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一碗孟婆汤,走一次奈何桥,这个人历史上真的存在?
孟婆,是我们老百姓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
相传,孟婆常年住在奈何桥边,她专门为死去的人熬孟婆汤喝,鬼魂喝一口孟婆熬的汤,才可以消除记忆,然后转世投胎好好做人。
但是,关于孟婆是怎么来的,一直以来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这样的,自从天地开辟以来,整个世界就划分为天界、地界和人界。天界住的都是神仙,他们掌管着世界的一切事物,地界就是我们在小说里看到的掌管的地府,而人界就是我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世界。在三个不同的世界里,大家各忙各的,谁也不干涉谁。
我们的主人公孟婆自天地划界以来就在天界做官,但是她在天上,每天看到人世间有太多的的情情爱爱,恩恩怨怨,人们至死都无法释怀。孟婆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来到了地界,在奈何桥的一头竖起一口大锅,她将凡人至死都无法释怀的怨念熬制成孟婆汤,并让这些有杂念的鬼魂喝下,依次来消除他们的怨念,而更好的转世投胎。第一种说法来自于中国古代,春秋时期道家的著作中。
第二种说法是这样的,孟婆的的确确是姓孟,但是,她的名字却没有人知道。她大概出生在西汉那个年代。
孟婆自出生之后就熟读四书五经,长大一点后喜欢研究佛经。她一心向善,喜欢帮助别人。成年之后开始云游四方,遇到想不开的百姓就积极劝解,遇到恶人,就开导他们要与人为善。她的一生都是这样,并且一生都没有出嫁,以至于死的时候还是处女之身。因为她的功德,百姓亲切地叫她孟老婆婆。
最后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孟婆其实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老婆婆,相反是大个美人,那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孟姜女,相传,她的丈夫因为修筑长城而死。孟姜女为了寻找丈夫的尸体,竟不停的哭,最后哭倒了长城也没能找到丈夫的尸骸。为了解脱自己,让自己忘记人世间的痛苦,于是孟姜女开始熬制一种能忘记过去的汤。时间久了之后,孟姜女变成了神仙,专门帮助人世间的凡人解脱他们遇到的痛苦。
聊斋故事:丈夫奈何桥前打翻孟婆汤,狐妻自免仙籍迁怒狐帝续前缘
武夷山上有一个叫宋玉的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山中,醒来之后发现自己的身边有一把精弓和一壶箭,除了记得自己的名字,其他的什么也记不清了。
宋玉拿起弓箭,脑海里浮现射箭的要诀,一箭离弦指哪射哪,百发百中。
宋玉看见自己穿了一身兽皮又射得一手好箭,估计自己以前是个猎人。
宋玉在山上四处转悠,在一块空地上发现一间空屋,就这样宋玉就住在山上,以打猎为生。
宋玉是一个出色的猎手,只要是他想射杀的猎物,基本都是一箭命中要害。
有一天,宋玉外出打猎发现一只通体火红的狐狸,宋玉在山上打了几年猎,见过的狐狸没有几千只也有几百只,从来没有一只狐狸皮毛如此漂亮,宋玉决定射杀这只火狐狸,把它的毛皮拿到山下去卖,一定可以卖个好价钱。
当宋玉搭上弓瞄准火狐狸的时候,手就不停颤抖,可当他把箭对着别处又一切正常,再指向火狐狸还是会颤抖,宋玉调整好状态,手中的箭还是朝着火狐狸飞了出去。
这一箭虽然没有击中火狐狸的要害,但还是射中了火狐狸的腿,宋玉走上前拎起火狐狸便回家。
回到家后,宋玉拿出工具准备取皮,突然觉得天旋地转,头晕眼花。
宋玉放下工具,决定先睡上一觉再说。倒在床上很快进入梦境,梦中有一个红衣女子向他跑来,女子年方二八面容姣好,额头的正中间有块像火一样的印记。
宋玉只觉得似曾相识,可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女子向宋玉走来,距离越近宋玉的内心越激动,当女子走到宋玉面前,宋玉下意识地伸出双手想要拥抱女子,女子则刻意躲避道:宋郎!别这样,我会害了你的。
宋玉刚想询问姑娘原因,却醒了过来。宋玉下床总觉得梦里的片段似曾相识,好像自己曾经真的经历过,可就是想不起来。
宋玉发现自己的头不晕了,便想着先把狐狸处理了,当他来到院子里抓起火狐狸时,发现火狐狸的额头上也有一块像火一样的印记,跟梦中见到的姑娘一模一样。
此时,宋玉的头出现从未有过的剧痛,宋玉捂着脑袋在地上打滚,过了一会儿宋玉坐在地上,他似乎想起了一些以前的事,他想起了梦中的女子,她的名字叫阿柔。
宋玉赶紧抱起火狐狸看着她的眼睛道:你是阿柔吗?
只见火狐狸眼睛睁得很大,然后点了点头。
宋玉帮阿柔包扎好,他发现阿柔虽然不能说话,但是可以听懂自己的话。
而且每晚梦里他都可以见到阿柔,这让他想起了很多以前的事。
原来,宋玉本是当朝太子,文武双全,特别是射箭更是百发百中,是公认的皇位继承人。
后来在一次中认识了阿柔,阿柔漂亮、温柔,可是宋玉自从和阿柔在一起后身体越来越差,还时常生病。
在一次打猎中,被弟弟暗算将宋玉,弟弟声称宋玉在打猎中丧身,老皇帝悲痛欲绝。
没多久陷害宋玉的弟弟成为了新的太子。
阿柔看着死去的宋玉,哭了两天两夜,后来得狐仙指点,只要将体内修炼的元神放入宋玉体内,就能让宋玉起死回生,但阿柔也要被打回原形重新修炼才能化人,狐仙还告诉她不要再和宋玉在一起,宋玉遭此大灾就是因为阿柔违反天规,人和妖是不能生活在一起的,不但会损害凡人的身体,还会改变凡人的命数。
阿柔答应将元神给宋玉服下,希望他忘记以前的事,可以无忧无虑地过完余生,不要再想起自己,也不要再想起往事去报仇。
这就有了故事一开始的一幕,为了让宋玉相信自己是给猎人,阿柔帮他换上了兽皮。
只能说宋玉和阿柔虽然人妖殊途但是缘分未尽。
宋玉知道了这一切抱着阿柔哭了起来,结果奇迹发生了,阿柔又重新化人,以人形出现在宋玉面前。
“一切都是缘!”天空传来一个声音。
阿柔急忙跪下磕头道:多谢狐仙大人成全。
“公主无须多礼,你本是我狐族圣女只要修炼得当必可以上天为仙,可你却眷念凡间的儿女私情,上天让你再次化人完全是命数,老夫就不横加阻拦了。”
阿柔连连磕头:多谢狐仙成全。
“宋玉的体内有你修炼了千年的元神,不会对他有太大的影响,但对宋玉的阳寿还是会有折损。”
阿柔看了看宋玉,宋玉也跪下给狐仙磕头道:我愿意,求狐仙成全。
狐仙掐指算道:“你们二人今生缘分还有十年,好好珍惜彼此吧。”
狐仙说完就消失了,宋玉和阿柔站起身,宋玉伸手将阿柔拥在怀里,可阿柔却本能地往后退,宋玉把阿柔拉了回来紧紧抱在怀里对她说:只要能跟你在一起,我不惧折损阳寿。
当夜,二人相拥而卧。
次日早晨,宋玉决定夺回自己失去的一切,阿柔说:我夫妻二人还有十年时间,不管你做什么我都会支持你,只要不再分开就行。
宋玉带着阿柔返回了京城,宋玉决定去找自己的老师现任兵部尚书的崔岩。
宋玉等到晚上潜入崔府见了自己的恩师崔大人,并将当年的遭遇尽述于崔大人知晓,崔大人听完拍案而起,誓要帮学生夺回太子之位。
次日早朝,宋玉装扮成崔府下人跟进了皇宫。早朝之时,崔大人参了现任太子一本,告他曾谋害前任太子,宋玉得仙人相救尚在人间。
老皇帝与宋玉在金銮殿上重逢喜极而泣,老皇帝宣布恢复宋玉太子之身,现任太子则被贬到苦寒之地为王,不听宣不得入京。
可宋玉推辞了太子之位,他告诉老皇帝:自己这次回来本想夺回太子之位,可听说当朝太子是一个有作为的人,且爱民如子,以后定会是个明君,自己远离朝堂太久,能回来孝敬一下父母足以。
宋玉想到自己只有10年阳寿,为了国家绝不能贪图至尊之位。
从此宋玉做了一个闲散王爷不问国事只问家事,每日和阿柔呆在一起共享天伦。
十年后,宋玉因病死去,阿柔知道她与宋玉今生的缘分已尽,但她始终无法一个人生活,她决定闯一次地府。
阿柔来到奈何桥边,看到宋玉正排着队等待孟婆汤,忘记今生往事。
阿柔想叫住宋玉不要喝孟婆汤,不要忘记自己。
狐仙拦住了阿柔告诉她道:宋玉下辈子将还是会投身于王侯将相之家,你是狐族的继承人,你们的结合注定是个悲剧,还是各自安好吧。
阿柔看着狐仙道:难道就没有办法改变了吗?
“都是孽缘,除非……”
“除非什么?”
狐仙道:算了,就当我没说。
阿柔跪了下来,求狐仙指点迷津。
狐仙告诉阿柔道:除非去天帝那消除你的仙籍,只是狐帝肯定不会同意你这么干的。如果可以成功,你们二人就可带着记忆投胎于凡人之家。但是你只有两日时间,如果宋玉喝了孟婆汤你只有等下辈子了。
狐仙说完,阿柔赶紧赶回家求狐帝上天请求天帝免除自己的仙籍。
狐帝不但没有答应阿柔的请求,还将她禁足。阿柔以死相逼,狐帝不得已妥协,含泪上天找天帝请求他罢免阿柔的仙籍。
两日时间已到,宋玉接过孟婆递过来的孟婆汤,迟迟不愿喝下。
孟婆告诉他:每一个人都不愿意忘记今生之事,可是如果不忘记过去,如何迎接新的开始。孟婆汤的目的并不是想让人忘记今生之事,而是让人甩掉今生之烦恼。
可对宋玉来说忘记今生之事就是最大的烦恼,他不能允许自己忘记阿柔,他扔掉手中的碗,鬼差见状用锁链锁住宋玉,让他乖乖喝了孟婆汤,不然到那告他一个扰乱地府之罪,将他打入畜生道。
宋玉被鬼差押到孟婆之前,准备强行将孟婆汤灌入宋玉嘴里,一个鬼差捏开宋玉的嘴巴,一个鬼差准备往里灌汤。
这时,鬼差手里的碗被打翻,狐仙带着阿柔赶了过来。
三人一起面见了,听说了阿柔和宋玉之事,允许二人带着记忆投胎。
二人又经历了两世情缘,他们的爱情感动了天帝,天帝恢复了阿柔的仙籍,还破例将宋玉列入仙籍。
从此,阿柔和宋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免受轮回之苦。
用故事说道理,给无聊的生活加点料,给幸福的生活添些调。我是赛半仙,您的点赞和转发是我前行的动力,喜欢这类文章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的支持!
地狱:孟婆汤奈何桥真的存在吗?
相传,人死了之后要过奈何桥、喝孟婆汤,喝完孟婆汤前尘往事就什么都不会记得了,好像所有的爱憎恨、伤别离,一切烦恼、不舍、爱恨情仇等都会随着喝完了结。在英文中孟婆汤被译为Five-Flavored Tea of Forgetfulness,意思就是:忘记一切的5种滋味茶。
揭秘孟婆汤的由来据说,孟婆汤是在人死去之后,前往阴间的路上,过奈何桥之前,必须要喝的一种液体。当你离开这个世界去到另一个地方的时候,它被端在孟婆手里、奈何桥前。人生在世,多苦多难,这一碗下去,是种释然,彻彻底底地与前世做一个了断。(另外,据说从阴间返回尘寰,投胎转世,同样要喝孟婆汤,同样是要把过去全部忘记。)这孟婆汤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
相传,有一条路叫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老妇人叫孟婆的在卖汤,忘川边有一块石头叫三生石,孟婆汤让你忘了一切,三生石记载着你的前世今生,我们走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最后一眼人间,喝碗忘川河水煮的孟婆汤。
那些曾经爱过的人,那些无法放下的事,那些滚滚红尘中数不清的悲欢离合,都只会随着孟婆汤的缓缓入喉,永远凝固于走在奈何桥上那欲言又止、充盈泪水的黯然回眸之间,化做缥缈云烟,淡然散去。是一世匆匆的悔恨?是阴阳永隔的遗憾?还是挥刀斩袖的决别?……都已然不再重要。因为在饮过这孟婆汤之后,一切都已淡然。
传说中孟婆汤的做法,是先取在阎罗十殿判定要发往各地做人的鬼魂,再加入采自俗世的药材,调合成如酒一般的汤,分成甘、苦、辛、酸、咸5种口味。凡是预备投生的鬼魂,都得饮下孟婆的迷魂汤。如有刁钻狡猾、不肯喝入的鬼魂,它的脚底下立刻就会出现钩刀绊住双脚,并有尖锐铜管刺穿喉咙,强迫性地灌下。没有任何鬼魂可以幸免。
而另一个说法是,每个人活着的时候,都会落泪:因喜、因悲、因痛、因恨、因愁、因爱。孟婆将他们一滴一滴的泪收集起来,煎熬成汤。
地狱:孟婆汤奈何桥真的存在吗?关于孟婆的记载颇多,例如明朝朱鼎臣的《南海观音菩萨出身修行传》、清朝王弈清的《历代词话》、清朝沈起凤的《谐铎》等。揭秘孟婆汤的由来在许多记载中,引起人注意的却是孟婆与风有极大的关系。因此,清朝时张玉书等人所编《康熙字典》引《南越志》:“飓母即孟婆,春夏间晕如虹是也。又李西涯讥许氏从具,谓具四方之风,乃北人不知南人之候,误以贝为具耳。西涯博学,必有所据,且闽粤诸儒,皆云飓风。今韵书多作具,姑志以备考。”
【孟婆汤奈何桥的故事-孟婆汤奈何桥的故事完整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