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地名的成语;带地名的成语大全

更新:08-08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你都知道哪些带有地名的成语呢?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那么你知道有哪些跟地名有关的成语呢?今天就带大家来学习一下,一些与地名有关的成语。

一、洛阳纸贵

后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二、邯郸学步

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三、虎落平阳

意思是老虎离开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比喻虽然强大但是失去优势。出自明代的《增广贤文》,原话是“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四、得陇望蜀

原意是指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陇:今甘肃一带;蜀:今四川一带),后成为讥讽人贪得无厌的意思。

五、暗度陈仓

指不加掩饰地公开做某事,以吸引对手的注意力,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常常用来喻指通过正面活动来迷惑对手,而暗地里展开其他活动,以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六、蜀犬吠日

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蜀:四川省的简称;吠:狗叫。比喻少见多怪。

七、高阳酒徒

汉代郦食其欲投效刘邦,被误以为儒生而遭拒,遂自称为“高阳酒徒”,始为刘邦所用,后泛指好饮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八、乐不思蜀

指快乐得不再思念蜀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留恋他乡。

九、逼上梁山

指《水浒传》中林冲和众多英雄好汉均因被逼而上梁山造反;比喻被迫起来反抗,也比喻不得已而去干某件事。

十、秦晋之好

春秋时,秦、晋二国世代联姻,后遂以秦晋之好代指两姓联姻的关系。

十一、夜郎自大

指国土很小的夜郎国王自以为大,比喻人不自量力,妄自尊大。

十二、围魏救赵

指战国时齐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十三、完璧归赵

该成语一般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十四、四面楚歌

指四面八方皆响起楚地的山歌,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

十五、稳如泰山

意思是稳健如泰山,形容像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也可形容人在紧急情况下的从容态度。

十六、朝秦暮楚

指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十七、绿林好汉

绿林军起兵地点江夏郡云杜县即今湖北省京山市。指的是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的英雄人物。

、寿比南山

意思是祝人长寿时的习惯用语,意为寿命像终南山一样长久,用于对老年人的祝颂。常与福如东海一起使用。

十九、布鼓雷门

意思是在雷门前击布鼓,比喻在能手面前卖弄本领。

二十、巫山云雨

指楚国神话传说中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人用以称男女欢合。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精彩内容,感谢您的观看。

“成语邯郸”:推陈出新 名不虚传

来源:【邯郸-邯郸新闻网】

“我是土生土长的邯郸人,眼见着邯郸越来越好、越变越好,心中是说不出来的自豪和骄傲。”今年80岁的市民高怀彪提起今年以来邯郸的新变化,是赞不绝口、连连点赞。尤其是说到“成语邯郸”,老人更是打开了“话匣子”。

“这股自豪感 属于每一个‘老邯郸’”

11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市第二医院探望老人,听听老人口中邯郸的新变化。“这两天天气转凉,我血压有点高,前天刚刚住院,但要说邯郸的新变化,我是一天都不想等,想早点告诉大家我的所观所想、所感所悟。”上午9点,记者刚进入高怀彪老人的病房,就见他手拿报纸聚精会神地阅读着新闻,还时不时拿出圆珠笔在报纸上勾勾画画。

“邯郸晚报11月11日,刊发的《‘老邯郸’喜闻路通心舒畅 逛街乐见‘新邯郸’》一文,张启云逛街打卡新邯郸,也真真实实看到了新变化。”高怀彪手指着自己用圆珠笔在报纸上圈出的句子,高声读给记者听:张启云循着旧日的生活痕迹,似乎在这里寻摸到了老邯郸生活的真实标本,也感受到了一股生长在古都根儿的自豪感……

“我想,这股自豪感,不仅是属于张启云的,更是每个‘老邯郸’都切身感受到的。”高怀彪坦言,今年邯郸的变化随处可见,从“断头路”变成居民心中的“幸福路”,到低端市场的华丽转身,再到老旧小区深度治理……这点点滴滴的改变,不仅“改”到了百姓的心坎里,更改出了居民的幸福生活。

“要说新变化,让我最为自傲的还是咱邯郸的成语。”高怀彪直言,自己这一辈子的爱好就是看书读报,1584条成语,让邯郸“成语之都”的美誉名副其实。但之前,邯郸成语大多只存在书中、笔下,走在成语典故之都,成语文化的存在感似乎“少了些”。

“前些年,我的朋友专门从江苏徐州开车来邯郸游玩,想亲眼看看邯郸这座千年古都,感受下邯郸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高怀彪回忆,那时,他带着朋友一家人登武灵丛台忆赵国过往、参观一二九师部旧址学习红色精神。

“朋友临行前,提出想感受下邯郸的成语文化,我却一下犯了难。”高怀彪回忆,最后他给朋友买了三本有关邯郸成语典故的书籍,并约定下次做好攻略,带朋友感受邯郸成语文化。

再邀约 请老友赏成语文化

今年假期,邯郸的广府古城和大名古城双双出圈,邯郸因成语旅游知名全国、令人向往。10月底高怀彪向朋友发出了邀约,邀请他们一家人,今年过年时再来邯郸转转,感受邯郸这座成语典故之都处处可见的成语魅力。

高怀彪告诉记者,为了做好准备,他还提前骑车去了一趟今年“火出圈”的邯郸成语一条街——光明大街。

“之前,我只在报纸和短视频上看到了光明大街的新变化,远远没有亲眼所见的震撼。”高怀彪指着手机中的照片向记者介绍,

一个个造型精致、设计精美的跨街廊桥成语灯箱横跨道路两旁。

一言九鼎、破釜沉舟、梅开二度……不仅每隔一段就有一个成语灯箱,而且街边的井盖、箱、公交站亭也加入了创意设计,巧妙地与整条成语一条街相契合。高怀彪颇为自豪地向记者介绍,“沿着光明大街,从南往北走,一路都是惊喜。”

“之前和孩子们外出旅行,看到外地的文创店办得有声有色,真没想过邯郸也能有这样的文创店。”在高怀彪的镜头下,记者看到,成语之都·文创旗舰店,随处可见成语元素。

成语3D互动投影墙上,与邯郸有关的成语不间断地闪现,大厅顶部是巨大的女娲补天五彩石艺术装饰,下方“负荆请罪”“完璧归赵”“锲而不舍”“黄粱一梦”等成语彩灯、成语立牌鳞次栉比,琳琅满目的成语产品占满了各个展柜,营造出浓郁的成语文化氛围。

“除了成语文创店,我还准备带老朋友去光明大街与丛台路交叉口旁的邯郸各县(市、区)特色产品展销街区特产店,在那可以一站式购齐邯郸的特产美食。”高怀彪回忆,当天,他便被那排整齐统一的蓝底白字成语店面所吸引。

他走进店内才发现,这里不仅有鸡泽辣椒、魏县鸭梨、曲周小米、成安草莓、大名小磨香油,更有不少融入邯郸历史、成语文化、非遗文化等等内涵的文创产品。

“在我的印象中,光明大街更像一条包含生活气息的老街道,不算宽阔,也不算有名气,平时来往的多半是居住在附近的居民。”高怀彪坦言,当天店里有不少人,有的手里掂着大名香油,有的拎着两箱永年驴肉灌肠,却大多操着一口外来口音。

“没想到邯郸变化这么大、没想到邯郸也能吸引这么多外地游客、没想到邯郸成语文化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怀彪笑着对记者说,那天他的提前“踩点”之旅很“成语”。

“成语邯郸”大家共建

除了提前给老朋友规划“成语之旅”,高怀彪告诉记者,如今成语文化更融入了他生活的方方面面。

“天气好时,我喜欢到公园走走。”高怀彪坦言,最近他惊奇地发现,行走在邯郸街头,各种由成语演绎而来的雕塑、石刻、书法、牌匾等随处可见,令人应接不暇。

“上周末,外孙放假回家,我们全家午饭后一起去赵苑公园消食。”高怀彪眉飞色舞地回忆,全家人行走在公园内,这才惊奇地发现,园内成语元素随处可见,仅赵苑公园内,书法名家创作刻于奇石、碑林、亭台、门楣之上的成语典故就有100多条。

“下午,我们全家人又一起去了邯郸市博物馆。”高怀彪颇为自豪地向记者介绍,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成语文化也有了全新表达。

“走进邯郸市博物馆二楼数字成语馆,便可见到邯郸成语文化数字虚拟代言人——邯丹丹。”高怀彪介绍,邯丹丹身着特色战国袍,外形甜美古典,特别的是,她的“大脑”就是一个强大的数据库,具有快速学习能力。

那天下午,高怀彪与外孙一起和邯丹丹玩成语接龙游戏,在漫画互动区参与成语故事,生成自己独特的成语漫画造型。“寓教于乐中,我们度过了具有‘成语味’的一天。”高怀彪笑着回忆。

“其实,邯郸的新变化可不少,仅说成语文化也说不完。”采访中,高怀彪越说越激动,眼眶竟有些泛红,“作为一个老邯郸人,看到自己生活的城市越来越好,我心里是止不住的自豪。”

“我家住邯钢路23号院,每逢建军节、节等重大节日,我都会在小区内制作相关内容的展板。”高怀彪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在准备制作有关邯郸成语文化的展板。“邯郸是我家,改变靠大家。我是邯郸人,要从自身做起,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本文来自【邯郸-邯郸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这些成语中的地名,你知道多少?

我国浩瀚的成语中有许多包含有古代地名、诸侯国名、山水湖泊名,语义或褒或贬,亦庄亦谐,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成语风景线。

这些成语里的地名,有的已经成为了历史,有的今天还在沿用,你都知道吗?

东山再起

东山再起是东晋谢安故事。成语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东山,在会稽。有人说即今南京市江宁区东山镇,有人说在浙江省上虞的上浦镇。

中流砥柱砥柱:山名,即河南省三门峡市黄河急流中之砥柱山。成语也作砥柱中流。《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邯郸学步邯郸是战国时赵国的都城,今河北省邯郸市,在河北省南部。庄周《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汉书》: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邯郸学步也作学步邯郸。

蓝田生玉

蓝田:县名,在陕西西安市东南。比喻贤父生贤子。《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阳关大道阳关:在甘肃敦煌西南。阳关是古代关名,也是送别的曲子名。代指送别。成语也有阳关三叠或三叠阳关。按曲子名解释,这里不单列,不计入地名成语。

泾渭分明“泾”、“渭”是甘肃省、陕西省境内的两条河,古人认为渭水清,泾水浊,泾水流入渭水时,清浊不混。“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分明。

福如东海

对幸福的祝愿常用词。福气如东海一样大。东海古代说东面的海。与此成语常常连用的一句叫寿比南山。

中原逐鹿中原:泛指我国中部地区。也说逐鹿中原。意思是群雄并起,争夺天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虎踞龙盘特指江苏南京城。原意是地形险阻,后来意为被英雄豪杰占据。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唐·雍陶《河阴新城》诗:“高城新筑压长川,虎踞龙盘气色全。”

巴山蜀水

概括说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巴蜀皆古国名。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鲁:周朝国名,今山东省曲阜。出自《左传·闵公元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大意是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 。

吴越同舟

吴:周朝国名。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吴越邻国相依又相争,世代成仇。吴越皆国名。越国以绍兴为中心,吴国以苏州为中心。后因以“吴越同舟”比喻虽有旧怨,但当同遭危难,利害一致之时,也须互相救助,共同努力。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夜郎自大

夜郎:汉时一个小国国名,在贵州西部。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自郐以下

郐:周朝国名,今河南密县东北。吴国的季礼在鲁国看周代的乐舞,对于各诸侯国的乐曲都有评论,但从刽国以下他就没有再表示意见。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评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观乐,“自郐以下无讥焉。”

黔驴技穷

黔:贵州的古称,今贵州的简称。

文中的黔是唐之黔中道,略相当于今贵州大部加四川大部。这个成语也说成黔驴之计。

出自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憫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来源:读诗刊)

【带地名的成语;带地名的成语大全】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带四字的成语 带四字的成语大全6000个 下一篇:带影字的成语(带影字的成语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