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贾母批判“才子佳人”的目的
【煮酒君读红楼】第7期: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贾母批判“才子佳人”的目的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和五十五回,堪称全书中,对贾氏宗族荣华富贵、纸醉金迷生活描写最为出彩的一回。这两回写的是贾府过年,祭祀宗祠以及闹元宵的故事。春节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节日,而贾府过春节,不但要过得快乐、开心,还要过出排场,过出风头,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情节。
贾母看戏看到最精彩处,说了一个"赏"字,就有三个媳妇,每人撮了一簸箕钱,向台上一撒,只听得豁啷啷满台的钱响。那边贾珍、贾琏也忙命小厮们快撒钱,这满台的钱响,听的贾母大悦。
但是,也就在这一个重要的节日里,贾母在看戏的时候,却说了一段不合时宜的话。
她针对中国古代的戏剧里"才子佳人"的故事,做出了一些批评:"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最后,贾母甚至认为这些书把大户人家的小姐,说得人不成人,鬼不成鬼,贼不成贼。
贾母这个人,很少在公开场合,对某个人,某件事,做出态度非常鲜明,特别是明显的负面的评价,更何况这个场合很奇怪,当天是过年,阖府上下主子亲友奴仆都在,贾母在这个时候,批判"才子佳人",肯定是有自己的用意的。
有一些学者和爱好者认为,贾母批判"才子佳人"的故事是为了敲打林黛玉和贾宝玉,警示林黛玉不要接近或者"勾引"贾宝玉。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贾母从始至终都是"木石姻缘"的坚定支持者,更何况,在贾母"批判"完才子佳人之后,继续点戏,点的依然是那些传统文化所鄙薄的"淫戏"。
贾母让让戏班唱了《寻梦》和《下书》,并且指着湘云说:"我象他这么大的时节,他爷爷有一班小戏,偏有一个弹琴的凑了来,即如<<西厢记>>的<<听琴>>,<<玉簪记>>的<<琴挑>>,<<续琵琶>>的<< 胡茄拍>>,竟成了真的了,比这个更如何?"
实际上,贾母说这些话,可能并不是给林黛玉听的,而是给薛宝钗和薛姨妈听的。
薛宝钗想嫁给贾宝玉,薛姨妈和王夫人想凑成"金玉姻缘",在贾府里根本不是秘密,上上下下很多人都知道。而贾母就想借着贾府过年,大大小小的主子、奴仆、亲朋好友都在的时候,旗帜鲜明的表达自己的一个态度:自己是不支持金玉姻缘的。
"这有个原故:编这样书的,有一等妒人家富贵,或有求不遂心, 所以编出来污秽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魔了,他也想一个佳人,所以编了出来取乐。何尝他知道那世宦读书家的道理!别说他那书上那些世宦书礼大家, 如今眼下真的,拿我们这中等人家说起,也没有这样的事,别说是那些大家子。"
贾母表面意思就是,贾府是不会允许"才子佳人"的故事随便发生,但实际上,她的意思是,在贾府,哪个公子娶谁,或者哪个小姐嫁谁,自有家长做主,不是说你使用一些手段,或者制造一些舆论,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实现一段婚配。
当然,贾母在批判"才子佳人"的故事的时候,对王夫人、薛姨妈、薛宝钗以及贾府里某些支持"金玉姻缘"的人的敲打手段是非常高明的。
比如说,贾母在批判"才子佳人"的故事之前,提到的一段《《凤求鸾》的故事,里面讲的是一个叫王熙凤的年轻人,娶了一个姓李的大家小姐的故事。
在批完这出戏之后,在场有三个人的表现就有点奇怪。
第一个是王熙凤,王熙凤就赶紧出来打圆场,
"罢,罢!酒冷了,老祖宗喝一口润润嗓子再掰谎罢。这一回就叫做《掰谎记》。"
王熙凤是王夫人的内侄女,虽然王熙凤表面上顺从贾母,但是难保她今后倾向薛宝钗和王夫人姐妹,所以得敲打敲打。
另外两个比较慌的人,是李纨和薛姨妈。这两个人就赶紧解释说:"这正是大家子的规矩。连我们家也没有这些杂话叫孩子们听见。"
贾母敲打薛姨妈,这很正常,可她为什么也要敲打李纨呢?李纨喜欢薛宝钗,在小说里,并不是什么秘密。
作为一个寡妇失业,带着孩子的女人,李纨的利益嗅觉非常的灵敏,她能第一时间的发现,贾府里哪些人的势力比较强,未来比较看好,早点搞好关系,然后以后能获取一些好处。而李纨抱上的就是王夫人、薛姨妈以及薛宝钗这条线。
早在开诗社的时候,李纨就对薛宝钗其人其诗大加赞誉。
"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 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探春道:"这评的有理。潇湘妃子当居第二。"
从平时的表现看,李纨是一个标准的"寡妇奶奶",对和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和事,通常表现的都极为冷淡,但是唯独对薛宝钗,表现的极为积极主动,其中缘由,耐人寻味。
而这一切,都逃不过贾母这双老辣的眼睛。
对于王家姐妹、薛宝钗、还有支持"金玉姻缘"的人编造出的种种故事,给出的种种暗示,
贾母是深恶痛绝的。
表面上看,她是在批评林黛玉和贾宝玉走的太近,但实际上,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贾母的真正目的,其实是捍卫"木石姻缘",敲打"金玉姻缘"和它的支持者们,过年给他们泼一盆冷水。
此文为“煮酒君读红楼”系列文章第7期,首发头条号。
散文欣赏: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外面,突如其来的刀光把天空劈成两半,天空为之一破,瞬间浓云密布,天地陡暗。般的雨从天空深处扫下,攻击着我安乐的居所。
居所里,好多美味的食物,触手可及,我可以在其中尽情享乐。那剪断阳光的盖子为我挡下雨的侵袭,我在里面悠哉悠哉,不用为食物而顾虑,不用被天敌所追杀。可这里,除了黑暗,依旧,黑暗。除了食物,还是食物,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去看看那水彩未干的天空,去听听那来自大自然的潺潺呢喃,去嗅嗅那花儿身上的馥郁香息。
所以,我要冲破,这黑暗的囚笼,就算头破血流,就算,舍弃这满满的食物和安全感,就算,饿死,被杀死,哪怕,头破血流。所以,再见,食物们,我——要出去。
看着这满满的食物,不觉饿了,不觉贪了,有点恶心了,它们贪婪地勾住我的欲望时,我更觉恶心了。我开始觉得,这绝不是一个安乐所,而是一个地狱!这个地狱里有许多贪婪而丑恶的“僵尸”,渐渐榨食你的信念,它们原形毕露了。我看着这些伪装者,哦!天哪,不要看它们,会诱惑你的,它们太美味了,舍弃它们,一定要出去!
那黑暗的上空,挤进一束光线,我不屑地看着它们,朝那方向去了。当我挥舞着翅膀冲向天空时,前方是一面无形的墙,我被挡住了,没有去路,留给自己的,是一片无助的黑。下方,一片腐烂的罪恶,我好饿,好累,它们,它们好香,不!不要看!舍弃!舍弃它们!
很久,雨下得很久很久。而我,撑着那片封闭的天,不断喘息,满身狼狈。一扭头,又能看见它们戴着天使的伪具向我招手。筋疲力尽的我,俯看它们,又像一个恐怖的黑洞,使劲地,使劲地把我往下吸,而我,使劲逃脱着,逃脱着。
当一个倒立着的塑料瓶倒了,在一个房里,一个黑点趁此冲向了那天空的蔚蓝,悄无——声息。
刺痛扔像烟气般缠绕在我软绵绵的躯体上,但我看见了水彩未干的天空,像梦一样温柔的风儿,潺潺的水声以及芬香的花朵,我看见身后,那被我舍弃的食物们,不再后悔,因为我拥有了生存的斗志,我会拥有更多,得到更好。
我自由地飞行着,尽情享受阳光的抚摸,不时便有猎物撞入自己的视线,或许是敌人。我会因找不到食物而忧虑,会因敌人的追杀而逃命,自己是捕食者,也是被捕食者。我不再恐惧:
因为,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因为,我想要得到什么,必先,付出什么。
因为,我舍弃了,那一瓶该舍弃的,得到了一个世界,全新的,一个不该舍弃、逃避的世界,是多么美好。
外面,突如其来的刀光把天空劈成两半,天空为之一破,般的雨从天空深处扫下,一个小黑点躲在一团深绿下,驻赏,这世界的美好。 (作者:停灯向晓,报影无眠)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典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