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学而不厌上一句】

更新:08-01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论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第 67 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是孔子的座右铭,也是他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

1. 在《论语》中有这么一段话: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翻译过来就是: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不知疲倦,这有什么可值得炫耀?

2. “学而不厌”就是要我们好学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更高效地吸收知识。

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浅尝辄止,要不断地复习旧知识,并从中发现新问题。

4. “诲人不倦”则体现了老师的责任与担当,作为教师要时刻铭记自己的使命,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地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感化他们,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其实不仅做老师要做到“诲人不倦”,我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也应当做到这一点。当朋友、同事或家人遇到难题时,我们都要主动帮助对方解决困难而不是退缩逃避。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让这两句话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

说文解字|学而不厌

“学而不厌”指认真学习而不感到厌烦,这正是孔子的学习态度。

孔子曾说自己只要发愤用功就会忘记吃饭,连自然生命的限制都无法阻碍他的认真学习。

孔子丰富的学识是经由认真学习逐步累积而成,“好学”正是他认为自己最突出的特点,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做事尽责又讲求信用的人,只是不像我这么爱好学习而已。

并且,培养品德也须以学习为基础,若只追求某种品德而失去学习作为理性基础,就容易产生流弊。

孔子一生所成就的功业,由十五岁立志于学习展开,由此亦可见“好学”的重要。

本章所说的三件事,是孔子的自我期许。因此“何有于我哉”,译为“别的一切对于我来说又何必在乎呢”比较符合实际的情况。这里的“有”代表的是“在乎”,是“重视”,而非“多少”之意。

孔子认为,我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工作是教书和替别人办丧事;日常生活中,我尽我的本分学习与生活,其他的我何必太在乎呢?

凡是从事教学的人都应该问自己:是不是一学习就容易厌烦?一教别人就容易疲倦?

Q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经验。

【学而不厌【学而不厌上一句】】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体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下一篇:学诚法师、学诚法师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