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丨左支右绌
视频加载中...
【成语】左支右绌
【拼音】zuǒ zhī yòu chù
【释义】支:支持;绌:屈曲,引伸为不足。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气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解释:那个人说:“我不能教你怎样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领;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你射柳叶百发百中,但是却不善于休息,等一会疲倦了,一箭射不中,就会前功尽弃。”
【近义词】左右为难 四面受敌 挖肉补疮 顾此失彼 捉襟见肘 东扶西倒 【反义词】 绰有余裕 尽如人意 游刃有余 左右逢源 左右开弓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指穷于应付。
【成语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名叫养由基的人,是一个射箭能手。养由基自小就很会射箭,双手能接四方箭,两臂能开千斤弓,被称为神箭手。 传闻养由基距离柳树一百步放箭射击,每箭都射中柳叶的中心,百发百中,左右看的人都说射得很好,可是一个过路的人却说:“这个人,可以教他该怎样射了。” 养由基听到这话,心里很不舒服,就说:“大家都说我射得好,你竟说可以教我射箭,那你为什么不来替我射哪柳叶呢!”那个人说:“我不能教你怎样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领;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你射柳叶百发百中,但是却不善于休息,等一会疲倦了,一箭射不中,就会前功尽弃。”
楚庄王听闻了养由基有着高超的箭术,便当面考他。庄王叫他射一只蜻蜓,要活的,不得射中要害。他刚好射掉一片翅翼。庄王满心欢喜。楚国有只白猴十分机灵,没有一个射箭手射得着。庄王叫养由基试一试。养由基背了弓,握着箭去了。箭搭上弓,还未扳开,那白猴就知道这回躲不过了,抱着树身惊恐、绝望地哀叫。养由基扳开弓,一箭射去,就把白猴射了下来。 楚庄王十分佩服,便提升养由基为。后来,养由基不仅屡建奇功,而且还帮助楚庄王平叛成功,深得楚庄王的器重。
【造句举例】 他做事情没有规划,这几件事使他左支右绌,疲于应付。 虽然他左支右绌,但仍没把事情处理好。
2022国考行测言语理解:“捉襟见肘”与“顾此失彼”傻傻分不清楚
很多同学对于成语的侧重点把握的不准确,正是因为这样,常常会做错一些题目。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捉襟见肘”与“顾此失彼”到底应该怎么分?
一、基本意思
【捉襟见肘】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例:由于前几年草原干旱少雨,世世代代靠天吃饭的牧民们收入减少,两个女儿上大学的学费、生活费让这个生活刚刚有点起色的家庭捉襟见肘。
【顾此失彼】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忙乱或慌张。
例:一年之计在于春,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越在此时越要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二、区别
含义侧重不同。“捉襟见肘”“顾此失彼”都可形容处境窘迫。
区别在于:①“捉襟见肘”的“应付不过来”是因为力不从心,客观上能力不够造成的;“顾此失彼”的“应付不过来”可能是虽有能力,但主观上考虑不全面或心理上慌张或过于忙乱造成的。
②“捉襟见肘”有财力不足、经济困难的意思,“顾此失彼”没有这个意思。
③“捉襟见肘”还可以形容衣服破烂,“顾此失彼”并无此意。
【例1】海军舰艇中的军辅船是大洋上的“粮草官”,虽不具备强大作战能力,却直接关系着远洋保障。但是,目前中国仅有四艘综合补给舰在海役,维持日益_______的远洋训练、护航和演习,显得有些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漫长 顾此失彼 B.繁重 捉襟见肘
C.复杂 无能为力 D.艰苦 苦不堪言
【答案】B。中公解析:第二空,由“仅有四艘”可知,此处表达的是综合补给舰数量少,应付诸多任务忙不过来,显得很吃力。“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符合句意,排
除 C、D。第一空,此处强调的是训练、护航、演习任务之多,“繁重”填入恰当,排除 A。故本题选B。
【例2】全方位开发风险保障产品,仅靠保险业自身的________还不够。因为这类产品往往保险面广、赔付金额多,巨大的经营风险令保险公司难以承受,大面积开发和经营这类产品显得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条件 前途未卜 B.努力 力不从心
C.资源 得不偿失 D.积累 捉襟见肘
【答案】B。中公解析:本题可由第二空得出正确答案。由句意可知,第二空的词语应与“难以承受”相对应。“难以承受”是指没有能力承担、经受,故表示心里想做某事而力量或能力达不到的“力不从心”最合句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B。
各位同学!通过上面的讲解,相信大家一定都明白了“捉襟见肘”与“顾此失彼”的区别,大家一定要记住哦!
22省考每日成语积累(1)
22省考每日成语积累(1)
1.泛滥成灾:意思是江河湖泊的水溢出,造成灾害;比喻一件事物,多到了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
2.甚嚣尘上:甚:很。嚣:喧哗。尘上:尘土扬。原形容军中准备作战的情况。后形容议论纷纷或消息盛传。现在多指某种错误或反动言论十分嚣张。
3.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作一团。
4.无孔不入:比喻见空子就钻;利用一切漏洞或机会(多指做坏事)
5.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比喻领先;带头。
6.突飞猛进:形容进步或发展得非常快。
7.快马加鞭:对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几鞭子,使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进。
8.一日千里:形容进展极快。
22省考积累常考的成语(2)
1.长盛不衰:长久兴盛而不衰败,比喻长时间保持旺盛的势头。一般用来形容文化、节日、传统等。
2.宝刀未老:比喻人的功夫或技能不因年纪大而衰退。
3.永葆青春:指长久的保持年轻。永葆,永远保持。
4.经久不衰:精神饱满的状态,身体健壮的外表;形容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间仍旧保持较高的旺盛状态
5.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
6.相形见细:相比之下显得远远不如。
7.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8.寅吃卯粮:寅年吃了卯年的口粮,比喻入不敷
出,提前支用了以后的收入,也说寅支卯粮
22省考常考成语积累(3)
1.巨细无遗:大小都没有遗漏。
2.不着边际:形容言论空泛,不切实际;离题太远。
3.广袤无垠:形容广阔得望不到边际。
4.浩如烟海:广大繁多如茫茫大海。多指书籍、文献等数量多,极其丰富。
5.道听途说:道、途:道路。从路上听来的话,就在路上传播给别人。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6.逸闻琐事:指世人不大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
7.碑官野史:碑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小说为碑官,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文字为碑官野史。
8.街谈巷议: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
22省考常考成语积累(4)
1.自暴自弃:指自己甘心落后或堕落,不求上进。
2.自生自灭:自然地发生、生长,又自然地消亡。指任其自然发展,不加过问。
3.自取灭亡:自己找死。比喻自己的行为把自己引上死路。
4.自求多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求更多的幸福。
5.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6.和风细雨:比喻做事温和、细致,不粗暴或方式和缓。
7.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等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外界影响而逐渐发生变化。
8.耳濡目染:常听常看,无形中受到影响
22省考每日成语积累(5)
1.弥足珍贵:意思是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2.历久弥新: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或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
3.难能可贵:难能:不容易做到。可贵:值得宝贵。本来难做到的事居然做到了,因而非常可贵。
4.来之不易: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
5.外强中干:中:实质。干:枯竭,空虚。表面强大,实质虚弱。
6.入不敷出:指收入不够开支,形容非常贫穷。7.踟蹶不前:踟蹶:徘徊、犹豫不决的样子。形容拿不定主意,不敢前进。
8.优柔寡断:形容做事犹豫不决,不果断,不干脆。
22省考每日积累常考成语(6)1.一目了然:一看就很清楚、明白。
2.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
3.未定之天:天:时候。还未决定的时候。比喻事情还没有着落或还没有确定下来。
4.不言而喻:不必说就能明白。
5.大展拳脚: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6.大刀阔斧:比喻办事干脆利落,有魄力。
7.大有可观:很值得一看。形容事物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8.大有作为:能充分发挥作用;能作出重大贡
献
22省考每日公考成语积累(7)1.不可名状:名:说出。不能够用言语形容2.无与伦比:没有能够比得上的
3.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点
4.无以复加:没有可能再增加,表示达到了极点(多指做坏事)
5.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6.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比喻领先;带头
7.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8.一步登天:比喻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境界或程度,有时也用来比喻人突然得志,爬上高位
22省考公考成语积累(8)
1.昭然若揭:昭然:很明显的样子。揭:高举。形容或含义暴露得清楚明白
2.毋庸赘述:不需要唆地陈述
3.不言而喻:不必说就能明白
4.显而易见:显:明显。形容事情、道理非常明显,极容易看得清楚。也作“浅而易见”
5.怅然若失: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愉快。形容心里不愉快,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一样
6.目瞪口呆:眼睛直盯着不动,嘴张着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
7.呆若木鸡:呆得像木头做的鸡一样,形容人因为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8.追悔莫及:意思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考
【左支右绌的意思、左支右绌的意思及近义词】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