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开国上将因作战英勇被称为“将圣”和开路先锋?
【人物简介】李聚奎(1904—1995),原名李新喜,湖南安化兰田(今属涟源)人。中国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家、军事家,中国优秀的工作者和后勤工作,中国高级将领,1958年授衔开国上将(排第57位)。建国后曾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委、后勤学院院长、石油工业部部长、总后勤部政委、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后勤学院政委等职。
许多人都能背诵毛“前头捉了张辉瓒”的诗句,却少有人知道在这场战斗中身为团长的李聚奎;许多人听过突破乌江、强渡大渡河的战斗故事,也许不知道参加那些战斗的红一师的师长就是李聚奎;很少人不知道四野,但不一定晓得李聚奎是四野的副参谋长。李聚奎这位被军委誉为“功高德亦高,昭后人”的开国上将,曾被称为、八路、的开路先锋、骁勇战将和“将圣”。(叶介甫:《传奇李聚奎》)
1904年12月31日,李聚奎出生在湖南省安化县西坪村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民家庭。1926年8月报名参军,被编入国民军唐生智第8军工兵营1连,后编入彭德怀团。1930年10月,红1军团攻克赣西重镇吉安后,李聚奎任第27团团长。12月,蒋介石集中7个师约10万兵力,对苏区发起第一次“围剿”。
12月28日天刚放亮,敌前线总指挥张辉瓒亲自率领第18师的先头戴岳旅,由龙岗向五门岭进犯。就在敌尖兵连刚进入被雾雨笼罩的潜伏地王竹岭附近时,红3军第8、第9师分别从左、右两翼发起猛烈攻击。李聚奎带领第27团,从两山之间的山沟里向敌人发起了攻击。战况激烈,第25团团长王玉洪不幸负伤,李聚奎挺身而出,指挥两个团与敌人继续战斗。不久吃掉了张辉瓒师的戴岳旅全部和张辉瓒派来增援的一个团,一鼓作气直奔龙岗张辉瓒的指挥部。
张辉瓒的指挥部及其残部已陷入的包围之中,成了瓮中之鳖,却仍负隅顽抗,集中火力向李聚奎所在的红9师方向猛烈冲击,妄图打开一个口子突出包围。敌人的一颗打进了李聚奎的右大腿,鲜血直流。红9师政委朱良才赶到,命令李聚奎下去疗伤。临行时李聚奎向师长、政委建议:“让预备队26团上,就可结束战斗了。”最后,歼灭战以全歼敌军第18师两个旅及师部共9000余人,活捉师长张辉瓒及第53旅旅长王捷俊取得胜利。
第四次反“围剿”的黄斯渡、浒湾战役后,李聚奎调任红9师师长。1933年2月26日,敌军52师和一个旅集结在大龙圩。红1军团首长面授任务给李聚奎:“你带9师直插大龙圩,动作要快,袭击敌人师部,争取活捉敌师长。”
李聚奎接受命令后,立即指挥红9师奔袭大龙圩之敌。到距大龙圩约半公里处,李聚奎停住脚步,用望远镜向敌人方向眺望,只见大龙圩村边的小河桥上有一个敌指挥官,穿着雨衣,正拿着望远镜向有的胶湖方向张望,身后有一匹马和牵马的马弁,再后有10余名提兜、带包的军官。李聚奎判断,那个拿望远镜的人就算不是25师师长李明,也应该是敌军一个较高级的指挥官。
于是,李聚奎命令一线摆开,以急袭战法向大龙圩包抄猛袭。通常情况下,连只做火力掩护,不打冲锋。这一次,李聚奎为了增强火力达到突击效果,命令连跟步兵连一起冲上去。仅仅40分钟,就把敌人的一个旅和师部消灭了,俘虏敌师长李明及部下官兵300余人。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听了报告后,非常高兴。由于红9师在第四次反“围剿”中英勇善战,战绩显著,李聚奎被授予二级金质红星奖章。
长征时的“开路先锋”,1955年授衔时,陈赓特地提到他的名字
长征来的很突然,当时由于我军红破获了敌人的“铁桶计划”,因而我军迅速进行了转移,可没想到,这一转移就走遍了半个中国二万五千里,最后,便有了今天的“长征”,在长征途中,很少人知,有这么一位“开路先锋”,正是由于他在前方的努力,保障了我安全,这位先锋,后来成为了新中国的开国上将,他就是李聚奎。
李聚奎是湖南安化人,1904年出生,小时候读过几年的书,22岁时加入了国民军,参加了北伐,1928年,李聚奎跟随彭德怀参加了平江,同年,他转为员,平江后被改编为红五军,李聚奎任班长,此后,他一直在红五军任职,排长,营长等职,与红四军会师后,李聚奎上了井冈山。
1930年,黄公略的红六军成立,李聚奎来到这里,担任第3纵队纵队长,此后,他红9师27团团长,红7师师长等职,在对对我苏区进行的围剿战斗中,李聚奎率部参加战斗,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战绩,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战斗时,李聚奎与敌军交战于大龙坪,以伤亡46人的代价,消灭了敌人一个师部及一个旅3000余人,生俘旅长李明,战后,他荣获一枚二等红星奖章。
1934年10月,被迫长征,李聚奎时任红一方面军红一师师长,决定红一方面军掩护转移,红一方面军又指定红一师在前方开路,李聚奎,便成为了长征时的“开路先锋”,开始转移后,李聚奎遇到的第一道封锁就是新田,敌人驻扎一个团。
10月21日,李聚奎指挥突袭新田,此后,他率部连破敌人3道封锁,面对,蒋介石大惊失色,他调集大军于零陵、东安湘江一带,准备将主力消灭,湘江之战,损失惨重,李聚奎率领的与敌人厮杀状况十分惨烈,不过在最后来说,还是渡过了湘江,之后,李聚奎再次率部抢渡乌江、攻占遵义城、四渡赤水河等等,因为长征, 李聚奎的大名传遍。
到达陕北后,李聚奎调任红四方面军任红31军,红9军参谋长,后来他率部西渡黄河,西路军在河西走廊惨败,李聚奎为了避免敌人抓到自己,就将自己打扮成乞丐,四处讨饭,回到了队列,见到毛,他大哭一番,对他说“你是虽败犹荣”
1955年授衔前,陈赓和李聚奎开了一个玩笑,他说自己在时没有当过师长,评不上大将,希望李聚奎帮自己一把,说他曾在时期当过师长,没几天,负责评衔的徐立清找李聚奎谈话,李聚奎将陈赓的话当作真的,向徐立清证明,徐立清对每位的履历都很清楚,而且一听陈赓,他就知道这事十有八九是陈赓开的玩笑。
陈赓最后得知此事,他有些哭笑不得,更得是感动于自己的这位老乡的一片真诚,在授衔会后,毛开玩笑和陈赓说“怎么样,跟我干比跟蒋介石干有出息吧,我看蒋介石给不了你大!”陈赓听到这话,当即开玩笑说“我的大可不是你给的,是李聚奎给我的”毛很疑惑,不过陈赓也没有立刻给他解惑。
授衔时,陈赓为大将,因为李聚奎在石油部工作,并没授衔,而是发了三枚一级,直到1958年时,军委为授衔为上将,因而,李聚奎也是我军开国上将之一。
【开路先锋是什么意思?—开路先锋是成语吗】相关文章: