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孺子可教
孺子可教
【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
【释义】
指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张良是战国末期韩国的一位青年,一次,他刺杀秦始皇未成,就只身一人逃亡到了下邳。
一天清晨,张良在汜水桥头遇见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老人故意把一只鞋子踢到桥下,然后用命令的口吻对张良说:“喂,小子,去给我把鞋捡上来!”
张良见老人年岁已高,出于礼貌,就走下桥捡来鞋子递给了老人。张良原以为老人会感谢他,谁知老人翘起了一只脚,又得寸进尺地对张良说:“喂,小子,再给我把鞋穿上啊!”
张良心里十分不快,可转念一想:自己已经帮了老人的忙索性帮到底吧!于是,他又按照老人的要求做了。
张良给老人穿好了鞋,老人冲他微微一笑,理理衣衫,一句话也不讲,就扬长而去了。张良觉得这位古怪的老人一定有些来历,就悄悄跟着他,一起走了一里多路。忽然,老人回身对张良说:“孺子可教啊!”说罢,老人与张良约定,五天后的黎明,两人在氾水桥相见。
第五天黎明时分,天刚蒙蒙亮,张良穿好衣衫,赶到氾水桥赴约。谁知老人已先他而来了,正气恼地守候在桥头。老人责备张良道:“年轻人,怎么迟到了?五天后再来吧!”
又过了五天,张良半夜就起床,匆匆赶到桥边。可他发现,老人已经守在桥头等候他多时了。张良的心里羞愧万分,红着脸请求老人原谅。老人拍着他的肩膀,嘱告他:“你回去吧,五天以后再来,可千万不能再迟到啊!”
这一次,张良丝毫不敢怠慢,赴约那天,他一整夜都呆在桥上等候老人。三更时分,老人赶来了。他见张良这次表现得很好,就从怀里拿出一本兵书,郑重地递给张良说:“我叫黄石公,这本兵书是我珍藏多年的《太公兵法》,其中讲的是当年姜太公辅周灭商时用兵的谋略,你好好读它,将来会有用的!”
张良接了兵书,如获至宝。从此,他不忘黄石公的教诲,潜心学习,终于成了一名出色的谋略家。
孺子可教
明洪武年(1368—1398年)间深秋的一天,徽山书院来了一位道士。他蓬头垢面,坦胸露乳,赤脚上穿着一双草鞋,头上戴一顶破斗笠,背上挂一个药葫芦,左手端着又黑又脏的豁豁碗,右手拄着一根薪柴棍,周身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汗酸味。
再说这徽山书院,自宋朝开创以来,士子云集,规模宏大。这道士来到徽山书院,就像到了他的家。中午,他靠在向阳处的墙旮旯里捉虱子,过一阵,到处转悠,东瞧瞧,西望望,还不时到书院里为众生员伴读。
徽山书院的众生员都因其脏而掩鼻远避。有的咒骂穷叫花子该死,竟敢到书院盗听圣贤,有辱斯文;有的报怨书院管事怎么不把他赶出去,唯独生员孙巨鲸对这位年迈的道长十分尊敬。他见道士穷,就把自己的干粮拿给道士吃,毫无欺贫之态。晚上,深秋的寒风冻得道士瑟瑟发抖,他就干脆请道长和自己睡在一个被窝里。
谁知这道长一住就是数月。他白天四处游逛,下午就来寻巨鲸吃饭住宿。忽一日傍晚,天气骤变,朔风凛烈,阴云密布,鹅毛大雪纷纷飘落。一夜之间,足足下了一尺多厚。翌日早晨放学,巨鲸回到住处,见道长还蜷缩在被窝中没有起床,就忙着生火做饭。但大雪封门,又无菜下锅,便对道长很抱歉地说:“今日咱俩只好吃没菜的甜饭了!”道长随口答道:“你先生火,我去拿青菜!”说着穿上衲衣出门了。巨鲸甚觉好笑,边生火边自语道:“大雪天,那里有青菜让你拿!”说也奇怪,还不等灶中火苗烧旺,就见道士拿着一捆绿油油的青菜进屋来了。巨鲸十分惊异,望着道长发呆,好一阵才问道:“道长,你从那里弄来的?”道长说:“从成都!”巨鲸越发迷惑不解,心想:“这里距成都千里迢迢,怎么会瞬间往返拿回青菜?”巨鲸出门一看,发现雪地上连个脚印也没有。这时,孙巨鲸方才知道面前的道长竟是一位神仙。
吃罢早饭,道士告诉孙巨鲸:“吾乃玄玄子张三丰,你有什么要求,尽可启齿,好让贫道帮你。”巨鲸说:“别无他求,只是我读书苦无记性,且又愚钝,常挨先生的板子。”道士呵呵一笑赞道:“孺子尊老济贫,心无妄念,纯正可爱,真可教也!”说着从衲衣中取出一册书,递与巨鲸。随后,指点巨鲸盘膝趺坐,一边举手在巨鲸头顶轻轻摩娑。孙巨鲸只觉一股热气从头顶缓缓灌注全身,眉间红光闪烁。片刻功夫,巨鲸只觉得神清气爽,起身连连向道长道谢。道士一边摇手,一边嚷道:“不必!不必!今后早晚如此息心跌坐,定能叫你聪明。不懂处可看此书,只是切勿妄传他人!”巨鲸连忙答应。道士又嚷道:“这里不能再住了,就此告辞,吾去也!”话没说完,人已飘出门外,一个“也”字竞是从院子里传进屋里来的。
道长走后,巨鲸打开书卷一看,原来是一册《黄庭要道》。自此,孙巨鲸白天专心读书,晚间夜深人静时,按照道长的指点和《黄庭要道》中的方法,息心静气,行河车搬运之法。
从此,巨鲸面色红润,神情一返常态,读书时过目不忘,思路敏捷,学业大进。
十多年后,孙巨鲸竟中了癸未(1403年)科进士。据《徽县志》记载:孙巨鲸,字子鱼,号雨溪,少有才,登进士,授洪洞县知县,勤敏刚直,学道爱人,其志侃侃,心术醇厚,凿润源渠,灌田入村,民受其惠,立碑颂绩……云云!
【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下一句怎么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