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国学大师”在济南的童年趣事!
季羡林先生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今临清市)官庄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在故乡只待了六年,六岁之后的小学和中学时光都是在济南度过的。
季羡林在济南这座城市就生活了整整十四年,“济南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对上个世纪初期的老济南市井生活、自然风光、社会风情也非常的熟悉。
老济南的风物图
在自己的文章中,他多次地回忆起自己在济南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尤其是在2002年2、3月间(当时先生已是九十一岁高龄)所作的《我的小学和中学》这篇长篇回忆性散文中,季羡林更是用质朴的文笔娓娓道来,生动地再现了他在童年和少年时期所耳闻目睹的济南风物、市井风情,为我们研究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济南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风俗民情提供了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大明湖畔钓虾、蛙
正谊中学坐落在济南大明湖南岸阎公祠(阎敬铭的纪念祠堂)内,原有一座高楼还保存着,另外又建了两座楼和一些平房。这些房子是什么时候建造的,我不清楚,也没有研究过。
校内的景色是非常美的,特别是北半部靠近原阎公祠的那一部分,绿杨撑天,碧水流地,一条清溪从西向东流,尾部有假山一座,小溪穿山而过。登上阎公祠的大楼,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向北望,大明湖碧波潋滟,水光接天;夏天则是荷香十里,绿叶擎天。
向南望,是否能看到千佛山,我没有注意过。我那时才十三四岁,旧诗读得不多,对古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描述和赞美,不甚了了,也没有兴趣。
我的兴趣是在大楼后的大明湖岸边上。每到夏天,湖中长满了芦苇,芦苇丛中到处是蛤蟆和虾。这两种东西都是水族中的笨伯。在家里偷一根针,把针尖砸弯,拎上一条绳,顺手拔一枝苇子,就成了钓竿似的东西。
蛤蟆端坐在荷叶上,你只需抓一只苍蝇,穿在针尖上,把钓竿伸向它抖上两抖,蛤蟆就一跃而起,意思是想扑捉苍蝇,然而却被针尖钩住,提上岸来。我也并不伤害它,仍把它放回水中。
有了这个教训的蛤蟆是否接受教训,不再上当,我没法研究,这疑难问题,虽然比不上相对论,但要想研究也并不容易,只有请美国科学家们代劳了。
最笨的还是虾。这种虾是长着一对长夹的那一种,齐白石画的虾就是这样的。对付它们,更不费吹灰之力,只需顺手拔一枝苇子,看到虾,往水里一伸,虾们便用长夹夹住苇秆,死不放松,让我拖出水来。我仍然把它们再放回水中。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戏耍也。上下午课间的几个小时,我就是这样打发的。
二十世纪初的济南孩子
童年是多么单纯快乐!
那时的济南市井生活和自然风光
是如此朴实无华!
爱你,泉城济南
愿你永远保持最美好的模样!
选自季羡林《我的小学和中学》
图片:王啸、李锋、捕鱼达人007等
来源:天下第一泉
名人童年的故事:安徒生----棺材板上出生的童话大师
有这样一个故事,流传得很广很广,全世界的小朋友,可能都听说过它:
鸭妈妈在孵鸭蛋,蛋壳一个接一个地破了,小鸭子争先恐后地钻出来。最后,只剩下一个特别大的蛋,好久没有破开,鸭妈妈把它孵了又孵,终于,从里面钻出来一个又大又丑的小鸭子。
因为丑,连鸭妈妈也不喜欢它,它不管走到哪里,都挨打受气,别的鸡鸭啄它、打它,喂鸡鸭的佣人踢它,孩子们作弄它。丑小鸭无法生活下去了,只好孤零零地逃到树林里。忍饥挨饿,顶风冒雪,好不容易才把风雪呼啸的寒冬捱了过去。
春天到了,丑小鸭走出了树林,来到春水荡漾的池塘边。它看见三只白天鹅轻盈地浮在水面上,漂亮极了,自在极了。它也情不自禁地跳下水去,兴高采烈地向白天鹅游去,希望和这些美丽的可爱的伙伴在一起。这时候,它无意中低头一看,自己在水中的影子,已经不是往日人人厌恶的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了。
这个优美的故事,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送给全世界孩子们的礼物,这只热爱生命、不甘屈辱、追求高尚理想的丑小鸭,就象安徒生自己。
汉斯·克利斯汀·安徒生,丹麦作家,世界著名的“童话大师”。他的童年,是在一个极为贫穷的鞋匠家庭中度过的,他所遭受的苦难,比童话中的丑小鸭有过之而无不及。
1805年,安徒生出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附近的奥得赛。安徒生的父亲是一个穷鞋匠,母亲是为别人洗衣服的洗衣妇。全家生活在一所低矮阴暗的小房子里,除了制鞋的工具和一些破烂以外,就没有什么东西了。家中唯一的一张床,还是父亲结婚时从一家旧货店里买来的。
这张床,其实根本不是正儿八经的床,而是用几块棺材板拼凑起来的,放在旧货店里,一直没人买,所以店主才肯用很低的价钱出售。安徒生,这位为全世界的儿童讲出许多精彩故事的大师,就是在这张可怜的床上出生的。听或读安徒生童话故事的小朋友们,你们能够想象到这一点吗?
安徒生从呱呱落地时起,就有痛苦伴随着他。他连续好几天哭个不停,为他洗礼的牧师,也不禁皱着眉头说:
“这孩子像个小猫咪一样爱哭!”
自出生以后,在父亲的铁锤“叮叮”的敲打声中,在母亲的啜泣和叹息声中,小安徒生就时常地嚎啕大哭,好象在悲叹自己的命运,悲叹社会的不公。
安徒生的童年生活十分贫苦。父亲靠摆一个修鞋摊谋生,但这又能赚几个钱呢?只不过勉强维持着贫穷的生活罢了。
在父亲破烂不堪的旧鞋摊旁边,就是一座大富翁的宫殿式建筑。其中有宽大的庭院,美丽的花园,还有一个优美的池塘,好几只漂亮的白天鹅悠游地在池中戏耍。年幼的安徒生经常把眼睛贴在篱笆的小洞上,欣赏这幅美不胜收的图画。
这一切都与安徒生家的贫穷形成鲜明对比,他不能生活于其中,但它又离自己是这样的近,让自己看得这样清楚,可它又离自己那样远,根本不能进去。它仿佛是图画中的天堂,一切美好的东西历历在目,但又可望而不及,这就无形中,就开启了安徒生童话故事的创作源泉。
安徒生的童年是多么悲惨啊!只是贫穷倒还罢了,因为不管怎样,还可以过一种和平而宁静的日子。但是,这一切很快就成了一场梦,突然之间,轰轰的炮声响了,它告诉人们,爆发了。法国与英国,这两个欧洲的大国,为了争夺称王称霸的权势,驱赶着无辜的百姓,来到战场上,杀得尸横遍野,这本来都是和平的老百姓啊。安徒生的祖国--丹麦,在这场中,站到了法国一边,这就使丹麦的穷苦百姓,也无端地卷进了的漩涡。
一来,安徒生的父亲连个贫穷的鞋匠也当不成了,只好离开家,到法国拿破仑的里,当了一个雇佣兵。因为雇佣兵的总比当个鞋匠挣得钱要多一些,虽然有生命危险,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再说,你不去当雇佣兵,也要被丹麦征兵去打仗。
父亲走了,家里没有钱,母亲只好一个人带着安徒生,过着乞丐般的日子。那个时候,别说上学读书了,就连吃顿饱饭,睡个温暖的觉,对小安徒生来说,都是天大的享受。每逢看到富人家的孩子,背着书包上学放学,小安徒生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穷人的孩子,不仅在受穷挨饿,还总是要受富家孩子的气。安徒生长得不漂亮,穿得也破破烂烂,成了富人家孩子经常欺侮的对象,总是找借口打他,羞辱他。就象丑小鸭总受别人的欺负一样。在这样冷酷的环境中,安徒生的性格变得十分孤独。
更大的灾难来临了。1815年,法国在中打败了,丹麦跟着也成了一个战败国,受到无休无止的剥削和掠夺。安徒生的父亲在中染了一身的病,在贫困中死去了。那时,安徒生只有十一岁。
父亲在世的时候,非常喜欢安徒生,天天给他讲《一千零一夜》里的神奇故事,给他念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剧本,从小就培养了安徒生的文学兴趣。父亲死后,安徒再也不能听父亲为自己讲《一千零一夜》了,他的生活越发孤寂和凄凉。他常常一个人跑到树林里去,独自游玩,或者趴在草地上编花环。回到家里,就找点布头布条,替木偶缝小衣服。实在太寂寞了,就到一些老太婆那里去,听她们讲妖魔鬼怪的故事。
有时候,他走近静静流过的奥登塞河,看着母亲赤着双脚,站在冰冷的水里,替有钱人家洗着成堆的衣服。寒冽的北风,吹乱了母亲的头发,刺骨的冰水,浸透了母亲的衣裳。实在冷得受不住了,母亲就呷一口米酒,稍微暖和一下身子,接着又继续吃力地劳作了。
此情此景,安徒生看在眼里,痛在心上,自己帮不上一点忙,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母亲受罪。这是多么可恨的世道啊!
生活实在太艰难了,光靠给人家洗衣服已经不能维持生活了。安徒生的母亲不得已改嫁了。继父与父亲根本不能比,他既不会讲故事,也不喜欢安徒生。母亲暗暗地为儿子的前途担忧。她想方设法,把儿子送进了学校,让他认识几个字,希望他长大后做一个裁缝。
可是,安徒生根本不想当什么裁缝。他迫于生计,只好到纺织工厂去童工。但他不甘心就这样过一辈子,他的理想是当一名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引人入胜的戏剧。但这个理想必须靠自己去奋斗,才能实现,所以,不久他就赤手空拳只身一人到哥本哈根打天下去了。这时他也不过14岁。
安徒生档案:1805年出生,1875年逝世。丹麦诗人、童话作家。年轻时立志当演员,却未实现。1835年到意大利旅游,然后发表成名作《即兴诗人》,其后出版《安徒生童话集》等。此书与德国的《格林童话》,都被誉为世界两大童话故事集。
【大师的童年故事、大师的故事笑话大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