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易错成语归纳
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收效小。
事半功倍:指做事得法,收效大。
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呼之欲出: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好像能呼唤出来一样。
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
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是指没有人)
各有千秋:各人有各人的长处或特色。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每件事都得到适合的位置。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褒义
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文思敏捷,写作速度快。(不是指写文章不加标点)
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
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弹冠相庆:指官场中一人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词
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不能说“生活安居乐业”)
生意葱茏:形容树木茂盛。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走投无路: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别具匠心: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褒义
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褒义
自出心裁: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褒义
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褒义
不拘一格: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滔滔不绝: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酣畅淋漓:形容非常舒畅和痛快。褒义
慷慨解囊:形容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
沧海一粟:比喻非常渺小。
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为众人所称美。
海市蜃楼: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贬义
见异思迁:看见更加新奇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意志不坚定,喜好不专一。贬义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不能用于首先做某事或冲在最前面。
不堪设想:指事情会发展到令人难以预料的坏的地步。不指好的发展。
妄自菲薄:指过分地看轻自己。贬义
怨声载道:指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梦萦魂牵:指非常思念。
梦寐以求:形容有着强烈的愿望。
忍辱负重: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巧夺天工:指人工精巧胜过天然 ,技艺十分高超。不能指自然景观。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技艺高超。不能指自然景观。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了出来。后面不能再接“笑”。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变外表和形式,其内容、实质不变。贬义
沁人心脾:指吸入芳香气味、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等时,感到舒适和愉快。也指文艺作品的美好给人的清新爽朗的感受。
天伦之乐:指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不能指朋友或同学师生等。
恪尽职守:指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
抑扬顿挫:指语气和声音高低起伏伴随停顿转折。
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褒义
势如破竹: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褒义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错综复杂:形容头绪繁多,相互纠结,情况复杂。
莫可名状:指事物极复杂微妙,无法描述。
萍水相逢:指互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不能指老朋友或熟悉的人相遇。
狭路相逢: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德高望重:指品德高尚,声望很高。多称颂年高而有名望的人。
精神矍铄: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小题大做: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贬义。
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褒义
头晕目眩:头晕眼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也指被繁琐的事情弄得不知所措。
义不容辞:指理应接受。褒义
义愤填膺: 胸中充满正义的愤懑。褒义
妙笔生花:指人文笔高超。
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极端的骄傲自大。贬义
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自谦词,不能指他人。
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鳞次栉比:形容建筑物、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无可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妙手回春:指医生医术高明。
乐此不疲: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中性词
突如其来:事情出乎意料地发生,出现。
强词夺理:指无理强辩,没理硬说成有理。贬义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寻章摘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贬义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足不出户:形容不与外界接触。
相映成趣: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粉墨登场:多指坏人乔装打扮,登上舞台。
语无伦次:形容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层次。
小巧玲珑:形容东西小而灵巧、精致。褒义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贬义
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津津有味:形容趣味浓厚或有滋味的样子。
津津乐道:形容对有兴趣的事说得很开心。
蠢蠢欲动:比喻坏人准备捣乱或敌人准备进攻。
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客人一样。只能用于夫妻之间。
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爱。
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不可理喻:形容人不讲常理,蛮横或固执。贬义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道理很明显。
强聒不舍:指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不耻下问:不把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而感到耻辱。
耿耿于怀: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
莫衷一是:指很多人之间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使用时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严阵以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着要犯的敌人。形容做好完全的准备工作。
守株待兔:原指想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也指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味同嚼蜡:指说话或文章枯燥无味。贬义
不求甚解: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深刻理解。是一个典型的古今异义。
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贬义词。不能指商品热销。
养精蓄锐: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沧海桑田:指变化巨大。
歇斯底里: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无法控制自己。
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与它相比的东西。
紧锣密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
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褒义
龙腾虎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
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芸芸众生:原指一切生物,后指众多的普通人。
刚毅不屈:刚强坚毅,不肯屈服。褒义
名正言顺: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有道理。
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
安居乐业: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主语不能是“生活”。
通宵达旦:从天黑到天亮。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褒义
虚张声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贬义
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
为所欲为:指很随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贬义
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
风华正茂: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好为人师:喜欢做别人的老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贬义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去看待。
振振有词: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强词夺理。贬义词,并不表示理由充分。
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褒义
因地制宜: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或采取适当的措施。褒义
德高望重:指品德高尚,声望很高。多称颂年高而有名望的人。
相形见绌:指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贬义
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褒义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等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外界影响而逐渐发生变化。
处心积虑:指费尽心思做坏事。贬义
变化无常: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生意葱茏:形容树木茂盛。生机勃勃。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
轩然大波:指大的纠纷或乱子,指不好的影响。
罪魁祸首:作恶犯罪的头目,也指灾祸的主要原因。
拈轻怕重:指怕挑重担。贬义
漠不关心:对人对事感情冷漠,不放在心上。 后面不能接宾语。贬义
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噤若寒蝉:心中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不能用来指寒冷。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一触即发:比喻事态十分紧张,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褒义
石破天惊: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肆无忌惮: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贬义
开卷有益:指读书总有好处。
吹毛求疵: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贬义
心惊肉跳:形容人极度惊惧恐慌。
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舞蹈等自然流畅。
设身处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褒义
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多,看都看不过来。
自命不凡:自己认为自己为了不起。贬义
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震惊。贬义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贬义
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多用于人。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贬义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褒义
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日新月异:指发展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褒义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
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张牙舞爪:形容猛兽凶恶可怕。也比喻猖狂凶恶。贬义
声名显赫:形容名声很大。褒义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 更能显示出来。褒义
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逢场作戏:遇到一定的场合,偶尔凑凑热闹。也指轻浮的态度 。中性与贬义。
意气用事:缺乏理智,只凭一时的想法和情绪办事。贬义。
引人入胜:多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贬义。
风云突变:比喻局势突然发生了巨大变化。
不可思议: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贻笑大方:指被有学问或内行的人所笑。
如火如荼: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心无旁骛: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艰苦奋斗:不怕艰难困苦,坚持英勇斗争。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褒义
一波三折: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或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死灰复燃: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贬义
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贬义
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完全显露出来。褒义
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噤如寒蝉:形容有顾虑不敢说话。
潸然泪下:形容眼泪流下来。
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水融: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别开生面: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
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焚膏继晷: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可歌可泣: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不能自已: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化为乌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任劳任怨: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为民: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
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藕断丝连: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
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能力或条件不够而感到无可奈何。
出类拔萃: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褒义
顶礼膜拜:比喻非常崇拜。贬义
具体而微:指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油光可鉴:形容非常光亮润泽。
杳无消息:没有一点儿音信。
器宇轩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粗制滥造:写文章或做东西只求数量,不顾质量。
豁然贯通:指一下了弄通了某个道理。
正襟危坐: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颔首低眉:形容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诚惶诚恐: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郁郁寡欢:指闷闷不乐。
黯然失色: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广袤无垠:形容广阔得望不到边际,辽阔无边
火眼金睛: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
百废俱兴:许多已经荒废了的事情一下子都兴办起来。
百废待兴:许多被搁置的事情等着要兴办。
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左右逢源:指为人圆滑老到,精明。
一纸空文: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
信口开河: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件坏事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波澜不惊:现比喻局面平静、形势平稳,没有什么变化或曲折。
藏污纳垢: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特指人的死亡。
别有用心:指言行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义正词严: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大名鼎鼎:形容名气很大。
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蹉跎岁月: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贬义
屡见不鲜:指多次见到,并不新奇
付诸东流: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
忘年之交:年龄不相当的人所结成的深厚友谊。
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星罗棋布: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每况愈下:情况越来越坏。
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趋之若骛: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
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绵薄之力:微不足道的力量 。指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谦词)
蓬荜生辉:指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的字画使寒门增添光辉。
粗茶淡饭: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
掉以轻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贬义
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面目全非: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贬义
周而复始:比喻事物的循环。
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风物|蒲江涛:唐时壁州锁秋月
文/蒲江涛
千里如雪照巴山,唐盛壁州锁秋月。
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众所周知,唐朝行政划分推行“道州县”三级制,当时以山名州。壁州以山置名是在唐高祖武德八年,当时作为唐代行政区域版图上的一个州,直到北宋熙宁五年才废止,已经成为通江古代历史文化的见证,前后存续的448年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肌理和呼吸?
一个朝代成就一座山
壁山在县治以南,与县治一江相隔。唐武德八年(625年,史见《太平寰宇记》),通江“以县西一里壁山为名”,升格为壁州,州治所在地在今日诺江镇。
壁州
武德七年(624年)二月二日,洋、集二州獠民反叛,攻陷隆州晋城。武德八年,唐高祖李渊发兵平乱,划出巴、集二州部分土地置壁州,管辖通江、符阳、白石、广纳、太平五个县,隶属全国当时十道中的山南道(梁州乃道治所在地)。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玄宗又把全国划分为十五道,壁州隶属山南西道(兴元府乃道治所在地)。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始宁郡,乾元元年(758年)恢复为壁州。在此期间,壁州几经分合、升降与废兴,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州置县并入巴州。
山南道行政区划图
州治所在地诺水县以水置名,诺水源出陕西南郑县之青石关,流经众山入县界,南流向东折身注入达州的渠江,东边支流叫宕水,西边支流名诺水。大险溪,在县东百里。又有小险溪,下流俱入于渠江。《志》云:县西九十里有清浴溪,下流合于巴江。
壁州除了壁山,当时还有诸多名山载入地方史。得山在壁州古城以北九十余里的万山中,峭绝千仞,宛如掘起的崖堑,有一夫当关之势,相传汉高祖据此以通饷馈。
得山对面一有石城,方圆三里,相传为三国时关羽儿媳鲍三娘所筑,故名擂鼓城。歌籁山在今四川通江县东,唐杜佑《通典》卷175壁州广纳县记载,“歌籁山在县东七里,上有城,极险峻”;《方舆纪要》卷68通江县记载歌籁山在“县东六里”,下有诺、宕二水,水石相激,声如呼诺。
三花山便是今日的方山,相距壁州城西南六里。突出众山,其形如斗。东北八十里处还有六峰山,东六十里处有大钟山,突起万山中。城南二十里处的铜钵山,当时盛产铜而命名。
朱元乡与竹峪镇接壤处的包台山,突兀一方,高出众岭,适合登高远眺,形似待放的莲花而得名,故有诗曰“离开竹峪难为关,除却包台莫好山”。
壁山以西一江之隔的千佛崖,据说是由一代女皇武则天捐出胭脂粉钱所修建。相传幼年时代的武则天,曾经随时任利州都督的父亲武士彠来壁州,在此度过了美好的童年。
武则天称帝后,感念壁州百姓当年对她的照顾,省出部分胭脂粉钱,命人修建了千佛崖,祈佑苍天赐福壁州的百姓。壁州百姓同样感谢武则天,便在州治以西的城门外,修建了一座五驾马车并驾齐驱的石桥,据说当时称为武妈桥,如今名为五马桥。
还有纪念宋资政殿大学士中大夫、四川宣抚使安丙业绩的安公祠;明万历年间知县魏卦建了文昌庙,清咸丰时进行重建,后改为娘娘庙,香火不绝,等等。
壁州,一座兴于唐初的石头城,兴衰与荣辱,列入历史典籍里。
历代刺史成就一座城
在唐朝“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行政版图上,壁州在巴蜀之地,虽然相距长安不太远,但因偏居秦岭以南,中间隔着米仓山。两重大山的阻隔,加壁州管辖的范围狭小,人口又不多,经济相对较落后,由此成了帝王将相、达官贵族,以及备受打压者的流放之地。
开元15年地图
太和三年(829年)二月,唐文宗听信王智兴谗言,任命勇敢善战、气盖三军,刚在前线作战立功的石雄为壁州刺史。唐朝宰相李藩,因为没有感谢推荐他为天官侍郎的李昭德,被昭德奏谏黜为壁州刺史。
光启二年(886年)三月,唐僖宗任命护驾有功的王建遥领壁州刺史一职,开创了将帅遥领州镇的先河。哪知,王建对此很不满意,于是纠集各方势力攻占蜀地,并于天复七年(907年)建立了大蜀,史称前蜀高祖。
之后,于慎思、唐彦谦也曾贬任壁州刺史。唐彦谦赴任后的某一个黄昏,曾夜潜壁山寺,放眼壁山春日“夜合庭前花正开,轻罗小扇爲谁裁”的景致,面对身后古寺“高高山顶寺,更有最高人。定起松鸣屋,吟圆月上身。云藏三伏热,水散百溪津。曾乞兰花供,无书又过春”的景象,不由得悲从中来,凄然晒出了内心“策策虚楼竹隔明,悲来展转向谁倾”的迷茫与喟叹……
真正灿烂壁州的时光,当属唐代名相郑畋抱病留居壁州的岁月。从他所著《壁州新建山寺记》一文中,可以窥见唐时明月辉映壁州的盛况。
中和三年十月,郑畋卸下宰相一职,换来次子郑凝绩担任壁州刺史的机会。他在郑凝绩、侄儿等人的陪伴下,一路到达天高皇帝远的壁州。
通江县佛尔岩石窟
此后一年间,郑凝绩“峻以御下,清以涤己,修饬政理,安调黎元”,在壁州创造了“吏不为奸,市肆丰溢,民淳岁捻,宽泰乐输”的政绩。郑畋也在这里迎来了自己安宁的晚年,得以享受“父子欢笑,适于旦夕,高散无累,乐其幽旷,遨游壁山胜境之所”的天伦之乐。
此前,有人在壁山“凿石架篁……高悬旗幡”,修建“峭壁危栈”,郑凝绩“乃于旧亭东隅建构佛宇,召僧匡信主其事”,大兴寺庙规模,“为堂三间,徘徊为门,为廊二十六间……廊外为僧房、疱厨十数间”,并在寺庙外“立真室精舍”数十间,这些“精舍”刚好“负山面江,雄压胜地”,实乃家父郑畋日常起居最佳的场所。
对于远离战火、铁血杀戮和朝廷纷争的郑畋来说,壁州城下“日月光照,风雨所交,钟梵松篁,铿锵满听,千家甍栋,历历在眼,晨烟夕艳,辉灿户庭”,正适合自己每天抱病抚须,饱揽眼前的胜景,畅抒人生最后的清静。
孰料,次年一诏圣旨,郑凝绩改调天彭(今彭州)任刺史。此时,璧山寺内佛像还未配齐,计划中的“引泉濆瀑,开巘构阁,辉朱轩于云际,架丹楹于云表”也未完工,仓促之余找来“法像、碑揭、侍卫”安放于寺内,又“特命良匠,严饬新以缨络珠金”,最终在七月八日“迎礼于新室,眸容慈相,拱卫完严”。新建壁山寺,当是郑畋有生之年最后的大事,之后随子前往彭州,并在彭州病逝。
通江县城以西千佛崖的千佛屏
明英宗天顺年间,当地乡绅在城南建四贤祠,同堂受祀的除了南宋抗元名将向佺、明监察御史向翀、通判向阁三位通江本籍人,还有郑畋,足见他在民间的影响。
四贤祠已经毁于民国时期,壁山寺院业经几翻毁坏和重缮,终于今日再现当年的盛况。
一根竹鞭改变一个人
唐朝流行壁州鞭。这种竹鞭生在断裂的壁岩中,其实就是斑竹和水竹的地表茎,最适合做马鞭。因为盛产地在壁州,所以又叫壁州鞭。
当时交通不发达,这种鞭的产量又少,所以就成了贡品,主要献给皇上、宰相和重臣,可以说是十分名贵,千金难求。羊士谔便因采得这样一根竹鞭而如获至宝,欣然赋《野夫采鞭于东山偶得元者》一诗曰:“追风岂无策,持斧有遐想。凤去留孤根,岩悬非朽壤。苔斑自天生,玉节垂云长。勿谓山之幽,丹梯亦可上。”可见当时的人们都为拥有这样一根壁州鞭而自豪。
可就是这样一根壁州鞭,不仅成为“肇事者”,还引出了两位诗人“以鞭自喻”的精彩对吟。
唐宪宗元和五年的一天,元稹和刘士元先后投宿华阳县敷水驿,两人为争一间厅房发生争执。刘士元拿起手中的壁州鞭,不仅打伤了元稹的脸,还轰动了当时的朝野。
刘禹锡听说此事后,寄赠了一只文石枕和一首诗给予元稹褒奖和鼓励,元稹随后回赠了一根壁州鞭和一首答谢诗。元稹在《刘二以文石枕见赠,仍题绝句,以将厚意》一诗中说:“枕截文琼珠缀篇,野人酬赠壁州鞭。用长时节君须策,泥醉风云我要眠。歌眄彩霞临药灶,执陪仙仗引炉烟。张骞却上知何日,随会归期在此年。”
他巧借一根竹鞭的描写,由衷感谢刘禹锡仗义执言。刘禹锡再以《酬元九侍御赠壁州鞭长句》一诗回复元稹,他在该诗中依然以这一根竹鞭为话题:“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
刘禹锡对这根壁州鞭的甚赞,其实就是赞扬元稹能够守住正直不阿、坚贞不屈的节操。正是他们共同的志趣和操守,两人后来一直保持着唱和关系。
通江县城以西千佛崖内的七级佛塔
不仅如此,这样一根壁州鞭,还引发了政坛的震荡。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记载:贞元九年(793年)二月的一天,有人给宰相陆贽赠送了一根壁州鞭,却被陆贽断然拒绝了。唐德宗为此托人告诉陆贽:“卿清慎太过……如鞭靴之类,受亦无伤。”德宗认为陆贽清廉谨慎得太过分了,劝他收下马鞭、长靴之类无伤事体的小赠品。
陆贽不但再次拒绝了德宗皇帝的建议,还给出了拒绝的理由:“监临受贿,盈尺有刑,至于士吏之微,尚当严禁,矧居风化之首,反可通行!贿道一开,展转滋甚,鞭靴不已,必及金玉。”
他说自己身居相位,本身就是风俗教化的倡导者,一旦贿赂的途径经他之手被打通,收受马鞭和长靴的贿赂之风便会愈演愈烈,最终发展到赠金送玉。
他之所以拒绝别人赠送的马鞭、长靴等物品,就是带头自律自制,守住“拒贿”防线,防止“鞭靴之类涓流不绝”而致“溪壑成灾”,最终止住行贿之人因与自己产生私情而提出过分的请求,避免由此滋生的腐败和给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他还告诉世人“不受乃其常理”,意思是说不接受他人礼品和钱财才是常理。
众所周知,泾原之变发生后,德宗仓皇出跑,众臣纷纷避开皇帝唐德宗四下逃逸了,只有陆贽、卢杞、白志贞、赵赞等十几个大臣跟着他。陆贽作为主心骨,陪伴德宗逃到奉天后,在那里组织了流亡,并全权安排逃难中的运作。他在当宰相期间,为唐朝后续发展做出了各种改革建议。
没想到,一根小小的竹鞭,再次引发了德宗对陆贽的恶恨。德宗虽然欣赏陆贽的才能,但不喜欢他从来都不懂得迎合自己,老是给自己提意见和缺点,这让唐德宗非常不高兴。
贞元十年(794)十二月,德宗凭借陆贽是否接受这一根壁州鞭的言论,趁机罢免了陆贽的宰相职务,把他降为太子宾客。次年四月,陆贽再次被贬为忠州别驾。
在忠州,陆贽一待就是十年。在这十年间,陆贽深居简出,人皆不识其面,直到去世。陆贽贵为宰相而严拒各级部门的“进贡”于门外,坚守“不扰为安、不取为与、不害为利”的为政之道,最终换来后人对他一生“清正廉洁,不贪为贵,份外之财,分毫不取”的评价。
壁州,伴随唐朝的灭亡,历经时代的变迁,终于在北宋熙宁五年消失在中国行政版图上,再次恢复了她本来的称谓——壁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天伦之乐是什么意思【天伦之乐是什么意思解释词语】】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