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山高皇帝远背后的隐喻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三都镇青澳村村委会原江为祥从贫困户手中骗取补助款8.2万元,被严肃处理。他称,以为山高皇帝远,上头管不到他们那种小地方。
山高皇帝远成了村干部腐败的理由,着实让人吃惊。事实上,在一些偏僻的地方,持有此类观念的村干部确实不在少数,这些人觉得上级部门很遥远,平时难得见一面,更别谈指导管理,难免自由散漫,作奸犯科,这种现象值得警惕。
表面来看,一些基层组织因为偏远,上级对他们检查工作相对困难,似乎确实容易出现管理“太远、太软、太难”的问题。事实并非如此,加强基层村级组织的管理,并非依赖个别管理,也不是靠上级部门日常的指导工作,是依赖完善的组织程序,只要科学设置权力运行机制,哪怕再遥远,管理也不会难。
村干部嘴里的山高皇帝远并非随口一说,反映了某些偏远地区的村干部的心态,反映了对村干部的监督不力和某些地方村级治理生态失衡的现实。持有此类观念的村干部们眼里通常没有群众,把一些权力当成了货真价实的私权,村民意见很大又无可奈何。杜绝此类现象,不仅要从严查处违法违纪村干部,更要重建村级治理关系,落实约束村官的制度,保障好村民利益。
——湖南·王捷/文 罗琪/图
云南一落马官员的忏悔录:收钱也上瘾,就像
余麻约,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常委会原。2018年9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今年1月,被开除党籍、开除,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图为余麻约在接受审查。何咏坤 摄
1月16日,云南监委有关工作人员向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常委会原余麻约宣布了开除其党籍、的处分决定。在落笔签下自己名字的那一刻,余麻约看似平静,却“心如刀绞、追悔莫及”。
在接受审查期间,他不止一次地问自己,已逝父母“要做正直之人”的叮咛,他为什么忘记了?妻子“不要拿不义之财”的忠告,他为什么抛之脑后了?
然而,这名来自我国西南边陲的民族干部,这名曾经的全国,此时追悔,已是太迟。
耍“两面派”,当“两面人”——
一面讲对党忠诚,一面对抗组织审查;一面向组织作保证,一面不收敛不收手、继续受贿
忠诚是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员要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
然而,余麻约却把这条员的绝对标准抛之脑后,信仰蜕变,意识淡化,纪律松弛,不讲纪律原则,做上的“两面人”,最终在违纪违法的路上越走越远。
“说一套做一套,表里不一,是他的一大特征。”据云南监委有关工作人员介绍,余麻约每年都积极参加并主持所在单位党组织的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三会一课”,会上积极发言,大讲如何对党忠诚、怎样勤政廉政,会后却大肆敛财,“什么人的钱都敢收,什么样的事都敢做。”据统计,余麻约收受贿赂次数达200余次。
此外,他还效仿白恩培的“雅好”,利用边疆民族地区资源优势,收受他人赠送的黄金、玉石、砚台、手表、红木家具……
不过,再狡猾的狐狸,也有露出尾巴的时候。余麻约的胆大妄为引起了云南巡视组的注意,有关部门5次对其谈话、函询。“组织谈话函询期间,他一面向组织保证自己没有问题,一面仍然不收敛、不收手,继续收受大额贿赂。在得知有人举报自己收受贿赂的问题线索后,一边退还部分受贿款物,一边转移、隐匿违法所得,对抗组织审查。”云南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收钱也上瘾,就像,控制不住自己。”余麻约坦言。
让办案人员震惊的是,专案组依纪依法对其住处进行搜查时,居然还搜到了1支、7发。
“真没想到!”办案人员老周表示,余麻约非法持有枪支弹药问题已按程序移交机关。
如此胆大妄为,在于余麻约潜意识里一直认为德宏不仅是地理上的偏远地区,也是上的边缘地带,山高皇帝远,纪律规矩可以肆意践踏,法律法规可以公然藐视。由此,余麻约蜕变为对党和不忠不诚、对纪律规矩不敬不畏的“两面人”,成为德宏生态的污染因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地下组织部长”自居——
卖官鬻爵,大搞人身依附,污染生态
余麻约出生、成长、生活在德宏,在当地官场深耕多年。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他竭力巩固自己的“霸权”“山头”地位,扩大自己的权力影响,将上下级之间、之间的关系异化为人身依附关系、裙带关系。而当地一些干部对余麻约等本土籍的所谓大,套近乎、求靠山、递“投名状”,以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经济利益。
先后26次收受时任德宏州下辖某市局大队大队长杨某某贿赂26.7万元,给予其关照,帮助杨某某提拔为该市局局长;4次收受盈江申水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排某某贿赂22万元,为排某某办理车牌和表妹工作调动提供帮助……据统计,2002年至2018年,余麻约在担任德宏州委副、州常委会期间,共收受多名人员、非人员贿赂币640.44万元、港币10万元,以及价值60余万元的手表、黄金等物品。
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他还违反组织纪律,费尽心思把自己“打造”为德宏的“地下组织部长”。
“他经常干预州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每次州委动议干部,他第一时间跑风漏气,给他送钱送物的干部,他就推荐斡旋,即使不是自己推荐的,也要贴上自己推荐的标签,从中捞取好处。”据介绍,在他向州委推荐的干部中,有不少人为求升迁给他送过财物,其中赠送的现金高达200余万元。
不给他送钱送物的,他就百般阻挠。2017年,德宏州有关单位换届征求其意见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那条“线”上的人。遂以各种理由,推荐与他有不正当利益往来的人。因其推荐的干部不符合有关要求,导致州委此次干部选拔只能以搁浅告终。
在官商交往中沦陷,以权谋私——
绞尽脑汁,用手中的权力换钱,为身边的不法商人“开绿灯”“行方便”,甚至与分子同流合污,充当违法犯罪活动的“保护伞”
民无商不活,国无商不兴。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官商交往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德宏毗邻缅甸,所辖5个县市中4个有边境口岸,特别是木材、玉石贸易的兴起提供了创造财富的机会,催生了大批靠边贸、、开设等一夜暴富的人。为此,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对德宏而言,尤为重要。
然而,在余麻约眼里,政商关系就是用手中的权力从商人那里换来金钱。他经常与身边的企业老板称兄道弟、勾肩搭背,大搞权钱交易。
余麻约先后15次收受云南某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段某某贿赂27.5万元,为其在水电站开发中提供方便;12次收受瑞丽市信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林某某贿赂95万元和价值13.145万元的黄金500克、价值8.23万元的劳力士手表1块,在其关照下该公司顺利承揽了瑞丽市林和大厦、盈江县永胜烧烤城和农贸市场灾后恢复重建等项目……
为了实现手中权力的利益最大化,余麻约可谓是绞尽脑汁。除直接受贿外,他还采取“迂回”战术,大搞第三方请托,通过向那些他曾经“关照”过、对他感恩戴德的干部打招呼,让其为他身边的不法商人“开绿灯”“行方便”,达到权钱交易的目的。与余麻约有不正当经济往来的30多名请托人中,请托事项涉及岗位调整、经营关系、项目建设、设备采购甚至是车牌选取等多个方面。
不仅如此,余麻约还违规干预和插手司法机关工作,充当不法商人的“保护伞”。
用金钱“绑架”余麻约的不法商人林某成品油被查获后,余麻约利用其在边防、政法系统的影响力,干预司法,为其开脱罪责;在余麻约的说情打招呼下,瑞丽市地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驾驶员佘某涉嫌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只被判了缓刑;盈江县兴利商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某等4人因木材被机关立案侦查,在余麻约“关照”下,最终该案因“没有犯罪事实”被撤销……
从一名边远山区的小学教师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余麻约,人生观沦陷、价值观扭曲、权力观错位,底线失守,在不法商人的“围猎”下,吃点喝点成了习惯,拿点用点成了自然,最后发展到和不法商人抱团谋利,不仅严重破坏了当地的“亲”“清”政商关系,自己最终也沦为“阶下囚”。
多行不义必自毙。余麻约在忏悔时痛哭流涕:“我对不起组织的培养、对不起家乡父老、对不起我的家庭……”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黄波 作者单位:云南监委)
忏悔录
我叫余麻约,现年62岁。我1975年7月毕业后被分配到盈江县边远山区的一所小学任教6年,做公社文教助理3年,1984年6月调任州教育局工作。在组织的关心培养下,从州教育局的科员、副科长,到、副局长、党委副,到州委组织部副部长、州检察院副检察长,再到州委副、州常委会,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组织的关心培养,每一个进步都倾注了组织的殷切期望。然而,我最终辜负了组织。
2018年9月,我接受监委审查。对照党章、《中国纪律处分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我深知,我违反了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违反了国家法律。
从收受他人土特产、小红包等所谓的礼尚往来,到最后收受几千元、数十万元……我明知不能收受他人钱物,却收了;明知别人送我钱物是对我有所求,还是做了;明知不能公权私用,还是以权谋私了,最终酿成大错。
经过几个月来的反思,我认识到自己走上违纪违法道路,不是偶然的——
理想信念和宗旨要求淡忘了。我出生于贫寒家庭,成长在国家困难时期,读书在动乱年代。是党和的关怀,才让我顺利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从参加工作那天起,我就立志不论在任何岗位都要勤奋工作,从不懈怠。1979年7月,我入了党,决心为事业奋斗终身。但后来,走上州级岗位特别是正厅级岗位后,自己却满足于过去取得的成绩,不注重理论学习、党性修养和世界观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偏离了航线,自己的精神家园被金钱所占据,让我淡忘了一个党员干部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价值追求,走上了背离理想信念、宗旨要求的道路。
党纪国法观念淡忘了。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培养多年的干部,走上州级岗位后,我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平时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没有做到,要求别人不能做的自己却做了。总结教训,是因为自己思想上放松了警惕、行为上丧失了底线,没有管住自己的心,没有管好自己的手,违纪违法,违背社会道德,损害了组织形象,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给家庭带来了耻辱。甚至在组织先后多次对我进行谈话函询时,我仍未能以一个员的品格和勇气正确对待,认真检查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收手,反而不收敛,顶风违纪,一次次错过了组织给予的机会,教训深刻、代价巨大。
由于我不廉洁,没有带好头,犯下大错,成为德宏州生态问题的污染源。我的行为给党组织抹了黑,给德宏州生态带来了危害,对我的家庭造成了极大损害。我痛心万分、悔恨万分,我心如刀绞、追悔莫及,我知错、认错、悔错。自己犯下的错误,也只能由自己承担。
(摘自余麻约忏悔书)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曾国荃领兵攻入天京,当打开洪秀全的国库时,为何悲呼:我命休矣
晚清时期,洪秀全等人打着“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口号,在清眼皮底子建立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政权——太平天国,其内部实行公有制度,一切财物都要上交,由上层公平分配,不得私藏,上交的财物则是被送进一个被称为“圣库”的大宝库中。
天京沦陷时,清朝名将、湘军首领曾国荃率先攻入,当他兴奋地带人撞开“圣库”大门,见到眼前的情景后,却高呼一声:我命休矣!
太平天国一直是清朝的眼中钉肉中刺,曾国荃奉命剿灭,攻入天京之中,这绝对是天大的功劳,完全可以借此邀功请赏,为何撞开宝库大门后,曾国荃却高呼哀嚎,苦恼不已?
晚清时期,清腐朽无能,外有列强虎视眈眈,伺机蚕食中国,内有太平天国农民作乱,可谓是内忧外患,若非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一班有能力的大臣们支撑着,恐怕大清早已灭亡。
彼时国内百姓饱受乱世折磨已久,太平天国的首领们因此一呼百应,天国一路发展堪称高歌猛进,迅速成了气候。
咸丰帝为此感到担忧,命令曾国藩到湖南负责训练,用以对抗太平天国。
但曾国藩到了湖南,却深感内部问题甚多,要想改变恐怕耗费时间过长,而且还不好带领,干脆决定建立新军,自己亲自从头到尾操练,练一支精锐之师出来!
于是,曾国藩向皇帝申请,下令在当地招募士兵,就这样,赫赫有名的湘军便就此成立,而这支,后来主要由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带领。
说到曾国荃,那可真是个充满争议的传奇人物。
少年时,曾国荃生性高傲,卓尔不群,十六岁时便跟随在兄长曾国藩身边学习,曾国藩对其素来称赞有加,道光年间,曾国荃以府试第一的成绩入县学,到咸丰二年时被录为贡生,可见才学不浅。
曾国荃
得知兄长建立湘军,素有雄心的曾国荃毅然投笔从戎,加入湘军,跟随兄长管理团练,立志剿灭太平天国。
让曾国藩欣慰的是,这个弟弟确实厉害,湘军从咸丰六年开始与太平天国作战,期间曾国荃有勇有谋,智勇兼施,屡次挫败太平天国的锐气。
咸丰六年,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兵犯江西,曾国藩指挥抵抗,却不敌石达开,形势岌岌可危。
曾国荃得知后,迅速招募人手前去营救,不过他没有选择直接去救援,而是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使得太平军无法全力攻击曾国藩,最终解除危机。
在与太平军对抗的过程中,曾国荃经常使用挖壕沟、埋、轰炸的包围战术,因此得了个称号——铁桶。
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安庆城之战。
咸丰十年,曾国荃带兵攻打安庆城,这座城池易守难攻,城内守军奋死抵抗,湘军在攻城过程中死伤惨重,依然无法破开城门。
曾国荃眼看攻不下,担心城内守军与城外的其他太平天国联系,到时形势会更加不利,于是他当场发狠,命人在安庆城的东北西三面挖出三条又长又宽的壕沟,南面是,被他派人驻守,保证断绝城内守军的粮食补给,更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
这招果然奏效,城内渐渐被困得心慌,太平天国的英王陈玉成为解安庆城之围,多次带兵对曾国荃发起进攻。
曾国荃借助壕沟抵抗,陈玉成的最终奈何他不得,太平军一向勇猛,但是在曾国荃这里不顶用,陈玉成连连感叹遇到了硬茬子。
利用壕沟地利,曾国荃就这么将安庆城内的太平军围困了一年,城内太平军内部军心逐渐大乱,士气陷入低迷,因为被困导致粮食无法得到补给,很多人都饿得失去作战能力。
最终,曾国荃趁对方虚弱之际,用炸塌城墙,带兵攻入,顺利占领安庆城,朝廷称他“智勇兼施”,赏赐头品顶戴。
同治元年,曾国荃因为对抗太平天国有功,愈发得到重用,官至江苏布政使,并命他继续带兵作战。
同年春,曾国藩部署兵力夺取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此城若是拿下,便意味着太平天国走到末路,这对曾国藩来说意义非凡,帮助清扫平国内叛乱,这功劳多大,可想而知。
曾国藩
因此,曾国藩将主攻的任务交给了一向有勇有谋的弟弟曾国荃。
但是这一次,曾国荃的行动让一向稳重的曾国藩都感到害怕,他做了什么?
一句话概括就是——艺高胆大,孤军深入!
曾国藩以前曾经做过一首诗,称赞自己的弟弟曾国荃是家里兄弟里面最有能力的一个,这话可真是一点都不假。
得到主攻任务后,曾国荃的心思就开始躁动起来,他与太平天国对抗多年,非常了解敌军的习性,如今已经到了最后关头,他认为不可再给敌军喘息的机会,应该带兵一口气狂攻过去。
在其他人看来,曾国荃的行为无疑是冒失的,但偏偏就让他算得很准。
曾国荃带领的没有按原计划行事,反而让太平军猝不及防,一连被他拿下含山、和州、江宁镇等多个重要地点,大有一口气打到天京的气魄。
同年5月,曾国荃带兵来到天京城外的雨花台驻扎,敌人都城已经近在眼前,但这也使他的这支处于孤立无援的危险处境。
兄长曾国藩得知后非常担心,派人传信要他暂时后退,与其他清军会合,慢慢收拾路上的太平军,最后再合围天京城。
但曾国荃却不这么想,他回信道:“放弃敌人老巢不攻击而到其他地方战斗毫无意义,进逼天京城足以致敌人于死地,虽然危险,但大有可为!”
曾国荃丝毫没有退缩的打算,曾国藩想要派李鸿章去支援他,结果被他拒绝,后来他还谢绝由白齐文指挥的“常胜军”前来支援,曾国荃只要求其他人剿灭天京外围的敌人,好让他可以安心地全力进攻天京。
随后曾国荃与水师会合,带领两万,施展他最擅长的“铁桶”战术,在天京城外筑起防御工事,深挖壕沟,借助地利跟太平军对抗。
期间太平军多次对曾国荃发动进攻,进攻的人数加起来高达二十万,彼时还有疫病流行。
李鸿章
就是在敌我力量悬殊、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曾国荃硬生生利用战术与太平军激战六十多天,没有败退,在大过来合围之前硬是拖住敌军,有力地打击了太平军的主要力量。
可以说,没有曾国荃的果断围攻,后来曾国藩的也不能如此顺利就瓦解太平天国,他以一人之力让太平天国提早数年灭亡。
同治三年2月,曾国藩的在天京外集结,与曾国荃一起围攻天京。
围困到7月,太平军内部逐渐乱了阵脚,人心惶惶,曾国荃见状知道时机已到,下令点燃埋藏在城墙下方的大量,一时间轰炸之声犹如雷鸣,天崩地裂间,城墙破开,大军压境!
就这样,曾国荃带领湘军犹如洪水猛兽冲进天京,大肆抢夺财宝,放火。
曾国荃带领的兵可不是什么善茬,他的之所以如此强悍,原因就在于一个字——狠!
曾国荃
曾国荃为人果断狠厉,对敌人从不手软,攻入敌人内部后也从不约束下属,因为他知道,要维持一支的勇猛就犹如饲养一只野兽,必须投喂血肉方能维持其凶性,这也是他的总是能屡立奇功的主要原因。
而曾国荃最在意的财宝,自然就是传闻中,号称堆满珍宝,装有太平天国全部财富的“圣库”!
但是,当曾国荃带领撞开“圣库”大门,见到眼前的一切后他目瞪口呆,高呼一声:“我命休矣!”
原来,这传闻中的圣库,根本没有多少财物,他搜遍了整个宝库,那些传闻中的金银细软、奇珍异宝一点都没有见到。
或许有人会问,那又如何?就算没有搜到财物,凭借着夺取天京作战中立下的汗马功劳,曾国荃也足够得到丰富的赏赐,何至于喊出“我命休矣”这等哀嚎话语?
当然至于,因为找不到财宝的话,曾国荃的处境会很不妙!
须要明白,那时候的清朝,外有列强觊觎,内有各地作乱,朝廷政权面临相当严峻的考验,常年的混乱让国库非常空虚,而越乱就越需要培养,每一年要花费的军饷都是一笔巨大的数目。
对当时的清朝而言,如果能够得到“圣库”内的大批财宝,那无疑会让清的财政得到喘息的机会。
曾国藩
早在还没有攻入天京城前,曾国藩就给弟弟写过信,要他如果找到宝库,一定要把事情办好,将财物上交,别给他人留下把柄。
当官的,尤其是他们这样的官员难免会有政敌,这件事情如果办不好,指不定会触怒皇上,搞不好有可能掉脑袋,所以当曾国荃冲进宝库之时才会高呼“我命休矣”。
他一怒之下在天京城中大肆搜刮,趁机侵占了不少财物,可惜那完全无法与传闻中的“圣库”财宝相提并论。
太平天国运动就此失败,曾国荃向上面禀报,没有找到传闻中的“圣库”财宝。
曾国藩得到弟弟给的消息,顿时就感到头大,这财宝找不到,到时候绝对会传出流言蜚语,定会有人趁机做文章,皇上肯定不悦,现在必须得“怂”才能保命!
于是,曾国藩让曾国荃称病回家休养,他主动交出兵权,更不敢把消灭太平军的功劳揽到自己身上。
同治帝
同治帝对没有找到财物一事心中不悦,但曾国荃毕竟有功在身,总不能战乱一停就杀大臣,便准他回家养病,同时暗中他所说是否为真。
一时间,朝野流言蜚语,都说是曾国荃私吞了“圣库”中的财物。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认为,恐怕并非如此。
太平天国一开始是打着“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口号来笼络人心,但很多迹象都表明,这个政权在后期就已经彻底“变质”。
政权高层们暗中挪用圣库钱财,彼此心知肚明,圣库中的钱财一直在不知不觉地减少着。
洪秀全一手建立太平天国,眼看着家大业大起来,初心渐渐被他抛弃,在政权建立后期,他贪图享乐,生活奢靡,据说他的都是纯金打造,他自己如此腐败,手底下的人能不效仿吗?
高层人员们大肆建造豪华府邸,花钱如流水,这些钱从哪里来?如果真是按照太平天国所说,一切财物由上层公平分配,这些将领们又哪来这么多钱挥霍?
如果到这里还不能确定答案的话,我们再来看看,被认为私吞了财宝的曾国荃,他后来过得如何?
曾国荃后来又被朝廷启用,但他的生活却不见有多奢华,至少没有任何记载他后半生过着富足奢靡的生活,反而有很多良好的记载。
曾国荃担任山西巡抚的时候,当地遇到灾荒,他游走各省份,呼吁各界捐款赈灾,全力救治灾民,主张减轻徭役,节省民费,甚是体恤民情。
这与他带兵作战时的狠厉表现截然不同,对敌人他凶狠果敢,但是对老百姓,他却很宽容,被认为是一个好官。
晚年时曾国荃曾经修建房屋,据相关记载,他修建的房屋很大,富丽堂皇,甚是气派,有人因此怀疑他就是用私吞的钱财建造的。
但这并不可信,曾国荃在朝为官多年,职位本就不低,当了一辈子官,肯定有很多积蓄,能建造这样的房屋并不算奇怪,甚至修建完屋子后,因为积蓄花的差不多了,有一段时间他过得很拮据。
再者,倘若真的是曾国荃私吞了那传闻中的“圣库”财宝,为什么不带着钱跑到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占山为王?何必活得这么累?
要知道,隐藏一笔人人都知道其存在的财富,而且还是在朝廷眼皮子底下干这样的事情,难度可想而知。
曾国荃
曾国荃和兄长曾国藩为官多年,深知官场黑暗,一个不慎就有可能被人抓住话柄满门抄斩,实在很难想象曾国荃会做这么危险的事情,这与他后来的人生轨迹不符。
综上,笔者个人认为曾国荃并没有私吞财宝,否则他无法活到六十七岁才病逝。
不过曾国荃面对敌人和自己人时表现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却是引人争议,而财宝之谜也给他这一生添上了几分传奇色彩,倒真是个传奇人物。
【山高皇帝远,御剑红尘0.1折】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