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吃卯粮什么意思、寅吃卯粮怎么念

更新:08-03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寅吃卯粮”:从技术到生活︱无限杂思

■ 刘洪波(湖北仙桃人,长江评论员,高级记者)

当我们说到“未来产业”时,我们不会感到构词法的内在矛盾。任何一种实际的产业,要么出现在过去,要么出现在现在;而未来是尚未到来、尚未发生、尚未实现。因为时间未到,未来的一切都没有现实地展开。

然而,今天人们又确实感受到“未来正在发生”,未来似乎已经与现在并置在一起。当今的人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不得不接触更多的技术产品和技术应用,经历并无论自愿还是被迫地学会运用快速迭代的技术服务来“实现自我”。不会使用手机来生活的人已经基本上被排除在现代消费、支付和及时的公共服务之外,不会运用视频来表达自我的人正在变成事实上的社交失能者,接下来,不会与智能机器共同完成工作的人将被会排挤出职业生活,就像历史上那些不会操作机器的人被生产过程出清一样。

古代社会的未来由巫师、预言家和思想家昭示,无论这些“专家”有什么不同,他们有着共同的指向,他们指示的未来不过是过去或历史上已经出现过的事情再次出现而已,无论悲观预言还是乐观预言都是“往日重现”,区别只是将重现糟糕之事还是美好之事。

现代社会的未来基本上是由实验室研发,科学家发现规律,实验室发展技术;今天在规律中昭示的,明天将在实验室研发出技术,后天会在现实中出现。与古代人的未来想象大不相同的是,现代人的未来是一种开放的、前进的未来,未来是从历史走来,从现在出发,将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无论悲观预言还是乐观预言,都相信未来不是历史的重现。

当下被称为“后现代”“后工业”,社会的时态失去了顺序性,过去、现在、未来并置和乱穿既是文学艺术和娱乐工程的表现形式,一定程度上也是人们的现实观感。未来已不在实验中,或者说,实验室已不是现代时期的预研式实验室,而是作为技术供应环节之一的生产式实验室。实验室不是昭示未来,而是明示立即变现的下一个时点。从实验到生产的时间间隔极大缩短,新技术一边实验一边在市场上出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开源使用可以说典型地代表了“未来正在发生”,大模型不是在实验室中完善,而是在广泛的现实运用中训练,实验室就是工厂。

正是在未来已经被技术发展拉入到了当下的条件下,“未来产业”几乎顺理成章地出现了。这里,未来所指的是正在出现的下一刻,而不是遥远的将来;产业指的不是成熟的生产,而是边开发边上市,通过把市场使用与实验改进耦合到一起。关于未来的科幻已不在小说家笔下,而是在前沿企业展览中心的“展望”篇章中;已不在文学艺术作品里,而是在触手可及的“概念车”“概念机”上。元宇宙、数字孪生、区块链、量子优势等技术展望与技术实验和正在接近的技术实现几乎是同时展开。这是技术上的“卯粮寅吃”,迫不及待地把未来变成现在,实际上是在争相定义未来,从而实现收益最早化、最大化。

人们的生活也被拖进技术的步调,由技术而决断,从而使“未来正在发生”“未来已经到来”成为一种生活感受。子丑寅卯的时间节奏被改变了。“寅吃卯粮”在古代肯定是一种要不得的事情,工业化时代却将“寅吃卯粮”变成了堂堂正正的业务,期货市场、股票市场、借贷市场、保险市场、担保市场、债务市场之所以能够出现,就在于把关于卯时的东西拿到寅时来买卖,把未来的预期和展望拿到“现在”来经营。今天,活跃的风险投资把技术、生产、消费的未来拿到现在来估值,并且发展出“宽容失败”的文化,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债务规模不断突破所谓的“极限”,把明天的钱拿到今天来用成了正常投入。从市场组织来说,“未来已经到来”早已存在,而今天已经发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个人生活层面,信用消费、分期付款、长期贷款也已经普遍化,把未来拿到今天来筹划,把未来提前到今天来实现,不再被视为问题,“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再是现在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而是展望今后能够有多少钱就在当下办多少事。寅吃卯粮从一个道德问题变成了一个人生规划的算法问题。一定程度上,寅吃卯粮成了人生进取的动力,普遍的寅吃卯粮甚至成了催生未来稳定预期的力量。

【来源:长江】

寅吃卯粮

上世纪70年代。我在大西北宁夏工作。老家在河南豫北平原一个农村里。父母年迈体弱,老婆头胎难产落下一身病,在家带着两双儿女,上孝敬老,下照料小。家里的劳务活,压得她喘不过气,日子过的很艰难。

老家人多地少,一年种地麦秋种两茬,收罢麦再种秋,种粮食作物产量低。于是,生产队里就大面积地种植高产作物红薯。那时正是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国家实行粮食供给制。生产队给每个社员分的口粮是360斤/年。这就是群众中流传着:够不够360.

我家老的老,小的小,老婆病魔缠身,全家无劳动力,年年成了生产队里的缺粮户。仅靠我微薄的工资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

老婆来信说,秋季到了,生产队开始分下半年的口粮,分红薯4斤折扣1斤粮食。在红薯地里划分地块,分给各家各户,自带工具挖红薯。

这一下可把我家难住了,我家无劳力,怎么办?我只有把一年一度的春节探亲假,改为秋季回家收秋。否则,地里分的口粮红薯,没办法弄回家。

于是,我准备请假回家收红薯。因为家里是个缺粮户,老婆病魔缠身,花钱的地方多。回家时要带回全家一年的费用。我的工资40多元/月,除去生活费和平时花销,剩不下多少钱。在这无难之下,我只有向同事们借钱,向单位借公款。钱借够了,假请好了。我该回家了。

在青铜峡分守岺火车站,登上北京开往兰州的201次火车。上车无座位,一直站到兰州。在兰州中转签字,转乘西宁经郑州至北京的火车,上车无座位站到西安或郑州才有座位。到汲县下车,徒步向东40里到家。这一路地奔波使我狼狈不堪,精疲力竭,在车上站得两腿肿胀,像是害了一场大病。当时年青休息一两天,身体恢复原状。

回家没停几天,生产队开始给社员分下半年口粮,分的是红薯。在红薯地里划分出地块,分给各家各户自己去挖,我扛着三根齿的铁抓钩去挖红薯。挖红薯是农村最累的体力活,挖一株红薯,需要左一挖,右一挖,前一挖,后一挖,连续挖四下,才能挖出一株红薯来。挖一天红薯,累的我腰酸腿胀,两手掌磨出血泡,筋疲力尽。将挖出的红薯,用架子车拉到村口泵站,由生产队会计称重计帐。然后将红薯拉回家。

第二天,把拉回家的红薯,用擦床把红薯擦成片晒到地里,晒干后收存起来当口粮,待吃的时候再把红薯干磨成面食用。

接连不断地分红薯,将分得的红薯,进行加工成粉芡。这道工序更麻烦:去深约5米的井里提水,把红薯上的泥沙洗净。运到打沫机站排队等后打红薯沫。红薯沫打好后运回家,紧接着就是滤罗,即把红薯沫倒进罗里,用水冲洗搅拌让红薯沫中的芡沉淀,等到芡全部沉淀到缸底之后,大约再等10多个小时左右,把缸中芡上面的浆水取出倒掉,再将缸中的红薯芡取出,用布单抖起来让芡内的水渗出凝固、晒干。把红薯干芡再加工成粉条,卖掉买高价小麦调计一下生活。

老家的燃料很缺,找亲戚托关系弄到一张购煤票,自己拉架子车,徒步到百里以外的太行山脚下陈召煤矿拉煤,往返两天,把一车煤拉回家。供家里生活和取暖用。家中的事安排脱当。一月的假到期啦,又该回单位上班了。

带着一身的疲劳,一张满是皱纹晒黑的脸,磨满厚厚一层老茧的双手……开始回单位了。在汲县火车站,登上北京至西宁的列车,开始了艰难的旅程,兰州中转,历时两天一夜,到达青铜峡分守岭火车站下车回到单位。

回到单位之后,将往返探亲车票一报销,扣除借单位的公款正好。以后每月发工资,留下生活费,就开始慢慢还同事们的借款。把借款还完了,晒黑的脸蛋变白了,两手的老茧退掉啦,背上的包袱卸掉了,迈入了平静的生活。

光阴荏冉,转瞬已是下一个年度的秋天临近。又开始向同事们录续的借钱,借公款。准备请假回家收秋。

这样窘迫的状况,年复一年,往往返返回家收秋,连续6个年头。把我折腾的焦头烂额,满脸皱纹变得苍老许多,当年我才30多岁,象个60多岁的老头儿。在“西海固”缺水区,为群众寻找潜层淡水时,邂逅乡亲们聊天,他们问我多大岁数:“我今年60啦。”他们说:“帮加。”(意思是差不多。)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经济条件好转了,国家下文评定技术职称,我被评为工程师,同时我大女儿参加了工作,我的经济条件变好了。结束了我多年来,入不敷出的窘迫经济状况。好事连连,国家为了照顾野外地质队职工长期与家属两地分居的困难。出台政策解决地质职工家属由农业户口转为城市户口。这真是:天上的牛郎织女相会7月7,相思泪流成银河;地上千万个牛郎织女大团聚,热泪盈眶欢天喜地。解决了地质职工的后顾之忧。激发了广大地质职工的干劲,为地质事业的发展加倍努力工作,以报答党和国家对我们老职工的关怀照顾。在“西海固”缺水地区,动用千米钻机,向深部地层钻探,找到了深层地下淡水,基本解决了缺水区群众的人畜饮用水困难。

【寅吃卯粮什么意思、寅吃卯粮怎么念】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寅吃卯粮【寅吃卯粮是什么生肖】 下一篇:寅吃卯粮成语—寅吃卯粮成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