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意思;大名鼎鼎的意思是什么三年级

更新:07-23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郎”情几多有出处,哪位诗人的自谓与“白马王子”异曲同工?

古今中外,都不乏对于爱情的吟咏。吟咏中,出现了许多以“郎”代称男性的说法,比如“萧郎”、“阮郎”等。而这些称呼背后,往往都有着一出或者动人或者凄美的爱情故事。这些称谓也因为故事而流传下来。

作者 李楚翘

图片为元代赵苍云所绘《刘晨阮肇入天台山图卷》局部 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实际上,“郎”还是对男子的称谓,在历史长河中,“郎”不仅指代爱情中的男方,也指很多具有传奇经历的才子。时至今日,人们经常使用指代他们的称谓,却慢慢忘记了背后的典故。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这是唐代诗人崔郊《赠婢诗》中的名句,凝练而生动地写出了自己被豪门夺爱的悲剧。“萧郎”是诗人的自谓,在古诗中这是一种习语,用来代指女子倾心的情郎,和西方童话中常用的“白马王子”异曲同工。

“萧郎”的原型并不是真人,而是一位神话传说中的多情仙人,名叫萧史。西汉刘向《列仙传》记载:“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能致白孔雀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传说,萧史是一位擅长引凤的仙君,与秦穆公的小女儿弄玉有宿缘。弄玉喜吹碧玉笙,时常独坐凤台而奏,某夜忽闻袅袅妙音自九天而来,原来是萧史以箫声作和,向佳人传情达意。秦穆公见女儿倾心于风雅的萧郎,遂将其招为快婿,并授大夫官职。但萧史无心官禄,只居凤台,与弄玉笙箫合奏,吟风玩月。

数年后,夫妻二人双双登仙,乘赤龙紫凤而去。这个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东方爱情传说,寄寓着古人对于佳偶良缘的诗意想象,不但让“萧郎”一词从此成为丰神俊朗意中人的代称,还造就了“乘龙快婿”“笙箫伉俪”等用来称赞美满姻缘的经典语汇。

宋代词人朱敦儒《柳梢青》一词中有“仙翁笑酌金杯,庆儿女团圆喜悦。嫁与萧郎,凤凰台上,长生风月”之句,用来祝贺友人为女儿招得佳婿,是对这一典故比较完整的引用方法。不过更多时候,人们只是借“萧郎”这个漂亮的称谓来代指心上情郎,如晚唐诗人温庭筠以“窗间谢女青蛾敛,门外萧郎白马嘶”来刻画恋人相思之态,近代诗僧苏曼殊留恋旧时情人,也有“可怜罗带秋光薄,珍重萧郎解玉钿”的吟咏。

同样出自神仙传说,在影响力上堪与“萧郎”媲美的一个称呼是“阮郎”。萧郎位列仙班,下界娶得帝王之女。阮郎却是实打实的人间布衣,名叫阮肇,偶然机会与仙女结下良缘而又分别,为后世所艳羡叹惋。

南朝宋的刘义庆在《幽明录》中记载了这个神秘而悲伤的故事:“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经十三日,粮食乏尽,饥馁殆死……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来。”东汉初年,刘阮二人进山采药迷路,快要疲饿而死时,忽然遇见两位美丽的仙女,仙女设宴款待他们,并柔情留宿,结百年之好。阮刘二人居山中半年,思乡心切,两位仙女苦留郎君不住,只得为他们指路送行。

二人返回家中,却发现“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原来子孙已经传了七世,第七代小孙子哪里认得他们,只知道长辈代代相传祖翁入山采药不知所终的故事。二人于是再想进山寻仙妻,也已芳踪渺茫,不复得见了。这个故事在奇幻之余带有浓重的怅惘之意,与《桃花源记》十分相似,都是魏晋游仙思想与现实之苦的心理矛盾映射。

因此,当爱情诗文中出现“阮郎”时,绝无幸福甜蜜的描写,而通常伴随着苦闷哀怨的情绪,或是在感叹聚少离多,或是在担忧良缘难久。譬如,唐朝才女鱼玄机用“深巷穷门少侣俦,阮郎唯有梦中留”来表达感情中的求之不得,唐宪宗时的“铁血宰相”武元衡有感于朋友的悲伤恋情,也写下“心爱阮郎留不住,独将珠泪湿红铅”的哀艳之句。

最著名的还是五代时“曲子相公”和凝的那句“阮郎何事不归来?懒烧金,慵篆玉,流水桃花空断续”,模拟仙女的口吻嗔怪阮郎的失信,道出了动乱时代里所有思妇的心声。宋人取其句意,演化出宋词小令中著名的《阮郎归》词牌,也使得“阮郎”这一称谓家喻户晓。

金谷园图 明 仇英

除了神话传说中的仙郎,还有许多“郎”在历史上有真实的原型。他们都是一时之俊彦,或者仪表出众,或者才情傲人,或者有一段风流韵事傍身,总之是因为某个惹人注目的特征而在当时社会中形成盛名,从而演化为后世的典故。文学家们常常将他们作为典型的情郎形象,适用于形形的恋爱描写中。

比如,若想突出男子俊俏多情、惹人喜爱,则称其为“潘郎”。潘郎是西晋名士潘岳,字安仁,后世多以潘安呼之。他出身儒学世家,少有才名,为晋初文人政客集团“金谷二十四友”之一,《晋书中说他“辞藻绝丽,善为哀诔之文”。潘岳的文章漂亮,人也生得漂亮,是当时女子心中的大众情人。

世说新语·容止》绘声色地记载了潘郎的魅力:“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潘岳乘车出门,路上的女孩子认出他,一哄而上把他围起来,争相往他车上扔水果,有点像今天的粉丝给偶像献花。其实,在古代社会,掷果这一举动有《诗经》中“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之意,代表了女子们愿与潘郎“永以为好”。

因为倾慕者太多,潘岳每次出门都能满载而归,因此也留下个“掷果盈车”的风流典故,唐代诗人司空图就用“掷果潘郎谁不慕,朱门别见红妆露”来形容友人的艳福。除了自带偶像光环的“潘郎”,潘岳的小名儿檀奴也演化出了更为亲昵的“檀郎”一称,专来描写恋人间的柔情蜜意,如柳永的“最是娇痴处,尤殢檀郎”、张先的“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

虽然后世绮名不绝,历史上的潘岳本人却并非风流之徒。他对结发妻子杨氏非常专情,杨氏青年病死,潘岳写下了沉痛真挚的《悼亡诗》三首,此后未曾再娶。唐代元稹在追悼妻子的《遣悲怀》诗中就曾用“潘岳悼亡犹费词”来比拟自己的心情。除去在爱情方面的比附,潘岳还给后世留下另外两个著名典故。

其一是“潘郎鬓丝”,潘岳三十二岁那年发现自己长了白头发,于是悲秋作赋,发起了滞官不迁的牢骚。因此,“潘鬓”也成为文人们感叹时运不济、岁月蹉跎的常用词,“潘鬓入秋悲”“鬓霜难拒笑潘郎”“愁边潘令鬓先白”等比比皆是。另外一个典故是“潘江陆海”,南朝钟嵘《诗品》里将潘岳与陆机并举,称“陆才如海,潘才如江”,后人用以比喻青年才子的斐然文采。王勃 《滕王阁序》结尾那句“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即用此典自谦,意思是请在座诸位像潘岳和陆机那样尽情挥洒文才,写出好的作品。

在“潘郎”之外,另一个用来代指英俊情人的词是“何郎”,这是从三国时曹操的女婿何晏演化而来。史载何晏“美姿仪,面至白”,同僚见他面如冠玉,都怀疑他私下涂脂抹粉。有次魏明帝故意在大热天邀请何晏一起吃汤饼,何晏出了一脸的汗,依然面色不改,并且“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大家这才相信他天生丽质,没有擦粉。

不过,按照魏晋时风,出身贵族且爱好玄学的何晏的确很注重仪表修饰,属于“美而自知”的类型,他还常常顾影自怜,有几分希腊神话中水仙少年纳西塞斯自我陶醉的意味。

因此,在后世诗词中,“何郎”既可以代指面目姣好的情郎,如“月眉怜谢妓,风貌忆何郎”,也可以来形容多情才子行步自顾之态,如“风帘花竹弄娟娟,自顾何郎步步妍”。

“出镜率”最高的还是“傅粉何郎”这个用法,欧阳修在一首咏蝴蝶的小词中有“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之句,其实是在调侃那些品貌俊雅但用情轻薄的浪荡子。

说到用情轻薄,不能不提大名鼎鼎的“杜郎”——杜牧。作为世家之后、宰相之孙,杜牧其实颇具才华,在晚唐危局中也有献策平虏的实绩,但在诗歌的影响力下,他留给后世的依然是个风流情种的形象。

杜牧的风流事也真是多,最引人感慨的莫过于“十年之约”。据说,他在湖州游玩时留恋一位少女,遂与少女的母亲约定十年内来湖州做郡守,届时迎娶佳人。然而此后宦海沉浮,杜牧三次外放江南都与湖州无缘,等到如愿领得湖州刺史之位,已是十四年后的事。昔日情人再见,少女已出嫁三年,生有二子,杜牧自知寻芳来迟,只好写下“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的懊恼之句。

在古时,有情人因生计与战乱而离散者比比皆是,这个典故也被后人反复引用,“杜郎”成为遗憾失约之情郎的代名词,如“杜郎不恨寻芳晚,梦里行云”“杜郎重到,只虑空江桃叶”等。

除了烟花丛中的“艳名”,杜牧也有翰墨场上的“俊名”。他的另一个特点是喜好吟游怀古,屐痕万里,虽仕途失意亦不失“春雨秋山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的逸兴。后世与他命运相仿的文人也用“杜郎俊赏”“杜郎歌酒过平生”“登临逐杜郎”来比拟快意行吟之情,只是这些句子背后往往透着天涯羁旅的无奈,“杜郎”二字在洒脱之余,也有一份江湖惆怅的漂泊之感。

还有一些常常出现在诗词中的“郎”,无关鸳鸯蝴蝶,却各有各的倒霉故事,成为后人发牢骚时常用的比附对象。这些“郎”多为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士,在唐宋人眼中是“风流儒雅亦吾师”的存在,他们才高命舛的经历尤能引起士人群体的同情。后代文人在叙写自己的不幸与忧愁时,惯于投射到这些古时薄命郎君的身上。

比如“沈郎”,这是南朝梁的才子沈约。他机敏多谋,是梁的开国功臣之一,在史学与文学上皆有所成,梁武帝对他颇为倚重。但沈约自己常有伴虎之感,屡次上书请辞相位,却不被批准。沈约为此十分伤神,身体也日渐消瘦,他写信给朋友说自己“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隔段时间腰带就要缩个孔,人都憔悴坏了。

后来,沈约果然因为小事触怒梁武帝,在惩谴中忧惧而终。沈约的遭遇是独特的遭遇,但他多愁多病、衣带渐宽的经历却让天下文人感同身受。唐诗宋词中屡见“沈郎带宽”“沈郎瘦腰”之典,这不一定是说仕途折磨,也可以比喻为情人相思消瘦的状态,如李之仪的“相思日夜梦阳台,减尽沈郎衣带”。

像苏轼这样的乐天派,在伤春时也会发出“沈郎多病不胜衣”的感慨。李后主著名的“沈腰潘鬓消磨”,则是将沈约与潘岳并举,极写自己国破家亡后以泪洗面的憔悴状态。

同样常被用来形容愁苦的还有“庾郎”,这是比沈约晚半个世纪的诗人庾信。庾信也是南朝梁的重臣,诗、文、赋俱佳,为当时文坛之冠。但盛名却为他招致了灾难,西魏灭梁后,庾信被强留北方,虽尽享荣华富贵,却一生不得南归。仕敌之愧与乡土之思使他内心常怀痛苦,后半生的诗文中充满苍凉凄断的哀音,《愁赋》《哀江南赋》皆字字泣血,杜甫有诗“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足见后世士大夫对庾信之苦的共鸣。

独立寒宵苦吟的庾郎,也成为后人写愁拟愁时的经典形象。身世清苦的南宋词人姜夔听见蟋蟀秋鸣,就有“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之叹。清代贵公子纳兰性德半夜闻笳,也忍不住以“定知今夕,庾郎瘦损多少”来比喻自己羁旅难眠的情态。

此外,还有“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的南朝文臣江淹。“江郎才尽”的典故广为流传,这背后还有个江淹梦笔的故事。钟嵘《诗品》记载,江淹五十多岁时,有天梦见晋代游仙诗人郭璞,郭璞说自己有一支五色笔寄存在江淹这里,今欲索还,江淹闻言,果然在怀中找到一支五笔,将其还给了郭璞。此后,江淹再无力作诗,故世间皆传“江郎才尽”。

这个传说还有另一版本,唐人修的《南史》中,则说是江淹梦到西晋文学家张协向他“索锦”,从此就写不出锦绣文章了。索锦也好,索笔也罢,总之江郎晚年再无佳句传世,也引得后人以“谁怜冷落江郎笔,不赋文章只画眉”来作才思锐减、壮志消磨之叹。

其实,这多少是误解了江淹。从他本人的经历看,年轻时雅好文学,《恨赋》《别赋》名动海内,晚年富贵封侯,有“人生当适性为乐,安能精意苦力求身后之名哉”之语,无心作文也是十分正常的。

沈约像

在古诗中的诸多“郎”里,含义最丰富的恐怕就是“刘郎”,只因历史上刘姓名人甚多,从帝王将相到才子仙人,留下各种各样的典故,每一位“刘郎”都有着不同的借喻含义。

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写出了自己与爱人远隔天涯、无缘相会的失落与憾恨。这里的“刘郎”,就是和“阮郎”阮肇一起入天台山遇仙女的那位刘晨,其含义也等同前文解释的“阮郎”,代指求爱不得相思无果的男子。

在爱情诗词中出现的“刘郎”大多是这一寓意,如“刘郎何日是来时,无心云胜伊”“晓露风灯零落尽,此生无处访刘郎”等等。白居易有一首写给名妓薛涛的诗中说“蛾眉山势接云霓,欲逐刘郎北路迷”,这是将薛涛比喻成柔情脉脉的仙女,将自己的好友元稹比喻为行踪飘忽的刘郎,调侃美人倒追郎君而不得的情态。

用典高手辛弃疾的笔下也有好几位“刘郎”,皆是跃马扬鞭的英雄人物。

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这是指人到中年仍有雄才壮志、毫不贪恋安逸生活的刘备。

再如《破阵子·为范南伯寿》中的“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这是鸿门宴上智勇脱身、让范增怒掷酒杯的刘邦。此外还有南朝宋的建立者宋武帝刘裕,闻鸡起舞的晋代名将刘琨……这些乱世中建功立业的“刘郎”,也是古来有志之士的常咏对象。

另一位出场频频的“刘郎”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刘姓诗人不少,刘禹锡却独占文坛刘郎之名,这背后也有个曲折有味的故事。刘禹锡青年时期是朝中改革派的一员干将,后因“永贞革新”失败被外放湖湘。几年后,刘禹锡回京,只见朝中新人换旧人,遂作“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之句,借道观中新栽的夭桃讥讽当红权贵。虽然过了嘴瘾,却因言获罪再次被贬。

14年后,刘禹锡重返京城,见玄都观的桃园如今开满菜花,昔日权贵也已树倒猢狲散,而他这位历经挫折的刘郎却神采如旧,还幽默地写下“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尽显“诗豪”之脾性。

因为这段两游玄都观的经历,刘禹锡也成了后人笔下存在感极高的一位“刘郎”。后人多借此典感叹物是人非,或指久去复归后的潇洒自得,如“重来休厌刘郎老,明月清风有素盟”“桃花荣谢吾何预,一任刘郎去后栽”“未老刘郎定重到,烦君说与故人知”等等。

总之,如果出现桃花、重来、几度等字眼,这个“刘郎”定是刘禹锡无误了。

(原标题:“郎”情几多有出处)

来源 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 刘伟利

「微积累」语文成语专题突破——近义成语

第五类:近义成语

1、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残暴得灭绝人性。

惨绝人寰:人寰,人世。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形容惨到极点。

灭绝人性:完全丧失人所具有的理性。形容极端残忍,象野兽一样。

2、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亦作“趁火”。

浑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机会攫取不正当利益。

顺手牵羊: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

3、心满意足:心愿满足。亦作“心满愿足”。

称心如意:完全合乎心意。亦作“趁心如意”。

正中下怀:正合自己的心意。形容符合心意。

4、承前启后: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亦作“承先启后”。

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继往开来:继,继承;开,开辟。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5、外强中干:外表上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空虚。

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外刚内柔: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同“内柔外刚”。

6、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地瞎想。亦作“胡思乱量”。

痴心妄想: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形容一味幻想不切实际的事情。

游思妄想:犹言胡思乱想。指没有根据,不切实际的瞎想。

7、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8、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褒义

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积久考虑。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多含贬义。

挖空心思:比喻想尽一切办法。

9、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

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

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10、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

雷厉风行:比喻政事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也比喻行事声势威猛,动作迅速。

大张声势:大造声势,扩大影响。

闻风而动: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11、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义不容辞:指顾全道义而不推辞。

理所当然:当然,应当如此。按道理应当这样。

12、道貌岸然:形容神态庄重严肃。现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含讥讽之意。

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

正颜厉色:颜,面容。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13、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多用于指人。

等量齐观:等,同等。齐,一样。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多用于指物。

相提并论: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14、牢不可破:牢固得不可摧毁,不可动摇。形容异常坚固。

颠扑不破:无论怎样倾跌敲打都不会破损。比喻理论正确,无法驳倒推翻。

坚不可摧:坚,坚固;摧,摧毁。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15 本末倒置: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颠倒了事物的主次轻重。

舍本逐末:舍去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

轻重倒置: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两者的地位摆颠倒了。

16、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亦作“了若指掌”。

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标新立异:原谓特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多指提出新奇主张或创造出新奇的式样。

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

另起炉灶:另外重支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

18、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亲自听到和看到的。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19、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形容闹得很凶。亦作“覆地翻天”。

天翻地覆:覆,翻,翻过来。比喻急剧的变化。

20、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和权术。

朝三暮四:多用以比喻反复无常,变来变去。

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亦比喻行踪不定,早晨在此地,晚上到彼地。

21、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亦作“云消雾散”。

风流云散:风吹云散,踪迹全消。比喻原常相聚的人飘零离散。亦作“风流雨散”。

销声匿迹: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22、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亦作“风静浪平”。

一帆风顺:船挂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或阻碍。

平安无事:平平安安,没出什么。

23、历历在目:历历,清楚分明。清楚地展现在眼前。

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清楚,就象新近发生的一样。

一清二楚:十分清楚、明白。

走马观花:骑在马上看花。形容得意、愉快的心情。也比喻粗略地观察一下事物。

浅尝辄止: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25、无所不为: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贬义。

微不至: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褒义。

为所欲为:为,做。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26、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囫囵吞枣: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不求甚解: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27、醉生梦死:比喻象醉酒和做梦一样,糊涂地过日子。

金迷纸醉:形容剥削阶级奢侈豪华的生活。

花天酒地:形容吃喝嫖赌,荒淫腐化的生活。

28、欢欣鼓舞:形容非常高兴振奋。

喜气洋洋:洋洋,得意的样子。充满了欢喜的神色或气氛。

欢天喜地:形容非常高兴。

29、绘声绘色:描写、叙述生动逼真。

活龙活现:形容神情生动逼真,好像就在眼前一样

有声有色:表现、描绘得非常生动。

30、魂不附体:灵魂脱离了肉体。形容惊恐之极。

六神无主: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 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宁或惊慌失措。

31、饥寒交迫:饥饿与寒冷交相逼迫。形容无衣无食,生活困苦不堪。

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鸿雁,啼饥号寒的灾民。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啼饥号寒:因为缺乏衣食而啼哭。形容生活极端困苦。

32、奄奄一息: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形容气息微弱的垂死之状。

命在旦夕: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岌岌可危:岌岌,危险貌。形容极其危险。

33、历历在目:历历,清楚分明。清楚地展现在眼前。

一清二楚:十分清楚、明白。

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清楚,就象新近发生的一样。

34、家常便饭:家庭日常的饭食。比喻经常发生习以为常的事情。

司空见惯: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习以为常:谓经常如此,就成为常规了。

35、出生入死:形容冒着生命危险。多用于概述经历。

舍生忘死: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赴汤蹈火:汤,开水。蹈,踩。形容不避艰险,奋勇向前。多用于表达决心。

36、想方设法:积极动脑筋,想尽各种办法。

费尽心机:心机,计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

37、功亏一篑:功,事功,泛指所做的事。篑,土筐。堆九仞高的大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后用来比喻只差最后一点而不能成功,含有惋惜之意。

功败垂成:垂:接近,快要。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前功尽弃:过去的功劳全部废弃。

38、钩心斗角:心,宫室的中心。角,檐角。原谓宫室建筑的内外结构精巧工致,

后用以比喻各用心机,明争暗斗。亦作“勾心斗角”

明争暗斗:明里暗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各用心思,互相排挤。

尔虞我诈:你诈骗我,我诈骗你。

39、苟且偷安:只图眼前安逸,得过且过。

得过且过:且,暂且。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

苟且偷生:得过且过,勉强地生存下去。

40、坚如磐石:像大石头一样坚固,常比喻意志不可动摇。

固若金汤:金,“金城”的简称,指坚固的城墙。汤,“汤池”的简称,指防守严密的护城河。

形容工事非常坚固。

坚不可摧:非常坚固,摧毁不了。可指工事,也可指决心意志。

41、束手无策: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的办法。

无能为力:不能施展力量。指使不上劲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

手足无措:手足无处安放,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才好。常用于形容举止慌乱。

42、海市蜃楼: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比喻虚幻的事物。

虚无缥缈:形容若有若无,空虚渺茫。

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43、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委曲求全:委曲,曲意迁就。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也指为了顾全大局而让步。

忍辱含垢:忍受耻辱。

44、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强调脸色表情和顺。

平易近人: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和蔼可亲:谓态度谦温和气,容易接近。

45、齐心协力:犹言“同心合力”。众人一心,共同努力。强调合力。

同心同德:心,思想;德,信念。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侧重齐心。

46、赫赫有名:赫赫,非常显著的样子,声名显赫。

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鼎鼎大名:鼎鼎,盛大,显赫。形容名气很大。亦作“大名鼎鼎”。

47、络绎不绝:形容过往人马或车辆连接不断。

川流不息:川,河流。像河水那样流个不停。多用于比喻来往的人、车马或船只很多。

纷至沓来:纷,众多。沓,重复,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48、眉开眼笑:形容极其高兴的样子。

笑逐颜开:逐,驱使;颜,脸面。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眉飞色舞:色,脸色。形容极其高兴得意的神态。

49、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束之高阁:比喻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

置若罔闻:置:放,摆;若:好象。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50、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不足挂齿:不足,不值得;挂齿,说起,提到,挂在口上。表示不值得一提。

51.明哲保身:原指明达事理洞见时势的人,善于择安避危,保全自身。

后亦指为了个人得失丧失原则的庸俗处世态度。贬义。

洁身自好:保持自身清白,不同流合污。也指顾惜尊重自己,不与他人纠缠在一起。

52、目不斜视:不该看的事物不看,形容品行端正,遵守礼制。

目不转睛:凝神注视,眼珠一转不转。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53、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

旁若无人:形容态度从容、自然。亦形容高傲,目中无人。

54、背道而驰:道,道路。驰,车马疾行。比喻彼此方向目标完全相反。

南辕北辙:本要向南行走,却驾车往北。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

55.念念有词:僧道方士等行法术时,口中默念经咒,以通神灵。

后指迷信的人小声说祈祷的话。也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

振振有词:振振,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

56、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怒不可遏:愤怒之极,不可抑制。

57、排山倒海:排,推开。倒,翻倒。形容来势凶猛。

翻江倒海:形容水势浩大,多用来比喻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

58、蚍蜉撼树:蚍蜉,一种大蚂蚁。撼,摇动。比喻不自量力。又作“蚍蜉撼大树”。

螳臂当车:当(dāng),阻挡。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败。

59、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多用作形容词,与“精神”搭配。

坚持不懈:坚持到底,毫不松懈。

60、见机行事:机,时机,机会。看到适当的时机立即行动。

见风使舵:看风向改变帆篷方向。比喻相机行事,随机应变。多含贬义。

61、窃窃私语:私下小声说话。也作“切切私语”。

交头接耳:紧挨着头,凑在耳边低声说话。

62、撼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声势大,力量强。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63、开诚布公:诚意待人,坦白无私。形容词性短语。

推心置腹:比喻真心待人。形容词性短语。

推诚相见:用真心相待。动词性短语。

64、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贬义。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正直,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65、刻不容缓:缓,缓慢,拖延。一刻也不能耽搁。形容形势紧迫。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容等待。

66、语重心长:言辞恳切有分量,情谊深长。

苦口婆心: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

67、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

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

68、屈指可数:扳着手指即可数清。形容数目很少。侧重指珍贵。

寥寥可数:形容数量非常少。

69、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言论。

流言蜚语:毫无根据的话语。多指背后议论诽谤或挑拨离间的话。又作“流言飞语”。

70、乱七八糟:形容极端混乱,毫无条理和次序。

污(乌)七八糟:十分杂乱,又脏又乱。

71、燃眉之急:像火烧眉毛那样的紧急。比喻非常紧迫的情况。名词性短语。

迫在眉睫:睫,眼毛。比喻事情已经到了十分紧急的关头。形容词性短语。

72、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乱,没有条理。

七手八脚:形容人多忙乱,动作不一。

73、进退维谷:谷,比喻困境。进退都处于困难境地。比喻进退两难。书面用语。

进退两难:进也不好,退也不好。形容处境困难。口头用语。

进退无门:前进后退均无路,形容处境困难,无处容身。

74、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动词性短语。亦作“杞人之忧”,名词性短语。

庸人自扰: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75、气吞山河:气势能吞没高山大河。形容气魄很大。

气势磅礴: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极其雄伟。

76、威风凛凛:形容威严可畏,气势逼人。

气势汹汹:汹汹,声势很盛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77、想方设法:积极动脑筋,想尽各种办法。

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

78、前车可鉴:比喻前人失败的教训可作鉴戒。动词性短语。

前车之鉴:比喻当作鉴戒的前人的失败教训。名词性短语。

79、敲诈勒索:依仗势力或用威胁、欺骗手段,索取财物。

巧取豪夺:指用巧妙的手段骗取或凭武力强夺他人的财物。

80、聚精会神:会,集中。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全神贯注:贯注,集中在一起。形容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81、一心一意:心思意念专一。一般作谓语。

全心全意:用全部精力。一般作状语。

82、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

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机,想尽办法。多含贬义。

83、本末倒置: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颠倒了事物的主次轻重。

舍本逐末:舍去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

84、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

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

85、神采奕奕:精神旺盛,容光焕发。

神采飞扬: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神。

86、生气勃勃:勃勃,精神旺盛的样子。生命力强,富有朝气。多用于指人。

生机勃勃:很有活力,很有生命力。多用于指事物。

87、龙腾虎跃:形容威武雄壮,非常活跃。

生龙活虎: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比喻活泼矫健,生气勃勃。

88、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89、手无寸铁:形容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赤手空拳:形容两手空空,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东西。

90、束手无策: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的办法。

手足无措:手足无处安放,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才好。常用于形容举止慌乱。

91、视若无睹:虽然看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形容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

熟视无睹: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心,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有看见一样。

92、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束之高阁:比喻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

93、因势利导: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

顺水推舟:比喻顺应情势说话办事。

94、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95、随波逐流:比喻自己没有立场和主见,只是随着潮流走。

同流合污: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

96、悠然自得:形容心情悠闲自足,神态从容的样子。

泰然自若: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

97、忐忑不安:心虚不定的意思。

七上八下:比喻心情不安。

98、头头是道:形容说话做事有条有理。

天花乱坠: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的)。

99、天经地义:经,常规,原则。义,正理。指非常正确,不容置疑的道理。

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100、截然不同:形容事物之间毫无共同之处。

天渊之别:比喻差别极大。

101、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进行反抗或不得不做某种事。

铤而走险: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为。

102、鸦雀无声:形容寂静无声。

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十分宁静。

103、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同样的事物。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

104、外强中干:外表上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空虚。

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105、万无一失:绝对不会出差错。形容极有把握。

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

106、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

自暴自弃:自己糟蹋自己,自己瞧不起自己,形容一种自卑、甘居落后的心理。

107、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108、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贬义。

随心所欲:一切都有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109、有备无患: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就不会产生祸患。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110、瓮中捉鳖:比喻要捕捉的对象无处逃遁,下手即可捉到,很有把握。动词性短语。

瓮中之鳖:比喻逃脱不了的人或动物。名词性短语。

111、无所不为: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贬义。

无微不至: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褒义。

112、无穷无尽:没有止境。

无边无际:开阔得望不到边缘。

113 五颜六色:多种颜色,引申指各色各样。

五彩缤纷:形容颜色繁多复杂,非常好看。

114、五光十色:形容色泽鲜艳,品种繁多。

五花八门: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

115、五体投地:指两手、两膝和头着地,是佛教最恭敬的礼节。比喻敬佩到了极点。

心悦诚服:诚心诚意地服从或佩服。

116、喜笑颜开:颜,脸色;开,舒展。心情愉快,满脸笑容。

嬉皮笑脸:形容嬉笑不严肃的样子。贬义。

117、脱胎换骨:原谓修炼得道,可脱凡胎成圣胎,换凡骨为仙骨。后借指彻底的变化。

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

118、笑容可掬:掬,两手捧起。形容满面笑容的样子。

喜形于色:形,表现。色,脸色。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119、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贬义。

异想天开:天开,天门打开,比喻荒诞的事。形容想法离奇而完全不切实际。

一般用于贬义,有时也可作中性词用。如,科学家要敢于异想天开。

120.卓尔不群: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侧重指人的才华。多用于书面。

与众不同:跟大众不一样。多用于口语。

出类拔萃:萃,草丛生的样子引申为聚集。指成群的人或物。超出同类之上。

鹤立鸡群:比喻人的仪表才能超群脱凡。

【大名鼎鼎的意思;大名鼎鼎的意思是什么三年级】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大名鼎鼎的反义词(大名鼎鼎的反义词abcd 式) 下一篇:大名鼎鼎的近义词【大名鼎鼎的近义词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