穿
【词义】
绳锯木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
水滴石穿:水经常滴在石头上,能使石头穿孔。比喻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
【辨析】
“绳锯木断”和“水滴石穿”同源同义,常可换用或连用,区别仅在于喻体不同。“水滴石穿”有时可用原义,“绳锯木断”则一般不能。
【例句】
①功夫不负苦心人,只要功夫到了,定能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取得可喜成果。
②这岩穴顶上的水滴个不停,千百年来水滴石穿,把地面上弄得坑坑洼洼。
失之交臂 VS 坐失良机
【词义】
失之交臂:形容当面错过了好机会。
坐失良机: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好机会。
【辨析】
“失之交臂”和“坐失良机”都有“失去好机会”的意思。“坐失良机”的原因大多是指人不采取主动;“失之交臂”的原因则不一定是主观方面。
【例句】
①世界上有很多伟人也差点儿跟成功失之交臂。
②布朗先生决定不买那套房子,其实他是在坐失良机。
矢志不渝 VS 始终不渝
【词义】
矢志不渝:表示永远不变心。
始终不渝:自始至终不改变。
【辨析】
“矢志不渝”指立志不改变,形容态度的坚定。“始终不渝”指从开始到结束一直不变,形容态度的一贯性。
【例句】
①爱情,就是一百年的孤寂,直到遇上那个矢志不渝守护着你的人。
②中国始终不渝地支持一切被压迫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殊途同归 VS 异曲同工
【词义】
殊途同归:原意是通过不同的路径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用的方法虽不同,但目标与结果都一样。
异曲同工:曲调虽然不同,却都同样美妙。后比喻不同的说法或做法都收到同样的效果。
【辨析】
“异曲同工”偏重于指采用不同的方法、做法可以取得同样好的效果;“殊途同归”偏重于指采用不同的方法、道路可以达到一样的目的或得到相同的结果。
【例句】
①时期,许多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尽管各有各的情况,但殊途同归,都聚集到了圣地延安的宝塔山下。
②这两首诗虽然表现手法不同,但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有异曲同工之妙。
疏而不漏 VS 滴水不漏
【词义】
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滴水不漏:形容说话、做事十分周密,没有漏洞。
【辨析】
“疏而不漏”指该放过的放过,不该放过的绝对不漏失,即宽严有度;而“滴水不漏”强调一点儿也不漏失,多指言行严谨,不出错。
【例句】
①他后就逃走了,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终于还是被捕归案。
②他自以为谎话说得滴水不漏,其实大家早已知道了事情的。
四通八达 VS 畅通无阻
【词义】
四通八达: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方便。
畅通无阻: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
【辨析】
“四通八达”和“畅通无阻”都可以形容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侧重于有路可通,且只能应用于交通方面;“畅通无阻”侧重于不受阻碍,除交通外,还可用于其他事物。
【例句】
①武汉是中南地区交通枢纽,铁道、公路、航线、水道,交通极为便利,四通八达。
②有了这张通行证,你就可以畅通无阻地抵达目的地。
所向披靡 VS 所向无敌
【词义】
所向披靡:比喻力量(多指军事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所向无敌:力量很强,到哪里都没有对手。
【辨析】
“所向披靡”和“所向无敌”都有力量强大,无往不胜的意思。“所向披靡”强调无所抵挡。“所向无敌”强调没有敌人。
【例句】
①我军英勇无敌,所向披靡,使敌人闻风丧胆。
②只有紧紧依靠群众,我们才能所向无敌,取得的胜利。
【真题演练】
1、(2018新疆)自18世纪工业以来的每一次技术,都重塑了全球经济竞争的格局,但似乎每一次我国都_________,唯独今日人工智能让中国幸运地站到了与西方发达国家_________的同一条起跑线上。与大洋彼岸的精英们朝着人工智能快速行进的脚步相并行,中国企业迈向人工智能的步履也格外铿锵。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失之交臂 比肩
B.错失良机 一致
C.故步自封 并排
D.无功而返 同步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由文段“唯独今日人工智能让中国幸运地站到了……”可知之前中国没有参与18世纪以来的每一次技术,第一空应填入与“没有参与”意思一致的成语。A项“失之交臂”指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B项“错失良机”指错误地失去了良好的机会。两者均符合语境。C项“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D项“无功而返”指没有任何成效而回来。两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由“与大洋彼岸的精英们朝着人工智能快速行进的脚步相并行”可知,第二空应含有“脚步相并行”的意思。A项“比肩”指并肩,也比喻地位相等,有“脚步相并行”的含义,符合语境。B项“一致”指没有分歧,不能体现地位相当的含义,且与空后的“同一”语义重复,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
因此,选择A选项。
行测80+必知近义词+近义成语辨析,彩色版2000词!
私信/留言 2000 打包带走
道路的25种叫法,你晓得它们的内涵与奥秘吗?
常言道“康庄大道,穷家富路”,道路的25种叫法,你晓得它们的内涵与奥秘吗?
文‖衡东勤勤
常言道“康庄大道,穷家富路”,您可知这道路在岁月悠悠中竟然演变出多达25种叫法?的确呀,道路从最初的无迹可寻,到后来的纵横交错,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承载着人们的来来往往与悠悠情思。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每一种道路叫法的问世,都源自其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传奇历史故事,以及因用途和宽度的差异而独具特色。正是为了让人能一目了然,道路在我们的生活里才呈现出这般丰富多元、精彩纷呈的各式叫法。接下来,就让咱们一起踏入路的缤纷世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01路:
它能同时容纳三辆马车并行,宽度较为宽敞。在古代,那可是长途交通运输的关键命脉,像一条巨龙连接着城市与城市、地区与地区。到了现代,路的用途愈发广泛,货物运输风驰电掣,人员出行便捷舒适,城市交通川流不息。
“穷家富路”这句俗语,深刻反映出古人出门在外时的谨小慎微。想当年,交通极为不便,出行犹如冒险,所以哪怕家里不富裕,出门时也得尽量多备些钱财,以防万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瞧瞧“路”这个字,左边是“足”,右边是“各”,仿佛在诉说着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独一无二的路径。
02道:
能让两辆马车同时通过,宽度比路稍窄些。在古代,那常常是、贸易往来和人员走动的重要通道,到了如今,那些叫“道”的路在城市和乡村的交通体系中依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远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这诗句出自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那古道啊,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变迁,见证了数不清的悲欢离合,给人一种悠远深沉的感慨。在历史的长河中,“道”还常常和道家的思想紧密相连,就像老子倡导的“道可道,非常道”,这里的“道”蕴含着无比深邃的哲学智慧。
“道”字最初就是指道路,后来慢慢引申为道理、规律等含义。从字形上看,“道”字由“首”和“辶”组成,仿佛是头脑在引领着前行的方向。
03途:
仅能供一辆马车通行,宽度相对较窄。主要是单人或者少量人员、车辆的专属通道,在古代,或许更多是那些不太繁忙的支线小道。
“道听途说”这个词源于《论语・阳货》:“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意思是在路上听到些传闻就随口乱传,这可是道德所摒弃的行为。它警醒着人们获取信息时要谨慎小心,千万别轻信那些没根没据的传言。“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途”字一开始指的是道路的某一段,后来泛指路程、途径。瞧瞧它的字形,“余”字在其中,或许暗示着路途上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状况出现。
04蹊:
窄得仅仅可供人行走,宽度特别狭窄。大多是自然形成的,是人们在日常活动中一步一个脚印踩踏出来的,常常用于人们在田间、山林等地的短途穿梭。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记・李列传》。原意是桃树和李树不会主动吸引人,但因为它们开花结果,人们在树下走来走去,自然而然就走出了一条。后来呀,这句话常被用来比喻那些品德高尚、正直诚实的人,无需自我吹嘘,自然就能赢得人们的敬仰和追随。
“蹊”字就是的意思,多是人们不经意间踩踏而成的。
05径:
窄到只能走独轮车,宽度比蹊稍微宽一点。常用于一些小型运输工具或者单人行走,比如在农村运输少量货物的时候就派上用场啦。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另辟蹊径”这个成语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或者常规方法解决不了问题时,要勇敢创新,去寻找独特的解决办法。它的由来体现了人们对于突破传统、开拓新思路的不懈追求。
“径”本义就是狭窄的道路,强调的是又直又近。
06街:
两边布满了商铺,宽度各不相同,较宽的街能够让车辆和众多行人并行不悖,是商业活动热闹非凡、人员流动频繁的区域。主要用于商业经营、人们购物和交通通行。
“大街小巷”“万人空巷”等词语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了城市和乡村的道路景象以及人们的生活画面。
在古代的城市规划里,街和巷的布局有着严格的规矩,反映出了社会的秩序和功能分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07巷:
那是狭窄的小街,宽度通常很窄,只能供行人通过或者少量非机动车勉强通行。
大多是居民住宅区之间的通道,为居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乌衣巷口夕阳斜。”
08阡:
这是田间南北走向的,宽度较窄,主要是方便农民在田间劳作时行走,以及运输小型的农具和农作物。
09陌:
田间东西走向的,宽度和阡差不多,是农民在田间活动和运输农作物的通道。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句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出了桃花源里田园生活的宁静祥和,田间纵横交错,呈现出一幅与世无争的美妙画面。
10衢:
作为十字路口,就像交通的心脏,范围大小不一定,但通常比较开阔,为的是保证来自各个方向的交通能够顺畅流淌。
主要用于车辆和行人的转向与分流。“四达为之衢”,强调了衢的四通八达。
在古代的城市中,衢往往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商业活动也是红红火火。从“衢”字的字形来看,就有众多道路交汇的意思。
11康:
这是五岔路口,相对比较复杂,面积较大,能够容纳来自不同方向的交通流。用途和衢类似,都是为了疏导和转换交通。
12庄:
属于放射性的六岔路口,规模宏大,需要更广阔的空间来组织交通。在交通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连接和分散角色。
“康庄大道”这个词形容道路平坦宽阔,它的形成和古代道路的建设发展息息相关,反映出人们对便捷、顺畅交通的热切向往。
“康”意味着平坦、通畅,“庄”给人庄重、整齐的感觉。
13胡同:
在城镇或乡村里,位于主要街道之间的小街道,宽度较窄,一般只能让行人、自行车或者小型车辆通过。
主要是居民生活区域内的通道。关于胡同的名称起源,说法众多,有的认为和蒙古语有关。
它见证了百姓的日常生活点滴,也承载着邻里之间的深厚情谊。
14弄堂:
多见于江南地区的小巷子,宽度通常较窄,仅仅供行人或者非机动车通行。是居民日常生活和邻里交流的温馨空间。
弄堂的形成和江南的地域文化、建筑风格密切相关,承载着江南独有的韵味和人文风情。
“弄堂”这个词可能来源于“弄”字,意思就是小巷、通道。
15里弄:
也是小街道、小巷,宽度不大,方便居民在社区里自由出行。
里弄的形成和城市的发展、人口的聚集脱不开关系,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
“里弄”里的“里”指的是居住区域,“弄”就是通道的意思。
16甬道:
一般指的是院落或者墓地中用砖石砌成的路,宽度较窄,主要用于特定场所内的行走和通行。
在宫殿、庙宇等庄严肃穆的场所,甬道那用砖石砌成的样子显得庄重而肃穆,体现了建筑的规矩和等级。
“甬”有畅通无阻的意思,“甬道”就是畅通的道路。
17栈道:
在悬崖峭壁上凿孔架木建成的窄路,宽度通常窄得可怜,仅供单人小心翼翼地通过。
主要用于跨越艰险的地形。比如著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典故,就说明了栈道在军事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它的修建克服了地势的险峻,展现出古人令人惊叹的智慧和勇气。
“栈道”指的是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架木而成的道路,因为沿着山而建,就像栈桥一样,所以有了这个名字。
18驿道:
在古代,这是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者休息、住宿的地方连接起来的道路,宽度不一,取决于其重要程度和地理位置,但通常能够让马匹和马车顺利通行。
主要用于官方的信息传递和人员往来。就像“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描绘的就是通过驿道为杨贵妃运送荔枝的情景。
“驿道”因为用于驿站之间的交通而得名。
19辇道:
这是供帝王车驾通行的道路,宽度较宽,而且装饰得华丽非凡,彰显着皇家的威严。
20花径:
两旁开满了鲜花的,宽度不定,主要的功能就是美观和供人休闲漫步。
常常出现在诗词里,比如“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营造出优美、宁静的氛围。
21羊肠小道:
形容狭窄曲折又险峻的,宽度窄得只能单人通过。
常见于山区或者偏僻的地方,用于当地居民少量的通行或者徒步旅行。
22邮路:
这并不是实际的道路形态,而是指邮递邮件所经过的路径和区域。
23巡道:
用于巡查、警戒的道路,宽度根据具体的巡查需求和地形而定。
24旁路:
是主路旁边的分支道路,宽度通常比主路窄,用于分流主路的交通或者通往特定的区域。
25香径:
充满花香的,宽度多种多样,主要是为了营造优美的环境,让人能够悠然漫步、欣赏美景。
总结一下
道路的名称和形态千差万别,它们不单单是地理上的通道,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传承者和人类生活的记录者。“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管道路多么曲折蜿蜒,只要我们心中怀揣着目标,鼓足勇气,就一定能找到前行的方向。
通过了解这些路的叫法、用途和宽度,我们能更真切地感受到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变迁。愿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勇敢探索,勇往直前,书写更多精彩的篇章,创造更多美好的故事。
写于湘南千年水乡古镇大浦
2024.8.19.20∶10
【四通八达的意思;四平八稳的意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