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考前复习重点
四字词语:
含苞欲放 百花争艳 花红柳绿 春色满园 山穷水尽 层林叠翠
烟消云散 名山大川 中外闻名 景色秀丽 风景如画 一枝独秀
名不虚传 百闻不如一见
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 名胜古迹 山清水秀 点点灯光 蒙蒙细雨
金光闪闪 奇形怪状 隐隐约约 风光秀丽 五颜六色 五光十色
坐井观天 无边无际 东寻西找 寒冬腊月 大雪纷飞 得过且过
不言不语 只言片语 三言两语 千言万语 豪言壮语 少言寡语
自言自语 甜言蜜语 胡言乱语 花言巧语
刻舟求剑 星星之火 山高路陡 四面八方 笑容满面 健康长寿
云开雾散 微风习习 冰天雪地 风雨交加 云雾缭绕 寒风刺骨
鹅毛大雪 电闪雷鸣
狐假虎威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大摇大摆
信以为真 和风细雨 风和日丽 风平浪静 风调雨顺
狼吞虎咽 惊弓之鸟 胆小如鼠 龙飞凤舞 漏网之鱼 如虎添翼
鸡鸣狗吠 害群之马 如鱼得水
无影无踪 四海为家 安居乐业
日积月累:
《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
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一《论语》
不以规矩, 不能成方圆。 一一《孟子》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一一高尔基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篷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志当存高远。《诫外生书》
穷且益坚,不醉青云之志。一一王勃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站得高,望得远。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多音字:
长 长大 长发 大 大人 大夫 只 只有 一只
没 没有 没收 得 觉得 得到 总得 号 口号 号叫
行 行走 漂 漂走 漂亮 场 广场 场院
了 明了 来了 重 重大 重来 种 种子 种地
杆 笔杆 栏杆 量 数量 测量 称 称号 对称
参 参加 人参 脏 脏乱 心脏 朝 朝阳 朝代
结 结束 结实 发 头发 出发 尽 尽力 尽管
哄 哄人 起哄 哄抢 更 更正 更加
落 落叶 落下 好 好人 好学 都 都市 都是
弹 弹力 当 当时 上当 薄 薄饼 薄荷
倒 倒车 撞到 种 种子 种花 答 回答 答应
为 作为 因为 难 灾难 难过 挑 挑战 挑选
担 担心 担子 铺 铺开 店铺 切 一切 切开
累 劳累 积累 空 空气 空白 干 干净 干活
假 假话假花 假日放假 闷 苦闷 闷热
转 打转 转身 便 方便 便宜
扎 包扎 扎手 挣扎
教 教书 教学 分 水分 分开 盛 盛开 盛饭
词语:
弹钢琴 练舞蹈 画图画 捏泥人 下围棋 滚铁环 荡秋千
滑滑梯 穿衣裳 系鞋带 打篮球 披红袍 露肚皮 甩尾巴
有趣的怪石 陡峭的山峰 薄薄的雾 黑灰色的身子 金光闪闪的雄鸡
奇形怪状的岩石 美丽的小岛 绿色的凉棚 温暖的窝 绿油油的菜地
大大的脑袋 黑灰色的身子 长长的尾巴 雪白的肚皮 美丽的衣裳
明亮的眼睛 弯弯的眉毛 红润的脸 圆圆的脸 长长的头发
茂密的枝叶 绿色的凉棚 美丽的花 可爱的小葫芦 幸福的生活
难忘的节日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 淘气的孩子 可爱的孩子
美丽的白云 轻轻的汽水 蓝蓝的天空 大大的池塘 美丽的荷花
圆圆的气球 弯弯的月亮 圆圆的太阳 弯弯的眉毛 沙沙的响声
灌溉田地 发动机器 淹没庄稼 冲毁房屋
(AABC)闪闪发光 井井有条 依依不舍 历历在目 头头是道
步步高升 欣欣向荣 彬彬有礼
(ABCC)金光闪闪 可怜巴巴 无所事事 两手空空 议论纷纷
白发苍苍 微风习习 喜气洋洋 得意洋洋
(AABB)无边无际 各种各样 十全十美 人山人海 一心一意
开开心心 明明白白 风风火火 高高兴兴 快快乐乐
(ABAC)自由自在 又大又圆 又大又红 又细又长 无边无际
又高又大 又白又胖 越来越好 越来越快 越来越髙
(ABB)喜洋洋 水汪汪 白花花 金闪闪 亮晶晶 胖乎乎 绿油油
(带有数字)三言两语 千言万语 十全十美 五花八门 七上八下
(ABAB)火红火红 雪白雪白 金黄金黄 碧绿碧绿 乌黑乌黑
(AAB)白白的 红红的 绿绿的 黄黄的 蓝蓝的
(X言X语)不言不语 只言片语 三言两语 千言万语 豪言壮语 少言寡语 自言自语 甜言蜜语 胡言乱语 花言巧语
量词:
一(群)小蝌蚪 一(对)大眼睛 一(只)海鸥 一(条)帆船
一(艘)军舰 一(处)港湾 —(方)鱼塘 一(块)稻田
一(行)垂柳 一(座)花园 一(道)小溪 一(座)石桥
一丛翠竹 一群飞鸟 一面队旗 一把铜号 一(队)红领巾
一(片)欢笑 一(头)大象 一(堵)墙
一(杆)大秤 一(棵)树 一(颗)星 一(条)线 一(个)办法
一(封)信 一(张)纸 一(支)笔 一(朵)花 一(只)猴子
一(串)葡萄 一(口)井 一(道)缝 一(条)河 一(棵)葫芦
一(条)龙船 一(串)花炮 一(片)雾 一(只)老虎
一(只)狐狸 一(只)寒号鸟 一(只)小船 一(个)松果
一(座)山 一(句)话 一(架)风车 一(个)广场 一(阵)风
造句:
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
树叶从树上落下来。
有时候我变成效应求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
花瓣被雨水打下来。
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雪花从天下飘下来。
写完作业以后,我有时候画画,有时候看书。
妹妹有时候很听话,有时候很调皮。
我在学校学习,在家里看电视,在公园玩、在市场买菜。
我一边画画,一边听音乐。
小鸟一边飞一边叫。
只有努力才会成功。
我今天十点才起床。
太阳到底有多大呢?
天空到底有多高呢?
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
每当写完作业,我就开始运动。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五光十色,漂亮极了。
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有的跑步,有的打球,有的跳绳,处处欢声笑语,热闹极了。
柳条像长长的辫子。
白白的云朵像棉花。
枫叶像手掌。
椅子像站立的小狗。
路灯像士兵。
爷爷的胡子像银丝。
爸爸的鞋子像小船。
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创造。
蓝色的天空飘着五颜六色的气球。
碧绿的池塘开满了粉红色的荷花。
高高的山坡开满了美丽(五颜六色)的野花。
十五的月亮像个大圆盘,静静地挂在天空。
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他都准时到校上课。
雾把学校藏了起来,无论是教学路,还是操场,都看不见了。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
雪孩子变成了冰雹。
雪孩子变成了冰雹,很硬很硬的冰雹。
调皮的风拿走了我的手绢,擦过来汗,扔到地上;又拿了妹妹的圆帽子,当作铁环滚走了。
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风筝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风筝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大家都是睡着了,突然想起嘟嘟嘟的电话声。
哗啦哗啦,雨不停的下着。
反义词:
先-后 沉-轻 美-丑 好-坏 闭-开 哭-笑 开-关 轻-重
我们不是秦人,也不是唐人,却被称为汉人,让你变成了汉人?
引言
印象里日本人是大和民族,新加坡人里有华族有马来族,我们的国家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绝大多数人都是汉族,我们的文字也被称为汉字,大家都理所当然的认同,然而我们为什么是汉族。
中国历史五千年的长河里,朝代名称数以百计,周朝名义上存在了八百年,秦朝第一次完成了统一,唐朝是全面强盛的盛世,疆域最大的是元朝,如此种种,我们不是周人,不是秦人,也不是唐人,偏偏称为汉人。这里面的学问值得深究。
汉承秦制的统一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胜利者才有资格书写,风云变幻的古代史中,有些成为我们的自豪,甚至是自信的代表。这其中,我们提起汉这个字,内心自带一种天朝上国的大国归属感。
我们学的文字是汉字,我们的古装称为汉服,我们的上写的是汉族。汉是强的代名词,是文化的自信,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心潮澎湃。汉是我们不能割舍的荣誉感。
古代历史大概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宋元和明清时期。这么久的历史,秦汉是比较特殊的存在,秦朝是中国封建史的开端,第一次完成了大一统。
在先秦时期,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有楚人,有赵人,有秦人,还有齐魏韩燕人,大家的生活以姓氏为基础,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来辨别族群,彼此之间争斗不休,百姓之间也深深认同这种世袭的贵族制度。
秦国,任用商鞅进行变法,通过近百年的争斗,最终完成了统一, 行郡县,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秦朝是一个法家社会,在战时,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百姓的积极性,完成统一之后,难免显得有些隔阂,最终在六国旧贵族的反对之下分崩离析。
项羽又一次分封诸侯,是开历史的倒车,最终败在了汉王刘邦的铁蹄之下,四年的楚汉相争,六国的旧贵族损失殆尽,刘邦完成了一统天下的任务,建立了大汉王朝。汉朝统治者们,汲取了秦的教训,知道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现在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那道家的黄老之学和无为而治,使汉朝初期的百姓安居乐业。
刘邦的无为也无所不为,虽减少了苛捐杂税,但是对于国家的管理上依旧是郡县制度,度量衡和车轨依旧统一,文字上更是大范围应用更加容易书写的隶书,来统一文字和推广文化。
人们不认同周,那是周朝时期分封的结果,百姓更加愿意称自己是姓氏封地这里的人,这是地名归属感。百姓不愿称自己是秦人,那是秦的法律太过严苛,没有让争斗百年的百姓真的休养生息,汉朝完美地避开了这些。捡了珠玉在前的秦朝这么大的便宜。
封建史的代表原则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们脚下的土地,地无分南北,此时统一称为汉土,人无分老幼,统一称为汉人。汉朝统治之下,大家第一次有了共同的名字,没有任何隔阂的名字,那就是汉人,这是地理方位和行政制度上的认同。
“汉”字的优美
汉这个字是天的代表,是银河的代表,我们书写的文字叫做汉字,也叫做方块字,古人认为天圆地方,作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主宰,我们书写这方方正正的字,就是对天道的守护。
在汉朝之前,生活在东亚这片土地上的人,春秋战国时期,大家书写不同的文字,有写大小篆的,有写隶书的,各个国家的人书写习惯也不大相同。秦汉大一统后,一项重大的措施就是书同文,让大家书写更加规范的文字。
秦始皇作为统一天下的千古一帝,自然会认识到文字的重要性,书同文这一重要的举措是他凝聚人心的手段,秦小篆这一文字,字形优美,如流水般让人心生倾慕,然而在读书是贵族人标配的时代,统一国家更需要做的是让普通百姓也能识字书写,小篆显然不具备这样的优势,字美却结构复杂,不如隶书那样简单易懂和书写。秦始皇这样一位傲娇的皇帝,没有推广更加简易的隶书,或许是他的一大败笔。
刘邦作为汉朝的开创者,身为一个农民者,身上有“流氓”的气质,毫无贵族身份的约束感,发出大丈夫当如是感叹的他,身上更多的是实用主义,作为起于底层奋斗,最终登顶皇位的他,内心肯定懂得小民百姓所想,他就是那其中的一员。
拥有天下之后,刘邦继续追随秦始皇的步伐,推广着那一系列有助于国家统一的政策,在文字书写上,刘邦和他的谋士团队们,最终选择了隶书这一字体,作为国家正式文件的统一行文标准字体。
隶书文字整体呈现扁平特征,精致又紧凑,简单易写又落落大方,是汉朝这一国度新朝新气象的代表。严谨的结构蕴含生动的气息,是比较自然的方块字形。汉朝作为隶书的主要推广者,在两汉四百年的文化影响下,汉字也就成了隶书的代名词。
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我们写着同一样的文字,说着同样的话,自然而然地就有了某种认同感,我们的汉字就是一种身份符号的象征,汉作为某种形象存在,超越了作为国家符号的存在,作为首次字体规范的制定国,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自然将汉字作为了我们书写文字的代名词。
汉朝文化的认同感
说到文化的影响力,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诗和宋词远远超过汉朝文化的影响力,即使宋朝积贫积弱,那全面强盛的唐朝,应该有理由作为我们民族的代名词吧?正像国外华人聚集的地方唐人街一样,唐作为民族的延续词,似乎也很有说服力。
那么汉族作为中国人族群的认同,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形成的呢?
汉王刘邦经过四年的楚汉,打败项羽,刘邦让天下人都看到,强如项羽,都是他的手下败将,他就是天选之子。刘邦称帝以后,命令儒生制定规范礼仪,百姓之间要遵礼而行,有了礼仪的规范,法律的约束,在文化上的前进,似乎就是一种必然。
汉初七十年的发展,让大汉有了丰厚的家底,汉武帝刘彻对北方的匈奴,进行了长期的打击,让大家感受到天朝上国居民的自豪感,谁又不想作为强者而生活在自豪之中呢?
汉武帝刘彻,是比肩秦始皇的存在,在文化的认同上,他做出了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决定。秦朝之前,百家争鸣,学术思想上灿如繁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树立了文化的标杆,让我们有了以儒家文化为主题的汉文化,统一了思想认知。
汉武帝之后,举孝廉入仕,隋朝之后,科举入仕;都是对儒家文化的共同认可。汉朝文化政策的延续,也远远超过了国号的存在时间。
汉朝以后的南北朝时期,这一民族融合的关键时期,作为少数民族的政权,北朝对于自己治下的中原华夏族人,他们更加愿意称之为汉人,慢慢的汉也就成了一个族群符号的存在。
《旧五代史.张砺传》记载,辽朝的张砺在被契丹虏获后说:“砺,汉人也!衣服饮食与此不同,生不如死,请速就刃!”即使在强盛的唐朝之后,唐朝也不曾作为族群的象征,而汉作为封建文化的奠基朝代,自然而然成为了我们的族群象征。
在屈辱的近代史中,多少仁人志士海外求学,寻求救中国的方法,在前进中,舶来了民族的观念,有识之士的精英们意识到,要想救中国,就必须要团结,团结的根源就是文化上认同,民族则是最好的文化认同。
梁启超曾公开发表:“皇皇种族,乃使之永远沉沦,其非人心也哉!夫驻防云者, 则岂不以防我汉族哉!”给大家灌输民族的观念,作为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很自然地将汉族作为了我们这个族群的代名词。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的族群从一个代名词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民族符号。
汉朝,汉字,汉文化,汉族,足以看见水滴石穿的力量是多么震撼人心,潜移默化之中,汉作为开创先河的时代,成为了我们的象征符号。
结语
作为一个中国人,庆幸自己生长在这样一个拥有辉煌历史的国家。我们曾经有很多强盛的时代,唐朝更是将盛世降临人间,然而汉朝作为我们的民族符号,对内第一次推广共同的文化认知,对外开拓西域,用丝绸之路第一次将中原文明推广到全世界。作为强盛的代名词之一,汉族给了我们身份的认同感。
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盛
民族团结的花儿最鲜艳,民族团结的果实最甜蜜,民族团结的最幸福,民族团结的国家最强盛。我从小和各族兄弟姐妹一起沐浴着阳光雨露不断成长,彼此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亲眼见证了各族兄弟姐妹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局面。
以为核心的党对新疆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对新疆各族给予了深切关怀,实施了一系列惠民工程,使新疆各族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全疆各族干部群众紧紧围绕总目标,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而不懈奋斗。
但是,“”“两面人”见不得新疆繁荣和谐的景象,为了达到其的目的,他们对群众进行煽动渗透,夸大文化差异,鼓吹宗教极端思想,诬蔑攻击各项惠民政策,与党和为敌,危害十分严重。“”“两面人”是危害社会稳定的毒瘤,是新疆各族的公敌!
作为基层一线的社区工作者,我成长进步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培养和教育。我要把对感恩之情转化为反恐维稳的实际行动,不断深入揭批“”“两面人”的险恶用心和反动本质,引导亲人、同事和群众清醒地明白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是我们中华儿女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切实肩负起反恐维稳重担,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汇集起全民反恐维稳的强大力量,让“”“两面人”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永无抬头之日!
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灾难,一次次渡过难关,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发展。在中华各民族共同开发和建设美好家园的长期奋斗过程中,不同的文化、宗教和习俗求同存异、开放包容,谱写了无数相互尊重、携手发展的千古佳话,我们必须珍惜和弘扬中华民族在共同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我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工作中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讲好民族团结的故事,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引导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做社会正能量的传递者,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盛!(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新民路片区管委会哈丽丹·依不拉衣木)
【安居乐业造句【丰衣足食造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