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声“谢谢您,我的老师!”五个师恩故事感动着申城
为了迎接2020年教师节,日前,上海教育推出了“谢谢您,我的老师”电视征集活动,在全城热搜师恩故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活动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对老师沉甸甸的谢意。无论什么年龄,无论什么身份,说起和老师的故事,大家都有着共同的感动,教诲如天高,师恩似海深。
9月10日即将播出的“谢谢您,我的老师—2020年上海教育教师节主题活动”,精选了五个各具代表性的师恩故事,感动着申城。
在上海戏剧学院的菁菁校园中,在小红楼的艺术殿堂里,引领一批批青葱学子推开梦想之门?多位今日的演艺明星深情回忆启蒙老师给予的言传身教,从打磨声音,锤炼形体,到激发他们向世界展示自己的信心。直到现在,老师们金子般的师德与艺德,也依然是所有学生星途上的指路明灯。
在黄浦区,有一所名叫阳光的学校,这里的孩子,与普通孩子有一点小小的不一样。虽然先天的遗憾暂时无法改变,但好在老师的爱如阳光普照般陪伴他们成长,帮助他们和普通孩子一样长知识,学本领,感受到融融的暖意。“老师,我爱你!”简单的一句话,这些孩子说得格外用力。
当突如其来,无数大爱担当的故事中,同样有许多的师生情谊在闪闪发光。黄欢与赵雷,一对毕业后15年未见的医学院师生,在从上海逆行武汉的最前线隔空重逢。一个在火神山做病理解剖,另一个在雷神山的ICU病房施救,曾经的师生,后来的战友,却始终有着相同的使命和初心。这是“生命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代代传承的最好诠释。
还隔开了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湖北籍学生李镇洪和老师同学们的距离。为了给身处疫区的李镇洪加油鼓劲,年轻的班晏丹丹号召全班学生为他送祝福。35段短视频应运而生,每一段视频都凝聚着孩子们对同学的爱,每一段视频都传递出孩子们对战胜的信心。当阴霾过去,师生重新相聚,每一个人都成长得更为勇敢,也更懂得了爱。
从雅鲁藏布江边到黄浦江畔,盛开着一朵朵用爱心浇灌的民族团结之花。自从2002年复旦附中首次招收西藏高中插班学生以来,已有500多名藏族学生在这里学习。白玉兰下的一群教师,挽起格桑花下的雪域少年,让高原上的孩子在大都市的怀抱里享受优质教育,助力雪域雏鹰早日展翅翱翔。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
9月10日,一起来关注“谢谢您,我的老师——2020年上海教育教师节主题活动”,祝老师们节日快乐,也希望每一个师恩故事继续延续,与芳菲的桃李一样,永远烂漫,永远动人。
365个师德故事丨让易失控的学生学会情绪管理,看这位老师的爱心“魔法”
面对班里受伤的学生,她背起学生让他(她)们依然能“行走”于校园;遇到“打遍”全班同学的学生,她顶住其他家长组团要求该同学转班或退学的请求,陪伴学生一点点学习情绪管理成为不再打人的乖学生;对接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她勤于教研,并倾囊相授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她就是长沙康礼·克雷格学校二年级3班的班、数学老师、教研组长易凤娇。
工作中,作为班的易凤娇关注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对父母离异的孩子,她经常像妈妈一样去拥抱他(她)们;对生性好动的孩子,她用包容与关爱守护他(她)们成长。她总是牵着学生的手带他(她)去上游泳、击剑或烘焙课。易凤娇表示,她感谢每一位孩子,让她有了牵着蜗牛去散步的浪漫。
带班生涯中,还会遇到各种突发或意外。有一次,一个男生扭伤了脚,一个星期不能下地走路,易凤娇就把这个孩子从南门背到教室,从教室背到餐厅,从餐厅背到宿舍。乐考那天,她要么背着,要么抱着孩子穿梭在整个校园:体育馆、紫水晶剧场、二楼教室、一楼食堂……初冬的那个星期五,天气微寒,可是汗水却湿透了她的两层毛衣。这个孩子,就这样在她的背上度过了一个星期。班上还有一个女生,也是这样在她的背上度过了整整一个月。
在易凤娇的班上,还有一位学生,转学过来不到一个月就几乎打遍了全班同学。更让老师们无奈的是,每次打人后这个学生都勇于承担,但也屡教不改。一个周日的晚上,班里其他家长们找来了,要求这个孩子要么退学,要么就转班。
此时,易老师拿出了她坚定的态度:“每个人都值得被信任。我既不同意他转班,更不同意他退学!”此后,易老师从“同理心”“情绪管理”“自我控制”“阅读舒缓”“值日班干”等等各方面无微不至、不厌其烦地引导。终于在二年级的这一学期,大家看到了这个孩子彻彻底底的改变——胸襟开阔了,善于交流了,也不再侵犯同学了。易老师说:“这是我教书12年来最难带的一个孩子,却也是最让我有成就感的一个孩子。”
易老师的班上还有这样一个小孩儿,因受疾病的困扰而无法安静上课,不能自我控制。了解情况之后,易老师非常理解,给足孩子运动的时间和空间。带着他抓蜗牛、跳绳、跑步,陪着他玩儿、陪着他闹,当然也和他一起做约定、立规矩。孩子回家跟妈妈说:“妈妈,我总是会犯错,但当我犯错的时候易老师会把我叫到没有人的地方抱着我分析道理。易老师的手和眼睛好像都有魔法呢,我只要看一眼就知道我是表现好,还是又犯错了。我总是能从她的眼睛里接收到鼓励,不管我做得好不好。易老师还说我是一个可以改变世界的小超人呢,我要努力让自己上课的时候不影响同学和自己。”慢慢的,孩子变了,坐得住了,安静下来的时间也越来越久了。看到孩子的进步和转变,易老师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值了。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班上有个乖巧懂事的女孩子,却在学习上听不懂,也记不住,孩子没有自信,家长也跟着焦虑。易老师主动无偿地给她辅导了整整一年的学习,也不见有太大的成效。于是易老师改变思路,找孩子的其他亮点,慢慢的,她发现这个孩子喜欢在走廊里做一些舞蹈动作,跳绳也不错。易老师就让孩子尝试在班级活动中领舞、领操、并把她推荐给校舞蹈队,选她参加校运动会,随时跟家长交流,艺术地反馈情况,并及时跟进、为孩子做心理建设。终于,孩子变得开朗自信了,家长也接受了孩子某些方面的平凡,大力培养孩子擅长的和感兴趣的特长。
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但也正是这一点一滴的平凡,让大家看到了易老师满腹的才华和教育的艺术。
易老师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班,还是一位出色的数学老师、教研组长。她深知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不能只是一桶水,而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曾经的高考数学147分,长沙市数学教学比武一等奖、说课比赛一等奖、“星城杯”教学竞赛二等奖,“长沙市优秀教研工作者”“青年岗位能手”等等荣誉都已经成了过去,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易老师没有停下教研的脚步,她勤于钻研,善于学习,乐于修正,带领数学组全体教师,围绕学校提出的特色课程,主动做探究,积极做融合。尽职尽责辅导青年教师,张弛有度指导教研教学,从框架到细节,从提问到板书,她都毫无保留、倾囊相授,正是由于她的甘为人梯,使得数学组的青年教师们迅速成长,真正在践行着终身学习、协作至上的教风。
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易凤娇用她特有的才艺书写着执着、勤奋和热爱,更用她坚定的脚步和自信的微笑告诉大家:“用心方能成就才华,用爱就能彰显艺术。”
潇湘晨报记者李楠
此次征集除了文字和图片以外,还征集相关的视频资料,在潇湘晨报晨视频APP上进行全方位展示。欢迎大家下载晨视频APP收看(下载完晨视频后记得填写邀请码0206)。
投稿邮箱:36768706@qq.com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爆料微信关注:xxcbwx,24小时报料热线0731-85571188。
【师德小故事;师德小故事1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