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发菩提心-天龙菩提心经怎么领奖励

更新:07-27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关于佛陀当年出家时,你不可不知的秘辛

作者:释宗立

我们对佛陀出家历程的经历,往往只是缘于凡夫的层面来了解的,而在《方广大庄严经》中,却告诉了我们一些不为凡夫所知的秘辛。

今天农历二月初八,正值佛陀出家纪念日,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一段佛陀的尘封往事。

很久很久以前,当佛陀还是悉达多王子时,在他将要出家之前,天龙八部知道他是最后身菩萨,将要在今生成佛,就常常以种种供养具供养这位菩萨。

(为了叙述方便,后文一概称呼为菩萨)

当时,天龙八部们想道:“菩萨在漫漫的生死长夜中成就众生,用四摄法摄受众生(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为四摄法),现在众生得度的因缘已经成熟了,为何菩萨还旧居宫中,而不出家修道度化众生呢?如果这样下去,恐怕众生的善心会迁移改变,菩萨成正觉之后,会没有众生可度啊!”

于是他们纷纷到菩萨面前顶礼祈请道:“我们翘首以待多时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菩萨出家修道,坐菩提座降伏诸魔,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具足十力、四无所畏、不共佛法,现大神通,广饶益利益一切有情众生呢?”

一般来说,最后身菩萨将要出家的时候,有十方无量世界的诸佛菩萨都会以神通之力,让菩萨宫内的鼓乐弦歌等等,都会演奏微妙法音,劝请菩萨出家修道。

悉达多太子也不例外,他宫中所有的乐器和宫女们的演奏,都变成了劝请他出家的法音。

菩萨听到这些法音之后,趋向菩提的心念更加坚定不移了。

这是为何呢?

原来,菩萨在无始劫以来的修行之中,曾经恭敬尊重供养正法和说法的法师,对正法生起甚深的信心,不但好乐正法,而且住于正法,对于正法百听不厌,并对众生宣说正法,让他们得以觉悟。

菩萨在多生累劫以来,都远离了世间五欲的过患,为了成就众生,所以示现处于贪欲境界之中,其实是积集增长一切善根殊胜福德资粮之力,示现为受用广大微妙的五欲境界,但是对于菩萨本身来说,心得自在。

诸佛的神通示现的法音,激发了菩萨追忆。

菩萨回忆起往昔修行时所发的种种誓愿,因为往昔的誓愿力的缘故,过去生所学的佛法一一现前,生起了大悲心观察世间,明了富贵纵使再炽盛也终归会磨灭,又观察生死烦恼的险恶和甚可怖畏,生起了断除烦恼、证入涅槃的殊胜之心。

菩萨为了度化宫中的宫女们,于是由往昔的誓愿力故,证得了四种法门,度化宫女。

那四种呢?

一是方便、布施、爱语、利行,以四同事摄摄取她们。

二是绍隆三宝,使三宝的种子不令断绝,不坏一切之性而且不退愿力。

三是智力坚固,大慈大悲,不舍于众生。

四是有殊胜智慧资粮之力,分别一切菩提分法。

因为菩萨证得了这四种法门,于是即时以大神通,让宫女们领悟乐音中所流露出来的各种佛法义理,让她们生起了广大心、慈愍众生之心、求菩提心、发起深心,对佛法生起了正信,远离骄慢之心而尊重正法。

宫女们听到这些法音之后,心中生起无量欢喜踊跃之心,由此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

在场的诸天听闻了菩萨所宣说的妙法,也于无上菩提不生退转,纷纷劝请菩萨速速出家,利益众生。

奇怪的是,当诸天劝请菩萨出家的事情发生之后,净饭王当夜做了一个梦。

他梦见自己的儿子悉达多,剃除须发,然后出宫而去,身边还有无比庄严的诸天围绕着。

他吓得马上从睡梦中醒来,问侍从说:“太子何在?在宫里还是外出游玩去了?”

侍从恭敬地回答道:“回大王,太子在宫中,并无外出游玩。”

净饭王觉得梦中的情景历历在目,不像是假的,于是怀疑自己的儿子已经离开宫内,心中惆怅不已,仿佛被烦恼之箭射中一般,忧愁挥之不去。

他心想:“照我梦中的情景看来,悉达多这孩子一定会出家的。”

他又想道:“不行!我只有这么一个孩子,绝对不能让他出家!我以后不让他出门,用宫女把他牵绊在宫里就好。”

第二天,净饭王就下令为悉达多建立了三时殿,什么是三时殿呢?

一是温暖如春可以抵御严寒隆冬,

二是清凉舒适可以抵御炎热酷暑,

三是不冷不热,温度适中。

净饭王做完这一切还不放心,继续让人铸造了沉重的宫门,无论是开关宫门都需要五百人推动,宫门开关的声音可以传出四十里外。

后来菩萨在宫中呆久了,想外出游玩,于是禀告自己的父王。

净饭王听说悉达多要出门,立刻命人打扫园林,整肃街道,让路边没有衰老病死者,六根不具者也全部驱赶开,不让悉达多有机会见到他们。

天人们得知菩萨要出宫的消息之后,知道机会来了。

当菩萨出东门的时候,净居天子化身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身体枯槁,形销骨立,扶着拐杖低着头喘气,牙齿快要掉光了,而且鼻涕唾液一大把。

菩萨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于是问驾车者说:“这是什么人?怎么这个样子呢?好生可怜啊!”

这时,因为净居天子的神通力的缘故,让驾车者忘记了净饭王的嘱咐而如实回答道:“这是老人啊!”

菩萨又问道:“什么叫老呢?”

驾车者回复说:“所谓的老,是指曾经的风华少年,慢慢衰老,各种器官退化,力气衰弱,不思饮食,形体消瘦,没有丝毫的威势,常常会被年轻人轻视,动一动就像风中的残烛一样,生命快要走到终点了,这样就叫做老。”

菩萨又问:“就他一人如此,还是所有的人都是这样呢?”

驾车者回答说:“世间所有人都是如此。”

菩萨又问说:“我也会象他一样吗?”

驾车者回答说:“人,无论贵贱贫富,都是如此。”

听了驾车者的话后,菩萨再无游乐的兴致,变得闷闷不乐,对驾车者说:“我现在还哪有心情出去游玩呢?我要想办法免除死亡的威胁!”

于是就下令驾车回宫。

此后,菩萨又出西、南两门,净居天子又分别示现了病、死之苦相,菩萨想要修道的心越来越迫切了。

这一天,菩萨出北门游玩。净居天子这次化身为一位比丘,穿着染坏色的衣服,剃除须发,手执锡杖,目光视地,缓步安行,样貌端严,具足威仪。

菩萨远远看见他,不知不觉地被吸引住了,于是问驾车者道:“那是什么人?”

净居天子用神通力让驾车者回答菩萨道:“这是出家人。”

菩萨立刻下车,上前对比丘作礼,然后恭敬地请问道:“尊敬的修行者啊,出家之人能够有何利益于世间呢?”

比丘安详平和地回答道:“我见在家时,生老病死,一切无常,都是败坏不安,不可执著之法,所以舍弃父母亲族,出家修道,百般寻求脱离生老病死的方法,以求利益众生。我所修习的无漏圣道,依正法而行,调伏六根,发起大慈悲心,对于众生能施以无畏,心行平等,护念一切众生,不沾染世间的烦恼,永得解脱,这就是出家之法。”

菩萨一听,如同在暗夜之中见到了一束光芒,于是赞叹说:“这实在是太好了!在天人之中,只有出家修道才是最为殊胜的,我决定了:一定要修学此道!”

然后就命人立刻返回宫中。

净饭王从驾车者的口中得知了悉达多最近的遭遇,于是加深了他的忧虑,他又拼命为悉达多增加宫女等等,希望用声色犬马捆绑住儿子的心。

净饭王所做的这一切,被净居天子看在眼里。

为了能让菩萨能快些出家,于是净居天让净饭王做了七种梦,分别是:

一是梦见有许多天人抬着帝释天幢从迦毗罗卫城东门出去。

二是梦见太子乘着大香象从城南门出去。

三是梦见太子乘驷马车,从城西门出去。

四是梦见有一个宝轮在空中旋转,然后从城南门出去。

五是梦见悉达多在十字路口用力击鼓。

六是梦见悉达多在城中的一座高楼上遍洒珍宝,有许多众生纷纷来捡。

七是梦见离城不远的地方有六个声哭号。

净饭王做了这七个梦之后,突然惊醒了。

他的心中充满了恐惧,于是命令大臣们说:“我昨晚做了七个梦,你们快点让占梦者入宫为我解梦。”

这时,净居天子变成一个婆罗门,穿着鹿皮制作的衣服,站在宫门外大声说道:“我能解大王之梦。”

大臣们得知之后,面面相觑,心想:“大王昨晚做梦的事情,我们也刚刚才知道,这婆罗门怎么知道的?想来必有神通,且看看他怎么说?”

于是大臣们就把婆罗门叫进宫中。

净饭王将自己所作的七个梦一一告诉了净居天子变化的婆罗门,问他道:“我做的梦究竟是吉是凶?”

婆罗门微微一笑:“大王明鉴。梦见众生抬着帝幢出东门,这是表明太子将会被无量的天人拥护出家之相。

梦见太子乘象出南门,这是表明太子出家之后,会得无上正等正觉和十力之相。”

梦见太子乘驷马车出西门,这是表明太子出家之后,会得无上正等正觉和四无畏之相。

梦见宝轮从北门出,是表明太子出家之后,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转法(车仑)之相。

梦见太子在十字街头击鼓,这是表明太子成道之后,诸天会将他的法义传播到天界之相。

梦见太子在高楼上撒珍宝,众生纷纷去捡,这是表明太子成道之后,会为诸天人众说法,流布种种法宝之相。

梦见城外有六人哭号,这是说明太子成道之后,外道六师心生忧恼之相。

这位净居天子变化的婆罗门为净饭王解梦之后,说道:“大王,您应该高兴,不应该生烦恼,因为这些梦都是吉兆,能让您获得吉祥的大果报!”说完,婆罗门就不见了。

净饭王见此情景,惊惧交加,怕悉达多真的会出家。

这一夜,悉达多的妻子耶输陀罗也梦见了二十种可怕的事情,她将自己的梦境告知了悉达多。

菩萨知道自己出家的因缘成熟了,于是百般安慰耶输陀罗。

这一夜,菩萨在慢慢长夜中静思:“我如果不告诉父王就跑去出家,会有两种过失,一是违背法教,二是不顺俗理。我应该堂堂正正地和父王说清楚。”

于是他就去禀告父王自己出家的心意。

净饭王刚开始百般不愿,最后扭不过菩萨的坚固心念,只好同意了他出家的心愿,但是净饭王的心里还是万般不舍。

煎熬了一夜。

第二天,净饭王召集了所有亲族,对他们说:“昨晚悉达多来请求出家,我如果同意的话,我的王国就没有人继承了,你们看要怎么做才能让他死心、不再想出家呢?”

亲族们纷纷说:“大王放心,我们一起为您守护太子,太子一定插翅难飞出此城中!”

于是,净饭王在东西南北门都派遣了无数侍卫守护,而且日夜不停守护,就是不让悉达多有出城的机会。

菩萨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也发动宫女对宫内严加看护,务必不让菩萨有可乘之机。

这时,有二位药叉大将,一起约上四天王悄悄地商议说:“菩萨终于要出家了,我们应该如何供养他呢?”

四天王对他们说:“菩萨想要出家了,但是被重重包围,你们应该帮忙以神通力,托着他坐骑出城。”

帝释天对三十三天的天人们说:“菩萨今晚要出家了,你们应该一同帮忙守护他,以作为供养。”

其中有一位静慧天子出来说:“我会让一切看守菩萨的侍卫和宫女,都陷入昏睡之中,一无所知。”

庄严游戏天子出来说:“我会让城内外所有的象马等等动物都悄然无声。”

严慧天子出来说:“我会在虚空之中化出一条宝路,用七宝庄严,并遍洒名花,用幡盖庄严道路两侧。”

有大象王出来说:“我在鼻端变化成楼阁,里面有诸天彩女,歌舞供养。”

有大龙王出来说:“我们会吐出旃檀祥云和沉水祥云,遍洒旃檀香末和沉水香末,让虚空中充满种种妙香。”

法行天子出来说:“我会让宫中所有的美女都变丑,让她们不再接近菩萨。”

开发天子出来说:“我会在半夜叫醒菩萨。”

最后帝释天很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大家做得很好,到时我会为菩萨指明出宫的路。”

其他的种种天龙八部都发愿护持菩萨出宫。

这时,菩萨在宫殿之中静静地想道:“过去的诸佛都发四种微妙大愿。

一是,愿我未来自在法性,于法自在得为法王,以智慧精进不息地救护一切被生死牢狱系缚的苦恼众生,让他们都得到解脱。

二是众生都在生死的暗黑树林之中,患上了被无明遮掩的目疾,愿以、空、无相、无愿作为明灯和良药,为众生破除黑暗,消除眼疾,成就种种方便智门。

三是有些众生心中骄慢,知见颠倒妄想执著,应该为他们说法,让他们得到解悟。

四是见众生处在生死海中,三世流转,就像火轮旋转一般,又像一团丝线自缠自绕,应该说法让他们解缚。”

菩萨发起这四种广大的誓愿之后,所有的天众都各自示现神通帮助菩萨,先是让宫里的宫女们都变得丑陋不堪,菩萨看见这些宫女的样子,生起了猛烈的大悲心和出离心。

这时四天王都带领各自的天众向菩萨行礼致意,并且一起发大声祈请菩萨出家。

这时,在天众的神通力之下,宫里的所有宫女和看守菩萨的侍卫都昏睡过去。

菩萨在天众们的帮助下,终于在驾车者车匿的陪同下,骑马出城而去。

在离开迦毗罗卫城的一刹那,菩萨回头看着自己自幼生长的地方说道:“如果我今生没有成道,决不再回迦毗罗卫城!”

第二天清晨,由于天众们的神通而陷入昏睡的人们纷纷醒来,发现太子已经不在城中了。

菩萨出城之后,来到一片树林中。

天龙八部见菩萨已经顺利出城,也悄悄散去。

这时,菩萨停下了匆匆地脚步,将随身的配饰交给车匿,作为信物,并请他转告自己的父王母后和爱妃,还有宫中的宫女们,等自己成道之后,一定会回来度化他们的。

车匿哭哭啼啼地答应了。

这时,菩萨心想:“我既然已经打算出发,如果不剃除须发,终归不是出家法。”

于是拔出随身佩剑,剃下自己的头发,然后将头发抛向空中。

在天空中守候的帝释天见到菩萨舍发,于是赶紧用天衣接住了菩萨抛出的头发带回三十三天供养去了。

菩萨又看着自己身上所穿的华丽衣服,心想:“出家人的衣服,不应该如此华丽啊。”

于是净居天子又变化为一个身披袈裟的猎人,和菩萨换了衣服。

剃除须发,穿起袈裟的菩萨看着自己的模样,满意地点点头说:“这才是出家人的模样。”

于是告别了车匿,安然徐步,迈入苦行林中,出家修道去了。

按语:

值佛陀出家纪念日之时,仅以此文供养诸佛世尊。

如有功德,回向有情。

如果大家读后能生起欢喜心,那诚为之幸。

感恩佛菩萨,感恩大家!

微信号:nngzzai(←长按复制) 念念观自在

佛说:放下这3种执念,人生便得万般自在

你知道世界上速度最快的东西是什么吗?

不是光,也不是电,而是我们的念头。

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

一念执着,生死疲劳;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佛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

执念,是诸多痛苦的根源。

人生很多的苦恼都是自找的,若你自己和自己过不去,谁又能帮你解脱呢?

学会放下这3种执念,摆脱烦恼,那么人生何处不得清欢。

01

放下对成败的执念

佛说:“智者知幻即离,愚者以幻为真。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世间很多所谓的成败,都是人为定义的,如果你太过执着的话,很就会陷入泥沼中无法自拔。

孩子一定要考第一名才算成功吗?你一定要赚上一个亿才算成功吗?人一定要做上大官才算成功吗?

看过一个故事,有个渔夫,出海前总爱发誓,而且发的誓言一定要遵守。

一天,他来到海边,发誓要打一百条鱼,打不到绝不返回。

可天不遂人意,那天他无论怎么努力,都打不到一百条,而他也坚决不肯返回,最后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就像故事中的渔夫。

固执地执行一个决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却少了面对现实的清醒与豁达。

作家梁晓声说:“我不认为一个人非得成功,好的生活其实应该是稳定而自适的。”

人应该放下对世俗成败的执念,成功又如何?失败又如何?

什么都比不了内心的平和与坦然。

02

放下对他人看法的执念

佛说:“别计较,有些人根本不重要。”

很多人都有一个毛病,就是太过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然而,真的有这个必要吗?

其实,别人对你看法的本质是:你符合别人的利益,别人就会夸你,会抬举你;你不符合别人的利益,别人就会打压你,批评你,甚至诋毁你。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没由头的,纯属恶意的评价,人性就是如此,人心就是这样。

只要明白这一点,你就不用去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

曾经有一个小女孩,放学哭着跑回家,她父亲问她怎么了,她伤心地说:“班里的同学都说她长得丑。”

父亲听了没搭话,而是说了一句:“我能摸着咱们家的天花板。”

女孩抬头望了望几米高的天花板,说道:“这怎么可能?”

父亲此时意味深长地说:“就是啊,所以别人说得不一定是事实。”

女孩这才明白了父亲的深意:走好自己的路,不必在乎别人的评价。

这个女孩后来成为了美国著名演员索尼娅。

你是为自己而活,不是为别人而活,要活出自己的风采,不要活在别人的嘴里。

所以,放下对他人看法的执念,听从自己的内心,才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03

放下对某个人的执念

佛说:“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

世上所有的遇见都是一场缘分,所有的别离亦是命中注定,来者要惜,去者要放。

有些人,注定与你缘分已尽,你再留恋,到头来只会让执念埋葬了原本的快乐与幸福。

《天龙八部》里的游坦之对阿紫,就是一种卑微到骨子里的痴恋。

为了阿紫,游坦之可以,可以放火,甚至把自己的眼睛扣下,给了阿紫。

这导致他功力大减,原本他的武功是可以与萧峰、虚竹平起的。

可惜在阿紫的眼里、心里、心心念念的只有萧峰,根本不在意游坦之。

后来当阿紫扣下自己的眼睛抱着萧峰跳崖时,游坦之也没有犹豫,跟着一起跳了下去。

如果因为爱一个人而迷失了自己的本性,没有了自我,那根本不是真正的爱情,只是一种执念。

人与人的缘分是最无法强求的,你可以去为爱情付出,但若别人不在乎你的话,你就一定要懂得放下。

放开别人,也就是放开自己,你才能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弘一法师说:“人生,没有什么不可放下。”

烦恼皆由心生,若和自己较劲,最终伤害的、折磨的,只有自己。

走不出自己的执念,到哪里都是牢笼。

既然无处可逃,不如选择释然;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选择静心。

点个赞吧!愿您得释然、自在的人生!

【天龙八部发菩提心-天龙菩提心经怎么领奖励】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