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的意思、嫦娥奔月的意思20字

更新:07-30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嫦娥奔月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

【典源】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汉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

“姮娥”本作“恒娥”,因避汉文帝(刘恒)讳,改称“常娥”,通作“嫦娥”。

【释义】嫦娥偷吃了不死之药,便飞上月宫成为月的精灵。后遂用“嫦娥窃药、姮娥窃药、常娥偷药、窃药、偷丸奔月、奔月”等指此事,或比喻女子求仙、成仙升天;用“月里嫦娥、嫦(常)娥、月里姮娥、姮娥、月娥、月姊、素娥、奔娥、娥灵”等作为月中仙女的形象,比喻美女,也借指月;用“娥轮、娥月”等作为月的别称;用“娥影”指月影。

【嫦娥窃药】汤显祖《牡丹亭》第出:“不闻弄玉去,又见嫦娥窃药来。”

【姮娥窃药】李白《感遇》诗之三:“昔余闻姮娥,窃药驻云发。”

【常娥偷药】李商隐《常娥》诗:“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窃药】李商隐《月夜重寄宋华阴姊妹》诗:“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偷丸奔月】陈汝元《金莲记》十二出:“思量,羞蛾难放,愿偷丸奔月,独守云房。”

【奔月】刘筠《无题三首》之三:“荡舟殊不禁,奔月可能防。”

【月里嫦娥】曾瑞卿《留鞋记》第四折:“有口难言,月里嫦娥爱少年。”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三折:“姐姐是月里嫦娥。”

【嫦(常)娥】李白《把酒问月》诗:“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李咸用《升天行》:“双童树节当风翻,常娥倚桂开朱颜。”杨亿《无题三首》之三:“嫦娥桂独成幽恨,素女弦多有剩悲。”

【月里姮娥】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似湘陵妃子斜偎舜庙朱扉,如月里姮娥微现蟾宫玉户。”

【姮娥】王安石《试院中五绝句》之三:“咫尺淹留可奈何,东西虚共一姮娥。”黄庭坚《秘书省冬夜宿直寄怀李德素》诗:“姮娥携青女,一笑灿万瓦。”李昌祺《剪灯余话·贾云华还魂记》:“寄语风流攀桂客,直教今夕见姮娥。”

【月娥】李商隐《燕台诗·冬》:“浪秉画轲忆蟾蜍,月娥未必婵娟子。”李郢《中元夜》诗:“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刘筠《泪二首》之二:“欲诉青天销积恨,月娥孀独更愁人。”

【月姊】李商隐《水天闲话旧事》诗:“月姊曾逢下彩蟾,倾城消息隔重帘。”司空图《游仙》诗之二:“月姊殷勤留不住,碧空遗下水精钗。”

【素娥】范成大《宿东寺二首》之一:“织女无言千古恨,素娥有意十分春。”杨维贞《奔月卮歌》:“素娥饮以白玉醴,羽衣起舞千芙蓉。”高启《随月图》诗:“青天素娥出,余辉独堪借。”

【奔娥】杨维桢《修月匠歌》:“羿家奔娥大轻脱,须臾踏破莲花瓣。”

【娥灵】宋之问《为太平公主五郎病愈设斋叹佛文》:“娥灵袭彩,女曜联英。”

【娥轮】许敬宗《奉和七夕宴悬圃应制二首》之二:“婺闺期今夕,娥轮泛浅黄。”

【娥月】王僧达《祭颜光禄文》:“凉荫掩轩,娥月寝耀。”

【娥影】鲍溶《上阳宫月》诗:“学织机边娥影静,拜新衣上露华沾。”

未完待续……

大家都在看

本号是一个传播优秀文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阅读是一件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嫦娥奔月史:嫦娥不叫嫦娥叫什么?

视频加载中...

嫦娥五号成功着陆月球,并“挖土”带回地球。标志着中国人距离九天揽月的梦想更近一步。

我们的先辈很早就对神秘宇宙充满探知欲,羽人飞天,嫦娥奔月,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

今天我们就讲讲嫦娥奔月史。

张大千临摹飞天图

始于夏记于商

最早纪录嫦娥奔月事迹的是商代的巫卜书籍《归藏》。刘勰《文心雕龙·诸子》篇中记载:“《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羿毙十日,姮娥奔月。”

湖北王家台出土的秦简《归藏》:“《归妹》曰:昔者恒我(姮娥)窃毋死之(药),(奔)月而攴(枚)占。”这说明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商代已经流传。

而嫦娥的丈夫后羿,又是夏代诸侯,曾从太康手中篡夺政权,“后”就是“王”的意思,“羿”是指善射者,后羿射日,大概是影射了这次。后来后羿又被逢蒙或寒浞所杀,广寒宫据说乃是寒浞的宫殿。

到了战国,嫦娥有了一只宠物。屈原《天问》首次提到了月兔,“夜光何德,死而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顾菟,有说是楚语中的虎(鲁迅),有说是蟾蜍(闻一多),主流则解释为兔子(王逸)。

四川新津汉代画像石中的羽人形象

嫦娥原不叫嫦娥

汉代以前,嫦娥还不叫嫦娥,叫姮娥,汉人为避文帝讳,改称嫦娥。现存最早记录嫦娥奔月的文献是成书于汉初的《淮南子》:“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淮南子》

嫦娥在汉代已不再孤单,那时月中不仅有玉兔,还有蟾蜍。在西汉初期的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中,月上绘有蟾蜍和玉兔。刘向《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何?”他认为这是阴阳协调,月为阴,蟾蜍为阳。

也有文献显示,蟾蜍即嫦娥所化。东汉张衡《灵宪》:“羿妻嫦娥窃以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初学记》引古本《淮南子》有:“(姮娥)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四川绵阳三台县郪江崖墓,其中有石刻的蟾蜍座。据香港中文大学著名学者饶宗颐解释,“背托棺底,说明蟾蜍正是嫦娥的化身,可以长生不老,有起死回生的神力,可证张衡之说。“

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在月上绘有蟾蜍和玉兔

飞天与羽人

古人对于飞天的期望,除了寄托于嫦娥奔月,先辈还幻想出了飞天和羽人登天的形象。

北朝时,人们受佛经中古印度传说启发,敦煌壁画中出现了大量的“飞天”图。南朝墓葬壁画中,最常见的则是羽人,深受道家影响。

“羽人”概念,早已有之,最早出现于《山海经》,称羽民。屈原不仅问天问月,也提及了“羽人”和“不死之乡”。《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古人想象的羽人,“身生羽翼,变化飞行”,与偷吃了灵药的嫦娥差不多,等同长生不死,承载了人们追求长生、飞天遨游的渴望。

吴刚伐桂

吴刚伐月桂

到了唐代,因学道犯错被罚砍树的吴刚,和那棵他永远也砍不倒的月桂出现在了月亮中。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记载:“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砍之,树创随合,其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道有过,常令伐树。”在民间传说中,后羿和嫦娥就是相遇于桂树下,成天作之合,桂树就是他们的证婚媒介。

到了这时,月球上已相当热闹了。嫦娥、吴刚、玉兔、蟾蜍总要有房子住,于是人们又加上了一座广寒宫。《明皇杂记》《初学记》及唐诗中都出现了广寒宫。唐人诗歌中记录嫦娥奔月的更是俯拾皆是,较有名的如李白《把酒问月》“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古朗月行》“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明代时,据吴承恩《西游记》记载,有一位天蓬元帅曾去广寒宫撒野,结果被贬下凡。

任率英著名年画《嫦娥奔月》

西方想象的东方

明代中国,还出现了“历史上首位尝试用火箭升空的人”。在西方流传着一个故事,明朝一位名叫万户的官员,身绑47枚火箭,企图将自己送上天。但中国历史文献中却没找到万户的记载,可能这只是西方人对东方的想象。这并不是中国人的飞天梦,而是西方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曾将月球表面的一个陨石坑命名为万户环形山。

几百年后,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前,太空员们又提到了嫦娥和月兔。

林顿·约翰逊太空中心:有一条要求请你留意,月球上有一个带着大兔子的可爱女孩(a lovely girl with a big rabbit)……(然后讲了一遍嫦娥奔月的故事)

巴兹·奥尔德林:收到,我们会密切关注兔—女郎(bunny girl)。

嫦娥家族奔月历程

2003年,中国启动了探月工程。让我们回顾一下嫦娥家族的奔月历程: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2007年11月7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绕月,标志着绕月探测的工程目标基本实现,中国具备了对月球进行探测的能力。

2008年11月12日,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正式发布“嫦娥一号”拍摄月球全图。中国公布的全月球影像图,是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张。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成功,作为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环月探测之后继续往更深远的深空飞行。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在月球正面着陆,“玉兔”月球车踏上月球表面,实现月面行走。

2016年1月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点周边区域命名为“广寒宫”,附近三个撞击坑分别命名为“紫微”、“天市”、“太微” 。

2018年12月8日,嫦娥发射成功,2019年1月3日,嫦娥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玉兔”二号巡视器驶抵月球表面。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落月并“挖土”,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期待我国载人登月早日成功,实现我们的奔月之梦。中国航天加油!

封面新闻 文康林 视频:罗彬月 袁一瑗 陈映竹 向茂槐 张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嫦娥奔月的意思、嫦娥奔月的意思20字】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嫣然一笑什么意思 嫣然一笑怎么读 下一篇:嫦娥奔月的故事100字(嫦娥奔月的故事100字简介起因经过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