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童年的发现》教材解读
《童年的发现》的作者是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文章用倒叙手法,通过讲述“我”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寻根究底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鼓励孩子们要大胆求知、勇于探究。文中对九岁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有趣言行的描述,充满童真童趣。
全文共有十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第2自然段)主要讲“我”在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三年后,有一次“我”想起这个“发现”时笑出了声,竟当众受到惩罚。
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主要讲“我”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这一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我”在睡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然后引出了请老师解答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以及老师作出的解释;接着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一疑问。“我”渴望把问题弄明白,于是自己不断观察,绞尽脑汁地思考,大胆地猜想,终于发现了所谓的人类进化的规律。这个猜想就是“我”的“童年的发现”。
第三部分(第14~19自然段)主要讲四年后,当生物课上老师讲到人的起源时,“我想到自己“童年的发现”便笑出了声。老师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把“我”轰出了教室。“我”安慰自己,“重大的发现”有时还面临着风险。
课文贴近儿童生活,语言风趣,把“我”的“童年的发现”写得意趣盎然。
1、课文开头就很有意思,特别强调了“我”九岁时独立思考后有所发现的不同凡响,表现出“我”抑制不住的骄傲。九岁的孩童,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就能发现“这样重大的科学问题”,在常人眼里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即使人们哈哈大笑,“我”也不以为意,仿佛在俏皮地跟读者打趣。
2、“我”的梦是如此奇妙,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孩子的天真跃然纸上。而在求教老师的部分,孩子的语言充满童趣,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迫切想要把问题探究清楚的心情。老师也很幽默,既回答了孩子的问题,又巧妙地对孩子进行了教育。
3、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我”庆幸老师没容“我”解释的背后,是难以掩藏的强烈的自豪感。“还不笑塌房顶”等夸张的表述、强烈的语气,表现出儿童独有的天真可爱。课文结尾以自嘲的方式调侃“我”被老师误会轰出教室的事实,“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既暗指了历史上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也表达了“我”对被轰出教室一事的看法。言下之意,“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现的人并列,作为自我安慰的理由,再次体现了儿童独有的可爱与幽默。
“定制化”考题寻根究底 科创板十考生答完“三试”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一边是科创板赛道不断扩容,一边是审核问询工作稳步推进。5月31日晚,科创板再添“新丁”——华夏天信,中国通号与虹软科技也于同日提交了“三试”答卷。6月2日晚,交控科技和天宜上佳提交了“三试”答卷。至此,科创板受理企业增至113家,处于“已问询”状态的为94家,其中10家进入“三试”,59家完成“二问”。科创板整体节奏在“循序”中“渐进”。
量体裁衣,科创板的“三试考题”明显呈现出更浓厚的“定制化”意味。具体来看,中国通号此次被问及的方面主要包括房地产业务、人员独立性、部分项目回款、公司PPP项目收益率及类BT业务等;虹软科技则在期权计划、对赌安排、固定费用模式收入确认、关联公司及增值税退税等问题上被进一步“追问”。
刨根问底的审核态度,在中国通号的“三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开卷第一题,问询函即直指公司的房地产业务。根据公司提交的承诺函,自承诺函出具6个月内,公司将合并范围内的房地产业务相关的资产或股权全部对外转让。除上述承诺外,公司存在4家参股公司持有房地产开发企业。对此,问询函要求公司提供针对参股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解决方案及后续安排,并对招股说明书中相关内容予以修订并披露。
事实上,这并非监管第一次就此发问。早在“初试”中,交易所便要求公司补充披露公司及其各级子公司是否从事或拟从事房地产开发、销售,参股公司是否存在投资房地产企业、类金融企业的情形,以及公司是否存在闲置土地、炒地以及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
与此同时,中国通号的业务模式亦成为监管的关注焦点。据披露,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重要BOT项目6项,BT项目1项。问询函要求公司进一步说明报告期内所有PPP项目的主要内容、项目承接目的,是否履行尽调及可行性分析程序;在此基础上,说明项目实施是否能够有效增加公司盈利,并论证相关项目内部收益率的合理性。此外,监管还就公司类BT业务的收益及风险情况进行细究。
与中国通号侧重主业的问询重点有所不同,虹软科技的“三试”更多着墨于公司的“历史问题”。
虹软科技此前的回复材料显示,2018年2月股权激励平台及Hui Deng(邓晖)对虹软有限的增资价格远低于前后外部投资者价格,主因是境外股权激励计划平移至虹软有限,并完成加速行权。
针对这一情况,问询函要求虹软科技进一步披露2000年5月至2018年2月期间,ArcSoft US分多批次授予股票期权的具体情况,及上述期权合计数量、比例、价格与2018年2月增资是否匹配,并具体说明历次授予期权相关的限制性条件。对此,公司花了近30页的篇幅详细作答。
除此之外,虹软科技的对赌安排,也被监管置于“放大镜”下细细考量。据披露,报告期内公司股东与公司前身虹软(杭州)多媒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存在3次对赌安排。其中2018年3月及5月增资时的对赌安排于今年5月终止,2017年9月签署的《补充协议》中的“业绩目标”条款及“估值调整”条款也已自动取消。
“上述协议是否彻底终止”“是否还存在其他替代性利益安排”“实控人邓晖持有的公司股份权属是否清晰、稳定”……交易所连抛数问,仔细“摸排”前述对赌协议可能遗留的隐患。
5月31日晚,科创板迎来了第113位“考生”——华夏天信。据招股书披露,华夏天信的主营业务包括智慧矿山操作系统平台,感知执行层的智能传动设备、智能控制终端、智能传感器、矿用特种机器人等产品,及智能应用APP层的智慧安全、智慧生产等应用服务。公司此次拟募集资金9.28亿元,主要投向智能传动设备制造基地建设项目、智慧矿山智能应用系统产业化升级项目、智慧能源工业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各家公司在“答卷”速度上亦有分化。回复“三问”的中国通号和虹软科技,其获得“准考证”的时间分别为4月16日和3月27日。在信息披露“充分、一致、可理解”的准绳下,按照各自节奏答题的“考生”,共同推动着科创板整体的有序前行。
【寻根究底(寻根究底的寻是什么意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