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人物形象

更新:07-30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之三《嫦娥奔月》

【馨心斋主开篇语】时值己亥中秋,笔者编辑了此美篇奉献给各位亲友,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今年“三•八”,为庆贺国际妇女节我制作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之一《女娲补天》的美篇。此后,不久又制作了之二《精卫填海》。受到朋友们十分喜爱和纷纷点赞。今天,在这“万家冀和盼团圆,喜迎中秋吃月饼”之时,编发此《嫦娥奔月》是其三。

这一系列故事还有不少,各具丰富的想象力,几千年来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甚至有的“不老神话”还给予今日科学研究以启迪,如“嫦娥奔月”成为中国现在进行的航天探月工程的名称。这一方面值得关注的看点很多。因此,笔者饶有兴趣在这一领域着力深耕,力争不定期编发其中的故事呈现给各位朋友,分享愉悦,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一。其梗概是说,嫦娥因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弄来的不死灵药后,升天飞到了月宫(广寒宫)。但琼楼玉宇,庭院深深,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独寂寞的写照。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又说:“明天中秋,乃一年中月儿最圆之时,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后羿照嫦娥的吩咐做了,届时嫦娥果然由月中飞回,夫妻重圆。

关于嫦娥的神话传说,东汉高诱指出姮娥是后羿之妻。《淮南子·览冥训》中有以下一段话:“譬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蒙以命相逼,娥迫以服药奔月,倡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用白话可译为:比如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他的一个孽徒逢蒙趁后羿不在去偷药,嫦娥迫不得已偷偷服下后奔向天上月宫了。“倡然有丧,无以续之”。为什么呢?因为不知道这不死药从哪里再能得到。

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迫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由此可见,后羿之妻姮娥,演变为传说中的嫦娥了。自古以来有学者认为称为“羿”的有多人,处于不同时期,从而难以判断嫦娥是何时人物。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表现这一情节的嫦娥奔月图,当是世人渴望美好团圆,渴望幸福生活的情感写照。

嫦娥为何要奔月呢?据说,是为了避免不死灵药被“不良分子”逢蒙所盗,怕他心术不正,吃了长生不老,祸害百姓。所以嫦娥无奈之下“迫食”仙药,奔月升天去了。有人认为,嫦娥是月亮女神嫦羲的后裔,也称“姮娥”、“常娥”,美貌非凡。姮娥是尧帝时期的神射手大羿的妻子,属江苏人。也有人认为是常仪。《吕氏春秋·勿躬》有句云“尚仪作占月”;清人毕沅作注说:“尚仪即常仪。古读"仪’为"何’,后世遂有嫦娥之鄙言。”有人认为是嫦羲。“姮娥”原先写成“恒娥”,《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记“生月十有二”之常羲。

关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有多个版本,说法不一。

版本之一:迫不得已说

《淮南子·外八篇》

昔者,羿山中,遇姮娥于月桂树下。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豖希、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姮娥。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姮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广寒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继之,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

羿闻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月母感念其诚,允娥于月圆之日与羿会于月桂之下。民间有闻其窃窃私语者众焉。

可译为: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并出,晒得庄稼枯死,,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朝起夕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逢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就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心怀鬼胎的逢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逢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逢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逢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美丽、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拜月的风俗在民间流行开了。

这一说法是民间普遍流行之说,并非嫦娥主观意愿想吃灵药,而是情不得已,被迫而食。其中包含美化嫦娥之意。

版本之二:自盗而食说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羿妻嫦娥盗而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可译为:

后羿在西王母娘娘之处得仙丹欲脱离死亡。后羿之妻嫦娥偷偷的吃掉了仙丹,羽化成仙,跑到月亮上去了。成为人们传说中的月之精灵。

自古就流传说月宫之中有桂树,有蟾蜍。因此记载奇闻异事的书上说,月宫的桂树高有500丈,树下有一个人常年砍伐桂树,但是桂树的创伤很快就会愈合,这棵树怎么也伐不倒。砍树人姓吴,名刚,乃河西人氏,因学习仙术时犯有过错,被责罚砍伐月宫桂树。

这一版本另有一说,嫦娥经受不住天堂生活的诱惑,趁大羿外出,独自吞食了不死药,嫦娥由于背弃了丈夫,怕天庭诸神嘲笑,就投奔月亮女神常羲,想在月宫暂且安身。可是月宫空无一人,出奇的冷清,她在漫漫长夜中咀嚼孤独、悔恨的滋味,慢慢地变成了月精白蛤蟆,在月宫中终日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

《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这一说法表明嫦娥是监守自盗,因为好奇而食灵药升天了,褒贬一目了然。

版本之三:本为仙人说

传说,后羿和嫦娥都是尧时候的仙人。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死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为天气酷热的缘故,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在各地残害民众。

人间的灾难惊动了天界诸神,天帝命令善于射箭的后羿下落凡尘,协助尧帝解除民众疾苦。后羿带着天帝赐予的一张红色弯弓,一口袋白色利箭,还带着他美丽的妻子嫦娥一起来到人间。

后羿立即开始了射日的战斗。他从肩上取下弓箭,一支一支地向骄横的太阳射去,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只因为尧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万物生长有好处,才阻止了后羿的继续射击。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但是后羿的丰功伟绩,却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们到天帝那里进谗言,使天帝终于疏远了后羿,最后把他永远贬谪人间。受了委屈的后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隐居在人间,靠后羿打猎为生。

这一说法似乎与嫦娥食灵药无关,她与丈夫后羿本来就是天界之仙,因拯救人类而下凡尘,还蒙受了不白之冤。

版本之四:避难遁世说

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后羿当时是仲康帝的宰相,因为后羿与嫦娥夫妇俩天性喜欢修道,后羿就将相位交给了他收养的养子———寒浞,然后他们到昆仑山修行去了。寒浞是寒国国君伯明的不肖之子,因卑鄙谗狡,被君父逐出家门,是后羿收留了他。十年后昆仑山上的“众神之长”———西王母告诉后羿他们可以下山了,临别时赠给后羿、嫦娥两粒仙丹,嘱他们在危急时方可食用。

在他们离去的十年,阴险狡诈的寒浞在暗中发展个人势力,最终架空了夏王。后羿的归来使寒浞非常害怕,于是他发动杀死了后羿与夏王。寒浞又逼迫嫦娥做他的女人,嫦娥不从,怒斥于他。寒浞恼羞成怒,于是命令手下要杀死嫦娥。嫦娥奔逃,并在危急时吃下两粒仙丹。吃下后,果然脱胎换骨,身轻似燕,不由自主地飞翔起来。寒浞手下追杀嫦娥时,她已腾空而起,飞身向月宫飘去,最后飞到月亮里去了。

于是,人世间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据传,一亿多年前,史前人为了解决地球晚上照明的问题,特意制造了月球。月亮内部被设计成一个广大而冷清的空间,所以月亮也被称为“广寒宫”。嫦娥飞升到月球后,生活在月球的内部,成为月球的主宰者。

这一说法与第一种说法近似,又不完全相同。

除了上述不同版本的传说之外,下列古藉分别有记载:

东汉•张衡《灵宪》中记载:“嫦娥,羿妻也,窃西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唐末道士杜光庭撰《墉城集仙录·洛川宓妃》(是道教现存最早的一部女仙传记):吴姮娥获琼药登于月宫,此非独水为太阴之府,而女仙主之,盖其职秩所遇也……吴姮娥,羿妻也,羿司射卫黄帝之宫,入宫得琼药之丹以与姮娥,服,飞入月宫,为月中之官。

《初学记》卷一引古本《淮南子》,于“姮娥窃以奔月”句下,尚有“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十二字,今本并脱去。姮娥即《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记“生月十二”之常羲。古音读羲为娥,逐渐演变为奔月之常娥。

《文选》注两引《归藏》,均谓常娥服不死药奔月。知常娥神话古有流传,非始于《淮南子》。又《淮南鸿烈集解》引庄达吉云:“姮娥,诸本皆作恒,唯《意林》作姮,《文选》注引此作常,淮南王当讳恒,不应作恒,疑《意林》是也”。汉文帝名恒故讳之,知姮娥作恒娥,而恒亦即常之意。《集解》又引洪颐煊云:“说文无姮字,后人所造。”

在我国不仅有嫦娥奔月的传说和记载,还有嫦娥墓的遗存。山东省日照市的天台山上,有嫦娥墓陪伴在大羿墓的旁边。据说大羿与姮娥开创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演绎出了嫦娥飞天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大羿统一了东夷各部落国,而建立了一个强国。由于该国为众多崇拜太阳的部落小国所组成,在《山海经》中被称为“十日国”。十日国的地望位于东海之滨的山东省日照市南部。已知的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尧王城遗址”为十日国的都城,其南侧的天台山旅游风景区内还有太阳石、太阳神陵、老母庙、老祖像、日晷等许多太阳崇拜的遗迹。大羿和她的妻子姮娥,死后就葬在日照天台山之上,当地人称之为大羿陵。

有关嫦娥诗词选编四首:

1、唐/李商隐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五代/和凝 无题

鹊桥初就咽银河,今夜仙郎自姓和。

不是昔年攀桂树,岂能月里索嫦娥。

3、宋/苏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现代/毛《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 注:本美篇除《嫦娥奔月》图国画部分图片为敝人书画朋友提供外,其它图片均下载自网络。特此说明,不另致谢!)

2019.09.12于京西金沟河畔

甘海斌(馨心斋主)

馨心斋主祝各位朋友中秋节快乐!感谢您欣赏并欢迎留言!

编辑:严京平《白浪情》

古代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说说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1. 相传在远古时代天上有十个太阳,它们轮流照耀大地,但有一天十个太阳同时升起,造成严重旱灾,烧毁庄稼,烤焦大地,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英雄后羿拥有神箭,决定帮助人们解决灾难。

2. 后羿站在一座高山上,拉弓搭箭一连射下九个太阳,剩下的一个太阳被吓坏了,躲藏起来不敢出来,天地陷入黑暗,后羿又劝说这个太阳按照规律升起落下,给大地带来适度温暖和光明。

3. 后羿的妻子名叫嫦娥,她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后羿因射日有功,得到西王母赐予的一包不死药,据说吃了能飞升成仙,长生不老,后羿舍不得离开嫦娥,将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但其徒弟逢蒙觊觎不死药企图偷走。

4. 一天逢蒙闯入后羿家中,逼迫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为不让不死药落入恶人之手,情急之下吞下整包不死药,药力发作,嫦娥身体变得轻飘飘的,她飞出窗户向天上飞去,嫦娥飞到月宫,成为一名月中仙女,她在那里孤独生活,只有一只玉兔陪伴着她,后羿得知嫦娥飞升成仙,悲痛欲绝。

5. 每年的八月十五,后羿都会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喜欢的水果和糕点,仰望着月亮,思念着远在天边的妻子,这个故事不仅解释了月亮上为什么会有阴影(嫦娥和玉兔),也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由来,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寄托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期盼。

中国神话故事之——嫦娥奔月

神话传说是古代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对自然现象和文化的解释与想象的故事,是一种原始的幻想性很强的、不自觉的艺术创造,是人工智能类最古老的信仰,他表现了古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的认识,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一种解释与疑问!

走进神话传奇的世界,我们不难体会到人类对自然的好奇与崇拜、对灾难和困苦的不屈与斗争、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邪恶人物的憎恶……

嫦娥是帝喾的女儿,也称喾娥。她美貌非凡,是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

后羿上射九日、下除六害,尧和普天之下的感激不已,颂扬他的歌谣在民间四处传唱。但是,后羿的心头却沉甸甸的,自己毕竟射杀了天帝的九个太阳儿子,不知道天帝能否原谅。后羿特地宰了在桑林捕获的大野猪,把猪肉剁得细细的,制成肉膏,恭恭敬敬地端上天庭奉献给帝喾,想看一看帝喾对他的态度改变了没有,是否对他依旧亲密,依旧信任。但是,帝喾由于失去了九个儿子,闷闷不乐,就把后羿贬到了凡间。

后羿谪居下界,当然是和嫦娥一块儿去的。他的妻子嫦娥本来是天上的神女,跟着丈夫一起来到凡间。夫妻俩成了凡人,渐渐地有了凡人的生老病死,嫦娥美丽的容颜也在时间无情的流逝中慢慢变憔悴。因此嫦娥经常埋怨后羿当年做了愚蠢的事情,害得自己和他一起受苦。后羿觉得特别对不起妻子。有一年,羿得了大病,病愈后精力大不如前,颇有衰弱之趋向。后羿想到自古以来人人难免一死,心里慌乱起来,就想找一个长生不死之法,可以和妻子永远在一起。他毅然出外云游,求仙访道,奔走了数年,得到高人指点,知道昆仑山旁的玉山上有个西王母,是与天同寿的活神仙,藏有不死之药。但凡夫俗子都上不去,如果能眵上去,问西王母讨些不死药吃,就可以长生了。羿忖量一番,那条路他从前攻打共工氏时走过,现在自己虽是凡夫俗子,试试倒也无妨,于是决定只身前去。

他深感对不住妻子,便与嫦娥商议:“天上等级森严,在人间倒也逍遥自在。不过凡人终将一死,若要长生,就必须渡弱水,翻火山,登上昆仑,去向西王母求取不死灵药。”不料嫦娥知道了这个主意,缠着他一定要同去。后羿担心嫦娥的安全,竭力劝阻,说万里迢迢,一个弱女子如何能去得。但嫦娥不理,一定要同去,还说:“路途虽远,总是走得完的,岂有不可去之理。你我是夫妻,生则同衾,死则同穴。现在你要做神仙了,剩我一个人在这里孤苦老死,你如何过意得去?”

后羿虽然几番劝阻,但是嫦娥执意要去,他平日本就宠爱嫦娥,只得和她同去。

西王母原来住在西方玉山的山顶洞穴里,有三只红脑袋、黑眼睛的青鸟轮番外出给她寻找食物,她长着老虎的牙齿、豹子的尾巴,披头散发,却佩戴玉簪,每当晨昏,踞于山头狂嘶猛吼。她掌管天灾、瘟疫、刑罚,也炼制、收藏不死灵药。黄帝退隐九重天外,西王母便迁居昆仑山,这时的她已化身为雍容华贵、仪态端庄的贵夫人。

昆仑山下有弱水环绕,弱水非但不能载舟,一片鸟羽落下也会沉没。弱水外又有炎火之山,山上的火焰昼夜不息。后羿凭着盖世神力、超人意志,越过炎山,弱水,攀上一万三千一百一十三步二尺六寸高的悬崖峭壁,在昆仑山巅的宫殿里拜见了西王母。

西王母知道羿来寻她,又钦佩羿的作为,同情羿的遭遇,所以分外优待,赐酒赐果。后羿看见西王母如此善待,就说明来意,想讨一点不死之药。西王母取药慷慨相赠:“不死药是用不死树结的不死果炼制的。不死树三千年开一次花,三千年结一次果,炼制成药又需三千年。我收藏的仅剩一颗了。”听到西王母这么一说,嫦娥十分惶恐,觉得两人中只有一个能长生了。

西王母微微一笑:“两人分享俱可长生不老,一人独食即能升天成仙。”嫦娥听到这话,心里的石头落地了,后羿丝毫没有发现妻子的心情转变,高高兴兴地拿了那颗灵丹。西王母又向两人说明吃药之法,并且说要用稷泽的白玉膏作药引,方才有效。

后羿如愿以偿,欢喜无限。谢了西王母,带着妻子下了昆仑山,渡过弱水,到稷泽地方住下。后羿向嫦娥说:“你在此守住灵药,我去取白玉膏来。”不料从早至暮寻了一日,路跑了几十里,白玉膏总寻不到,只得回到屋子,待第二天再说。

后羿回到旅合,却见嫦娥正和一个男子窃窃私语不知在讲什么。羿隐忍不发,等那个男子走后才向嫦娥盘问,嫦娥轻描淡写地回答:“是个卜卦先生,名字叫有黄。”后羿听了不以为意,次日一早,依旧去寻白玉膏,好不容易,居然寻找到许多。

后羿十分欢喜地回到旅舍,想要和嫦娥分做药引。但是找来找去,找不到嫦娥的身影。他到处寻觅,终无下落,再寻那颗灵药,也不知所终。

后羿才想到也许嫦娥已经把药都吃了,深恨自己有眼无珠,受她愚弄。后来他转念一想,都是自己连累嫦娥变成了凡人,本是天女的嫦娥也许实在是受不了人间的苦难。想到这里,他也体谅了嫦娥的行为。再仔细想想,她没有白玉膏,偷了药去吃也没有什么作用。况且万里之处举目无亲,山高水长,跋涉不易,她即使要偷药逃走,恐怕也没有这样大的胆量。或者她见我昨天找不到白玉膏,想帮我找,出去迷了路,也未可知。想到这里,后羿心中的气渐渐平下来,倒反替她担忧。

天黑了,后羿放心不下,出门去寻嫦娥,一出门就遇见卜卦先生有黄。

后羿想起昨天他与嫦娥谈话的情形,心中不禁生疑,就抓住有黄,问他要人。有黄问:“那位女子是尊夫人么?”后羿答:“是。”

有黄这才一五一十,将情形说了:“我在此地以卜卦为生,并木认识尊夫人,昨天上午,尊夫人向我询问取白玉膏的地方。这白玉膏是此地特产,远近闻名,现在虽则很难寻到,但我以卜卦为业,既承尊夫人下问,就卜了一卦,叫她向某处地去寻。尊夫人听了,立即出门而去,究竟寻到没有,不得而知。到了傍晚,就是您老先生将要回来的前一刻,尊夫人又来找我,说就要远行,再叫我卜一个卦,问问向哪个方向走好。我又给她卜了一个卦,却是大吉,有五句繇辞,我还记下在这里。”说着就从身边取出,递与羿看,上面写着:“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无恐无惊。后且大昌。”

后羿看了繇辞,有点莫名其妙,有黄便解释说:“照这个繇辞看起来,是向西走的好,尊夫人一定是往西去了。我看您老先生还是赶快向西方去追才是,抓住我有黄有何用处!我哪里晓得你们俩夫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呀。”后羿一听,觉得有黄的话有理,是自己的妻子狠心偷了药,与别人无关。他本想立刻去追,但天已昏黑,不能行路,只好在旅舍中再住一夜。他心中越想越气,一夜都睡不着!捱到天明,即刻起身,向西方追去。

后羿沿途访查,果然都说有一个年轻美貌女子刚经过那里。但是追了一个月,总是追不上。后来追到一处,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忽然遇到一个人,交给后羿一封信,说足三天前一个女子留下,要他转交给一个来追寻她的男子。那人见羿到处打探,知道是寻女子的人,就将这信交与他。后羿看信面笔迹,果然是妻子所写,等看完信,他也彻底绝望了。嫦娥果然已经偷吃了灵丹,她让羿不要再找她了。

再说那天嫦娥背着自己的丈夫,偷吃了西王母的药,奇迹果真发生了。嫦娥渐觉身子失重,双脚离地,不由自主地飘出窗户,冉冉飘升。上哪儿去呢?她按着有黄先生的占卜,向着西方昆仑飞去,在半道上想起来,自己和丈夫一起向西王母求药,现在背弃了丈夫,天庭诸神一定会责备我,嘲笑我,不如投奔月亮女神常羲,在月官暂且安身。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她到了月官,才发现那儿出奇的冷清,空无一人。她在漫漫长夜中咀嚼着孤独、悔恨的滋味,慢慢地竟化成了月精。嫦娥飞升月官后,住在凄清冷漠的广寒官内,思念着后羿,她的心境和生活令不少文人骚客感慨、遐想。其中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诗深刻表现了她的寂寞和悔恨:“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大意是说,云母制成的屏风染上一层幽深黯淡的烛影,银河逐渐低斜下落启明星也已下沉。广寒官的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落得独处于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每当八月十五的晚上,一轮圆圆的明月挂在天空,把她温柔的银辉洒向人间的时候,那是美丽的嫦娥站在月官的桂树下,遥望人间,想念她的丈夫羿呢。

古中国神话故事展现了中国代⼈们对天地万物天真、朴素、真诚、美好的艺术想象,反映了⼈们对美好⽣活的向往和追求。

中国古代驰名神话故事总是充斥梦想,但是它们又代表着一种文化,读神话故事就好似徜徉在梦想的海洋里面。经典的神话故事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对自然的认知和无穷的梦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聆听先人留下的神话传说,不仅能够丰盛孩子们的想象力,更有助于他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人物形象】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嫦娥奔月的故事简介【嫦娥奔月的故事简介30字】 下一篇:嫦娥奔月的读音—奔流的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