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有神话故事,古人如何“上知天文”?
【文艺星青年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古往今来,中国人对宇宙总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但囿于科学条件所限,大多数时候也只能将好奇心化作“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般的大胆想象与“嫦娥奔月”的迷人神话。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太空的探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欲上青天揽明月”再也不是天方夜谭——1月11日,嫦娥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两器互拍,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任务圆满成功。
从日晷到“FAST”、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嫦娥探月的成就,到刚刚公布的火星探测任务,我国的太空探测事业有着飞速的发展。今天,让我们将目光回溯,了解古代中国对苍茫宇宙的认识与敬畏。
嫦娥与玉兔二号完成两器互拍(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古人的宇宙观——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战国时期便对“宇宙”有了相对明确的定义:时间与空间的统一体。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尸子》
先秦诸子百家之一的尸子提出的这一概念,是迄今在中国典籍中找到的与现代“时空”最好的对应。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张衡在其天文学著作《灵宪》中,提出了“无限宇宙”的概念。他指出宇宙是无穷无极的,肯定时间与空间的无限性。
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张衡《灵宪》
在尝试解释宇宙的起源时,张衡的宇宙生成论或许最能代表我国古代的宇宙观,其观点接近西汉《淮南子·天文训》。
他提出宇宙形成的三个阶段,首先是“溟滓”,是气的原始状态,什么都没有;第二是“庞鸿”,是元气开始发动、连结在一起、混沌不分的状态;第三是“太元”,元气分化,天地各自形成,产生物体和运动。天圆地平,天是一个中空的球体,地是半球体,上平下圆,处于天体下半部。
星象观测——月有阴晴圆缺
我国的天文观测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相传在尧舜时期,就有关于羲和、羲仲在河洛地区观察日月星辰以定四时的传说,说明我国很早就有了熟悉天文、制定历法的专职人员,天文学和历法早就很发达。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尚书·尧典》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分成四宫,还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组,叫二宿,东南西北四方各七宿。与古希腊天文学及现代天文学中的“星座”对比,天空分划的迥然不同是关于中国天文学独立起源和发展的最令人信服的论据之一。
命王良掌策驷兮,逾高阁之锵锵。建罔车之幕幕兮,猎青林之芒芒。弯威弧之拨剌兮,射嶓冢之封狼。观壁垒于北落兮,伐河鼓之磅硠。乘天潢之泛泛兮,浮云汉之汤汤。
——张衡《思玄赋》
提到星象观测,我们不得不再度说起张衡。张衡绘制了星图,记录星官124个,星星有2500颗,其中320颗有名字。在他的代表作《思玄赋》中,其中“王良”、“驷”、“高阁”、“策”、“罔车”、“青林”、“威弧”、“封狼”、“壁垒”、“河鼓”等皆是星宿名。作者或拟人,或双关,将它们转化为具有生命的形象参与远游求索,创造性地运用并发展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比兴之法。
古诗词中的宇宙——飞镜无根谁系?
苍茫宇宙、旭日、清风明月、浩瀚星空,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在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单纯地寄托作者的思绪情感之外,亦暗含着不少古代对于宇宙初步的了解与认识。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屈原《天问》
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在《天问》中,大胆地对世界的起源发问,向着未知的领域进行猜测、进行设想、进行探索。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诗经·国风·七月》
“火”,指大火星,即心宿二,天蝎座α星。古人发现大火星逐渐向西方迁移,坠落的时节,天气就开始变凉。此段概括了劳动者全年的生活,向读者展示了那个凄苦艰辛的岁月。
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躔,白露暖空,素月流天。
——谢庄《月赋》
此句点明赏明所具有的特定时节、环境。是时,横斜的银河在东方划出一条界线,太阳运行的方位与线路,也发生了变化,已从夏至时的偏北移向了冬至后的偏南,现在季节正处在秋冬之交。“白露暖空,素月流天”,白色的露气朦胧弥漫,明洁的月光洒满天空,大地仿佛披上了银色的薄幕。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杜甫《赠卫八处士》
参与商均为古代星宿名,参宿是西方白虎第七宿,商宿为东方苍龙第五宿。两宿分居两侧,相差约180°,一个升起之时另一个已落到地平线以下,所以永远不会相见。这几句从离别说到聚首,悲喜交集,把强烈的人生感慨带入了诗篇。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月儿将行到何处去?天外是否另有人间?这里月落时,那里的月亮是否刚刚从东方升起?用“绳索”系住明月在天上高悬?这些问题反映了作者对客观自然现象的深入观察与思索,并作出了大胆的猜测,其中有许多暗合现代科学,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友好提示:本文为网文化频道官方微信号“文艺星青年”(wenyixingqingnian)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
成语大闯关:每天10个,好玩又好学(第19天)
大家好,我是语文周老师,专注分享语文知识。
成语是我们语文素养的必备知识,也是提高写作、口语交际的必会之处。但是,它却是很多同学的短板,家长们纷纷私信周老师,埋怨孩子不愿意看课外书,不愿意摘抄成语,让周老师想个办法。周老师推出了成语大闯关系列,每天10个成语,让学生们好玩又好学。
第19天成语大闯关:
大家可以先试着自己猜一猜,评论区留言讨论,今天的答案我会在明天的成语大闯关公布哦。
错过前面内容的同学,可以点击下面的文字回看:
成语大闯关第18天答案:
1. 无时无刻
拼音:wú shí wú kè
解释:没有时刻。常与否定词连用,指时时刻刻、随时的意思。
2. 背道而驰
拼音:bèi dào ér chí
解释: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 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3. 凤毛麟角
拼音:fèng máo lín jiǎo
解释: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4. 爱屋及乌
拼音:ài wū jí wū
解释: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5. 天方夜谭
拼音:tiān fāng yè tán
解释:是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比喻虚诞、离奇的议论。
6. 两败俱伤
拼音:liǎng bài jù shāng
解释:俱:都。斗争双方都受到损伤,谁也没得到好处。
7. 灯红酒绿
拼音:dēng hóng jiǔ lǜ
解释: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所的繁华景象。
8. 眉来眼去
拼音:méi lái yǎn qù
解释:形容用眉眼传情。
9. 青面獠牙
拼音:qīng miàn liáo yá
解释:青面:脸上泛着青色;獠牙:露在外面的长牙。旧时神怪故事中形容凶神恶鬼的面貌。现形容人面貌极其凶恶。
10. 里应外合
拼音:lǐ yìng wài hé
解释:应:接应;合:配合。 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同学们,今天的这10个成语你猜出来了吗?欢迎留言评论。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也欢迎点赞、转发。我是语文周老师,专注分享语文知识!关注我,学习更多教育干货。
看图猜成语:图片中显示了一个“五”一个“十”,比喻和盘托出
观察图片你可以看出发音相同的两个字“曲”“娶”同时出现,它们虽然发音相同但是它们的字形不同,所表达的含义也不同。读到这里你应该能猜到这个成语,对,它就是异曲同工。
它比喻不同时代、不同人的文章、言论一样精彩,或不同的事情产生相同的效果。原意为不同的曲子有着相同的影响,同样精彩。
图片当中显示了一个“五”一个“十”,很多朋友看了一眼秒出答案,对,它就是“一五一十”。那你知道它的具体含义吗?它比喻叙述从头到尾,原原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便把手绢子打开;把钱倒出来;交给小红。小红就替他一五一十的数了收起。”读完这样的句子,相信你对一五一十有更多的了解。
大家拿到图后第一反应是对勾和叉号吧?红色的标记映入眼帘,学生时代老师的红笔经常做这样的记号,仔细观察,写“口”表示正确,写“心”表示错误,那这个是什么成语呢?它就是“口是心非”,它是指口所言说的与心中所思想的不一致,日常生活中多用作贬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慎用哦。
天平的两端放着“无”和“论”两个字,天平的职责就是比较两端物品的重量,看完图片,你应该想到这个成语了吧?没错,它就是“无与伦比”,它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如果生活中你遇到漂亮的小姐姐,你可以这样说:“无与伦比的美丽是你的特质”,小姐姐会特别高兴的。
这个图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首先,“应”在“口”的里面,但整体来看,外面是“合”,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你应该能秒出答案,是的,它就是“里应外合”,指的是外面攻打,里面接应。这个成语出自于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三折:“反被韩,魏同谋,里应外合,决水淹我军,甲士溃乱,死者山积。”读完它的出处,相信你对于这个成语有更深刻的了解。
图片有九个字,其中八个字为“此”,仅有一个字为“举”,八个相比于一个来说已经很多了,这个时候你应该能想到成语,对,它就是“多此一举”,指多余的,没有必要的举动。做不必要的、多余的事情。如果造个句子的话,可以这样去用:东东在喝汤的时候又用汤匙又用筷子,真是多此一举!
图片中你可以清晰的看到,天被方框所框住了,月亮旁边有一个“谭”字,所以聪明的朋友对于这个图立刻有了答案,那就是“天方夜谭”。是的,它意思是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比喻虚诞、离奇的议论,这个词出自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
【天方夜谭的意思 天方夜谭意思是什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