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红殢翠—尤红殢翠 ,尤花殢雪

更新:08-06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选错了方向,即使你再努力,换来的只是“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出自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所著一词。词中言道:时值深秋,年逾五十的柳永,端坐在细雨飘洒的院落庭中,深秋的雨总是格外的凄凉,这雨滴在地上,留在心头。柳永感慨自己飘零半生,所居之位仍不过是县令大小的官职。眼见时间飞逝,自己的一生就此蹉跎,惆怅至此,遂作这首

深秋的亭

深秋的雨

如同这词中所说年过半百的柳永回忆着自己前半生的点点滴滴,颠沛流离,浑浑噩噩。终其一生都在追寻着不属于自己的功名利禄,正是这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让自己日渐消沉,终至这般憔悴。

柳永

柳永从不是他所处时代的主流人物,与同时代的范仲淹、晏殊、文彦博等众多主流人物相比,柳永似乎“小”的不能再“小”了。无论是安邦的庙堂,还是塞外搏杀的战场,这些地方从来没有柳永的镜头。我们不否认柳永可以是一名称职的“公务员”。元代冯福京著《昌国州图志》曾言:但是,“公务员”这个工作可以是柳永最向往的工作,但绝不是他最适合的位置。时代的局限终究还是无法让他做出最为合适的选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其父辈和祖父辈均是官吏出身,自幼跟随四处任职的父亲东奔西跑。受其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柳永也同样希望自己和父亲一样,成为这个国家的官吏。所以早在十岁,柳永就开始习作《劝学文》。并且以高中进士,入朝为官作为读书目标。

咸平五年,岁的柳永计划进京参加礼部考试,由钱塘入杭州,绝美的景色和繁华的都市生活,让这个入世未深的年轻人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在其所著中言道:

北宋杭州意象图

权贵们富足而又华贵的生活显然让柳永羡慕不已,从这种流连忘返,不舍离去的词句中,能感受到柳永很期待这种生活。循着这种感觉,柳永开始了自己的“青楼”生涯。在其著中言道:

少年柳永端的是好深情,与官妓的耳鬓厮磨实在是让人回味无穷,只不过这种“骄奢”的想法,很难入得“上流”,更是给他的一生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与“烦恼”。

唐寅·王蜀官妓图

大中祥符元年,柳永进入京师汴京(今河南开封)参加礼部考试。时北宋承平日久,都城繁华极盛,时节皇帝与民同乐;清明踏青 ;端午龙舟 ;汴京风情,纸迷金醉。 如此令人神醉的场景,让柳永凌云辞赋,将帝都的“承平气象,形容曲尽”。期间所著更是由内而外的展现了,时汴梁城内繁华景象,特别是,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其词之华,其词之艳,可一览。

宋仁宗

到京城该干点正事了,大中祥符二年,春闱在即,柳永踌躇满志,在其著中言道:显然初次参加考试的柳永非常有信心。可能是在温柔乡里泡的时间太长了,柳永的笔法也变得有点“浮糜”了;及试,真宗有诏:

柳永 撰 -《乐章集》(真迹)

第一次参加初试柳永就落第,还被皇上提出如此严重的批评,这让少年柳永非常愤怒(自己心里就没点数吗?),愤慨之下遂作那首著名的,文人作词发泄心中不满,可以理解,但是不合适的话写出来就不太好了。在词中柳永写道:仅此一句这就为柳永的科考生涯埋下隐患。

武夷山柳永像

数年后仁宗执政开科取士,仁宗留意儒雅,深斥浮艳虚美之文。对柳永《鹤冲天》中的印象可谓是深刻。仁宗言道:“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此后的数年,柳永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始终屡试不第,直到景祐元年,将名字从柳三变改名为柳永,方得磨勘转官。只不过此时的柳永已然是年过半百,两鬓斑白,全然无有了少年锐气。

年逾五旬的柳永中举后,曾任睦州团练推官、宇航县令、定海(在今浙江)晓峰盐场检察官、泗州判官等微小官职。柳永在写道:无奈的旅行,厌烦的情绪,不入流的小官让柳永尝遍了其中的甘苦,回想自己的半生,浑浑噩噩。自己全然没有了少年时的志向。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也彻底摧垮了柳永立身于世的信念。

也许当初选择这条道路就已经错了,可是柳永何尝有其他选择吗?柳永不禁又想起了自己所著

雨霖铃中的晓风残月

柳永有选择吗?也许会有,他的选择无时无刻不在。自己做出的选择,自己承担代价。柳永选择了“仕”这一道路,却用“情”来走,注定了这是一条无法到达彼岸的路。

柳永能选择吗?他却从来没有选择,他终究还是在传统社会的结构中生存,他的选择总归承受太多的代价,他的词、他的情也许才是他留在心底最终的选择。

你认为他有选择吗?

长寿乐·贺赤雁嫡孙百禄

【原创诗词欣赏】(词林正韵)

长寿乐,词牌名。《宋史·乐志》注“仙吕调”。《乐章集》注“平调”。以柳永词《长寿乐·尤红殢翠》为正体。双调一百十二字,前段十句六仄韵,后段九句六仄韵。

长寿乐·贺赤雁嫡孙百禄

(辛丑年十月初四)

【当代】藏修嘉文

祥云速递。一萼红、结彩连珠新戏。

罗锦金秋,歌头弦乐,彩凤鸣山献礼。

宴春风,水酒贪杯,主家欢喜。

逢月桂、巧露初尝所以。

千人宠、眷属人间四季。

朝岁岁。醉亦醒、月月花红摇曳。

好事临近常题,草庐烹运,星君恩赐。

度今孩福祉,画堂春满知天意。

小镜萌、一目参天几里。

结晴曙、福禄寿禧可否。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

作者简介:藏修嘉文,字灵瞻,号诗癫,又号灵瞻居士,佛教徒。灵瞻派诗歌创始人,中国诗文化践行者,中国词网驻站名家,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会员,四川省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国新诗库》编委,《中国诗歌选》编委等。作品散见《奔流》《辽河》《速读》《楚风》《流派》《汉诗》《鸭绿江》《读者报》《诗词月刊》《中国诗歌报》《文学百花苑》《中国作家网》等知名刊物及媒体平台,也曾多次获奖。作品先后被选入《2020中国年度优秀诗歌选》《2021中国(东莞)森林诗歌节“莞香杯”获奖作品集》《2022年新时代作家风采日历》等多种选本,部分作品被学术网永久收录。

“殢”不读“dài”,该咋读,是什么意思? 怎么用?

“殢”不读“dài”,该咋读,是什么意思? 怎么用?

“殢”的发音与含义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他计切,音替。

“殢”字的发音为tì,属于汉语中的生僻字。它的含义丰富,可以用来形容滞留、沉溺,也可以形容纠缠于某种事物。这个字,似乎总离不开那种“纠缠不清”的感觉。在《玉篇》中,它被解释为“极困也”,暗示了一种因深陷某种情境而难以自拔的状态。

“殢”在古诗词中的应用

“殢”字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是文人墨客的宠儿,它经常出现在一些描写情感纠葛或者沉迷于某种事物的诗句中,用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柳永《小镇西》:

“久离缺,夜来魂梦里,尤花殢雪,分明似旧家时节。”

这里“尤花殢雪”形容的是梦境中花朵盛开,雪花飞舞的美景,比喻男女之间的缠绵爱情,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杜牧《送别》:

“莫殢酒杯闲过日,碧云深处是佳期。”

这里的“殢”劝诫人们不要沉迷于酒杯,虚度光阴,而应珍惜时间,追求美好的时刻。

罗隐《西京崇德里居》:

“进乏梯媒退又难,强随豪贵殢长安。”表达了诗人在长安的滞留之感,以及对权贵的无奈依附。

三国演义》:

“殢于酒色而不思讨贼。” 描述了西凉太守马腾对车骑国舅董承的不满,认为他沉溺于酒中,忽略了讨贼的重任。

宋代杜安世《剔银灯》:

“尤云殢雨,正缱绻朝朝暮暮。” 描绘了男女主人公情感上的缠绵,从早到晚都不愿分离。

宋代柳永《浪淘沙·梦觉》:

“殢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 这里用“殢云尤雨”形容男女之间的情意缠绵,深陷爱河。

明代《蕉帕记·覸婚》:

“我鸟啼花落自支吾,他云尤雨殢相怜护。” 形容男女间情意缠绵,彼此怜惜。

这些例子展现了“殢”字在古代文学中的多样用法,无论是表达情感的缠绵,还是描述沉溺或滞留的状态,都能深刻地描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通过这些文学作品,我们能够窥见古人对于情感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理解。

含“殢”的成语

除此之外,还有“殢雨尤云”、“尤云殢雨”、“殢云尤雨”、“尤花殢雪”、“尤红殢翠” 等成语,都是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缠绵情感,它比喻的是情感上的纠缠和依恋,就像云和雨那样交织在一起,难以分离。

愁长殢酒,意思是心肠愁闷容易病酒,出自唐·韩偓《有亿》

“殢”字,一个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汉字,它承载着古人的情感与智慧,穿越千年的时光,依然在我们的语言和文化中绽放光彩。

【尤红殢翠—尤红殢翠 ,尤花殢雪】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尤物移人 尤物移人付酒杯全诗解析 下一篇:尸位素餐的意思;尸位素餐的意思和字的正确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