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60个与科学有关的故事 唤醒你的“好奇心”
视频加载中...
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张峥
刘慈欣在短篇小说《朝闻道》中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情节,被称为“排险者”的外星高级文明一直在监视着各宇宙文明。来自地球的科学家问“排险者”是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人类的?“排险者”给出的答案既不是普朗克、牛顿,也不是亚里士多德,而是37万年前一个原始人仰望星空“时间超过了预警阈值,已对宇宙表现出了充分的好奇。”
自古以来,对于世界的好奇,引领着人类对于世间万物、宇宙星辰进行着探索:有人爬上了最高的山,有人潜入过最深的海,也有人飞上了更远的宇宙,为的就是那一份好奇心背后的初心。
2023,封面新闻推出“2023远航计划”,从天文、地理、自然、数字等多个纬度,邀请相关科学家、科普工作者,通过在线演讲、科普短视频、走进学校、漂流书单等方式,为“好奇心”种下一颗小树。
唤醒你的好奇心
“当自己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物本质时,那种喜悦超级棒。”“科研的本质就是自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皮肤疾病专家陈婷的一番话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个另类的科学家。
科学开始于问号,好奇心和兴趣是科学研究的驱动力。可能很多人不能成为科学家,但是你却可以拥有科学素养,用科学的价值观看待周围的世界。
封面新闻于2023年春天发起的“远航计划”,将视角对准那些活跃在天文、航天、地理、海洋、动物、植物、人工智能等领域的60位科学家、科研工作者、科研新秀,通过记者对话形式,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沿着他们的科研之路,探寻引发他们科研兴趣的好奇心,激励他们执着坚守的恒心。我们将邀请这多位“科学领航员”,用一节节小而美的科学微课解读当下科技热点,以科学精神影响公众、引导公众。
让科学出圈,让我们看见你
如果给科学家画像,你会勾勒出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刻板的、有趣的、睿智的、好奇的、聪明的还是固执的?
有些时候,科学和普罗大众似乎隔着一层面纱,有人看不懂,有人没有耐心看懂。而我们要做的,是把大家都能够读懂、秒懂的科学、科普放到大众面前。让科学活起来,让科学有趣起来,让科学有温度起来。
科学或许是深奥的,但是科研人的心态却是从容优雅、淡定独立的,60个有温度的科研人与科学的故事,让你看到那些真诚、坦率、勇敢、独一无二的面孔,我们想用这些有血有肉的故事,串联起科学与你之间带着温情的共鸣,用这些新鲜生动的故事,让科学出圈,也让我们看见你,一个独特、不随波逐流的你……
在四季的诗意中远航
2301年前,伟大的诗人屈原用173个问题提出了他对于宇宙本源到九州山川,从江湖河海到人间四季的思考。“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应龙何画?河海何历?”“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兽能言?”屈原在《天问》中对于宇宙的思索和探讨,让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1号”;因此,“2023远航计划”将从“天问”开始,带领大家走进科学的世界,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前行。
实际上,就在屈原《天问》著成之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奇书”《山海经》也基本成型。《山海经》不仅记录着古人的奇思妙想,更是中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它记载的湖泊沼泽、沙漠山川、大江大海,是我们对于海洋和地理的共同记忆。“远航计划”第二季,我们将带领大家走进“山海”,从地幔到地壳,从珠穆朗玛到马里亚纳,探索地球的奥秘。
第三季“惊鸿”则会将我们带到自然世界之中。“惊鸿”一次来自《诗经·大雅·鸿鹄》。《诗经》不仅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最早的动植物辞典,记载了大量的动植物名称。
2023年的收官之作第四季“九章”则会带我们走进“数字世界”。“九章”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的名称,是中国第一台量子计算机的名字,它将会带领大家走进“图丫丫”们的世界,探索顶尖科技为我们带来的未知世界。
“科技唤醒好奇”校园行动开讲
科学家是三头六臂么?你眼中的“搞科学”的人是什么样子?从仰望星空到脚踏实地,从感性到理性的科学家精神是什么?每个科学发现背后有哪些有趣的小故事?
“远航计划”将邀请到那些专注科学传播的科研工作者,他们将随封面新闻一起走进校园,以“科学讲堂”的方式和青少年朋友一起分享、交流那些关于探索、发现与坚守的故事。2023年我们发起"科技唤醒好奇"开学第一课,我们邀请到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数学学院博导蔡天新,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成都自然博物馆校筹建组常务副组长欧阳辉,国际大地测量GNSS干扰与欺骗工作组成员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分会郭承军、《科幻世界》主编拉兹等走进校园,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科学发现的故事。
您可以通过聆听现场讲座,关注封面新闻APP观看“远航计划”视频、报道,还可以参加主办方后续举办的科技小论文写作、科普文章写作、科普共读计划等,赢得封面新闻送出的专属数字藏品印章,年度集齐10枚印章,可以获得“远航计划之好奇”一枚,幸运者还可获得“远航计划”科学领航员签名明信片一张,获得走进科学家实验室参观机会。
科技唤醒好奇,科技不止一点点好奇,2023,让我们一起,向着未知远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没有好奇心,人就死了”!喜马拉雅鬼王——杨湃的鬼故事哲学
01
因为更得慢,他被人称作“渣男”
他有妻有子,能挣钱,又顾家,却被人骂作“渣男”。
他是一名主播,每天都有数百万人等着听他的声音。但有时候也没那么准时,可能好几天都听不到。
一天,他收到了一条信息:老杨你怎么可以这样,当初甜言蜜语把我骗进来了,现在更慢了越来越糊弄人,你真是个渣男。
这话瞬间击中了老杨的心,好好的咋就成渣男了呢?他决定说道说道。
“同样是跟姑娘睡觉,早起提裤子就跑,这叫渣男。但这辈子都只跟她睡,那你就是好男人。
所以,只要我还坚持在做,那就不算渣男。”
这解释,话糙理不糙,通俗易懂接地气,果然是杨湃的风格。
杨湃?一个专门在深夜讲鬼故事的人,讲得还特像相声,所以你听上去吧,还真不恐怖,可谓是老少皆宜,连胆小的女孩子,都听得意犹未尽。
杨湃经营着两家小茶馆,一家是真正的茶馆,白天开放,另一家呢,专挑夜深人静的时候开张。
这两家茶馆一个卖茶,一个卖声音,都是他的心头大爱。
02
“我就是想红”
杨湃是个爱表现自己的人,“我特别享受在人前展现的感觉,从小就这样。”
还没上学,他就在村头店铺的灯泡下,给大家唱港台流行歌。
你能想象吗?一个五六岁的小孩,站在昏暗的灯光下,给一群大人唱歌,一板一眼,有模有样。
大学他是想去混日子的,学校没啥名气,还是个电力专业。
他不喜欢,于是四处折腾,办戏剧社,全国各地到处跑,干什么呢?参加选秀,为了出名。
结果呢?
没果。
大学毕业前,他出了一次车祸,躺在轮椅上,他每天都在想,“我的一辈子就要这样吗?人生这么短暂,再不折腾就没机会了。”
好了之后,他马上去了北京,成了一名北漂,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是怀着王宝强那样的梦去的,就是想红。”
一开始只能做群演,没有台词,一天30,就这样做了一年多,终于有台词了,一个月能有三四千块钱。
可给他介绍工作的大哥太不靠谱,一言不合就动刀,他觉得这种人不能跟,立马收拾跑了。
后来,又学了一段时间的相声,就是在大名鼎鼎的德云社。
他走一路问一路,说学相声找谁,终于摸到了德云社的后台,就跟人家自我介绍,师傅说,行,能干的话就在后台看看,跟着熏熏。
在这里,他见到了郭德纲。
郭德纲是真正影响他的人。
他把相声创作的心法用到了故事中,挖坑抖包袱轻松自然,那语气、那节奏、那声音,活脱脱就是个说相声的。
再加上东北人特有的幽默,更加引入入胜,刚开始听表情凝重,听着听着你就乐了。
他会模仿各地的方言,打油诗、顺口溜、各种段子,更是张口就来,也会拿喜马拉雅开个小玩笑,“输入网址3W点儿…喜马拉雅点康姆。”
甚至有粉丝问他,“主播家里是说相声的吧?”
“我这人就好皮,绷不住。”
他讲鬼时,喜欢讲那个鬼走路的过程,一瘸一拐的样子,到了望乡台,还想着从哪寻个手机打个电话。
风靡全国的鬼王张震,也喜欢听他的故事解压,“杨湃的故事里加入了传统的曲艺风,对乡野民俗、志怪灵异等内容驾轻就熟,听起来既轻松又有趣。”
他讲故事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这儿。
03
“没有好奇心,人就死了”
他说,“我是个很容易沉迷的人。”
他对故事沉迷,所有的故事都是自己采编加工的,都来自普通老百姓的所见所闻,新奇又接地气。
这种沉迷,说到底就是好奇心,好奇心是他创作源泉的法宝。
已过而立之年的杨湃,对四十不惑有着不一样的理解。
“四十不惑指的是人没有好奇心了,没有好奇心人不就死了吗?”
他对每一个故事好奇,对每一个有故事的人好奇。别人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一个场景,都是他灵感的来源。
一个寒冷的冬夜,凌晨一两点的路口,他看到有人蹲着在那烧纸,走近一看,这人竟然穿着美团外卖的衣服,边上还停着送外卖的摩托车……
“当时我就没控制住,我说咋得了哥们,这么晚烧啥纸啊,”这时候,他的脑子里已经开始构思了,深更半夜烧纸,还是个送外卖的,这里面一定有故事,于是,他就跟晚上聊了起来……
文学的本质是虚构,其实鬼故事最接近文学,它能够最大程度地放飞你的想象力。
火遍全网的《盗墓笔记》《鬼吹灯》,交织着荒野奇闻、上古神怪的奇幻魅影,这才是具有空间感和纵深感的真正的想象力,你永远都猜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
杨湃的故事,取材于人人都会遇到的日常生活情景,停车场、地铁线、电梯间,甚至还有热闹的深夜大排档,热带风情的泰国,他在司空见惯的地方,构建了一个变化莫测灵光闪烁的第三空间。
两年来,杨湃编织了300个形形的故事,他在喜马拉雅上开设的《深夜小茶馆》,容纳了65万的粉丝,点击量超过7亿,这位操着东北味普通话的聊斋馆主,成为了全网点击量最高的鬼故事大王。
▲专辑收听破7亿
04
“当代蒲松龄”是他的志向
喜马拉雅上讲恐怖故事的不少,可唯有他,最像蒲松龄。
他挺乐意别人称自己为“当代蒲松龄”,他也有志于成为当代蒲松龄。
“蒲松龄写多少篇,我就写多少篇。”
只是为了吓人而吓人,那是低级的,高级的故事能激发人的共情。
鬼间事,其实就是人间事。可怕的不是鬼,而是人,是人心。
蒲松龄写过《画皮》,他也讲《画皮》,不过他讲的,是你从未听过的。
他能给你上升到哲学问题,如何看待生死,如何看待鬼神,如何看待人性。
他说,“我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善良。”
他笔下的鬼,是善良有人情味的。
有个老爷子半夜听见人咳嗽,起来模模糊糊看见一个穿绿衣的人影,跟着走出来后,哐当一声,回头一看发现自己睡觉的双层铺上铺,连铺板儿带东西把下铺全都给砸碎了。转过身看,人影早没了。他才意识到,这是多年前救助的人回来报恩了。
粉丝说,“湃哥的分享,是温情的恐怖。”
粉丝留言
心做TEL:原来是个整天把自己关在心里小黑屋的人,整天打游戏麻痹自己。自从遇到小茶馆,听着老湃讲的故事,从中感悟颇丰,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慢慢从小黑屋走了出来,成为了一个阳光的男孩,是老湃给了我生活的信心,人生的价值还有自我的改变。
现在,杨湃带着他的新作《杨湃奇谈:悬疑惊悚的一千零一夜》来了,这是他沉淀10年、压箱底的宝贝。用300条推理密码、200条民俗文化、100条人性心理带你穿梭阴阳,探访六界,深挖离奇故事背后的丰富意趣,用故事揭秘人性,洞察社会百态。
故事听不够?
这是全网首部全类型恐怖悬疑作品,集结6大模块,精选300期以上精品恐怖故事。
从中国古代的《聊斋》,近年来大热的《盗墓笔记》、《鬼吹灯》,到外国的《福尔摩斯》,古今中外、阴阳两界一网打尽,听悬疑惊悚故事,这张专辑就够了,喂饱你的好奇心。
- 悬疑推理:重新定义惊奇悬案,东方特色《福尔摩斯》燃爆你的智商
- 灵异奇闻:盘点全球灵异未解奇闻,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 盗墓传奇:揭开《盗墓笔记》《鬼吹灯》背后的惊悚原型,听故事涨知识
- 刑侦:匪夷所思的犯罪纪实,让人惊掉下巴后背一凉
- 鬼怪狐仙:你从未听闻过的《聊斋》《子不语》,打破过往的传统认知
- 原创惊悚:主播沉淀多年年压箱底儿的宝藏故事首发
想听又不敢听?
借鉴电影分级制度,首创恐怖故事分级体验,由人间到阴间,惊悚度逐步提高,这是一场勇者试胆的刺激游戏。
经过了数十年曲艺功底的积淀,杨湃将信手拈来的段子与鬼故事巧妙结合,湃式幽默让人背脊发凉之余还能忍俊不禁,无论你是鬼故事发烧友寻求另类刺激,还是胆小者跃跃欲试,这里都能满足你!
不仅仅是恐怖
《杨湃奇谈:悬疑惊悚的一千零一夜》带你探寻人性的更多可能,探讨生命哲学的终极意义。
- 离奇背后,暗藏怎样细思极恐的犯罪心理、缜密的逻辑推理?
- 野闻志怪里,包含了哪些不为人知的社会民俗、文化底蕴?
- 虚构的盗墓小说,居然有真实的历史原型?
- 阴阳两界是否真的存在?我们如何走好这一生?
用300条推理密码、200条民俗文化、100条人性心理带你穿梭阴阳,探访六界,深挖离奇故事背后的丰富意趣,用故事揭秘人性,洞察社会百态。
【好奇心故事、好奇心的故事1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