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风扫地 威风扫地是成语吗

更新:07-29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毛点将“丁指”对印反击,挫败印度王牌

有这样一支英雄的:成立前,南昌首义,秋收;井冈浴血,长征建功;平倭,披坚执锐;辽沈、平津,屡立战功;进军华南,风卷残云。成立后,,对印作战,反击越寇,抗洪抢险……这支英雄的就是声名赫赫的第54集团军,而丁盛就是54军的首任军长。

丁盛

丁盛,1913年出生于江西省于都县。17岁参加中国工农,1932年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转入中国。历经无数次的战斗洗礼,战功累累。1955年被授予少衔。1999年9月25日,丁盛在广州逝世。

丁盛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勇将、战将、闯将、悍将。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丁盛带一个团由冀中挺进东北,改编后任冀察热辽军区第军分区员,主要任务是开辟扩大热东根据地。丁盛带领,依靠当地群众,开展游击,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斗的胜利。

1947年7月,军分区主力在凌源改编东北联军第八纵队二十四师,丁盛任师长。9月14日,丁盛率领二十四师首战兴城梨树沟门。在包围与反包围的错综复杂战况下,他指挥迅速抢占了各个制高点,利用有利地形猛烈攻击敌军。经9个小时激战,将敌暂编五十师两个团大部歼灭。同年9月15日晨,丁盛所部在纵队统一指挥下急速北上,在锦西杨家杖子配合友军消灭了敌暂编二十三师。敌人不甘心失败,从锦州调集四十九军的七十九和一○五两个师,于19日进至杨家杖子,又被八纵队包围。丁盛所部22日13时投入战斗,不到两个小时就夺取了杨家杖子、毛家屯和东山上的4个主要外围阵地,随即向敌纵深发展,配合友邻实行总攻,将敌军大部歼灭,受到纵队首长表彰。

辽沈战役期间,四野八纵政委邱会作(中)与一三五师师长丁盛(左三)等合影。

1948年10月5日至10月13日,丁盛率部参加了解放锦州战役。锦州战斗刚刚结束,丁盛即奉命西进参加围歼廖耀湘兵团的“辽西会战”,后又东渡大凌河,追歼由沈阳逃往营口方向溃敌。

东北全境解放,丁盛所部已改编为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奉命入关参加了平津战役。1949年10月初进入湖南衡(阳)宝(庆)地区参加攻歼白崇禧部的战役。衡宝战役中,时任45军135师师长的丁盛率所部打破林彪的既定部署突入敌后,被白崇禧桂系四个主力师团团包围,当时林彪已经对丁盛的生还不抱希望了,但出人意料的是,丁盛竟顶住了敌人的攻击,这使得占据发生变化,林彪立即下令让全部出击,全歼敌四个主力师。经此战,在的最后一支完整的军事集团宣告灭亡。刘伯承元帅在听到这一战报后,激动不已,称这是“腰斩七军”。135师,这只落入虎口的羊被誉为了冲出羊群的猛虎。五十年后的今天,该部的全部战车上还是画着虎头的标志。

1950年,丁盛入南京高级陆军学院学习,在那里,他深受刘伯承元帅赏识。1952年,一只新番号的在新中国诞生——第54集团军。丁盛任54军第一任军长。

1953年6月,丁盛奉命率部入朝作战,参加了包括金城战役的254次大小战斗,取得了歼敌7000余人的战绩。1958年,作为最后一支离朝,丁盛和他的士兵们回到祖国。在参与过后,丁盛并没有因胜利而冲昏头脑,认真分析了我军与美军的优缺点,认为我军的轻武器攻坚能力太差,无法适应美国高机动的作战能力。

回国后,丁盛任副员兼生产建设兵团员,镇守西北边陲。1958年,甘肃骚乱,54军奉命,这是一场虎入羊群的杀戮。1959年,西藏叛乱,丁盛率54军,指挥西藏平叛作战。

1961年起,雄心勃勃的印度尼赫鲁自认为看准了中国国内经济困难的虚弱,在边境推行“前进政策”,进行猖狂的武装挑衅,袭我哨所,杀我军民,占我领土。边境乌云密布,狼烟滚滚。我国一再向印度提出严重抗议,中国反复发表声明,但和平举措并没有让尼赫鲁明白点什么。

1962年夏天,印度为了加强反华气氛,其国内的舆论又大肆鼓吹同中国开战,边界的紧张局势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面对印度严重恶化两国关系,并得悉印军进入克节朗河地区建立据点后,军委预料到下一步印军的入侵规模还会扩大,于是下达了加强战备,准备反击的命令。出手之际,军委举荐丁盛。毛批准丁盛为边境东线总指挥,党委第一,第一委员,全权负责东线对印反击作战的指挥。并再次用丁盛的名字命名东线指挥部:“丁盛指挥部”,简称“丁指”。

1962年10月,丁盛奉命率54军130师再度进藏,组成以军长丁盛为首的前线指挥部,统一指挥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的瓦弄地区作战行动。这是一场非常严酷的!丁盛和他的54军面对的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号称曾击败“沙漠之狐”隆美尔军团的正规。

丁盛在瓦弄前线(披大衣者)

11月6日,丁盛率军进抵西藏察隅,次日,率所部130师等向瓦弄印军主力第四军发起全线攻击。瓦弄地区位于边界东段传统习惯线以北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密林地区,作战条件异常艰苦。在这次战役中,丁盛所部再次表现出了王牌能打恶战、能克强敌的特有作风,经过激战夺回瓦弄,歼灭印军三个营全部、一个营大部和印军第11旅旅直分队等部共12000多人,使这支号称与德、日、意三国法西斯作过战,打遍欧、亚的劲旅威风扫地。此战是中最关键一战也是最后一战,史称 “瓦弄大捷”。直到今日,在印度的军校里,模拟假想敌的番号仍然是“54”。

中被击溃并俘虏的印军官兵

战后,奉命主动撤至1959年11 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中国一侧20公里处。12月下旬,“丁指”返抵重庆,所属亦于战后的第二年1月初返抵原驻地。其后,丁盛奉命在军区党委扩大会议上作瓦弄地区自卫反击战情况报告,又率员分赴四川各地作巡回报告两千余场次,再率员到沈阳、南京、广州、兰州等军区汇报。一时间,丁盛及54军声名大振,进一步垫定了54军在军史乃至中国史中的重要地位,成了王牌中的王牌。

1968年2月至1977年3月,丁盛先后任广州军区副员、员,军区党委第一,广东第一,广东省革委会,九届、十届委员、军委委员,南京军区员等职。

1973年初,丁盛(右)陪同徐向前元帅视察。

1999年9月25日,丁盛在广州走完了他八十六个春秋的人生旅程。

本文据历史资料整理。

官员耍官威打骂村民:敢进我办公室 作死你个鳖孙

就要有的样子,当官就要有当官的威风。

众所周知,权是拿来炫的,谱是拿来摆的。不炫不摆,如衣锦夜行,没意思。

有人参得透,官还没大起来,已练就一身浓重的style:高冷,威严,神秘,眼空四海神游八极,撩天鼻孔喷着对芸芸众生的蔑然之气。

戴上乌纱帽,就注定要远离这俗世了。仍旧和凡尘浊泥混作一处,那便是佛头著粪,有辱斯文。

本周登国家监委网站的郭慧强本来没这个觉悟,都当上东阳市副了,住的还是老破小。直到有人心疼地提醒他:“,你住的房子都不如科长,该换房了。”他幡然醒悟,在热心开发商的友情帮助下,换了个六百平米的排屋。“笙箫归院落,灯火下楼台”,这才配得上副的威风,这才彰显得出副的做派。

做,除了要有大屋,还要有大脾气,要凶起来。若无豹头环眼,也要凛若冰霜,小忿不可稍忍,雷霆之怒必须常发。

云南省红河州委原常委、和建,到基层调研要警车开道,开会要摆放鲜花,如果当地主要不陪同调研和就餐就大发雷霆。不分时间、地点、场合,不高兴就骂人。一次,他到地方出差,县委到高速路出口迎接时迟到了一两分钟,他就把县委、都骂了一通。

不,这还不够凶,这还很温柔。有位落马的中石油原总经理,生动诠释了什么是伴他如伴虎。中石油某位中层干部深情地回忆道:“原总经理来调研时,必须好吃好喝接待,稍有不慎就暴跳如雷,言语辱骂。有一次吃饭途中,由于我没跟上他的步伐,就嫌我缺乏锻炼,当场下令扣除我半个月的奖金。”

发威的同时,还不忘勉励下属加强身体锻炼,如此恩威并施,正是的艺术。

官大的可以对官小的发威,官小的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笨了,可以对没官的发威呀!

总有刁民想害朕,机关重地也敢乱闯。河南项城市秣陵镇原党委趁着酒劲,对来访村民又打又骂,打是亲来骂是爱。还送上一句胡辣汤味儿十足的劝告:“敢进我办公室,作死你个鳖孙!”

不过夏天了,还是少喝酒和胡辣汤,多喝凉白开,不然容易火旺。前两天唐河县办干部接访时对着群众激情呐喊:“你给我滚出去!”那万丈气焰,仿佛给他一个小火箭,他就会绑在群众身上把他们送进太空。

近来某地有些家长,为了学区一点小事“胡搅蛮缠”。长春市南关区教育局副局长大胆耿直地指出他们的问题:“我目前给你鉴定是听不懂话,什么叫听不懂话啊,听着咋地,我现在正跟你说呢,你能不能听完说话。”教完做人,然后还要把人家住的小区记下来,形成强大震慑,省得再来搞事情。

可是这些群众听不懂话还听不进劝,拍下视频传到网上,触到了键盘侠们的兴奋点,最后堂堂副局长被责令道歉。

但是真的,能不低头就别低头,能不道歉就别道歉,掉范儿。去年7月两名在河北工作的驾车经过河北保定阜平牛角台警务站,辅警要求他们驶入安全检查区接受检查。不行,作为干部,这个委屈受不了。当即打电话摇人:“通知下县过来让县局长尽快到场!”

本官连都不怕,对其他小角色就更不能屈服了。衡阳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支队原副支队长带孩子到游泳馆游泳,两个人只买了一张票。工作人员要求他补票,他说:“我是安监局的!”工作人员还是傻,搞不懂游泳票和安监局有几毛钱的关系。后来事越闹越大,惊动了市,市不但不给自己的站台撑腰,还给这位副支队长一个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职,调离行政执法岗位。

如此看来,居高处兮不胜寒,耍官威兮有风险。而且这风险还是一头灰犀牛,以上各位没有不被它撞翻在地的。轻则被批评教育,重则背处分,灰头土脸,威风扫地。

怪群众玻璃心吗?被干部骂两句就受不了了。

怪党组织太较真吗?们在外头拿着单位的招牌显摆两下都不行,这工作是不是太没荣耀感。

怪智能手机吗?录音录像太方便,没个隐私。怪网络太发达吗?随便发个脾气就成了网红,他们还美其名曰“舆论监督”。

——不能怪,可惜谁都不能怪。明明开的是公车,你强行当成超跑来飙,酷是挺酷,爽是很爽,但是不翻车都不科学。

来一起朗读并背诵《中国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一十六条:对待群众态度恶劣、简单粗暴,造成不良影响的,对直接责任者和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所以说,耍官威翻了车,怪你自己咯。

欲知下周大事,且听下回分解。(子不歇)

(来源:国家监委网站微信公众号)

「乡土」骂街

文 | 李炳锋

磨子大娘死的消息,是从同乡大河那里听说的。大河来城里办事,见面后没说几句话他就秃噜出这件事。我很是惊讶。因为她老人家烙印在我脑子里的印迹太深了——最深的印象就是她的骂街!

屈指算来,离开家乡已37个年头,值此夜深人静时候,磨子大娘骂街的场景会不时在脑海里清晰浮现出来。大河说,磨子大娘活到93岁。在我们那穷乡僻壤能活到这个岁数简直是一个奇迹,难不成这受益于她的骂街吧?我曾听别人说过,空心的竹子要比实心的树更抗风雨。

磨子大娘有五个儿子,除老三是个哑巴外,其余四个儿子都当过兵,最小的儿子还成了军官。“光荣人家”的牌子就一直在她家那有着岁月斑驳痕迹的大门上挂着,红底金字,很是耀眼。军属牌无形中增加了磨子大娘做人的底气,自然也成了我们那条街上响当当的人物。在我印象中,无论春夏秋冬,磨子大娘总是包着一块深棕色的头巾,脸黄黄的,稀疏的几颗大黄牙往外呲着,指甲留得很长,小脚,走起路来腿呈外八字状,她经常叼着烟在街上晃来晃去,自有一番横二霸三的神采和威风。听母亲说过,凡八字腿多半是年轻时奶孩子落下的痕迹。磨子大娘的厉害是出了名的,可以说满街上她想数落谁就数落谁,想找谁的茬就找谁的茬,就连说一不二的村支书也得让她三分。有的孩子哭闹不止,一提“磨子奶奶来了”,孩子就怯怯地不哭了。而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磨子大爷了,他平时一句话都没有,木讷得像一块石头,总是佝着腰鞍前马后地伺候着老婆。磨子大娘爱吸纸卷旱烟,磨子大爷就经常跟在她的腚后面,吸一支,卷一支,递一支。因为好骂街,她那三个从上复员回来的周周正正的儿子到我考学出来时也没讨上媳妇,当然那哑巴就更不用说了。

提起骂街,那可是磨子大娘大展风采的事儿。可以说她是站着骂爹,坐着骂娘,跳着蹦着指着对方的鼻子把祖宗八辈全骂光,而且骂的词语极少重样。有时为了丢鸡少鸭的一点小事,就可以“人在干,天在看”“沾这点小光,让你娘的遭天打五雷轰”“这辈子不积德,下辈子不生带把的”地骂上半天。她骂街经常是坐在她家门口的那块长方形的大石头上,腚下坐一蒲垫,右腿盘在左腿底下,左腿伸着,小脚翘向前方,右手比划着配合抑扬顿挫的话音,如果有人上来相劝,恰似火上浇油,她会越骂越带劲。街东头的二楞子就是被她骂服气的。二楞子是一个酒后无德的家伙,他喝酒有三部曲,逢酒必喝,喝酒必醉,醉了必闹。酒后动粗、打老骂少是经常发生的事。有一年冬天,二楞子喝了酒后光着膀子满街上跑,边跑还边追打他娘。磨子大娘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嗷”地一嗓子阻止他,可这小子不买账,还骂她多管闲事。磨子大娘哪吃过这种气呀,她嗷嗷地把几个儿喊来,呼地把二楞子按在地上,哑吧下手最狠死死地掐二楞子的脖子,她用腿狠狠地顶住他的腰,左手攥住对方的下身,右手扇着对方耳光,还一边骂着问:“我X死你娘,你娘个X地还敢跟我动粗,今天给你长个记性。我问你这私孩子改了不?”骂着,她又在二楞子的身上没头没脸地一阵乱掐,二楞子哇哇地叫着:“改了,真改了,俺叫你奶奶行不?!”从此以后,二楞子像奓了毛的鸡,彻底威风扫地。

磨子大娘骂街并非总是占尽上风,当被动的时候,她不得不祭出绝招。有一次她西邻春生家建房,墙体快垒到平口的时候,不知谁给她通风报信说,春生家房子留的滴水小了:所谓滴水就是家与家的公共分摊空间。那还得了,她蹬蹬蹬如一溜烟狼奔过去,冲着建房的人就给骂上了,且边骂边招呼她四个儿子把垒起的墙给扒了。儿子们岂敢违抗老娘指令,他们挥舞着镢头开始扒墙。春生娘也不是个善茬,先是躺在地上阻止扒墙,然后又和磨子大娘对骂开来,“我X你娘!”“我X你娘!”“妈X,你这个老死催的”“你看你这个熊样,也不洒泡尿照照”“你这个私孩子”……可以说是啥难听骂啥。起初磨子大娘还跳着蹦着,两条腿就像安了弹簧似的,可不如对方嘴快的她不一会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败下阵来。面对满街筒子看热闹的人,没了面子的磨子大娘寻求着有人出来为她说话,但她用那双细小的眼睛寻摸了几个来回,可没人出来说话,谁愿敢趟这洼浑水?

过了不一会,磨子大娘突然活像一只充了气的小牛,忽地跑到春生娘面前,迎头就抵了过去,春生娘毫不示弱,两手左右开弓冲着她的头又扇又抓。谁也没想到春生娘这么硬气,有人暗自窃笑。吃了亏的磨子大娘无声无语了,一招不行又生一计,只见她又突然老牛大憋气一头栽倒在地,口吐白沫,直挺挺一动不动了。起初,春生娘表现得很镇静,口里嘟噜着:“这个老私孩子好来这一套。”可过了将近半个时辰,倒在地上的磨子大娘还是不动,春生娘有点慌了,磨子大娘的四个儿子一起扑了过来。见事不好,春生娘开始说软和话了,“婶子,婶子”地叫个不停,在众人的帮助下,弯下腰开始反复掐对方的人中,捋她的头。四个儿子已经薅住了春生娘的头发,动手群殴。春生娘哭了,彻底认错,跪倒在磨子大娘的脚下。这时,磨子大娘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慢慢地睁开眼,然后是嚎地一下哭出声来——震天动地的哭声。哭着骂着,她用手呼拉着拍打着地:“你这老私孩子不中用啊,让人家欺负俺呀。”“算俺不长眼呀,嫁给你生了一群窝囊废啊!”……她的哭诉非但没引起多少人同情,却招来不少白眼。

惹不起躲得起。这场骂街过后,磨子大娘一家硬是逼着春生家把墙往后移了半米。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只是很少有人想到,制服磨子大娘的是号称我们那条街上最老实的五连叔。五连叔老实是出了名的,平时一句话也没有。也不知什么原因,他得罪了磨子大娘,磨子大娘劈头盖脸地就是一顿臭骂。挨骂的时候,五连叔一句也不反驳,且一直笑着,是介于浅笑和微笑之间的那种笑。他笑着,磨子大娘以为这是被她骂服了,骂的节奏就稍稍缓了下来,五连叔半步半步地逐渐靠近她,越靠近她,磨子大娘就认为对方是来向她认错的,骂的节奏又慢了一点,就在她琢磨着如何接受五连叔的投降时,五连叔突然一个箭步冲上去,双手向她的脸上重重的掴去,然后又抽回右手一拳把她打倒在地,并抛下一句重重的话:“今天,就是你的末日!”砰!磨子大娘“咣”地一声摔到地上,血,鲜红的血从她的鼻子里流了下来。等她几个儿子赶来的时候,五连叔借着那股爆发力又三下五除二把他们一一放倒。

这次磨子大娘服了,很长时间没有露面。可过了些时日,又听到她骂街的声音了。用别人的话说,狗改不了吃屎,她不骂街嗓子就痒痒。故乡的背影渐行渐远了。在生活的城里偶尔也能听到骂人的声音,但全然没了故乡骂街的火爆和岁月的味道了。

作者简介:李炳锋,笔名:金后子,1962年3月出生,山东章丘人,供职于济南党政机关。中国作家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济南周三读书会创始人。著有《日月清音》《一年的光景》《大地的苍茫》等七部散文集和《在天地间奔跑》《挤掉生活的水分》诗集。2014年散文《红旗渠畔的沉思》获首届齐鲁散文奖,2015年散文《九月的云天》获新视野“人与自然”全国散文一等奖;2016年散文《诗意广元》获蒲松龄杯全国散文一等奖;2018年散文集《大地的苍茫》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作品散见全国各类报刊。

【壹点号 山东创作中心】出品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威风扫地 威风扫地是成语吗】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威风凛凛的拼音,威风威风凛凛的拼音 下一篇:娃娃丫丫—哇哇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