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可数是什么意思 屈指可数啥意思

更新:08-06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关于纳西族的18个冷知识,唯一一个保留“走婚”制度的民族

在民族文化课堂上,提起纳西族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纳西族的一直摩梭人,生活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保留着世界上唯一的走婚制度,让人很不理解。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纳西族的文化习俗。

1、纳西族是古代羌人的一支,如今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西藏三省,主要聚集在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和滇川间的泸沽湖畔。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纳西族现有人口大约32万人。

2、纳西族因居住地不同,婚姻习俗有所区别,丽江地区的纳西族实行一夫一妻制,部分地区存在着对偶婚和母系家庭。生活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保留着“阿注”和“阿夏”的走婚制度。

3、阿注和阿夏在摩梭语中是伴侣或者情人的意思,这种婚姻的特点是男不娶,女不嫁。男女双方在生活中看对眼,确定关系之后,男方可以去女方家过夜,但天亮前必须离开,所以称为“走婚”。这种关系不受法律保护,如果哪一天双方没有感觉了,可以自行解除。

4、如果阿注和阿夏生的有孩子,孩子要归女方所有,男方没有义务抚养女方的孩子,男方要抚养的孩子是自己的外甥。女方的孩子由女方家的兄弟抚养。摩梭人的这种走婚制度世俗罕见,只因为在这里是母系社会,女性的地位远远高于男人,因此这种制度也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往。

5、在纳西族禁止询问阿夏的情况,禁止未经允许进入女孩的花楼。否则你可能惹上烦。

6、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文字为东巴文,是纳西族独有的一种文字。纳西族信仰东巴教,一部分人信仰藏传佛教。

7、纳西族的房屋和白族的房屋相似,都是“三坊一照壁”的形式,即一正房,两耳房,加一个照壁,形成类似北方四合院的建筑。摩梭人居住的房子多为干栏式建筑,一般有正房、祖母房、经房和花楼组成等几个部分组成。

8、纳西族以大米、玉米和小麦为主食,喜欢喝酒,饮浓茶、喜欢吃酸和辣的。比较著名的食物有丽江的火腿粑粑、宁蒗的琵琶猪和泸沽湖的酸鱼。

9、关于纳西族的服装,青壮年喜穿白色,老年人喜穿黑色。

10、纳西族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是妇女的“七星披肩”,披肩以圆形花片为主,双肩各有一个大的,背上有七个小的,分别象征日月星辰,表示披星戴月、勤劳不息,恶鬼不敢接近。

11、纳西族最具有特色的节日是三朵节,即本族的保护节。三朵是纳西族千百年来供奉的保护神,三朵节是纳西族的盛大节日。

12、汉族人有自己的百科全书,纳西族也有自己的百科全书,纳西族人用东巴文撰写的《东巴经》是纳西族的宗教经书,它也是纳西族生活的百科全书。

13、纳西族是受汉族影响比较严重的一个民族,其建筑、雕刻、绘画融合了纳西族、汉族与藏族三个民族的特色。

14、纳西族用象形文字写成的《东巴画谱》是罕见的艺术珍品,长达15米的《神路图》堪称稀世珍宝。

15、纳西族在、祭祀祖先、祭祀战神时,忌讳外来人观看。

16、纳西族人家门口都立有门神,忌讳别人用手去摸石头“门神”。

17、不能踩踏架锅做饭用的三脚架,不能翻弄灶里的土灰。

18、纳西族这几年走入大众视野的代表人数屈指可数,也就杨二车娜姆出名,主要原因还是纳西族人太少了。

关于纳西族你还知道哪些知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六年级上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课文这样学,知识点牢牢掌握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是围绕“重温岁月”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今天要预习的这篇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是发生在时期,讲述了五位战士舍身取义,为了党和的利益和安全,英勇杀敌,勇于的英雄事迹。五壮士的精神和英雄气概可歌可泣,课文中的动作描写和情态描写还原了当年惊天动地的场面,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雄已逝,精神长存!让我们带着敬意认真的阅读这篇文章吧!

一、本课生字词较多,我们先来讲解:

【寇】kòu (日寇)(敌寇)(穷寇莫追)字义:①盗匪,侵略者 ②敌人来侵略

【副】fù (副手)(副食)(名不副实)字义:①②③

【榴】liú (榴莲)(石榴)(手)字义:石榴,落叶灌木果实可食用。

【弹】dàn ()(炮弹)(弹丸之地)字义:①装有可以击毁人、物的东西。②可以用弹力发射出去的小丸。

【抡】lūn (轮拳)(抡刀)(抡动)字义:手臂用力挥动。

【贯】guàn (贯穿)(籍贯)(腰缠万贯)字义:①连贯,穿通②旧时把方孔钱穿在绳子上,每一千个叫一贯。③原籍,出生地。

【棋】qí (棋盘)(象棋)(星罗棋布)字义:文娱用品名,有象棋、围棋等。

【悬】xuán (悬崖)(悬殊)(悬案)字义:①挂,吊在空中。②距离远③没有着落,没有结果。

【沸】fèi (沸点)(沸水)(热血沸腾)字义:开、滚,液体受热到一定温度急剧转化为气体、产生大量气泡。

【涧】jiàn (山涧)(溪涧)字义:夹在两山间的水沟。

【雹】báo (冰雹)(雹子)(雹灾)字义:冰雹,一种自然现象。

【屹】yì (屹立)(屹然不动)(巍然屹立)字义:山势高耸,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悦】yuè (喜悦)(愉悦)(和颜悦色)字义:①高兴,愉快②使愉快

【屈】qū (屈膝)(受屈)(屈指可数)字义:①低头,使屈服②使弯曲,跟“伸”相对③委屈。

二、课文内容预习导读

第一部分(第1 自然段)——接受任务。交代了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当时的形势。从“集中兵力”“大举进犯”可以看出敌人兵力强大,敌众我寡,与下文五位战士接受任务形成对比,表明任务艰巨。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诱敌上山。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分别描写每位战士在战斗中的表现,通过对“点”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战斗的场面。从中我们体会到,虽然战士们杀敌时的动作、神态不同,但他们想拖住敌人、消灭敌人的心是一样的,对敌人的仇恨也是一样的。

“沉着”写出了班长的镇定;“吼”表现出副班长对敌人的憎恨;“抡”刻画了宋学义为了让手消灭更多的敌人而拼尽全力希望扔得更远的动作。“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写出了两个小战士战斗时的专注。

“横七竖八”“许多”说明敌人损失惨重,反衬了五位战士的英勇顽强。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引上绝路。第一条路可以很快与连队会和,但是会暴露连队和群众;第二条路可以保护连队和群众,却会使自己陷入绝境。这里写了两种选择的不同后果,为下文写五位战士的选择做铺垫。后又通过语言描写,“斩钉截铁”“走”把班长决定选择第二条路,决定舍生取义时的坚决果断,毫不犹豫表现得淋漓尽致。“热血沸腾”和“紧跟”表明战士们的想法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更能突出战士们不怕,舍生取义的精神。(课后题可参考)

第四部分(第4、5自然段)——顶峰歼敌。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后,再次痛击敌人。第4自然段班长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抢前一步’“夺过”“猛地举起”表现了班长的当机立断、身手敏捷、有勇有谋。“砸”表现了班长对敌人的强烈仇恨。(课后题课参考)

“石头像雹子一样”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时密集、迅猛、有力。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五位壮士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叽里呱啦”“纷纷滚落”形象地描绘出敌人狼狈的样子。

“又一群”写出了敌人的数量之多,这与五壮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侧面表现了五壮士的英勇顽强,无所畏惧。“拔出”“拧开”“扔”写出了班长动作很利落,表现了他的果断、勇敢和对敌人的仇恨。

第五部分(第6—9自然段)——英勇跳崖。五位壮士完成任务后英勇跳崖,壮烈而豪迈!“屹立”突出表现了战士们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眺望”饱含着战士们对群众和连队的深情祝福。“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这一神态表现了战士们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心情。五壮士把生死置之度外,心中只有群众和的安危,表现了他们热爱祖国、勇于献身的精神。“说”“砸”“走”“跳”“昂首挺胸”写出了战士们视死如归、英勇无畏的精神。(课后题课参考)

“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充分体现了五壮士英勇豪迈的英雄气概。

有一种语在消逝,有一个人想将它留住……

尤金兰在翻看自己编写的赫哲语教材(7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侯鸣 摄

新华社哈尔滨7月26日电 题:有一种语在消逝,有一个人想将它留住……

新华社记者侯鸣

“‘星丝林,艾依’,这句话的意思是晚上好,其中‘星丝林’是晚上,‘艾依’是好。”78岁的尤金兰患有小脑萎缩,时常忘事,但在说起赫哲语时,她的眼中闪烁着光芒。

尤金兰曾是黑龙江省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中心校的一名赫哲族教师。

“赫哲语只有声音而没有文字,不及时进行抢救的话,民族语言失传,将是我们最大的损失。”尤金兰说,一个民族失去了语言,这个民族的灵魂也将随之逝去。

出于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尤金兰决定对赫哲语进行“抢救”。

1986年,为改善赫哲族年轻族语言普及程度不高的状况,尤金兰在学校开设了赫哲语课程,包括学唱赫哲族歌曲、学习词汇、练习对话等。一段时间后,不仅赫哲族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其他民族的学生也纷纷要求学习。

为了提升学习质量,尤金兰挤出课余时间编写课程教材,白天没空,只能晚上在灯下伏案写作。

当时没有同类型的课本和资料,尤金兰多次走访赫哲族老人,边学习边记录。经过几年的整理修改,终于编写成一套供本校学生使用的、用钢板刻印出来的“小书”。

“赫哲语是我们整个民族的财富,不光四排乡的赫哲族人要学习,所有的赫哲族人都应该将这个语言传承下去。”尤金兰说。

为了让更多赫哲族人学习赫哲语,1996年,尤金兰退休后决定在这套“小书”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大女儿王丽琴帮助母亲整理、分类,在母女二人努力下,2013年和2020年相继出版了《赫哲语口语教材》《赫哲语对话及阅读》。

“我们赫哲族过去经受了不少苦难,如果没有党和国家的帮助,不知道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尤金兰的眼眶湿润了。她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为国家和民族做些什么。

这两本教材印刷出版千余本。“写教材不是为了卖钱,大伙儿都能学比啥都强。”尤金兰说,教材印出来后,除四排乡外,还发放给同江、抚远等地的赫哲族人,很多人都在用它来学习赫哲语。

如今,经常“犯糊涂”的尤金兰在床头依然摆放着她编写的两本赫哲语教材和一个笔记本。

“我还在收集赫哲语词和句子,想到什么就赶紧记下来,哪怕睡觉时想起一句话也会马上醒来记在本子上,我岁数大了记性不太好,尽量多记些。”尤金兰拿起这个已经泛黄的笔记本,用手轻轻摩挲。

在《赫哲语口语教材》中,尤金兰与大女儿采用汉语拼音及汉字谐音对照的方式进行标注,这种方式易学易传播,但准确度欠佳。

为了更准确地记录发音,在编写第二本教材时,她决定采用国际音标标注,已入古稀之年的她用了三年多时间才掌握了这套标音法。

“我小时候没有刻意学习,听着听着就会了。现在周围会说的人少了,平时也不用,年轻人想学很困难。”尤金兰说,很多赫哲族年轻人嫌难,不愿学习,就算想说也缺少语言环境,如今熟练掌握赫哲语的年轻人屈指可数。

“做这些虽然自己苦点、累点,但能为国家和民族做些工作,我心里感到光荣。希望赫哲语能更受重视、更好地传承下去。”尤金兰说。

【屈指可数是什么意思 屈指可数啥意思】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屈指可数(屈指可数一二三是什么数字) 下一篇:屈指可数的意思-屈指可数的屈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